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

諸葛亮北伐幾次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

六次北伐;諸葛亮指揮過五次北伐。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

首先在劉備活着時,諸葛亮百戰百勝,打下了偌大的蜀國,使劉備免於逃亡之苦。可是在劉禪登基後,諸葛亮就很少有像樣的勝仗,前後判若兩人,這也是有人認為諸葛亮軍事能力很差的原因。大家知道本來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劉禪就更沒心情吃喝玩樂了。南宋皇帝趙構為何在關鍵時刻讓岳飛撤軍,其根本原因在於他一旦北伐成功,其威望將勢不可擋(黃袍加身),這嚴重威脅趙構的皇權。  

諸葛亮被徐庶推薦給劉備後,他必須得先熟悉軍隊,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其次得顧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剛去就出風頭,等到徐庶被-迫離開後,他才真正接手指揮戰鬥。赤壁之戰是周瑜和諸葛亮的成名戰,真乃英雄所見略同。

首先要知道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大因素:  

一、天時  

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227年,由於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繼位(曹操早死了),魏國處於混亂。“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出自《三國志》,用聲東擊西之計,收復了三郡。然後同年孫權北伐,與諸葛亮幾乎同時,由此可見這個時機把握的很好。當時趙雲還在,南方孟獲又歸順蜀國,諸葛亮沒有內憂和劉禪干擾,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二、地利  

蜀國地勢險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駐守,可以抽出多餘兵力用於進攻。其實魏國自“赤壁之戰”後就已經退出爭霸舞台了,後期多數處於防守方。  

魏國:總兵力在6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10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中部洛陽15萬(其中10萬是機動兵力,用於防備諸葛亮北伐),北線20萬人,防備遊牧民族(讓他們變得很乖)。  

蜀國:總兵力在15萬左右,北線漢中7萬,東線永安3萬,成都各據點5萬。(劉禪投降時,成都最低有1萬兵力,作為守城方,應付鄧艾小菜一碟)  

吳國:總兵力在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長江沿線據點。20萬防備魏國,5萬防備蜀國。  也就是説魏蜀兩國交戰兵力對比是20萬對11萬。“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出自《晉書.宣帝本紀》  

三國時期,蜀國邊上南蠻,東吳邊上山越,魏國邊上烏丸匈奴都只有捱揍的份,可見漢民族的戰力要強於少數民族,為何從隋唐開始戰力急劇下降呢?我的帖子《儒家才是秦朝滅亡真兇,並支持劉邦戰勝項羽》中有詳細介紹。  

三、人和  

就因為馬謖自作聰明,被魏國右將軍張郃於街亭大敗(此時司馬懿還在荊州討伐孫權),因失去“人和”第一次北伐失敗。為了防止以後再出現不聽將令的現象,斬殺馬謖以正軍紀。這次北伐也把劉禪嚇尿了,他開始採取報復行動。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未下糧盡退兵。因李嚴撒謊,籌集糧草不當,造成軍隊缺糧而導致北伐失敗,被廢為庶人,這是個關鍵人物。李嚴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託孤之臣,也就是説他只聽命於劉禪。按理説他的罪行是要斬首示眾的,可是為何只罷免其官職,一定有個大人物再保他,誰比諸葛亮官職大,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進攻佔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兩軍主力沒有交戰,不然還得斷糧。  

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和諸葛亮的第一次交鋒)231年2月“亮復出祁山,糧盡退軍時,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看出蜀軍弱點的是五子良將張郃)司馬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馬懿病之,諸將鹹請戰。司馬懿到了現場後發現諸葛亮的軍威,嚇破膽了,才知道張郃説的對,魏國-軍隊在質量上相差蜀軍很多,只能開始裝病不戰。司馬懿後來按耐不住手下的調笑就跟諸葛亮對戰了,結果被大敗。“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亮使魏延赴拒,大破之,司馬懿退回營防守。”當諸葛亮糧盡退軍時,司馬懿又派張郃去追擊,結果中了埋伏,可憐的張郃大好性命就這樣被他害死了。  

第五次北伐234年經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可惜因諸葛亮病死而退軍。這次諸葛亮為了防止有人斷他糧草(對亮有知遇之恩的劉備後代,他不忍心正面衝突),提前用了三年時間在斜谷囤積糧草(不想依賴後方,受制於人),並且在戰場附近屯田(一般屯田都是在安全的腹地),就這樣司馬懿都不敢來騷擾,可見他害怕諸葛亮到何種程度,才有了後來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空城計》。  

諸葛亮多次在北伐眼看要勝利的關鍵時刻(魏國名將夏侯惇等都死於北伐),都因糧草不足而失敗,從諸葛亮所著兵書可知他很重視後勤保障,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奇怪就在這裏,早不斷,晚不斷,關鍵時刻停電,這事太巧合了。劉禪不愧號稱“扶不起的阿斗”(你吃喝玩樂也行,可你別幫倒忙啊),居然讓鄧艾的一支經過長途跋涉的偏軍嚇得投降了,導致姜維在前線的努力付之東流。蜀地有劍閣等險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派一穩重之將,就能固若金湯,如果劉禪不投降也就不會有吳國的滅亡。 

羅貫中為何重視蜀國的描寫,除了發揚忠義思想,還因為他知道諸葛亮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一首《隆中對》道出其中奧妙:“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千萬不要小看《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雖然在細節上為了故事更加生動,而有所改變,可大綱是和《三國志》正史一樣的,甚至比它更接近於真實歷史。

諸葛亮北伐簡介

參戰方 蜀漢、曹魏、東吳(只對曹魏發動了幾次小型戰役,側面響應諸葛亮北伐)

名 稱 諸葛亮北伐(諸葛伐魏)

魏 國 瞭解蜀國地形,大軍得到戰爭訓練

吳 國 勞民傷財,國內矛盾日漸尖鋭

參戰方兵力 蜀漢軍8~10萬、曹魏軍50萬、孫吳6~10萬

地 點 隴西、關中

時 間 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

結 果 蜀國丞相諸葛亮病逝、魏國大將司馬懿開始掌權

蜀 國 佔領武都、陰平二郡保護漢中天險

主要指揮官 蜀漢:諸葛亮 曹魏:曹真、司馬懿

戰後成果 蜀國、魏國、吳國

北伐動機

1.按照諸葛亮自己於《出師表》所説:“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2.在當代有不少學者認為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最大動機是為了個人集權,只有處於北伐的戰時狀態,諸葛亮才有藉口提調政治對手李嚴,並藉機除去他;且只有在北伐的名義下,才能上那樣的《出師表》對皇帝頤指氣使,並安排自己的親信向寵等人掌管宮廷。同時,北伐集權的過程,是諸葛亮享受特權,並牢牢抓住軍隊以維持自身地位的必要保證。(但百家講壇的周思源先生直接否定了種説法)

後人對失利分析

1.陳壽對諸葛亮北伐的分析

陳壽在泰始十年向晉武帝司馬炎上表時寫道:“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即陳壽認為北伐失敗的原因有三:1.是諸葛亮的才能擅長於治軍治國,奇謀與將略則不是他的長處。2.是與之對陣之人,有的'是當世的人傑,如曹真、司馬懿。諸葛亮難以輕易戰勝他們。3.是敵眾我寡,魏國國力遠勝於蜀漢,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動進攻強者,在諸多不利條件下的確難以取勝。

2. 裴松之對諸葛亮北伐的分析

裴松之注引《三國志·蜀書》卷三十五引自袁子的説法: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鋭,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3.多角度對諸葛亮北伐的分析

蜀漢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屢屢以弱攻強,在國力、兵力、運力都遠遠不及對方的情況下,在糧草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卻能與“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鋭”的司馬懿等人相抗衡而不落下風。不僅如此,諸葛亮“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卻能夠在敵國境內“自來自去”,想攻則攻、想退則退,而魏國統帥卻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下,表現得“無禽敵之意”,只能夠“務自保全”,以擋住弱敵“瘋狂”地進犯、以守住疆土為至高的功勛。不得不讓人感慨,魏國太“謙虛”了吧?袁子更提出,假如諸葛亮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會使魏國涼、雍士卒不得解甲,中原鐵騎不可釋鞍,廟堂羣臣不敢忘“守土抗戰”之責,三軍將士不敢廢“枕戈待旦”之令;則朝朝如臨大敵,惶惶不可安生,勝負之勢,亦已決矣。如此,則誰是強者,誰為弱者,還能分得清嗎? 昔子產治理鄭國,諸侯不敢加兵,而蜀相蹈一州之土,率巴蜀之眾,雖中原歲歲狼煙,而蜀漢無烽火之憂,與其不是很像嗎?

以魏軍之強,本土作戰,無後方之虞,有糧草為繼,種種優勢比於諸葛亮,若真能擊敗蜀軍,又何必消極防禦呢?大可鐵騎四出,猛士陷陣,一舉蕩平敵寇,解魏國之憂。從來都是強國入侵,弱國防禦,但曹魏除一次主動進攻外,六年之中,曹真和司馬懿卻不厭其煩地、小心翼翼地在誓死抗擊蜀漢的入侵。如果認為這是司馬懿等人不戰而勝之良策,那麼太小看戰爭了,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云云之言,猶在耳啊!在對諸葛亮的戰爭中,“戰術大師”司馬懿失去了往昔“剋日擒孟達”的果斷沉着,也沒有後來平定遼東的“指揮如意”,以及“賺曹爽奪兵權”時的詭詐權謀;在諸葛亮面前,他完全發揮失常,似乎難以找到對方哪怕一點的破綻,沒有想出哪怕一條可以在理論上消滅對手的奇謀妙計,一切都變得循規蹈矩、如履薄冰、處處謹慎、波瀾不驚。張郃提出要出奇兵包抄諸葛亮的後路,以善用偷襲著稱的司馬懿連想都不敢想就拒絕了;後來又鬼使神差地、不顧一切要張郃追擊諸葛亮,但不想卻中了埋伏害死了張郃將軍。因為忍不住諸將對他“畏蜀如虎”的諷刺,他終於決定出擊了。但事實證明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與諸葛亮的正面交鋒在理論乃至於實踐上都是錯誤的,在丟下三千多具魏軍屍首,和八千多件武器以後,司馬懿又退回營中堅守了。從此之後堅守取代了“三十六計”變成了他唯一的選擇,似乎只有堅守才是王道,主動出擊就是背叛。什麼兵法韜略都不管用了,抵禦諸葛亮的最好辦法就是:打死都不出來。不管諸葛亮如何地威逼、利誘、嘲諷、邀請,司馬懿咬定了絕對不進攻的真理,這時他又是多麼地明智啊。因為諸葛亮為了騙他出戰幾乎絞盡了腦汁。弱小的蜀國居然要想盡辦法去與強國交戰,而強大的魏國卻在不顧一切地拒絕戰鬥,這種戰爭簡直是亙古乃至日後都不會有。如果將這一段弱國屢屢入侵強國的不可思議的歷史放在現代,那麼有人可能就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了。

戰爭中從來都只是弱的一方堅守,“先為不可勝”,然後找準機會,“以待敵之可勝”,但司馬懿奇蹟地打破了這條規律,諸葛亮奇蹟地推翻了這種邏輯。最後,司馬懿堅守住了,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當然也許有人説:是司馬懿巧妙地利用“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但不管怎麼説,都可以看到,詭詐的司馬懿只有與“無情的時間和命運”結盟的條件下,才能戰勝諸葛亮。不然的話,又能如何。所以袁子感歎: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也有人説、司馬懿擔心擊敗諸葛亮後,魏國皇帝會將他“兔死狗烹”,那麼請讓我們翻一下歷史,司馬懿在諸葛逝世後,幾年之間依然備受榮寵,甚至在最關鍵時刻還是讓他率軍討伐遼東反叛,有這麼個“鳥盡弓藏”的嗎?直到魏明帝駕崩後,才被政敵曹爽剝奪實權。由此可見,魏明帝在日,根本無兔死狗烹的可能。假假地想一下,以諸葛亮之才,以諸葛亮之雄心,若是換做在魏國,一道出師表,龍驤虎視、兵戈所指、澄清宇內、一統山河也不是不可能的吧。所以,對於諸葛亮的這張戰爭,切不可用平凡的眼光去看待,因為有很多東西都是值得回味的,至少是難以用成功或失敗去簡單概括的。

或許,後人的話真是太嘮叨了,因為歷史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值得去重新思考。

後人評論

是否應該北伐

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和自尊心。因為劉備的仁義得到了天下人讚歎擁戴,經白帝城託孤一事給諸葛亮留下了巨大的壓力。諸葛亮若負之,天下人的譴責。那時候諸葛亮已經年近半百,他也等不到後主有個聰明兒子可以繼承大業,他再盡心輔佐完成統一中原的願望。所以這樣一一分析來,那時候的諸葛亮心情一定非常灰暗,他已然看到蜀國敗亡的必然結局,他知道先帝託付遺願是難以完成的。這與他自比管仲樂毅的抱負相去甚遠。更可怕的是,他甚至也能看到自己身敗名裂的下場。此時他所唯一能做的就是北伐,就算自己死在戰場,也是一位忠於漢朝的大臣,那是他在劉備死後維護自身地位和榮譽的最佳方法。由此,便有許多人認為諸葛亮北伐純屬是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蜀漢利益的做法。但如果諸葛亮不發動北伐此時的蜀漢必將坐以待斃,人人自危,所造成的後果可能比北伐失敗更嚴重。

策略是否有誤

一直以來,有不少人質疑諸葛亮的北伐策略,其中討論最集中的就是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甚至有不少人臆斷,如果諸葛亮肯聽從此計,則歷史將會改變。其實,現代已經很難考據諸葛亮當時的心態了,也難以論證“子午谷奇謀”是否能夠成功實施。不過,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從中可以隱約看到,也許諸葛亮奇兵不出子午谷而向祁山,只是一種戰略選擇罷了。

當時諸葛亮對伐魏在戰略方向上有兩個選擇:一是取隴右(雍州西部,涼州南部),二是攻關中長安等地。魏延主張襲擊長安取關中(子午谷之計),諸葛亮主張出祁山取隴右。為什麼諸葛亮不選擇關中而選擇隴西呢?魏延以及後世部分人的看法是,諸葛亮過於保守,不敢兵行險着。其實不然,蜀漢國力弱小,兵民蓋中原九分之一,不可能具備一口吃掉關中的條件,即使初戰攻克長安,作為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傾國之兵爭奪。而關中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必然形成拉鋸戰,雙方兵力懸殊異常,蜀軍又糧運險遠,難以抗衡。諸葛亮在隴右尚且總是糧盡而退,假如固守長安,而魏軍切斷斜谷道等地,那麼蜀漢軍隊的後勤補給都會出現問題,更不用説在關中平原之上以區區蜀漢步兵讓曹魏精鋭騎兵相對抗了。而選擇取隴右的戰略則沒有這些弱點。隴右是形勝完固之地,南依秦嶺與蜀漢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臨黃河,東據隴山。尤其是隴山,南接渭水,北近黃河,綿亙數百里,將隴右與關中隔斷,是抵抗曹魏反撲的天然屏障。因為隴右有此地利,趁虛攻克後即可派兵防守隴山各隘口,阻擋曹魏進攻,如此隴山以西可斷而有之。

關於隴山之險要,在東漢開國平定隗囂割據的戰爭中得到充分驗證。公元30年東漢大軍數萬上隴,隗囂部將王元塞斷隴道,堅守隴坻,漢軍佯攻不利撤回關中,之後隗囂以隴右彈丸之地居然抵抗了東漢大軍四年。因此隴右是北伐的首要戰略目標,在諸葛亮六次用兵當中一直圍繞這一目標進行。

失利原因

主觀因素

自關羽失荊州被殺,劉備又大敗於夷陵,蜀漢的軍事實力已經遠遜於曹魏。此後蜀漢雖在諸葛亮等人的指引下有一定的發展,但直到諸葛亮率軍北伐時實力與曹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按照諸葛亮所説此時的蜀漢已經是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觀因素

1.諸葛亮在關中一帶作戰,而此地與漢中之間的道路十分險阻,使之運糧不便,浪費了更多的人力。2.蜀漢後主無能,當諸葛亮在外作戰時不能給他一個穩定的後方。3.諸葛亮的自身不具備比司馬懿.曹真等人更優秀軍事指揮才能。按照陳壽的説法是: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兩國形勢

蜀漢:

223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在彝陵之戰中被東吳打敗,而後逝世於白帝城,令蜀漢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受託孤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同時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重新締結聯盟。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亂事,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遂於226年將大軍進駐漢中,開始訓練士兵,籌備北伐曹魏。

曹魏:

劉備亡故後,曹魏在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孫吳,如在公元222-223年,曹丕出動三路大軍伐吳,受阻撤退;在公元224、225年曹丕又兩次親征至廣陵,因無法渡江而撤軍,而在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當時魏朝有議論,可乘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險阻,又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於是提出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待魏國強大,蜀、吳必自降。

227年春天,諸葛亮認為北伐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將大軍進駐漢中,籌備北伐曹魏。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統一中原的希望,開始五次北伐的序幕。《三國演義》中“六出祁山”的説法是不正確的。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第一次

子午谷之計

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軍至長安。鎮守長安的魏國安西將軍夏侯楙怯而無謀,“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唾手可得。魏國聚集軍隊“尚二十許日”,諸葛亮大軍可趁機“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但諸葛亮認為此計不定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順利,一旦失利將陷於進退維谷之地,最終選擇了“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確立了先攻佔隴右作為進攻跳板的戰略。於是諸葛亮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魏明帝曹睿乃命曹真都督關右諸軍,前往抵禦趙雲。諸葛亮則親率主力趁勢向祁山發起進攻。

首戰告捷

由於魏國事先無防備,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郡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將姜維、樑緒、尹賞、上官子脩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遊楚堅決抵抗,蜀軍難以攻克。曹魏“朝野恐懼”,在洛陽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軍救援,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大將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率軍五萬前往抵抗諸葛亮,曹魏涼州刺史徐邈也遣參軍與金城太守率軍進攻南安郡。諸葛亮也派遣馬謖為前鋒,到街亭設防。同時,為了防備雍州刺史郭淮從臨渭出擊配合張郃的進攻,於是諸葛亮命令高翔將軍率領一支軍隊屯駐在臨渭以北、街亭以南的列柳城。

失守街亭

張郃在街亭與馬謖相遇,可是馬謖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舉措煩擾,又不接受王平的勸阻,不在當道之處下寨,反而上山設陣。而張郃先將蜀軍包圍在山上,切斷其水源,後蜀軍因為缺水而陷入內亂,馬謖棄軍逃亡,張郃乘勢進攻,蜀軍大敗,街亭失守。只有王平領着千人,鳴鼓自守,而張郃又疑蜀軍有伏兵,不作追擊,於是王平集合分散的軍隊,向諸葛亮大軍處撤退。街亭失守,列柳城高翔軍又被郭淮攻破,高翔為避免陷入被包圍的境地,於是退去。同時,趙雲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蜀軍喪失了有利形勢,諸葛亮取西縣千餘家,後引兵退回漢中。

揮淚斬馬謖

回到漢中,諸葛亮把臨陣逃脱、棄士兵於不顧的馬謖收獄,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嚴肅法度,

馬謖

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奪取黃襲等人之兵權;陳壽之父是馬謖的參軍,也被連坐處以髡刑;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為馬謖求情,被調回成都。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他守衞之功。後來,有人曾勸諸葛亮再北伐,但諸葛亮認為要更訓練士卒,令他們忘了失敗之事,才可再行。曹真和張郃在蜀軍撤出後,快速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認為蜀軍今番進攻祁山失敗,斜谷道又被趙雲燒燬和大水沖蝕,下次該會以陳倉作目標,便派將軍郝昭、王生等與千餘人屯兵陳倉[1]。

二、三次

圍攻陳倉

228年冬天,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將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聽説魏軍大舉東進,關中兵力空虛。

曹休

於是書白其兄諸葛瑾:“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攀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遂出兵散關,包圍陳倉。不過郝昭已築陳倉城防備,諸葛亮曾派郝昭同鄉靳詳於城外數次遊説郝昭投降,但郝昭堅決拒絕了。諸葛亮便揮軍進攻陳倉城。蜀軍沒有以大軍進攻,而是先用雲梯、衝車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雲梯,當雲梯燃燒時,梯上的人便被燒傷,又以繩綁着石磨,掉下城牆,壓毀衝車。諸葛亮便轉用井闌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護士兵用土填平護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於是建起內牆,令井闌失效。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襲城中,郝昭又在城內挖下橫壕溝,擋下地道。由於曹魏已經事先在陳倉做好了充足準備,加上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相方激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曹真派費耀等率軍來救,魏明帝也召張郃前往迎擊諸葛亮,此時蜀軍運送糧食上發生問題,又聞訊魏援軍快到,只好再退回漢中。在退師途中,成功殺死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攻取武都、陰平

229年春天,諸葛亮遣陳式(一説陳戒)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領兵來救,諸葛亮率主力軍向建威,牽制郭淮,魏軍知道蜀軍主力到臨,便緊急撤退,蜀軍順利佔領二郡。之後,諸葛亮安撫了當地的氐人、羌人,然後留兵據守,自己率軍回漢中。因成功奪取二郡,劉禪再次恢復諸葛亮為丞相。至冬天,諸葛亮徙府營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築漢、樂二城,加強漢中防守。

曹魏反擊

230年七月,曹魏想反客為主,大司馬曹真上表伐蜀議案,但司空陳羣認為斜谷太險阻,難以進退,於是曹真率主力軍改為由子午道進發;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從漢水而上,欲與曹真軍會師漢中;郭淮、費曜等從褒斜道、隴右武威進兵,直指漢中。諸葛亮知道魏軍來攻後,立即加強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人,表李嚴子李豐為江州都督,防衞後方。

曹軍的前鋒夏侯霸先大軍一步,進至興勢,在曲折的谷中下營。被蜀地百姓看到,指示蜀軍攻擊,夏侯霸在鹿角間戰鬥,最後援軍到達,夏侯霸才得以解圍。因蜀地艱險,期間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華歆、楊阜、王肅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至九月,曹真受詔撤退。與此同時,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吳壹攻破費瑤(通假字,同費曜),最終取得了防守反擊的勝利 。

第四次

再戰祁山

231年春天,諸葛亮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又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軻比能起兵到石城響應蜀軍。因曹魏大將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馬懿為統帥屯於長安,領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司馬懿先派費曜、戴陵與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則率其他兵力解救祁山。張郃則認為該分兵駐守雍、郿,但司馬懿認為若分軍不及合軍有利,便向西推進。諸葛亮知道後,留下王平繼續領軍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戰司馬懿。其後諸葛亮在上邽打敗了魏將郭淮、費曜,並收割了魏軍的麥糧,與司馬懿軍在上邽之東遇上,司馬懿深知蜀軍勞師遠襲,糧食補給困難,因而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便回軍滷城。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司馬懿進軍滷城,但卻登山掘營,與蜀軍對峙,不與交戰。張郃認為蜀軍從遠來攻,“孤軍食少”,必然想要速戰速決。所以應該以大軍屯於此處,然後分為奇兵,包抄蜀軍,截斷其後路。但司馬懿不採納。魏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準,諸將十分不滿,便譏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眾將的一再要求下,司馬懿只好派張郃攻於南圍的無當監王平,由案中道進逼蜀軍,自己則率眾迎擊諸葛亮。諸葛亮派大將魏延、高翔、吳班分三路領兵作戰,大敗魏軍,光斬獲魏軍低級軍官的首級就有三千多人,獲得戰利品玄鎧五千、角弩三千多。從此司馬懿再不敢輕易出戰。

伏擊木門道

六月,諸葛亮眼見糧草接應不上,而又收到下令北伐軍撤退的召命,諸葛亮惟有引軍退回。司馬懿欲遣張郃追擊蜀軍,張郃認為“圍師必闕,歸師勿遏”,不贊同追擊未被被打敗而主動撤退的蜀軍。但司馬懿堅持要張郃領兵追擊,張郃無奈前往追擊。最後於木門道,被埋伏於高處的蜀軍射中右膝,傷重病逝。

貶黜李嚴

之前,諸葛亮派李嚴督糧草時,怕出問題,於是給他三種選擇,叫他便宜行事:“上計斷其後道。中計與之持久。下計還住黃土。”後來,李嚴怕糧運不濟,就派馬忠、成藩傳喻旨要諸葛亮撤軍。諸葛亮回來後,反而問他:“軍糧饒足,何以便歸?”另一方面有向後主上表:“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 ,欺騙劉禪説這是策略,又想推卸責任給岑述。諸葛亮經過調查,將李嚴的手書先後比對,發現前後不符,李嚴亦無話可説,被貶為庶人。

第五次

揮師渭水

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在斜谷口再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四月,蜀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蜀軍自行撤退,魏將郭淮認為蜀軍必會爭奪北原,司馬懿認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備。果然,蜀軍到來,但被郭淮擊退。諸葛亮考慮到前幾次北伐都因為運糧不繼,導致功敗垂成,於是開始在渭、濱的居民之間屯田生產糧食,百姓亦相安無事,一切如常。。而孫權也曾率十萬大軍北上響應蜀漢,但被魏明帝曹睿親自率軍打敗。

一次,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武功水北,適逢水漲,阻斷了諸葛亮和孟琰的聯繫。司馬懿趁機出兵進攻孟琰。結果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橋,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馬懿的部隊射箭。司馬懿看到橋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其後諸葛亮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魏軍將領見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紛紛要求出戰,為了搪塞將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睿便派衞尉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諸葛亮明白“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這只是做樣而已。而司馬懿卻從諸葛亮派出的下戰使探得諸葛亮事事親力親為,食少事煩,認為諸葛亮活不了多久。

秋風五丈原

8月,諸葛亮果然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

司馬懿趁諸葛亮病重不能統軍,乃率軍襲其後,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消息傳到成都,劉禪派李福去探望諸葛亮,並詢問此後國家大計,諸葛亮也對各將領交代後事,要楊儀和費禕統領各軍撤退,由魏延、姜維負責斷後。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祕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已死,率軍追擊,姜維令楊儀回軍向魏軍做出進擊的樣子,司馬懿怕是諸葛亮裝死引誘魏軍出擊,趕緊撤退,不敢再追趕。於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而此事後來也被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聽聞蜀軍在斜谷發喪後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後,司馬懿視察蜀軍遺留營寨,歎曰:亮真天下奇才也。重新率軍追至赤岸,不及而還。

結局

諸葛亮積勞成疾,終致自己病瘁,使蜀漢失去了復興的中流砥柱。他臨終決定以楊儀統領各軍撤退,引起和楊儀有嫌隙的武將魏延不滿,雙方發生爭鬥,最後魏延失敗,在逃往漢中的途中被殺,使蜀國又損失一大將。蜀漢勢力從此開始大幅步衰退直至滅亡。而曹魏的司馬懿因抗敵有功,開始攀上權力高峯。

北伐成就

諸葛亮共五次北伐,僅攻奪了魏國土地兩郡,除魏延入西羌和第四次北伐大破司馬兩役外,沒有其它大規模殲敵的記錄。但北伐對激勵了蜀國上下的發展,抑制魏國的進一步擴張卻有着積極的影響。

是否失敗

從《出師表》諸葛亮所提出:“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看來,北伐戰爭無疑是失敗,而從其實際戰果看也並未對魏國造成很大的傷害,除第一次北伐之後魏軍派大軍常駐西北外未曾增派大軍御蜀,而蜀軍自己卻疲於征戰,雖然未對自身造成損害,然其戰略謀劃之失誤可見一般,並且多次攻伐雖牽制部分魏軍,同時也加大了魏軍的警戒,之後司馬懿的屯田的政策也成為魏軍抵禦蜀軍進攻與討伐蜀國的經濟基礎。從整體而言,北伐這個戰略本身並無失誤,然而由諸葛亮實施時卻出現許多戰略錯誤,如長期與魏軍對峙,運量不濟等,進攻目標選擇上前後混亂毫無焦點,甚至從未進逼過西北最為富庶的長安,反而着眼於其他較為的荒涼地區。所以總體來説北伐是完全失敗的一系列軍事行動,雖然相對於魏軍獲得了更多的戰術勝利,然而整體戰略落後許多,後人評價多以魏軍不和諸葛亮應戰來讚譽其才華,然而須知戰爭不是一味的進攻敵方軍隊,而是以戰略目標為第一位,魏軍禦敵旨在使其退軍,不與其應戰是戰略方針,在司馬懿和諸葛亮第一次交火前就已定下,後來蜀軍大敗魏軍並不是其固守的原因,若沒有此次戰鬥勝利,魏軍依然會固守,而諸葛亮除此就再也無豐碩的戰果,難道就以此一次戰鬥就可以認為諸葛亮是神人嗎?難道就以魏軍一個正確的戰略方針來批評司馬懿無能嗎?

標籤:諸葛亮 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