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2022《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通用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通用1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通用15篇)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

家庭教育應該立足於孩子的持續健康成長,充分認識、把握孩子的特點、特質,遵從成長規律,從環境營造、平等交流溝通、觀念分享與碰撞、家校鏈接一體,成長與成才有機融為一體等方面努力,讓孩子在愛、責任中,帶着夢想,胸懷理想,飛向屬於自己的未來。需要重視的是:

一、學會認同並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不完美是天下人與事的常態,不完美有時也是一種美,做為家長,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不宜過高,也不宜過於功利化。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幫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獲得幸福的人生。

二、努力避免粗暴的家長作風。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孩子,首先要尊重其是獨立的、有人格尊嚴的個體,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這點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孩子願意溝通、樂於參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嚴與慈應該並行不悖,而不是隻取其一。

三、注重言傳身教,潤物無聲。所謂耳濡目染,做為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實時刻都是在觀察、在學習的,細節是魔鬼,興許一個生活的小細節,都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是以,做為家長,應努力做好自己,同時,敢於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不足的一面,敢於接受孩子的批評,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2

今天收看了孫雲曉和劉可欽兩位老師關於《寓教於樂,成就美好生活》的講座,感受頗深。

“家庭教育從本質上講是生活的教育,好的生活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是壞的教育”。這句話是陶行知的名言,事實也是如此,看一個孩子發展的好不好,不能只從表面上看他學習好不好,重要的是要看他的家庭生活是不是積極的、正常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生活中長大的,有兩個因素影響每個人一生的發展:

1、家庭關係;

2、積極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一個人要有好的家庭關係才會幸福,温暖的家是第一需要,温暖有力量的家庭會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我們家庭生活的模式深刻影響了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模式,想要獲得好的發展就需要給孩子創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家庭生活是:

1、一家人相親相愛的關係,相互關心、呵護、支持;

2、兒童優先;

3、自立自強;

4、共同成長。

要創造美好的家庭生活,就需要父母去陪伴孩子成長,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當社會出現一些熱點話題、不良現象時,父母不挑選話題隨意評價,干擾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當我們給孩子解釋社會現象時,要注意:消極的解釋會導致孩子悲觀和絕望,積極的解釋會帶給孩子自信樂觀。父母的解釋風格會深刻的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美好的家庭離不開良好的生活教育,良好的生活教育有利於孩子成長成才,有助於孩子核心素養的提高。勞動是生活教育中關鍵的一環,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有助於手、腦、眼協調發展,從小多做家務也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

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不要事事包辦,從小要讓孩子持之以恆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們和孩子一同做家務也能讓家庭的氣氛更和諧、親密。

我們的孩子已經上國中了,讓孩子來一起分擔家務勞動,孩子從自己親手整理的房間體會到整潔,從自己親手煮的飯菜中品嚐生活的美味,自己動手修理物品能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成就感。多掌握一項生活技能一定會讓孩子對未來創造美好生活更有底氣。

生活就是教育,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3

每次觀看家庭教育的公開課都讓我受益匪淺,作為家長的我們,責任是多麼的重大。

當我們談及教育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學校和老師,甚至想到的是給孩子報什麼輔導班,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等等,往往容易忽略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但是,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從小事起正確引導孩子如何當個三觀正確的人,比如進站買票、禮貌讓座、尊老愛幼、不亂丟垃圾等等。在孩子三觀尚未成熟前,家長是他們的榜樣和標杆,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對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必要補充,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最愧疚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總忍不住吼孩子。雖然大家都知道,吼叫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但是繁重的家務和工作以及孩子的日常養育,壓得家長們喘不過氣來,平時經常會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總是忍不住的進行吼叫。可是好好説話彷彿對孩子就沒有威脅力,然而吼完之後,自己又會內疚自責,看到孩子害怕傷心的表情更是非常的痛苦。所以,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卻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最難的一個教育現象。

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當下正是孩子的關鍵時刻,四年級是一個轉折點,我要克服一切困難,幫孩子度過重要的四年級。我的孩子啊!你也要爭氣一點,努力一點,媽媽和你一起加油!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4

孩子,是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他們發展的方向和速度,決定了一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長髮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導的,所以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就成為孩子的終身教師,他們對孩子的成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到了上學的適齡,開始接觸學校教育,就存在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否有機地結合。如果兩者的教育理念統一,那麼,孩子的發展會呈良性發展,否則,就會產生衝突,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那麼,怎樣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更好的結合,使學生的發展向更好的方面發展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三點:

重視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正確認識。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機,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長的道德修養,言行舉止都會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我的班裏面有一名女生,其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母常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並且時常表現出對別人的鄙視,因此,造成了她在班級與同學的交往當中也常常表現出驕傲自大,非常自我的情緒。她在和同學的交往過程中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當遇到不同觀點時,她總喜歡説“好吧,我不和你説,讓我媽給老師打電話解決!”時間長了,身邊的同學都對她非常反感。這正是因為家庭教育中,她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對她產生了影響,而她父母在她面前變得更為高大,所以在她與人交往中,一旦遇到問題,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面對,而是求助於父母,這種家庭教育不利於她人際關係的發展。因此,父母要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帶給孩子正面的引導。

重視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家馬卡連科在《家庭和兒童教育》中曾這樣寫道:“愛是偉大的情感,它總是在創造奇蹟,創造新人,創造人類最偉大的珍貴的東西。”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家長,他們往往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把一切都交給老師了,自己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於教育,那是老師的事。在我班裏還有這樣一名男生,其父母長期在外做生意,對其照顧很少,由於缺少父母的關愛,他的脾氣非常暴躁,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學們發生爭執,例如他坐在班裏一個地方,當別的同學需要從他身邊經過,讓他起來讓一下的時候,他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是大打出手,同學們對他的行為都很不滿,不願與他交往,這樣一來,他就更加自閉。因此,我們必須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那麼,如果我們要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之間成為互相補充的關係,就必須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做到目標一致,觀念一致,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

適當教給家長進行家教的方法。在班裏還有這樣一個女孩,自小被養父養母收養,而養父養母的家庭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當她上高一時,得知自己不是養父養母親生的,就感覺所有的人都在欺騙她,從此不再信任任何人。當自己的認知突然改變,而家庭也並沒有很好的對其引導教育,導致在她的心中仇視親生父母,對養父養母不知感恩,對身邊的人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現出冷酷、冷漠的傾向。這正是因為家庭教育中並沒有給她正確、及時的教育與疏導,才導致她在學校對所有人的懷疑和不理解,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裏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裏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橋樑作用,把學校力量和家庭力量進行整合,把師生之愛和親子之愛融為一體,同心協力,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諧統一。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有靈魂的教育,達到教有所獲,學有所得的目標。

總之,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做好家長工作,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更是培養健康健全學生的必然途徑。只有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讓我們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連心橋,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相互配合,真正達到促進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5

1、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家庭關係和積極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影響家庭生活教育的兩大要素,良好的生活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生活中處處藏着知識學問。小道理大智慧。引導從小建立健全人格。幫助孩子核心素養提升。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從生活中的小事。一言一行做好榜樣。對待事物事態解決能力。分析利弊。引導孩子思考探索。從寓教於樂。勞動生活。接觸不同人。事物。引導孩子看到不同人生方向並鼓勵尋找幸福的過程。

2、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有利孩子成長。認識親子關係中4個特點。相親相愛;兒童優先,父母要特別重視有利於兒童發展的教育和有質量的陪伴;自立自強,從小鼓勵和引導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共同成長

3、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從小多做勞動。增強獨立和社會責任感。引導鼓勵為主。做為家庭成員一份子有義務承擔家庭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家務。

4、孩子在家庭勞動過程中養成有條理的思維品質有助於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可以調節家庭氛圍和情趣。

5、父母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是力所能及,讓孩子從感興趣的能做到的勞動開始做起。二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恆,只有堅持才能養成習慣。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6

我們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把自己情緒的困擾説出來,進而起到宣泄作用。家長也能因為了解孩子的情緒原因幫助解決,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控制好情緒,不讓孩子表達。

那麼要怎樣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覺得:

1、管理情緒的第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

2、培養興趣愛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

3、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5、教給孩子處理消極情緒的辦法。

6、和諧的家庭生活。

我覺得當父母遇到孩子有情緒時,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去傾聽、認同、包容孩子。只要你做到了,會給你和孩子增進不少親子感情,而且理解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幫助了孩子自身去識別情緒中的喜怒哀樂是怎樣的,讓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從一出生就像是一張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繪上什麼色彩,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家長的言傳身教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老師主講的是培養孩子的情緒,但是從中可以悟出,無論是在情緒培養上,還是其他方面,對於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其次再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分辨什麼是對與錯;最後再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就是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陪伴成長很重要,同時要跟孩子多溝通,感受他們這個年齡心裏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不要等他們發情緒了才注意,不要養成脾氣上來了家長才妥協。我深深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情緒的榜樣。第二當孩子出現情緒爆發的時候,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允許孩子情緒發泄,再教孩子管理情緒。總之,身教大於言教。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7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此刻教育自己的兒子,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1、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將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我的勤奮努力去走自我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頭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跟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我道德品質的買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家庭生活氣氛的潛移默化與薰陶不可忽視。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埋怨偏愛、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跟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2、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跟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字習態度;不保守,善於理解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跟賢揚,不可忽視、指聲、抑制,以至於扼殺。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8

今天觀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2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視頻,兩位專家深入詮釋了家庭教育法的內容和精神,也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見解和理念。專家強調需要重視家庭教育,推進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家長們如何成為更好、更強大的父母,通過本次學習,受益匪淺,下面我就淺談幾點自己的感悟:

一、育兒先育己,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紐帶”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責任和陪伴是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父母需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物質資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怎麼引導和督查,決定了這張畫能畫成什麼樣。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家長要以良好行為來影響孩子。遇到事情,多采取正面教育、溝通的方式,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多和孩子一起討論交流,促進孩子判斷是非能力的提升。孩子能夠從心底裏信任父母,才能順從父母的教導。父母多用耳朵聽,少用嘴,用彼此的相愛、尊重、信任、讚美和關心建立“紐帶”,在親子感情漸漸加深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才能水到渠成。

二、創造環境

温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應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在在舒適的環境裏專心致志地學習。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能和孩子共同交流成長當中的困惑。在課餘時間,帶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分工,一起做菜做飯,讓孩子習慣參與到家庭中,從而對家庭產生責任感和歸屬感。有責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長中的困難,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自律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

三、理解孩子,站在孩子角度上相信並尊重她

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問題,體會孩子的感受與難處,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產生錯誤的直覺和判斷力,從而影響到當前所發生的事情。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孩子,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孩子的信任。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孩子找回自信。我每天在用餐時都會和孩子聊聊天,聽孩子講講學校裏發生的事情,做的對的我會表揚,做的不對的我會及時糾正。

四、教育不能假手他人

陪伴是最長情的愛,教育不能假手他人,如果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了,就該歸學校和老師來監管,便大錯特錯了。如果父母自己都不願意付出時間、付出心思來了解和幫助自己的孩子,那怎麼能單純指望管理班級五十多號同學的老師和那些社會培機構呢?

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和家長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文化修養雖有關係,但是並不是説自身成功的家長就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奢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9

提起孩子的教育,估計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會皺起眉頭,有各種各樣讓家長頭痛的地方。今天聽了“寓教於生活成就美好童年”,有點醍醐灌頂的感覺,可能真正實施到生活中,還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對我來説,起碼有了方向和方法。

孫雲曉老師説,學校教育注重知識學習,家庭教育生活教育更偏重於習慣培養、價值觀培養。但是這個教育培養,更多的是身教大於言傳,在家庭生活教育中,跟他長篇大論的説學習的重要性,不如在陪伴的時候自己也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努力去完成;跟他講堅持的大道理,不如選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做……還有待人接物、發表對某件事的看法、日常的聊天甚至不經意間對孩子的態度都會讓孩子認識到家長的三觀並不斷地去學習,所以每一個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家長,更需要自己三觀正、各方面都儘量做得更好,這可能就是劉可欽老師説的温暖而有力量的家庭教育吧,只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會教出內心堅強的孩子,讓孩子無論遇到什麼大風大浪,仍然能堅強的面對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樂。這樣的孩子無論學科成績是否優秀,都能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為了教出內心堅強的孩子,我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做更好的家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0

看了今天的視頻,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孩子除了在學校裏的學習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生長環境。

一、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二到十八歲之間,這段時間的孩子容易出現叛逆,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娛樂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出去玩耍,而現在的他們卻是回到家裏,面對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他們缺少玩伴,難得的週末還要去補習,因為他們只知道學習,不知道自身的價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這期間至關重要,我們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温暖,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易被壓力壓垮。

二、家庭環境方面,現在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過於冷漠,家長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放養型讓孩子成長,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沒有得到關愛,對於成績方面也是無所謂的態度。劇烈衝突,家長太管孩子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合就產生的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孩子多溝通。孩子在長大後懂的早就懂了,説多了也嫌煩。

所以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個家庭共同守護。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1

本期以“表達”為主題,得到兩位老師的精彩講解,要懂得孩子日常生話中以各種方式向家長表達……的重要性,獲益匪淺。

1、孩子的表達一定要看懂,走進他們的世界,聽聽他們的聲音,能夠看明他們的情緒、情感、行為、語言。‘到底傳遞什麼,才有更好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2、對孩子要尊重。理解。瞭解。再去關愛,不能強迫,一定要正確引導,讓孩子逐漸逐漸對各方面……產生愛好,認真學習。

所以,上完這堂公開課,懂得孩子表達是很重要的,讓我瞭解到懂得孩子的各種方式表達會使孩子對自己十分信任,遇到什麼事情就能主動跟自己分享和交流,使孩子更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2

首先感謝徐勇和王小慧老師給我們帶來精彩的家庭教育公開課。

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是不能隔斷,現代教育是建立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傳統教育不是指古代,是指傳承和延續。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現代教育需要在傳統教育中吸取好的文化。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包括的核心內容是家訓,家風,家學。家訓是長輩對子孫後代的訓教,是看得見的可操性。守規矩,講誠信等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嚴格執行。家風是耳習目染,是言傳身教,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和傳統,具有獨特性和傳承性。好家風需要建設,需要有序推進,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以己示範,做好孩子的榜樣,在家庭中家長是主體,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

孝道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孝順自己,就要給孩子做好模範,身體力行的感染孩子,讓孩子真正的從內心去感受,產生出情感。家庭是一個組合體,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創造出美滿的幸福家庭生活。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3

通過觀看家庭教育講座第四期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知識。

家訓、家風、家學,包括孝、禮都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那麼具體什麼是家訓家風,我們又如何做到它們?

中國自古有着“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古代每個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家訓家風,在現代仍然會有在傳統家訓家風上建立的現代式家庭教育。家訓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教誨,風氣習性。而傳統家庭教育是一個傳承,傳統,一個家庭歷經三代以上傳承下來的不朽家風家訓。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呢?首先要把傳承家風家訓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次父母長輩要以身作則,為子女後輩樹立良好的榜樣;最後要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社會的大家庭中不斷深化我們的家風家訓。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成就好家庭!

踐行家風家訓是治家的尺子,為人的本分,我們不但要繼承下來還要傳承下去,讓我們世世代代都在社會這片沃土上開出永不凋零的花。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4

家庭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温暖的住所,也是我們最開始的啟蒙場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為我們樹立好的榜樣。從古至今每家每户都流傳着家訓、家風、家學。現在的教育離不開父母與老師,父母教育我們盡孝、禮數,都説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的作為子女應該並且必須做的事情,我們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家庭風氣,我們有沒有禮貌會間接性父母教育觀念,老師教育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有學識的人。我們的學識再淵博品行不好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家風是靠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的,秉承這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家教是根據家庭情況所制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貼合實際更重要,也是需要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因此每一個良好的習慣,都與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家庭教育若一步錯則步步錯,這就體現出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 篇15

今天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經過老師們的精彩講解後,讓我深有感觸。從而有感一下幾點:

一、敬畏生命,要有感恩的心。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告訴孩子有許多人因為這個疫情失去了生命;又有許多人在拼命的挽救生命。大到這種羣發性疫情疾病,小到安全出行,食品安全,户外活動安全等等。要讓孩子學會怎麼規避和防範危險。這是每一個家長和學校都要重點灌輸的理念。

二、家長要多起到榜樣作用。

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最容易效仿的。放下手機,多接觸大自然,帶着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感受一下,多陪伴一些,讓他可以更好的認知這個社會。不要給孩子樹立假想敵,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比較少做。做好自己才能吸收別人的優點。

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不要盲目攀比,做一個合羣的人。要容許別人犯錯。要友善對人,不要過於自私,要學會分享。從小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鼓勵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去做一些和活性活動和集體活動。培養團隊意識。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四、學會溝通

孩子的叛逆大多數來源於家庭。家長的以自我意識作為評價標準的做法是不對。時代的不同,會造就不一樣的社會反饋。靜下心來和孩子聊聊天,放下自己是大人的模樣,告訴他利與弊。要學會和老師交流,多數的孩子害怕老師,這樣一來,孩子與老師之間會有隔閡。家長要告訴孩子,老師是家裏以外和你接觸時間最多的人,也是在你在校期間最應該相信的人。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也是最有效的引導方式。

五、成長規劃的主體應該是孩子

父母和老師只是引導輔助的作用,不能一味的隨着孩子,也不能輕易扼殺孩子的想法。針對性的給出意見,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的成長也是伴隨着家長的成長。這是一個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我們可以好好的陪伴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