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十五的月亮二胡歌詞

愛好1.7W

《十五的月亮》由石鐵源、徐錫宜作曲,石祥作詞,婁連廣編曲的一首歌曲。首唱是軍區前進歌舞團的男高音歌唱家董振厚,後有蔣大為、董文華、龔玥、劉紫玲、卓依婷、黑鴨子組合、許嵐嵐、金永玲、孫燕姿等翻唱。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十五的月亮》歌詞,希望能幫到你

十五的月亮二胡歌詞

《十五的月亮》歌詞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

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

你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

我在家鄉耕耘着農田,

你在邊疆站崗值班。

啊豐收果裏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啊啊啊音樂——歌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

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孝敬父母任勞任怨;

你獻身祖國不惜流血汗

我肩負着全家的重任,

你在保衞國家安全

啊!祖國昌盛有你的貢獻,也有我的貢獻;

萬家團圓,是我的心願,也是你的心願。

啊!啊……

也是你的心願

《十五的月亮》的創作背景

歌曲《十五的月亮》本身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姊妹篇,這首歌的旋律與《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極為接近,首唱者並不是董文華,而是蔣大為老師,是當年著名軍區的作曲家鐵源老師親自登門請蔣老師唱的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鐵源老師告訴蔣大為説《十五的月亮》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姊妹篇。那部電視劇是隻有上下兩集的單本劇,不是長篇電視劇,這電視劇沒有流傳開來,而主題曲一直到現在大家還都很喜歡。

姊妹篇

《十五的月亮》其實與《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一個主題,發展成兩個旋律。這一説法蔣大為老師在河南電視台的《世紀歌聲》節目中談到過,他還親自清唱《十五的月亮》和《桃花》進行對比。網上有人説《十五的月亮》首唱是流行歌手柳培德,其實是錯誤的。柳培德是唱過這首歌,但不是首唱。首唱這首歌的應該是歌唱家蔣大為老師,原唱及唱紅這首歌曲的是董文華。

所以《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姊妹篇是《十五的月亮》,但是《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是又一首歌,應該是《望星空》。《望星空》也是董文華演唱的,是董文華演唱了《十五的月亮》之後的姊妹篇。《望星空》可以説是《十五的月亮》之後的又一個發展,《十五的月亮》、《望星空》也成為著名歌唱家董文華的經典代表作品。

《十五的月亮》的作者簡介

2008年6月25日,由北京市檔案館主辦的“北京檔案珍藏展”上,一件《十五的月亮》歌詞檔案展品格外引人注目。24年前創作它的主人、今年69歲的石祥也來到了展覽現場,一位中年觀眾對石祥説:“當年我結婚的時候,就是唱着這首歌,今天我看見了石祥老師,您可是我心中的偶像。”

我看見石祥在手稿前佇足流連,想必他又從字裏行間回想起他創作這首歌詞的心路歷程。會後,我隨石祥老師一同邁進了北京阜石路他的家中。一走進他家寬敞的客廳,就感受到一種充溢着書香的文化韻味。雪白的牆壁上不僅有石祥親手書寫的書法作品,還有4幅黑底木製掛件,上面鑲嵌的花朵精巧淡雅。四周擺放的幾盆生機盎然的菊花散發着淡淡清香。在這樣寧靜的環境裏,石祥對筆者笑談創作歌詞《十五的月亮》只用了不到10分鐘,但創作前期軍旅生活的積澱卻不少於20年。就如同燒開水一樣,沸騰只是一、二分鐘的'時間,但前期加温的過程卻比沸騰的時間要長得多。

拓展:歌曲鑑賞

《十五的月亮》可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為8小節,均為兩個樂句。

第一部分的8小節,音調採用了北方民間音調的素材,簡潔流暢,委婉動人,寓情於景表達了邊關戰士對家鄉的思念,對妻兒的思念。緊接着的8小節:“你守在嬰兒的搖籃邊,我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你在家鄉耕耘着農田,我在邊疆站崗值班”,用宣敍的音調敍述了明媚的月夜夫妻二人的不同境遇,在對照中將“家鄉”與“邊關”、“妻子”和“丈夫”巧妙地聯為一體。這一部分音樂轉到羽調式(e羽調)上與第一部分的徵調式(d徵調)形成對比,同時也為第三部分再回到徵調式(d徵調)做了準備。從旋法上看,這8小節採用模進手法,將旋律逐漸推高,也為第三部分高潮的出現做了準備。故第二部分具有“連接”的結構功能。

第三部分的8小節也顯得十分成功。第一樂節在構建“do-si-la-sol”四個音的音上,通過原型呈示、變化重複,再變化重複,將音樂推向高潮;第二個樂節連同第一樂節的最後一小節,再現第一部分的第二樂句,從而結束全曲。因此,第三部分的兩個樂節又連綴在一起,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如果説第三部分在一定程度與第一部分構成了“重複”(再現)關係,那麼整個歌曲呈現為“ABA”三部曲式。唯一不足的是,第三部分“也有我的”四字的處理,從音樂的旋法上説向上的小七度大跳作為一個連接,無疑是一個成功之筆;但從詞曲結合上看這個“的”字作為一個助詞(念輕聲)卻剛好落在高音(re)上,有“倒字”之嫌。

該曲的歌詞接近口語,自然流暢、清澈透明,通過人稱的轉換,帶動了時空的轉換,場景的轉換。第二部分“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在家鄉耕耘着農田,你在邊疆站崗值班”,通過“你”與“我”的對照抒寫,描繪出了“你”為“家”奉獻,“我”為“國”奉獻的具體場景,場景平凡而簡單,“你”與“我”相距遙遠的空間,但“你”與“我”的場景極富畫面感,每一句歌詞都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圖畫。一夫一妻,一個家庭,就像一顆小小的露珠折射出“我與妻”的心心相印,“家與國”的息息相關。第三部分“豐收果裏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更使整個歌曲的思想主題得以昇華,從而使軍人的愛國奉獻精神得以極大的褒揚。

總之,《十五的月亮》作為一首12小節共6個樂句的歌曲,雖結構短小,但嚴謹、明快,具有簡約而旨豐的審美效果,以新視角揭示了戰士的內心情感世界,表達了戰士的心聲,滿足了廣大官兵和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該曲在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祖國和軍隊的同時,更加註重了對廣大官兵內心情感的表達及犧牲奉獻精神的褒揚。不難看出,該曲中的“愛”均是以軍人的犧牲奉獻精神為前提和條件的,因此該曲既是“愛”的表達,更是對軍人犧牲奉獻精神的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