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畢業 > 大學聯考

如何判斷專業的冷與熱 “忽冷忽熱”的專業如何選擇

大家都知道專業的“冷門”和“熱門”都是相對來説的,沒有永遠的“熱門專業”,也沒有“冷門專業”,那麼如何在進大學時就預測到自己的專業在未來到底是冷門還是熱門呢?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如何判斷專業的冷與熱 “忽冷忽熱”的專業如何選擇

  如何判斷專業的冷與熱?

複雜也很簡單。在同一層次的高校,考生蜂擁而至的專業,即為熱門專業。報考人數大大超過錄取人數的,也是熱門專業。比如時下的財經和管理、新聞傳媒、IT和互聯網等等。

説複雜,就是因為專業的冷與熱不是一成不變的,熱門專業可能變為冷門,冷門專業也可以變成熱門。曾經非常熱門的法律和建築學將隨着社會需求和高校招生規模的變化而出現走出熱門行列的可能。法律專業不再熱門是因為畢業生就業率持續走低。建築學不再熱門,則是因為招生總量增加過快,而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建築學相關學科的熱度。

  挑專業很重要,但是不等於挑未來的職業

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挑專業是人生的一次大抉擇。

就志願填報而言,是趨“熱”,還是挑“冷”,裏邊的'學問很大。專業的冷熱是客觀存在的,不可否認。選擇了金融專業的學生和選擇了史學專業的學生,未來就業不僅部門、薪金有不同,而且意味着兩種不同的人生路徑。當然,冷熱也是有前提的,前提發生了變化,冷熱就會隨之發生轉變。比如,本科階段沒有學習金融和財經管理,研究生階段可以轉專業考研,從而實現從不熱到熱的轉變。即便在大學階段和考研的時候都無法轉專業,也不意味着就此否定了歷史學和哲學相關專業學生擁有去金融部門工作的機會和可能性。一些非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到金融、保險和證券投資部門工作的案例比比皆是。

如果粗暴地將大學的專業與未來的職業作簡單地、直線式的鏈接,是眼光狹窄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單位看待冷熱專業的觀點,可能與大眾的判斷恰恰相反,多數單位會希望大學重視冷門專業的教育,畢竟冷門專業學生報考較少,畢業生也會相對較少。與此類似的是,用人單位對於熱門專業倒是沒有太多的要求,因為熱門專業畢業生供給量相對充足。現實中出現的冷門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現象就是我們常説的“結構性供給不足”問題。

  “忽冷忽熱”的專業,到底怎麼選擇?

充分利用好決策延遲,無論冷熱都要把握住未來調整的機會。

這幾年很多媒體談到了幾個人甚至一個人就讀的超級冷門專業。其實,一個專業冷到幾乎沒有人報考的情況,是每所高校都可能遇到的尷尬。從考生角度看,被冷門專業錄取,肯定有恐懼之感,畢竟直觀上就能發現自己的志同道合者少嘛。但是,若能堅持下去,可能意味着未來就業和發展的機遇。

畢竟,冷門就意味着招生人數少,就業的競爭壓力就會小。很多實例都表明,越是冷門的專業,成就大事業的空間越大。北大資深教授季羨林學術成就很高,為什麼呢?是因為季先生研究的領域(印度文化和梵語)在他之前幾乎無人涉足,幾十年積累下來,高山豐碑已然成就。我在參加學科評審的時候,也曾遇到一位社科院的學部委員,得知他經常給政協提交政策諮詢報告,我肅然起敬。問起他的專業,原來他本科學的是柯爾克孜語。如今他是民族學研究的首席專家,是國家民族政策的主要智囊。儘管兩三個個體案例遠不能因此而得出結論“越是冷門就越容易成功”。但是我們應該承認,選擇冷門專業有時候也是一種“劍走偏鋒”的智慧。

目前的平行志願或大類招生對冷熱專業的調節是有一定貢獻的,但是還不能徹底解決專業冷熱問題。大類招生的好處是考生不需要在高考後立馬做出決定,先選擇個大類專業,到了大學階段再根據自己興趣的明確而逐漸做出決定。學生可以在二年級甚至三年級做出選擇,這就是所謂的決策延遲。追逐熱門專業當下已經成為一股社會潮流,個別學校個別學生即便想逆潮流而動,也是很難的。追熱門總會有兩類結果:一是追對了,一是追錯了。對於追錯的同學,也不必過於擔心,畢竟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多調整的機會,只要有理想、肯學習,總有辦法。

  興趣事關專業選擇,學生和學校都要重視。

對於學生來説,追求熱門專業沒有錯,但不能無視自己的興趣去追熱。再好的專業,如果沒有興趣,專業學習很難堅持到底。即便能堅持到底,甚至成功就業,也很難在此行業成為領軍人才,因為沒有興趣,就沒創造力,沒有創造力,就難有大作為。

就高校而言,要注重學生興趣的發揮,要在冷熱專業之間架起轉化的便利之橋,讓那些專業與興趣不能匹配的考生有調整的機會。

我認為,未來的專業調整應該依循個人興趣邏輯、社會發展需求邏輯和知識發展邏輯,但是調整的主體是學生,關鍵是興趣。調整專業是成長過程的必然,畢竟你不能一次性做好一輩子的決定。當年胡適去美國留學選擇的是農學專業,發現自己的興趣在哲學,所以立馬離開了康奈爾大學,去了哥倫比亞大學。魯迅去日本是為了學習醫學的,但是他的興趣和成就卻在文學創作。調整專業並沒有錯,關鍵在於這種改變是否依據了自己的真正興趣。此外,調整專業也不宜過於頻繁,如果頻繁轉專業,恐怕不是毅力問題就是能力問題。

標籤:忽冷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