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國小三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愛好2.3W

國小生就喜歡過新年啦,熱熱鬧鬧的新年,三年級新年手抄報就是國小生做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簡單的三年級新年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三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整潔美觀的三年級新年手抄報  三年級新年手抄報素材

  古代人過年吃什麼

“五辛盤”——古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涼菜

隋唐時期“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癘氣”

到隋唐時代,魏晉時期形成的過年食俗被進一步強化。《荊楚歲時記》提到的南朝人過新年餐桌上常見的“椒柏酒”“屠蘇酒”“五辛盤”,均為隋唐人所接受,併發揚光大,特別是“五辛盤”這道菜,在中唐以前,時人過新年時必吃。

所謂“五辛盤”,就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等五種香辛蔬菜,裝在一個盤裏子食用,有點像今天過年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盤。這個拼盤的營養價值,全在於其保健作用。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食忌》中説:“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癘氣。”他在《養生訣》中也稱,“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過年時,正值寒盡春來的時節,氣温仍較低,人們極容易患感冒生病,而這五種蔬菜都有疏通髒氣、發散表汗的功效,能起到預防時疫流感的作用。所以,正月七年級吃“五辛盤”在隋唐時特別流行,是少不了的一道冷菜。

魏晉時吃“五辛盤”一般放在正月七年級的早晨,即晉周處的《風土記》中所謂:“當迎晨啖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而求福之中。”唐代是不是一早上吃,似乎尚無記載。

中唐以後,又流行起了“春盤”。春盤又稱春餅,是在“五辛盤”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在五辛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時令蔬菜,匯為一盤。之所以稱“春盤”,是取其生髮迎春之義。《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從這段文字中透露出的製作方法來看,如今同樣盛行的炸春捲或源於春盤。

不過春盤不是在正月七年級食用,是立春日的必食。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記述的就是這種立春食俗。

可以説,“五辛盤”是中國古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道冷菜,明嘉靖福建《漳平縣誌》中便稱:“人家無貴賤,鹹御鮮衣,詣所親賀歲,主人輒出辛盤與其款洽,過此日以為常。”意思是過年家裏來人,必定端出五辛盤待客。

明代“五辛盤”的菜品比唐代有所調整,明代名醫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

“五辛盤”在中國古代流行不衰,説明古人過新年時很重視飲食健康,“椒柏酒”“屠蘇酒”,與“五辛盤”一樣,也都是古人眼裏的保健食品。

雞——古人過年位居第一的吉祥菜餚

魏晉時期七年級殺雞圖“吉”利“禳惡氣”

中國目前過年食俗,基本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形成或出現雛形的。如今人們過年時必吃雞,便是受魏晉人過新年習俗的影響。一直到今天,人們都把雞放在節日食品首位,年節供應品順次稱為“雞魚肉蛋”。

古人過年喜歡討吉利,雞正符合這種消費心理。雞諧音“吉”,過新年時燒只雞,圖的就是這個“吉”字,而且最好燒一隻全雞——整個吉祥。廣東人、香港人過年時則喜歡吃雞翅,或許與人們將雞説成鳳凰有關,取“鳳凰展翅”寓意,在新的一年裏大展宏圖。

但魏晉人新年殺雞,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現代人的吃,而是另有用意。

秦漢時期,正月七年級人們是不會殺雞的,因為這一天是傳統説法中的“雞日”。但到了魏晉時期,人們的節日觀念發生變化,按照五行的觀點來説,正月土氣萌動,草木生長,而雞則以五穀為食,羊則喜齧百草,故而魏晉時過新年時一改以往,既殺雞,又宰羊,以利農作物的生長。

魏晉人正月七年級殺雞還有“禳惡氣”的考慮。《晉書·禮志上》記載,曹叡(三國魏明帝)當皇帝時大興禳禮,所謂“禳禮”,就是在今人看來是迷信活動的祈禱消除災殃。曾被曹丕稱為“假子”、擅玄學的何晏,當時提議用雞供禳釁之類的祭祀,於是出現了“磔雞於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的現象,即把雞殺死懸掛在門上,以禳除惡氣,鎮守平安,由此形成了那個時代正月七年級殺雞的風俗。

魏晉人迷信正月七年級殺雞能辟邪,可能與上古時的一個傳説有關。傳唐堯時代,祗支國進貢一隻重明鳥,眼似雞,鳴聲如鳳,展翅一飛,能搏擊猛獸、惡鬼,各路妖魔鬼怪均懼而避之,不敢再禍害民間,後人於是便把雞看成可以替代重明鳥禳災的牲畜。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人還喜歡在正月七年級吃生雞蛋。《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七年級,“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芽餳,下五辛盤,進敷淤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

《荊楚歲時記》為南北朝時樑人宗懍所撰,記載的就是時人過年的食俗。南朝人吃生雞蛋可不是取“元旦”之意,而是出於強身健體的目的。時人認為,喝生雞蛋可清熱降火、防治瘟病。

“屠蘇”“椒柏”——古人過年最青睞的兩種佳釀

宋代喝“屠蘇”飲“椒柏”除百病“闢疫癘”

宋代,人們的過年食俗與隋唐並無多大變化,但宋代城裏人過年時的消費形式出現了新風尚。這種新風尚,就是現代流行的過年“下館子”,喜歡在飯店吃年夜飯。

宋代過年的喝酒之風大概是歷朝中最濃的,時人即使再窮,過新年也要有酒喝。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卷一)“正月”條有這樣的文字: “家家飲宴,笑語喧譁。”宋代把酒當飲料來喝,故將喝酒稱為“飲酒”,當然這種酒不會是高濃度的白酒,而是酒精含量較低的屠蘇酒飲,“世俗皆飲屠蘇酒,自幼及長。”

屠蘇酒,是中國過年時喝得最多的`一種酒,它實是一種藥酒,可防治瘟疫。南朝梁人沈約《俗説》中稱:“屠蘇,草菴之名,昔有人居草菴之中,每歲除夜遣閭里藥一劑,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於酒尊,閤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蘇而已。”正月七年級喝屠蘇酒風俗,就是在魏晉時期形成的。

與以前朝代不同,宋代過年喝屠蘇酒已不滿足於在家裏喝,有條件的人一改老習慣,而選擇下館子,出去消費。在正月七年級這天,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異常熱鬧,以賭博形式進行物品交易的“關撲”活動十分受民間歡迎,街頭酒店生意自然也最好做,酒館裏客人多多。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條記載,正月七年級這天晚上,“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館宴,慣習成風,不相笑勵。”

除了喝屠蘇酒,椒花酒也是宋人喜歡的酒水。椒花酒又叫“椒柏酒”,其歷史與屠蘇酒一樣悠久,也是魏晉人過年時喝開的。魏晉人認為,椒為玉衡星之精,吃了能使人年輕;柏則是一種仙藥,吃了能除百病。所以,用這兩種東西泡出來的酒,自然受到古人的青睞。

宋代人也特別迷信椒花酒的保健功能。宋人趙彥衞《雲麓漫鈔》中稱,椒花酒“元旦飲之,闢一切疫癘不正之氣,除夕以椒三七粒、柏葉七枝浸酒一瓶”。

古人過年時喝椒花酒還十分講究順序,不像現代一樣從年長者喝起,先敬老人,而是從最小的孩子開始,即年齡最小的先飲,年齡最大的後飲。古人認為,孩子增一歲,漸趨成熟;老人失去一歲,日趨老邁,故須先祝少年人健康成長,再祝老年人健康長壽。

煮餑餑——古人過年不可或缺的一種美食

明清時期“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

現代的過年習俗其實是在明代時定型的,最典型的是正月七年級吃餃子的食俗,就是明代人吃出來的——餃子,也成為明代以後中國古人過年時最喜歡吃的麪食。

餃子是中國一道著名的速食麪點,其出現歷史比較早,最初叫“餅餌”,傳説是東漢名醫張仲景發明的,他將藥包進麪皮子裏,煮熟後連湯帶水,讓病人一起服用,這就是民間傳説的張仲景“祛寒嬌耳湯”。

到三國時,有一種“月牙餛飩”與今天的餃子外觀一樣,也被視為水餃。在唐代,餃子則被稱為“牢丸”,如果是水煮的叫“湯中牢丸”,蒸餃則叫“籠上牢丸”。

餃子的歷史雖然這麼長,但吃餃子這一過年食俗,到了明代才盛行。我查了《中國飲食史》《中國風俗通史》,在明以前均不見大年七年級吃餃子的食俗。

明代又稱餃子為“扁食”“粉角”“水餃子”“蒸麪餃”等,概因熟化的方式不同。明人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人過新年風俗:“歲時元旦拜年:晨起當家者,率妻孥,羅拜天地,拜祖禰,作扁食,奉長上為壽。”

明朝時,宮裏還把餃子稱為“水點心”。劉若愚《明宮史》“正月”條記載:“正月七年級日五更起,焚香放紙炮……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

現代一些人家有在餃餡中塞金屬錢幣,以占卜家庭成員新年財運的風俗,也是明代形成的。明代嘉靖山西《曲沃志》中便有這樣的記載,“二日製扁食包金,邀婿爭福。”

到了清代,大年七年級吃餃子這一食俗進一步鞏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元旦”條記載:“是日,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及寶石等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

此外,明宮還有一種特殊的食俗,在大年七年級有吃驢肉“嚼鬼”的説法。《明宮史》稱:“又騙頭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曰‘嚼鬼’,以俗稱驢為鬼也。”

  新年歌曲推薦

1.恭喜發財(劉德華)

2.早安新年 - 陳莉萍

53..恭喜發財迎新春(薛家燕)

4.新年歌曲聯唱(高勝美)

5.財神來到我家門(卓依婷)

6.歡樂中國年(孫悦)

7.發財發福中國年

8.恭喜恭喜(中國娃娃)

9.花好月圓(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