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鄂爾多斯高原的氣候特點是什麼類型

愛好5.22K

鄂爾多斯為蒙古語,意為很多的宮帳。因在明代成吉思汗陵寢移至此處,蒙古族遊牧部落號鄂爾多斯,故高原也以此命名。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鄂爾多斯高原的氣候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鄂爾多斯高原的氣候特點是什麼類型
  鄂爾多斯高原的氣候特點

高原位於温帶季風區西緣,屬典型的温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6~8℃,1月份平均氣温-14~-8℃,7月份平均氣温22~24℃,年均降水量150~500毫米,集中於7~9月,降水變率大,自東南向西北愈趨乾旱,降水自東南緣450~520毫米,依次下降到西北緣的150毫米以下,乾燥度由4.0增至16.0。風向除西南部全年以偏西風為主外,冬天以西北風為主,夏天以東南風和西南風為主。無霜期130~170天,10℃以上活動積温2500~3200℃。

  鄂爾多斯高原的地質地貌

地貌

高原海拔大部為1300~1500米,東部切割河谷部分可下降到 1000米以下, 高原頂面個別地方可達1600米以上。西北部桌子山自北向南伸延,主峯桌子山(2149米)。東勝以西至杭錦旗以東一帶是海拔較高地區(1450~1600米)。其北沿是黃河三級階地,為包頭內陸斷陷的南緣。東南部為構造凹陷盆地,境內廣泛分佈第四紀沉積層和現代河湖沉積。鄂爾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語固定、半固定沙丘)分佈廣泛。由於不合理開墾,過度樵採和放牧,大片沙區中的固定巴拉日益沙化為流沙,原無大片沙地分佈的高原中部亦出現不少新沙化地面。本區水系除高原內部為內陸區外,四周均為黃河支流,屬黃河水系範圍。

地質

高原位於鄂爾多斯台向斜的北部,包括了東勝台凸全部和陝北台凹的北部,均為華北台塊的穩定部分。全區除桌子山外,巖層基本水平,中生代沉降形成向斜盆地,沉積較厚的中生代砂巖、砂礫巖、頁巖,西部有第三紀紅色砂巖。第四紀以來各地有不同幅度的上升。鄂爾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語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分佈廣泛。高原東部屬慄鈣土乾草原地帶,西部屬棕鈣土半荒漠地帶。

分類

本區可分為5地貌區:

①中西部乾燥剝蝕砂質高地。

②東南部多湖和沙丘分佈的凹地平原──毛烏素沙地。

③北部黃河階地庫布齊沙帶。

④西部桌子山。

⑤東部溝谷底薄覆黃土丘陵區。

  鄂爾多斯高原的地理位置

西;北、東三部分被黃河河灣懷抱,東南部以古長城為界和陝北黃土高原相接。地勢中西部高,四周低,西部高於東南部。東部為準格爾黃土丘陵溝壑區,西部為桌子山低山緩坡和鄂托克高地,北部為庫布其沙漠,南部為毛烏素沙漠和灘地,中部沿北緯39.5度一線隆起,海拔1400 1700米,為鄂爾多斯台地。高原內雖無山脈,但海拔高度相差很大,東部河谷窪地海拔最低只有850米,西部桌子山一帶高達1500-2000米。因深居內陸,極端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季氣候乾燥而寒冷,夏季形成東南季風。光能資源豐富,積温高,晝夜温差大,是我國日照豐富的地區之一。西部鹽、鹼湖分佈廣泛,盛產鹼、鹽、芒硝、石膏等化工資源。

鄂爾多斯高原,地處黃河萬里長城的懷抱之中(即三面為黃河環繞,一面為萬里長城),東南、西與晉、陝、寧接壤,北與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和包頭市隔河相望。3.5萬年前,鄂爾多斯是著名的“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河套文化”的發祥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寢就坐落在鄂爾多斯中部的鄂爾多斯伊金霍洛草原上。

鄂爾多斯高原歷史上是蒙古族鄂爾多斯部落聚居地域,其範圍為黃河河灣的長城以北地域。一般指內蒙古陰山以南部分,它的西、北、東三面為黃河所圍繞,南部與陝北和寧夏黃土高原接壤,北緯37°20′~40°50′,東經106°24′~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