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畢業 > 大學聯考

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高校排名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推出《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發佈了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共涉及478個本科專業(2015年為470個)。那麼2016年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高校排名如何呢?跟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2016-2017年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名前20強(3星以內)名單。

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高校排名

2016-2017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名

排序

學校名稱

水平

1

哈爾濱工程大學

5★

2

上海交通大學

4★

3

武漢理工大學

4★

4

大連理工大學

4★

5

天津大學

4★

6

江蘇科技大學

4★

7

華中科技大學

3★

8

大連海事大學

3★

9

哈爾濱工業大學

3★

10

上海海事大學

3★

11

浙江海洋學院

3★

12

華南理工大學

3★

13

集美大學

3★

14

浙江大學

3★

15

中國海洋大學

3★

15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3★

中國是無與倫比的世界造船大國,造船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絕不是夕陽產業。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為“造船強國”做出了新註解,“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被歸為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之一,瞄準了世界船舶工業的最高水平,從而吹響了我國向高端造船業挺進的號角。

船舶與海洋工程雖然不像金融學計算機那麼前衞,受人追捧,但它在本科就業排行中卻是名符其實的高就業率專業。我們採訪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祕書長錢新南,一起來聊一聊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一、專業解析

什麼是船舶與海洋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屬於工學中的海洋工程類,是研究各類船舶的設計、性能、結構、建造等的學科,主要培養從事船舶設計、研究、試驗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其研究對象不單單只是船舶,還包括各種海上運載器。如海上移動固定建築結構、水面船舶、水下潛器、水面浮台等等。

學生在本科階段除力學、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還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船舶動力學、船舶靜力學、海洋工程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船舶設計原理等。

不斷與新技術結合

造船業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帶着一兩艘一、二百噸小型帆船在海上探險時,鄭和早就出動百餘艘“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的巨輪航行在太平洋上了。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從海洋中獲取着豐富的食物資源和礦物資源,享受着海上運輸帶來的交通便利。如今,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不斷與新興的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等學科相聯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今年的《中國製造2025》發佈之後,業內有關專家進一步指出,互聯網技術將促進我國船舶、海工的設計創新。尤其是對設計環節來説,新技術會引發船舶設計方法、手段、工具、流程等一系列改變。未來,造船業和海工裝備製造業必然是融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新科技為一體的'新業態。

  二、專業與就業

據陽光大學聯考平台統計數據顯示,船舶與海洋工程的畢業生規模在2500-3000人,就業率在85%-90%,男女比例為:男生為87%;女生為13%。

  企業到學校搶人才

船舶工業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在國民經濟116個產業部門中,船舶工業對其中的97個產業有直接消耗,關聯面達84%,其中尤以機械、冶金、電子等行業最為密切。以鋼鐵行業為例,2014年我國造船用鋼需求量為1300萬噸,其中造船板需求量就為1000萬噸左右。據統計,每建造一萬載重噸船舶,可以解決船舶及其上游產業3000個就業崗位。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祕書長錢新南説:“造船與海洋工程工業是一項週期長、資金密集、科技密集、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目前的人才遠達不到市場需求,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我國從2002年以後,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是非常搶手的,很多學生在畢業前一年就被單位籤走了,許多船舶企業都會提前去學校預定學生。我國有18000公里海岸線,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麪積,海洋麪積約佔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隨着陸地石油及其它稀有資源的逐步減少,人們已經把未來石油及其它稀有資源的開發轉向海洋。無論是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開發業、濱海旅遊業,還是海洋工程建築業,都離不開船舶和各類海洋工程裝備。可以説,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擔負着開發、利用、保護海洋資源的任務,發展前景極為廣闊,是大有作為的專業。”

  畢業生就業去向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單位、海事局、造船廠、研究院、國內外船級社、船舶公司、海洋石油單位、高等院校、船舶運輸管理、船舶貿易與經營、海關、海上保險和海事仲裁等部門,從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業和信息產業有關單位就業。

船級社,也就是船舶質量檢驗所性質的地方,負責檢測新船性能。國際上有十大船級社:美國ABS船級社、法國BV、挪威DNV、德國勞氏船級社GL、韓國KR、中國CCS船級社、英國LR、日本NK、俄羅斯RS船級社、意大利RINA船級社。我國船級社的前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是交通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國家的船舶技術檢驗機構。

實踐能力較強的畢業生可以去船廠做船舶設計師或在造船廠當督工工程師,工程師須現場督工,相對較苦,但報酬豐厚。理論研究能力較強的畢業生可以去研究院搞研究,或在大學任教,這類工作要求條件比較高,基本要考到博士水平發展空間才比較大。

  未來需要兩種人才

這個專業就業前景從收入也可見一斑,錢祕書長舉了一個很直觀的例子。在北京,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月收入也就是3000元左右。而船廠的一個好的焊接工,月收入平均則在8000元至10000元,技術一般的也有5000左右。

“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是兩種學生。一種是技師,也就是技術工人;另一種就是高水平的技術設計人才。”錢祕書長説,“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雷達、遙感技術的應用,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以及對能源的更高效利用,船舶的動力裝置、船舶電器設備、輪機自動化系統等都面臨着新的技術要求與挑戰,也需要高、精、尖技術人才來解決。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珠峯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緒22年)由清政府創立、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1921年改組為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後復遭波折,歷交通部南洋大學、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至1949年剔去“國立”二字,徑稱“交通大學”。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2005年7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併入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工學、商學、醫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影響力;經過百餘年的砥礪,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中國一流、國際知名大學,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穩步邁進。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70年,在“哈軍工”原址,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幹部教師為基礎,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2年,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6年,進入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設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國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龍江政府、海軍四方共建;201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行列。學校現隸屬於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T),簡稱武理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等重點建設的中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由國家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共建。武漢理工大學辦學源頭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截止2014年4月,學校共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4000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逾156萬平方米,四座現代化圖書館藏書390餘萬冊。在2014年《泰晤士報》發佈的亞洲大學排行榜中,武漢理工大學位列中國大陸第九位[4] 、亞洲第49位,進入《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2014年度世界大學前400名排行榜,位居301-350位,中國大陸第八位。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大工,坐落於濱城大連,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中國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111計劃”重點建設的大學,“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員。

大工1949年4月建校,是1949年中國共產黨為迎接新中國建設而創建的第一所正規大學;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學校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88年3月更名為現名。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沿用至今。

“花堤藹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天津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中大 。是一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中國頂尖綜合研究型大學 ,學校前身為1952年設立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德國醫師埃裏希·寶隆博士創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以及1898年張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華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是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聯合辦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成員,是與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建醫學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擁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中心的四所大學之一,是與清華大學一同被美國製造工程師協會(SME)授予“大學領先獎”的兩所中國大學之一。入選《Nature》評出的“中國十大科研機構”,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為主、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被教育部批准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源自1933年誕生於黃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職業學校,經歷了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等時期,1970年遷至鎮江,更名為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併入,2000年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與學校合併。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江蘇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簽署共建江蘇科技大學協議。2012年江蘇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共建江蘇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簡稱海大,是中國著名的高等航海學府,是一所以航運為特色,多學科綜合發展的交通運輸部直屬理工類院校,是被國際海事組織認定的海事院校之一。大連海事大學歷史悠久,系晚清至新中國建立40餘年間中國僅有的三所海運高等院校合併而成。1953年,由東北航海學院、上海航務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併成立大連海運學院,1978年被中央列入全國重點大學行列。1994年,大連海運學院更名為大連海事大學,並實現交通運輸部、教育部、國家海洋局 、遼寧政府和大連政府重點共建,國家首批“211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至2015年3月,佔地面積135.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6.9萬平方米。擁有設施和功能齊全的航海類專業教學實驗樓羣、航海訓練與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訓練館、教學港池、圖書館、游泳館、天象館等;擁有航海模擬實驗室、輪機模擬實驗室等100餘個教學科研實驗室,擁有2艘遠洋教學實習船。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哈工大(HIT)”,坐落於中國北方冰城哈爾濱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重點大學,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九校聯盟(C9)”、“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國家首批“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入選高校,中管副部級建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政府三方重點共建。

哈爾濱工業大學溯源於1920年創辦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建校初衷為培養鐵路工程技術人才;而後歷經“中俄工業大學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等多個階段,學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沿用至今。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是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學科,兼有工、管、經、法、文、理、藝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09年7月的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為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發軔地,歷經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交通部吳淞商船專科學校、重慶商船專科學校、上海航務學院時期,伴隨歷史變遷,曾一度停辦,最終於抗戰勝利後在滬第三次覆校。1958年交通部決定在上海恢復上海航務學院建制,1959年9月正式開學,並命名為上海海運學院。 學校原為交通運輸部直屬高校,2000年,劃歸上海市管理。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2008年,上海政府與交通運輸部簽訂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學校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院校。

  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簡稱集大,位於風光旖旎的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是交通運輸部與福建省、國家海洋局與福建省、福建省與廈門市共建高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面向全國招生。

1918年、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師範學校,1994年、在原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五所高校的基礎上合併組建集美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華南理工,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創建於1934年,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111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也是“建築老八校”之一、“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員。截止2016年1月,華南理工大學(不含民辦獨立廣州學院)共設有25個學院;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7個博士點,193個碩士點,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海大或中國海大(OUC),原名私立青島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始建於1924年,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北極大學聯盟、IAMRI聯盟、海洋大學聯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內地排名33,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牽頭高校。學校轄嶗山、魚山和浮山三個校區,設有17個院(系),1個基礎教學中心,1個社會科學部,69個本科專業。學校有13個博士後流動站、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生命科學領域、地球科學領域已經實現集羣式發展。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簡稱“西工大”,位於古都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為特色,工、理為主,管、文、經、法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多科性、開放式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中管副部級建制,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在漢中組建的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國立西北工學院遷至咸陽。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1957年10月,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併組建西北工業大學。1960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2月,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併入,今日的西北工業大學蘧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