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梅樹的特點有什麼作用

愛好4.22K

梅樹是落葉喬木,原產於中國,在二月和三月,梅樹的葉子還沒來得及長出來,但是已經抽出幾朵五瓣花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梅樹的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梅樹的特點有什麼作用

  梅樹的特點

株高約5-10米,幹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 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幹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着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核果近球形,有縫合線,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6~7月果實成熟。

梅花是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釐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綠色,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乾、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藥。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胭制後曬乾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遊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姿色、淺綠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可分為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直徑1~3釐米,萼筒鍾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雄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

  梅樹的主要價值

梅樹的果 實可以被用來製成梅乾和梅子酒,因此梅子素有“萬能藥”之稱。

在二月和三月,梅樹的葉子還沒來得及長出來,但是已經抽出幾朵五瓣花來。花朵的顏色大多是白色,也有紅色和淺紅色的。花瓣有單瓣,也有重瓣的。梅花已有300多個園藝品種。果實呈球形,上面有一條溝。到了梅雨季節,果實成熟後就變成黃色,味兒很酸,所以古人稱這個季節為“人梅時節”。

在中國的中藥古籍《金匱要略》中,就有一個名為“烏梅丸”的處方。這個處方是將沒有成熟的梅子蒸熟後晾乾、製成丸,具有解熱、鎮咳和驅蟲的功效。而日本特有的“梅肉汁”就是在這個處方的基礎上研製出來的民間驗方,對於治療腹瀉和消化不良非常有效。比梅肉汁容易製作的是梅乾。江户時代中期以後,用紫蘇的葉子將梅乾染色的食用方法開始在民間廣為流行。

梅子裏含有檸檬酸、丙酮酸和琥珀酸等特殊的良性植物有機酸。由於有機酸呈酸性,能在胃腸裏發揮抗菌的功效。酸被腸道吸收、運送到血液之前會變成鹼性,從而達到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未成熟的梅核裏含有有毒的苦杏仁苷,因此才會流傳有“食梅不吃核,核裏有天神”的説法。但是如果將梅子用鹽或燒酒醃製一個月的話,苦杏仁苷的毒性就會逐漸分解而消失。梅乾和梅酒就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民間有許多使用梅子治病的療法。比如頭疼時,可以把梅乾貼在太陽穴上;扁桃腺發炎的人,可以喝一點稀釋過的梅肉汁。過去的家庭主婦,如果誰能做得一手好梅乾的話,就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日本人發明的.“日之丸便當”就是為了防止飯菜變質而想出來的妙法。

梅樹染色

梅樹染色的方法稱為梅染,在日本有歷史記載,從室町時代初期到江户時代作為加賀地區獨特的染法而享譽盛名。將梅樹的樹皮,樹心細細搗碎煮汁做成染液經幾回浸泡,用石灰等使其反映生色。其中略帶紅色的黃色梅染製品最有人氣。

用這種梅染的染法, 使帶有黑色的顏色髮色的東西被稱作為黑梅染。

與藍染相比,黑梅染加工過的絲綢不但顏色配合得比較和諧,而且手感質地非常舒適,所以經常被用於向日本中央政府進貢所用。這種素色染法後來漸漸被稱為加賀染或者國染。

  詠梅畫梅

梅,「獨天下而春」,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為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為亨,意味着通達順利;結子為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為貞,代表堅定貞潔。」此為梅之「元亨利貞」四德。梅開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

早期,人們對梅花的認識主要侷限在梅子的實用性上。如殷商文獻《書經·説命》中有“若做和羹,爾惟鹽梅”。春秋時期的《詩經》中出現了“山有嘉卉,候慄候梅”的描述,人們稱梅為“嘉卉”已反映出對梅花的欣賞態度。晉代的清商曲辭《梅花落》中,開始描述“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歎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感歎春光易逝。進入南北朝後,曾出現壽陽公主“梅花粧”的故事和陸凱折梅贈友人報春傳情的詠梅名句“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枝春”。唐以前,詠梅詩數量不是很多,但可見人們已從物質的實用性上升到精神層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時期,由於當時的自然氣候和社會的安定民生髮展,梅花的栽培技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一時期種梅詠梅活動逐漸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詠梅作品大量湧現。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餘雪盡,迎歲早梅新”詠梅絕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一大批詠梅詩人,以不同的心態和審美觀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詠梅佳句。

宋、元時代,梅花文化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文化上,梅詩、梅文、梅書、梅畫紛紛問世,其作品之多為歷朝歷代之最,梅花也於此時確立了百花獨尊、羣芳之首的地位。宋代梅詩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別出"梅花"為一類。梅詞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鶴,號稱梅妻鶴子。其梅花詩詞甚多,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的詩句,更是傳神佳句。餘如北宋的蘇試、秦觀、王安石等,南宋的陸游、陳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詩詞傳世。由於文人墨客、士大夫階層的閒情雅趣促進了私家園林的興起,各地紛建梅園,遍植梅樹、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賞梅景觀的引導效應,使喜梅、植梅、賞梅成為一種社會時尚。梅畫作品日漸豐富,湧現出一批擅畫梅花的大家,如高僧華光寺長老仲仁、趙佶、楊無咎、馬遠、趙孟堅等。《全宋詩》中,梅花題材的文學作品有4700多首,《全宋詞》中詠梅詞1120多首。

明清兩代是梅花文化的發展期,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啟、唐寅諸名家,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另一方面,書、文、詩、畫等文化層面也有新的發展和提升。如在詠梅詩創作上,明清兩代也是人才輩出,徐渭、高啟、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詩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無論在詩的意境、內涵或是審美觀念上都有獨到的創新成就。在繪畫創作上“揚州八怪”等,尤以金農、李方膺為代表建樹起座座詠梅畫梅的高峯。

猜你喜歡:
1.梅花的特點是什麼象徵意義

標籤:梅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