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唐青花的特點是什麼特徵

中國青花瓷最早出現在唐代,唐代的鞏縣窯就開始使用含有鈷的藍釉彩來裝飾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製作還不成熟,而且隨着鞏縣窯的衰落還一度中斷。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唐青花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唐青花的特點是什麼特徵
  唐青花的特點

1.青料

唐青花瓷色澤濃豔,藍中透綠,帶黑色晶斑點,觸摸有凹凸感,為低錳低鐵型號的含銅鈷料,似乎是從中東地區進口。

2.紋飾

現收藏於南京揚州唐城遺址地層出土的殘片紋飾分為兩類:一類為我國傳統圖案,有如意雲、花卉蜜蜂、洛陽花等。唐青花殘片的另一類紋飾為幾何圖形,以菱形為多見,中間多夾以散葉紋,具有中東圖案風格。就目前所見的實物及資料看,用點彩組成圖案和實筆繪畫,是唐青花紋飾方面的兩個最主要的特點。

3.胎釉從殘片與梅朵紋蓋看,唐青花瓷的胎質比較粗鬆,呈米灰色,經化學測試,燒結程度不好。釉質不細,白中泛黃,胎釉之間施一層明顯的化粧土—-這是唐青花的重要特徵。

4.造型完整器以小件為多,有三足爐、碗、罐、蓋等。殘片器型有枕、盤、碗、壺、爐和執壺等。盤碗口沿多作花瓣狀,圓脣,淺腹,內壁出筋,玉壁形或玉環形底足。

5.工藝

唐代青花的工藝特徵:第一,胎質較粗;第二,薄釉重彩;第三,在化粧土上繪畫。第四,生燒。據對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唐青花枕片的測試,其燒成温度在1200~1230℃之間。第五,對部分唐青花殘片的有釉上青花之説。

總之,由於唐青花處在青花瓷的開創期,且多為外銷瓷,又因年代久遠,國內外材料均不多,其特徵的進一步明晰還有待於更多的窯址和城市遺址考古新發現。相信唐青花的面貌將會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唐青花的簡介

唐代的青花瓷器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在中國範圍內,最早發現唐代青花瓷為1970年代,在對江蘇揚州唐城遺址的發掘中陸續出土了唐青花殘器(片),解決了“青花瓷”最早是在唐朝還是宋朝出現的爭論。以後在杭州、洛陽也陸續發現唐代青花瓷,但多為小件或殘片。1980年代初期,考古專家專門對在揚州出土的唐代青花進行分析,推斷揚州城出土的青花很可能是鞏義唐代窯燒製的。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鞏義市黃冶村大片耕地和民宅下發現唐代的青花瓷片和接近於青花的藍彩白瓷。當今,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唐代青花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也收藏有一件魚藻紋罐。

  唐青花瓷產地

50餘名中外陶瓷專家21日在考察河南鞏義黃冶唐三彩窯址後達成共識,這一窯址除了大量生產唐三彩,還是著名的唐代青花瓷產地。

主持黃冶窯考古發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介紹説,青花瓷與唐三彩一脈相傳,是由唐三彩中的藍彩發展而來的。

復旦大學高能物理研究所教授承煥生説,他們不久前採用無損質子激發X熒光技術對楊州出土的.唐青花瓷和鞏義黃冶唐三彩窯燒製的陶藍釉片進行化學測試後認為,二者的成分完全一致,可以肯定鞏義黃冶窯是燒造唐青花瓷的窯址。

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汪慶正説,可以設想,停止燒造唐三彩後,黃冶窯用製作三彩的東西,燒造了青花瓷。

發現於1957年的黃冶窯一直沒有進行過考古發掘。2002年,經報請有關部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文物所聯合組隊,開始對黃冶唐三彩窯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發現漢、唐、宋代窯爐14座,作坊4處,出土三彩、素燒器殘片和各類窯具2500餘袋,完整和可復原器物1300餘件,獲得了重大成果。

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意外地在黃冶窯第二燒造區唐代晚期的一條溝內出土了百餘件(片)白釉點、劃藍的彩釉瓷器標本。這些瓷器標本比一般三彩製品火候高,施釉工藝也與三彩不同,胎質細白,釉色純淨,器形有碗、盞、罐等,從個別的釉面脱落情況觀察,點藍或劃藍的彩釉瓷有相當數量是釉下彩,這一情況引起了專家的注意。據介紹,唐青花瓷有三個特點:一定是白瓷;釉下點鈷藍;燒成温度攝氏1300度。根據青花瓷的這些特點,專家認為這一批陶器三彩是向青花瓷器過渡期的產物。

另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白釉綠彩製品,大量見於唐代晚期地層和灰坑內,器形豐富,釉色純淨,色澤鮮豔。

標籤: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