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荷蘭的首都是世界最大港口嗎

愛好1.99W

荷蘭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同時也是國家第二大港口,第一大港是鹿特丹。鹿特丹是國家的第一大港,也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兩個港口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荷蘭的首都是世界最大港口嗎

荷蘭最大的港口不是首都阿姆斯特丹而是鹿特丹。

阿姆斯特丹簡介

阿姆斯特丹,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市區人口約110萬。位於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其名稱源於Amstel dam,這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址。

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於此,而後由於貿易的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鑽石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現為歐洲第四大航空港(前三分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旅遊景點,包括歷史悠久的運河網、荷蘭國家博物館、凡·高博物館、安妮之家、紅燈區以及許多大麻咖啡館。每年有大約420萬遊客來此觀光。作為當前荷蘭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歷經了從漁村到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輝煌與破壞,以及世界大戰的洗禮,從一定程度上講,她的歷史也是荷蘭歷史的一個縮影。

世界最大港口鹿特丹簡介

(Rotterdam)(北緯 51°55, 東經4°29 )是荷蘭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一大港口,亞歐大陸橋的最後一站,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鹿特丹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Nieuwe Maas河畔。它是歐洲最大的海港,

鹿特丹市景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 公里,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港區水域深廣,內河航船可通行無阻,外港深水碼頭可停泊巨型貨輪和超級油輪。鹿特丹的名字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Nieuwe Maas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蘭詞Dam(壩)。

鹿特丹是連接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户”之稱。城市市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港區10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7萬,包括周圍衞星城共有102.4萬。 鹿特丹地勢平坦,位於荷蘭低地區,低於海平面1米左右。其東北部的衞星城亞歷山大斯塔德附近低於海平面6.7米,為荷蘭最低點,該處有居民17.5萬。鹿特丹氣候冬季温和,夏季涼爽

鹿特丹,1月最冷,平均氣温1℃,7月最熱,平均氣温17℃,年降水量700毫米。

鹿特丹位於荷蘭西南部萊茵河和新馬斯河河口,跨北海28公里,是世界較大的港口,也是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除較大的古老的市政廳外,著名建築都是現代化的,因此,被譽為“歐洲較現代化的城市”。這裏旅遊業發達,擁有港口、博物館及其他眾多觀光景點。登上高185米、被稱為“歐洲桅杆”的高塔,可鳥瞰全市。

港口作用

港口是位於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陸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以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港口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處,是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

1.港口是海運和陸運的交接點

2.港口是工業活動基地

3.港口成為綜合物流的中心

4.港口是城市發展的增長點

5.港口具有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效應。

荷蘭的首都是世界最大港口嗎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荷蘭西部的北荷蘭省。享譽世界的旅遊城市和國際大都市,在最新的世界城市排名權威機構GaWC中名列歐洲第三,僅次於倫敦和巴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AMS)現為歐洲第三大航空港(僅次於倫敦希思羅機場和巴黎戴高樂機場)。

阿姆斯特丹,其名稱源於Amstel和dam,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於此,而後由於貿易的發展,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併成為金融和鑽石交易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

荷蘭阿姆斯特丹作為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和資本主義市場,誕生了全球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也誕生了眾多知名跨國企業,如飛利浦集團、喜力公司、ING集團、KPMG、Booking等。阿姆斯特丹,作為荷蘭第一大城市,從漁村到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輝煌與破壞,以及世界大戰的洗禮,從一定程度上講,她的歷史也是荷蘭歷史的一個縮影。

2017年城市安全度調查報告,阿姆斯特丹被評為歐洲最安全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有眾多旅遊景點,包括歷史悠久的運河網、荷蘭國家博物館、梵·高博物館、安妮之家、紅燈區以及大麻咖啡館。每年約有420萬遊客來此觀光

阿姆斯特丹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時的漁村。人們曾在附近阿姆斯特爾河上建築水壩,阿姆斯特丹就得名於此。原來的名字“Amstelredam”,意指“阿姆斯特爾水壩”。17世紀是阿姆斯特丹歷史上的“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和銀行業中心。

在上個千年之初,一些冒險者乘着由挖空的原木做成的船從阿姆斯特爾河順流而下,並在河周圍的沼澤濕地之外修建了堤壩。“阿姆斯特丹”這個詞最早於1275年10月27日被記錄在冊。當年,荷蘭伯爵弗洛瑞斯五世免除了通過這座大壩的費用。

史料將最早居住在大壩周邊的居民叫做“homines manentes apud Amestelledamme”。到了1327年,這個名稱演化為“Aemsterdam”。與奈梅亨、鹿特丹與烏特勒支等更古老的荷蘭城市相比,阿姆斯特丹的歷史相對比較短暫。

2008年10月曆史地理學家克里斯·德·邦特(Chris de Bont)聲稱,早在10世紀,阿姆斯特丹周邊的土地就已經存在開墾的痕跡。當然,這並不意味着當時該地區已經被開墾。肥沃的土地可能尚未有人耕種,這可能是生產泥炭所留下的痕跡。

阿姆斯特丹於1300年(一説1306年)被正式授予城市資格。從14世紀起,阿姆斯特丹開始蓬勃發展,這主要歸功於與漢薩同盟的貿易。

1345年,卡爾弗街成了市民朝聖的地方,直到新教成為了荷蘭的國教。這些朝聖禮儀現今已經不存在,只剩下當時那些華貴的服裝供後人瞻仰。

16世紀,由於當時統治荷蘭的西班牙王室開始推行新的税收政策,以及建立迫害新教徒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荷蘭人開始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繼任者。

新興資本孕育出了一大批新教徒,再加上加爾文教徒們開始反抗,這場起義不久升級為“80年戰爭”,並最終促成了荷蘭的獨立。起義的領袖“值得讚美的奧蘭治拿騷的威廉”,宣佈荷蘭北方8個省(包括阿姆斯特丹)獨立為荷蘭共和國,他也成為了第一位荷蘭皇室成員。他推行了一系列較為寬鬆的宗教政策,使得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法國的胡格諾派、佛蘭德斯的富商和印刷工,以及來自西班牙控制的低地國家的經濟與宗教難民在阿姆斯特丹找到了安全的棲身之所。佛蘭德印刷工的湧入以及對各種思想的包容使得阿姆斯特丹成為了歐洲的自由出版中心。

17世紀被認為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荷蘭商船從阿姆斯特丹開往波羅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如今的印尼、印度、斯里蘭卡和巴西,由此構建了世界貿易網絡的基礎。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荷蘭西印度公司發行的大量股票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擁有。這兩個公司所奪得的海外屬地後來演變為了荷蘭的殖民地。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時成為了歐洲航運和世界融資的中心。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辦公室開始出售自己的股票,併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然而,從18世紀開始,阿姆斯特丹的繁榮開始褪色。荷蘭與英國和法國之間的戰爭,打擊了處於巔峯的阿姆斯特丹。後來,荷蘭被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所佔領。直到1815年,擺脱法國統治的荷蘭與比利時和盧森堡組成荷蘭王國,這座城市才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次春天。

19世紀末期也被稱作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個黃金年代。該市新建成了一些博物館、中央車站以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與此同時,她也迎來了工業革命。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Amsterdam-Rhine Canal)的成功開掘也是這座城市直接連接到了萊茵河;同時北海運河也縮短了城市與北海的距離。兩項工程極大地促進了與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商業交流。1906年,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用“海之鏡”精闢的從海邊眺望阿姆斯特丹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該城市的規模開始拓展,建立了一些新的郊區。

儘管在一戰中荷蘭保持了中立,但阿姆斯特丹還是遭受了食品和燃料的短缺,甚至由此還發生小規模的暴亂,並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這次暴亂被稱為“馬鈴薯暴亂”(Aardappeloproer)。人們開始搶劫商店和倉庫,以獲得生活必需品,主要是食品。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入侵荷蘭。德國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納粹政權並開始迫害猶太人。一些市民冒着極大的風險庇護猶太人,但最終超過十萬荷蘭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就是死在伯根-貝爾森集中營的安妮·弗蘭克。只有5000名左右的荷蘭籍猶太人倖免於難。二戰末期,阿姆斯特丹與其他地區的通訊完全中斷,食品和燃料也極度短缺。許多市民湧入農村避難。狗、貓、生甜菜以及鬱金香球根都被人們當作食物充飢。阿姆斯特丹的許多樹木被市民砍伐當作柴火;猶太人的房子也被拆掉,其中的木料也被一搶而空。

二戰後,阿姆斯特丹市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許多公園和廣場建於市郊,新的居民住宅也在那裏建立,一般擁有更為寬敞明亮的空間、花園以及陽台。

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整座城市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隨着社會的發展,當政者和其他有影響力的人物試圖重新規劃這座城市。寫字樓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由於汽車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對新建道路的需求也大大增加。1977年,阿姆斯特丹興建了第一條從市中心通往拜爾摩爾的地鐵。更長遠的規劃則是建設一條連接中央車站、市中心與城市其他地區的高速路。

戰前的猶太人聚居區後來逐漸被拆除。一些窄小的街道,如猶太大街,因為需要拓寬的緣故,原來的老房子大多遭到拆除。大批拆除老建築也激怒了一部分市民,並最終引發了“新廣場騷亂”(Nieuwmarktrellen)。後來,市民的示威收到了效果,街道的拆除擴建被終止,只會在地下繼續修建地鐵,這也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老建築和城市風貌。新的市政廳就建立在幾乎完全拆毀的滑鐵盧廣場上。

與此同時,大量旨在恢復城市中心風貌的私人機構建立起來。儘管他們的努力在如今看來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效,城市的風貌得到了恢復,但他們的工作仍在延續。現市中心已經基本恢復了她黃金時代的原貌,並且成為了城市歷史保護區。這裏許多建築已經被劃為文物,其中如荷蘭運河等正在申報世界遺產。

作為北荷蘭省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坐落在荷蘭的西北部,與烏特勒支省和弗萊福蘭省相鄰。阿姆斯特爾河在市中心分流進許多小運河,最終流入了IJ灣(IJ Bay)。阿姆斯特丹平均海拔為2米。城市主要地形是平原,西南部是一片人造森林。北海運河將阿姆斯特丹與北海連接起來。

阿姆斯特丹及周邊地區已經高度城市化。該市面積為219.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457人,房屋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75間。該城市林木覆蓋率達到12%。

阿姆斯特丹氣候宜人,天氣情況主要受到來自北海的氣流影響。冬季氣温温和,很少低過0 °C。按照美國農業部最新的評級,處於歐洲大陸北端的阿姆斯特丹及北荷蘭省大部分地區屬於9級抗寒區。遭受來自歐洲大陸、斯堪的那維亞、俄羅斯以及西伯利亞的寒流侵襲的少數地區可能出現霜凍。

由於阿姆斯特丹三面環水,並且具有很強的熱島效應,夜間氣温很少低過-5 °C,但是25千米外的東南市郊希爾弗瑟姆(Hilversum),最低氣温可達-12 °C。夏季温暖但不炎熱。

八月平均最高氣温僅有22 °C,超過30 °C的高温一般來講只有3天左右。該城市平均每年有約175天降水,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不到760毫米。雨季一般從10月到次年3月,降水方式以小雨為主。極少數情況下,該城市會遭受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