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畢業 > 會考

2015年浦東新區會考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完整版)

會考1.29W

浦東新區2015年九年級二模語文試題

2015年浦東新區會考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完整版)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共27題。

2、請將所有答案做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計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寫(15分)

1、夕陽西下, 。(《天淨沙· 秋思》)

2、山河破碎風飄絮, 。《過零丁洋》

3、 ,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4、關河夢斷何處, 。(《訴衷情》)

5、 ,皆出酒食。(《桃花源記》)

(二)閲讀下面的詩和曲,完成第6-7題(4分)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6、詩中"萬籟"的意思是 ;"鐘磬"中的"磬"是古代用 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是一首無言律詩,頸聯對仗工整。

B、首聯交代時間、地點,景物清新明麗,寫出了詩人對佛地的嚮往之情。

C、"深"字寫出了禪寺的優雅寧靜之美,"空"字寫出了禪寺的空靈悠遠之美。

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悦和隱逸山林的志趣。

(三)閲讀下文,完成第8-10題(8分)

出師表(節選)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 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 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 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8、《出師表》中的"表"是 的一種文體。(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為實現先帝遺願,諸葛亮此次出師的目的是平定南方。

B、"卑鄙"一詞是指諸葛亮原本"布衣"的身份。。

C、"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三顧茅廬,以當世之事諮之。

D、劃線句中"大事"指劉備臨終"託孤",希望諸葛亮輔佐劉禪。

10、選文表達了作者 的真摯感情。(3分)

(四)閲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

臨終遺表

諸葛亮

伏 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願陛下清心寡慾,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存仁心於寰宇,:提拔逸陰 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註釋】①伏:謙辭,可不譯譯 ②逸陰:隱逸的賢才

1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4分)

①興師北伐( ) ②自有餘饒( )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13、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諸葛亮希望後主廣開言路。

B、諸葛亮因子孫衣食無憂,而感激先帝、報恩後主。

C、諸葛亮認為興師北伐未獲全功的原因是時運不濟。

D、諸葛亮在《出師表》、《臨終遺表》中都建議後主親賢遠佞。

14、從上文看,諸葛亮是一個 的人。(3分)

  二、現代文(40分)

(一)閲讀下文,完成第15-18題(18分)

指紋:早於四大發明的偉大發明

①唐代法律規定,國家、民間的契約要加蓋指紋--"按指為契"。1000多年後,這種 "按指為契"的方式傳到西方,引起了英國、德國科技工作者的驚歎。當時,其他國家都缺少認定人的身份的手段,沒想到中國的指紋技術能如此簡單、準確地區別人與人的不同。因此,有人説,這是比四大發明更早的偉大發現。

②提到指紋,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其在破案中的神奇功效。殊不知,利用指紋破案 並非現代技術。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早在2500年前的戰國,古人就已經開始利用犯罪現場遺留下來的指紋進行破案。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了一批戰國時期的秦簡,即著名的"雲夢竹簡"。其中就記錄了一起疑犯挖洞入户盜竊的案件,官府根據現場遺留的指紋、掌紋等證據找到了罪犯。元朝人姚燧在其所著《牧庵集》中,記載了一個用賣身契上的指紋比對來破案的故事。

③就像世上沒有兩枚完全一樣的樹葉,指紋也很難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據研究,兩個 不同的人具有相同指紋的概率僅為幾百億分之一。正是指紋具有的獨一性和排他性,使其被 公認為"證據之首"。

④古人還把指紋應用在其他方面。以秦漢時代盛行的封泥製為例,當時的人為了保密, 在送出書寫在竹筒木牘上的文書時,除用繩捆縛,還要在繩端結合處用泥封閉,泥上加蓋印章,或者以指為印,以防有人偷拆。而到漢唐時,指紋已廣泛用於田宅契、婚姻家庭、人口 買賣和財物借貸等民事契約的簽署。此後,按手印成了中國人締結契約的傳統。

⑤儘管中國古人很早就通過肉眼觀察到了指紋的人際差異,但指紋的獨一性得到科學驗 證和世人公認卻經歷了一番曲折。1858年,在英國駐印度殖民地民政機構任職的威廉.赫謝 爾,偶然發現來孟加拉的中國商人用塗着墨汁的大拇指在合同上按手印,於是開始進行指紋

的 、 、 。1877年,他在《手之紋線》一文中提出"指紋是不會重複的"觀點,可他向官方提出的指紋識別建議卻被看成"精神錯亂的產物"。直到1897年6月,孟加拉警察總監、英國人亨利發明的指紋分析法才被印度的英殖民政府正式採用,之後,英國本土、德國、美國、法國乃至全世界都開始使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