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彙編12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彙編12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巴金曾經説過,“對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從良好習慣的培養開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培養他們長大後適應社會的能力。想要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讓他們養成那些好習慣,成為受人尊敬的人,首先要掌握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教育方法,希望你能體會到家庭教育的真諦。

1.成功的家庭教育

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不缺少讚美。孩子和大人一樣,可能會面臨很多煩惱,比如:有時候做不了作業,沒有朋友,害怕寫作文。首先,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後盡力幫助解決。這個時候,父母及時的鼓勵和開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父母對孩子説:“你能行。你可以解決你自己的問題。媽媽相信你。”孩子會充滿自信。孩子與父母的依賴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話題。自從孩子出生後,父母就肩負起照顧孩子的重擔。因此,選擇合適的機會,教會孩子獨立自主,讓孩子發展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環節。每個人的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學習生活的習慣都要教育。懂得與孩子溝通的父母,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敏捷性、靈巧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他們會比其他孩子優秀。

2.家庭教育失敗。

面對孩子同樣的問題,有些家長經常這樣做。父母不分時間場合的過分誇獎孩子,讓孩子的自信轉化為自負。所以“誇”要講究技巧,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當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者很差的時候,不要給孩子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幫孩子找一些理由。關鍵是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給予表揚。永遠不要讓你的孩子失去信心。現在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孩子一代一代被管教,甚至別人管教孩子的現象就普遍多了。溺愛將成為現代兒童教育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我讓爺爺奶奶做我該做的事,父母給孩子送飯,孩子隨意送父母,從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成長。現在的孩子智商都很高,大部分都是因為不良習慣導致學習差。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邊寫作業邊説話,或者讓大人陪你寫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些孩子從小做事就混日子。就算他們現在學習很好,以後學習也會很麻煩。家長要督促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否則孩子很容易因為學習時間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

總結家庭教育的經驗。智力開發、情感教育、社會公德缺一不可。只有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不妨關注一下家庭教育經驗分享,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困惑,方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説來慚愧,周圍朋友很早就推薦景老師的講座,一直都沒機會去學習,感恩學校組織的這次學習,今天有幸聽到景老師的《讀懂孩子,培育良好家風》,收益頗多。

父母總是怪孩子不聽話,但我們真的理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動機嗎?他是想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亦或是為了報復、為了,這就需要我們學習如何讀懂孩子。做父母從來就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事情,真的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教育只要開始就不算晚,正如景老師所説,我們該慶幸我們的孩子還處於錯誤的初級階段,一切都還來的及。和孩子發生衝突,我們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就會避免過激的行為發生,同時我們更要反省自己,要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在反省,也在嘗試怎樣從可怕的大老虎變成孩子眼中温順的小白兔,真的希望一切還來的及。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喜歡科胡特的這句名言,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他們以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迴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真正的“為你好”。

看着小寶貝們一張張笑臉,彷彿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時代,不同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有了壓力,有了責任,有了面對社會的各種爾虞我詐,多想他們永遠都這樣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昨天,有幸聽了景老師的課,猛然發現我和孩子的距離是那麼的遠,本以為我已經全力以赴,誰曾想我還不夠格,沒有真正瞭解孩子所需,沒有真正體會孩子所感。看着孩子滿臉質疑的眼神,也從不當回事,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就是好的......陪伴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橋樑,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次旅行。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不能只是發火懲罰,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平和地幫助孩子,只有你真的夠強大,才能接納並且引導孩子去承擔後果。

兒女若是風箏,父母便是線;兒女若是箭,父母就是弓。適當的放手既是成全,也是尊重,更是真正的“為你好”。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從最初的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她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身。

家是每個人温馨的港灣,對孩子來説更是如此,讓家庭穩定的發展,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才會給子女的成長帶來好處,才能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人格。總之,在這幾年的教育中,我會讓孩子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學習,讓我在家庭教育理念上有所昇華:父母承擔着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我們應該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習慣。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同時也要不斷學習新的育兒知識和教育理念,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對孩子的.未來抱着無限期望,想傾盡所有,給他們提供最好的,但當我們極盡所能培養孩子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培養自己。如果父母沒有做好榜樣,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會大打折扣。在“雙減”背景下,父母更需要自己多多學習,常與學校保持溝通,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應當合理安排孩子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鍊的時間,避免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晚上聆聽了周慧玲老師主講的“家校社共育踐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講座,收穫頗深。

首先是周老師身上散發着一種光芒,讓我想起四個字,“老當益壯”,周老師白髮蒼蒼,卻是28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還這麼關心下一代,關心家庭教育,在7·20洪水的時候,還充當志願者,20xx年的時候還開展了這麼多公益講座,她把這種“忙”看成“心未亡而忙”,忙到自己都忘了老,她的這種無私奉獻、積極樂觀的精神讓我很敬佩。

其次,通過這次講座,讓我對“雙減”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知道“雙減”一減的是中國小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二減的是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就是校外培訓負擔。“雙減”減掉的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東西,通過雙減,能夠讓教育迴歸本源。周老師告訴我們“減”反而會增效。有哪些增效呢?一個是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另一個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課堂上認真聽講,會變得更加專注,這種“專注”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事情。

周老師也舉了一個幼兒園學生背誦國小二年級乘法口訣的例子,告訴我們,教育也要遵循規律,不能對學生進行超綱教育。提前學是禍害,過重的學業負擔,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會降低學生的甚至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違反教育規律,而且會適得其反,會受到懲罰。

周老師在講座中還提到自己的女兒,女兒小的時候就想當校長,為什麼要當校長不當老師呢?原來是希望當上校長後能夠管住老師,讓老師不給小朋友佈置作業,周老師通過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小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所以“雙減”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這次講座讓我對“雙減”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希望在自己的教學中,也能夠把“雙減”更好的運用到教學中。也要向周老師學習,關愛下一代。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很榮幸魏萌同學成為袁老師的一名學生,袁老師的教育方法讓我很敬佩。更感謝袁老師為了班級學生的進步,為了讓學生家長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犧牲自己中秋小長假的休息時間,身體力行的去參加講座,為家長提供寶貴的家庭教育策略班的全程講座錄音。使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從而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通過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策略班的全程講座錄音,我的心得體會有以下幾點:

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着重要作用

通過認真學習本次講座,瞭解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起着不同重要的作用。正如講課老師所講:教育是一種影響,對學齡前兒童影響最大的就是媽媽的教育。可見,身為父母的我們,不但要為孩子提供物質生活,更要有對其進行良好的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激發其潛在的能力,這些都是家庭教育內容。所以説家庭教育是教育起點與基點。教育的影響力不能完全歸結於學校、老師,家長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客體,不能從屬於家長,更不是家長指揮、發號命令的聽從者

講課老師列舉了他的親身經歷:在他上高中時,他媽媽通過各種社會關係,瞭解他在高中的表現,使他學習生活很透明,媽媽的眼睛無處不在,媽媽的這種行為使他很逆反。他的反抗就是不認真學習,學習成績下降,並且還接觸更多的女同學,讓他媽媽更加擔憂,來報復他媽媽對他的學習生活的干涉。可見,孩子是獨立的客體,有着獨立的思想、行為,不可能永遠依附於父母。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的獨立、行為的判逆更加明顯。我認識到,家長永遠充當孩子的將軍是行不通的。正如講座老師所談,家長在安全和情緒兩方面對孩子進行適當干預,其它方面應當放手。

三、認真學習講座內容,結合自身實際,尋找徹實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次講座中老師講到的一些實例,如同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我何長不是對孩子絮絮叨叨沒完沒了;又何長不是給思想並不成熟的孩子思想壓力,一心想變成動力,卻事與願違;又何長不是對孩子嚴厲的斥責,不顧孩子的心理感受;又何長不是對孩子從不放手,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思想裏,將心裏所想,強加於孩子,不肯放手……在沒有聽到這個講座之前,我從來沒有否認過自己的做法,但聽了老師講到的錯誤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及引發的後果,自己毛孔悚然,並下定決心去改變。今後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接納孩子的不足之處,改變對孩子強勢的態度,理解孩子,幫助她慢慢適應國中學習生活。自從步入國中以來,孩子認真學習的態度,努力學習的熱情,與國小的狀態相比…已經有質的飛躍。但在聽課方法、學習效率方面,沒有達到我預想的程度。我雖然看到了孩子的進步,但面對孩子的不足時,我急於求成,第一遍告訴方法,第二遍強調方法,第三遍就壓不住火爆發。弄得孩子緊張,自己還很生氣。通過學習這個講座,我知道了,我應該給孩子樹立自信心,鼓勵她、信任她,使她堅信自己能夠做到、做好。對孩子不要操之過急,給她時間,讓她逐步提高、進步。

2、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使其不做父母的聽從者。在孩子的學習、生活方面要逐步放手,讓她自己拿決定,讓她自己想辦法,培養她獨立思考、獨立決定、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關注孩子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在講座中老師強調:孩子出現的意外舉動,在很長時間裏孩子的情緒早有變化,因此要敏感察覺其細微的變化。敏感察覺的基礎就是經常的陪伴,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孩子的生命裏去,能夠明白孩子的感受及需求。因此,作為即將進步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把握好青春期的變化,使其健康成長,就要做到老師強調的敏感察覺和經常陪伴。

以上是學習家庭教育策略班講座的一些體會,理清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和改進方向,這次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再次感謝袁廣海老師對學生及家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我相信八中16級9班在你的帶領下比12級3班更勝一籌。對您為孩子們建立的微信背誦、晉級榮譽榜、16級9班風采點贊。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xx年10月23日通過,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曾經的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感到由衷欣慰,這對孩子的教育成長,是一件大事、好事。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根據教育規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孩子一樣十分重要,甚至家庭教育優先決定着孩子的發展成長。作為家長,我們教育孩子,首先要保證他們養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學習成績好,但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我們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都要和他講道理,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當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作為家長,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這樣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家長不僅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我們家長的'思想意識。“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我們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教育孩子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還要創造和諧環境,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長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我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從小教育孩子,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那麼,該怎樣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呢?首先,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第二,我們家長處罰孩子要適當,儘量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第三,我們家長要營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四,我們家長不要溺愛孩子,比如,孩子摔倒的時候,要鼓勵他自我跌倒自我爬起來,自己拍乾淨身上的土。即使心裏心疼,也不要表現出來,只對他説沒事。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不能懦弱。

今後,我將做到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使之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的人,成為身心健康的人。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8

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大學聯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9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裏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兒子今年8歲,就讀於萊蕪市第二實驗國小一年級一班,他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發展比較全面,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

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遊戲、做事情慢等。

要説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看了學校公眾號推送的《生命教育》,使我聯想到年初的疫情。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白衣天使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奮戰在一線,為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價值。關於生命教育,父母應該在生命的源頭澆水,這會使孩子一生都有力量。生命教育有三個層次,首先是要活着,然後是活好,最後是要活出價值。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孩子從出生到成長,家庭是第一個搖籃。從成長到立業,再到他成立新的家庭,原生家庭給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種生命的積澱、補給、關照,是一生的話題。

孩子雖然是父母所生,但從他出生以後,他的生命就不再屬於父母,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生命。我們應在孩子小時候,就滲入生命教育。以動植物做參考,讓幼兒認識到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會復活。

從國小開始,家長要給孩子灌輸不欺負人和不被人欺負的理念,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父母要提高警覺,對孩子的異常行為保持一個敏鋭度,觀察孩子的負性情緒徵兆,關注孩子的'社會交往。家長要細心觀察、未雨綢繆,要在發生問題前就阻止。不要因為粗心或不在乎,而釀成了大禍。

孩子成長中我們要做的是有效陪伴,用心陪伴,關注孩子的感受。5歲之前建立的情感關係基本會決定一生,在幼兒階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應該把向上的生命力傳遞給孩子。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周圍人和事物的關心,在這些事情上都會影響孩子。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的正能量多,孩子就積極向上,家長的負面情緒多,孩子對人對事就沒有信心。家長自己就是一個榜樣,孩子在父母的身上可以看到怎樣應對挫折,在疫情當中怎樣按部就班有序地做事情,在面對痛苦的時候怎樣調動力量,在災難來臨時怎樣泰然處之。告訴孩子,人生會遇到許多的挫折,我們不要輕言放棄,要以自己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父母要讓孩子覺得家是一個美好的地方,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可以回家釋放自己,儲蓄能量之後再出發。

父母的責任,是給孩子成長提供空間、提供自由,而不能替代孩子做決定。父母不應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實現。我們要建立一種新型的親子觀、家長觀、平等觀、尊重觀、獨立觀和成才觀。

生命價值高於一切,我們對生命的態度要積極、樂觀、向上。生命教育貫穿於孩子從小到大,是一項終身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去年我接任四(8)的班主任工作和數學科教學,當時我對班上很多同學的情況(不管是學習方面、生活方面、行為習慣方面)都不瞭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覺得多數同學還是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效果不錯。但慢慢的我就發現張倫海同學的家庭作業完成得較好,但在課堂上做的作業效果不好,而且速度較慢,我就問他原因,他什麼已不説就哭了。於是我就和他媽媽聯繫,要求下午放學後來學校接孩子,以便於和家長交流。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知道了孩子以往的學習習慣------在讀一、二年級時,每天下午放學後都是班主任老師守着同學們完成作業後才回家,在家中幾乎不做作業。現在讀四年級了回家後還要家長陪着做作業,而且家長讀題指導才完成,差一天不陪就做不好了。當我瞭解孩子的這個習慣後,就知道他的依賴思想特嚴重,而且不善於獨立思考。我就對家長説,孩子已經讀四年級了,什麼事情你們不能為他包辦代替,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學會自己的事自己處理,不要啥事都想依賴別人,特別是在學習方面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作為家長不可能天天陪着他,總有自己的事要去幹。家長就説讓他嘗試一下吧,就這樣一個星期後,我發現孩子的家庭作業效果不是很好,我問他,是你獨立做的嗎,他説,媽媽只在旁邊看着我做,不懂的才問她。我就鼓勵他説,沒關係,只要你繼續努力,你一定會進步的。就這樣半學期過了,我再次和家長交流時,家長説,謝謝老師的指導和提醒,我採取了你説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轉變很大,基本上能獨立做作業,有時還會幫助我做些家務活,雖然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慢慢的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作為家長,我非常欣慰,我會堅持的。

現如今的張倫海同學在我們班上已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上課能專心聽講,主動回答問題,能獨立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生活方面,能自己洗衣、做飯,還能幫助他媽媽做家務活。在品行方面,能做到尊老愛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已很少和同學們發生矛盾。現在還是學校少先隊大對部的'一員呢,參加檢查同學們的兩操,已算是一個能讓老師和家長放心的孩子。

但這一切都是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正如他媽媽所説和所寫的一樣,她對孩子的要求不是很高,最起碼要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要

能把他所學的知識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體現他的價值。還教育孩子要有愛人之心,助人之德,要愛父母、老師、同學、親友,不能自私自利。但是她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已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則,她在孩子的面前從不説髒話,不抽煙、喝酒、不打牌等。當孩子在學習時,她堅持不看電視和玩手機。還要求孩子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習慣。

還有我班的徐鍵萍同學,不管是哪一科的的作業都寫得工工整整,乾乾淨淨,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她爸爸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據他爸爸説是,有一天放學後她和往常一樣不會主動的做作業,他爸當時就想起一個念頭----何不讓孩子學着自己管理自己,就沒有叫她做作業,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已經忘記了做作業這件事,到了晚上9:30時,孩子問他幾點了,他告訴了孩子的時間,孩子很生氣的責怪了他為什麼不叫她做作業,於是家長就抓住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了教育,並告訴她學習是自己的任務,需要自己主動、自覺完成,而不是靠家長的再三催促。聽了她爸爸的話後,她低下了頭哭了。經過這件事後,她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先做了。

良好習慣的養成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作為家長、老師的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家庭對孩子不僅承擔着“養”的責任還承擔着“育”的責任。“養”是指對孩子的飲食餵養方面給予全面營養的食品,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長大成人。而“育”則是指教育方面。為什麼不同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人格,性格,為人處事的方法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作為家長我們給孩子愛的同時,必須認真思考怎麼樣去教育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優良的品德將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實際上,家庭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滲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就結合我們家瑾寶的成長過程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 給孩子滿滿的愛,但是一定要有原則,不溺愛

我家瑾途現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個性的雛形,很講道理,遵守規則。不論是跟小夥伴玩遊戲還是生活中遇到喜歡的東西,或者是學習和看電視衝突的時候,最後總能夠聽得進去道理。能夠遵守事先的約定。這跟我們長期以來對孩子一點一滴地灌輸自律能力以及遵守規則分不開。

我們一家大小營造出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滿滿的愛,讓他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也深信這樣他的內心會充滿陽光。姥姥姥爺比較寵孩子,原則性略差,爸爸媽媽則原則性較強,有時稍微嚴格一些。這樣形成一個方圓互補的氛圍,讓孩子既感受到家人對他的關愛,也明白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序,有規則,有原則的,而不是自己為所欲為,自己是小皇帝。

孩子每天都接觸新鮮的事物,對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電視上或者同學那裏每每見到的新鮮玩具,也會第一時間唸叨想要,但是我們不可能也覺得不應該立即響應,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就算孩子實在太喜歡的也得過上一段時間,約好孩子有某方面的出色表現時,才買給他。這樣做一來給了孩子努力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動力,二來也讓他懂得了這世上沒有伸手即來的東西,任何東西都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

二. 教育孩子有優良的品德,懂得愛別人

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我們從小就引導他要懂得愛別人,關心別人。姥姥病了,孩子會很着急地讓姥姥吃藥;媽媽睡覺呢,孩子會自覺地躡手躡腳,小聲説話不打擾媽媽;姑姑回來,臨走的時候,孩子會把家裏的.牛肉乾拿出來塞到姑姑的行李箱裏。小小的舉動非常體貼也非常讓人感動。他有好吃的,我們會鼓勵他跟所有人分享,他跟我們分享時,我們也會象徵性地接受他的分享。平時生活當中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也會鼓勵孩子去幫助別人,關愛別人。時間長了,孩子心裏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關愛身邊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接受周圍人對他的愛,社會對他的愛,同時又要把這種愛傳播給更多的人的一個過程,這樣他才能有一種幸福的體驗。

三. 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不能讓孩子生活懶散。一旦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恐怕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努力維持動靜有序的生活習慣,以身作則。讓孩子一天中要有動的遊戲,也要有靜的活動。時間有個大致分配,使孩子動則活躍、靜則專注。我們也會教他如何自己分配好時間,自己看時間掌握。其中每天有固定的一二次勞動。我家瑾寶基本上具有時間觀念,能夠自己把握時間。他每天自己定鬧鐘起牀,自己知道幾點鐘該出門,幾點該學習,學習之前能看多久電視,等等。作為一年級剛入學的小傢伙,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了。

四. 教育孩子有責任心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心理髮展的重要時期,我們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同情心、愛心,友好、合作,具有責任心,能與他人和睦相處,活潑開朗、充滿自信。我們會在生活中小事情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我們只負責幫助孩子分析利弊,最終的主意由孩子自己來拿,當然,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孩子也會承擔他的小小責任。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教育了孩子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只有懂得承擔責任,將來才會是一個誠信,可靠,受社會歡迎的人。學會這一點,孩子將受益終身。

總而言之,孩子品質的健康發展依賴於全社會的共同關懷和努力。就家長而言,不僅需要確立孩子人格、社會性發展及培養的正確認識,同時更需要將這種正確認識轉化為有效的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

培養一個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學習成長,經驗不妥之處還希望多向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