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畢業 > 會考

會考歷史現代世界部分答題指導

會考1.45W

1、蘇聯(俄)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經濟政策調整

會考歷史現代世界部分答題指導

(1)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經濟建設經歷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集體化、工業化等政策,最終確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特徵的斯大林模式。

這種模式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但是,這種模式本身存在着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成為後來蘇聯、東歐劇變的歷史根源。

(2)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戰後蘇聯多次進行改革。赫魯曉夫改革主要側重於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側重於工業方面,二者都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爾巴喬夫制定經濟發展的加速戰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最終以蘇聯解體而告終。

2、近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發展、演變

(1)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採用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資本家佔有所有生產資料,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工人被嚴格地組織在工廠裏,成為依附於機器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自由資本主義在西歐和北美髮展起來。其經濟思想是自由主義政策。

(2)隨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企業組織形式逐漸向股份公司轉變,激烈競爭促進了企業的合併,私人壟斷組織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的基礎。

其經濟思想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思想

(3)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下,美國政府推行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二戰以後,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各國政府紛紛大力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長足的發展。

國營企業的產生與發展、社會福利政策的普遍實施、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宏觀調控等等,使當代資本主義的運行機制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其指導思想是凱恩斯主義。

3、對“冷戰”局面形成的認識

(1)三個原因:

直接原因——美蘇戰時同盟關係破裂,雙方爭霸、擴張產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

根本原因——國家利益的爭奪。

(2)三個對峙:

政治上,“杜魯門主義”與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與“經互會”;

軍事上,北約與華約。

(3)四個過程:

雅爾塔體系——奠定基礎;

兩大陣營出現——初步形成;

“杜魯門主義”出台——“冷戰”正式開始;

北約和華約建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4、二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趨勢

(1)從戰後雅爾塔體系確立到50年代中期:兩極格局形成,世界形勢由緩和轉向“冷戰”。

(2)從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兩極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現動盪、分化和改組。

①6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解體,資本主義陣營也出現分化,戰後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並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

(3)從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從兩極向多極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蘇爭霸激烈。

(4)從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蘇矛盾緩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華約”解散,雅爾塔體系和兩極格局終結。

(5)自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逐漸加強。

5、影響大國關係的三個因素

(1)國家利益是影響大國關係的根本因素。

(2)國際格局的變化是影響大國關係的重要因素。

(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異同在特定條件下影響大國關係。

6、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美國占主導地位

(1)金融方面,美國憑藉安排戰後世界經濟秩序之機,取代英國,通過《佈雷頓森林協定》確立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建立了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新的世界貨幣體系。

(2)國際貿易方面,為了對外擴張和輸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國積極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簽署《關税與貿易總協定》,迫使英國放棄大英帝國特惠制。

美國打着相互減讓關税的幌子,降低別國的關税,以擴大自己的商品輸出,實際上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