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錦集6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錦集6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1

月考結束,班級整體考得很好,但有兩位學生殘卷,且書寫極差,成績自然不理想。於是和家長進行溝通聯繫。第一位家長表示一定配合學校,力爭把孩子的成績提上去。

“老師,您辛苦了!”第二位家長聽完我的描述後不緊不慢地説,“我和孩子爸爸都主張孩子要快樂學習,只要孩子身心健康,這比什麼都重要!……”我越聽越不是滋味,因為家長把快樂理解成放縱。

時代日新月異,再提倡頭懸樑錐刺骨固然不宜,但也不能片面理解新的教育理念。“快樂學習”是在快樂中學習,然後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其目的是學習,絕不是因為追求快樂而放棄學習,因為追求輕鬆而自由散漫地學習,隨意地應付學習。

“快樂學習”要求我們為人師者為人父母者多開動腦筋,儘量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快樂。幼兒期的女兒非常膽小,穿套頭衫時眼睛要處於一段黑暗,有時會掛到耳朵,有些不舒服,孩子害怕,常常哭鬧。妻子便設計了一個“躲貓”遊戲。媽媽也找來一件套頭衫,先把頭用衣服遮起來,大喊“貓兒”。孩子看不到媽媽,急忙上前去拉遮住媽媽的衣服,媽媽適時地把腦袋從衣衫露出來。女兒一看見媽媽的臉,高興得哈哈大笑。玩了幾次後,媽媽把女兒的套頭衫拿來,套在孩子的頭上,重複上面的遊戲,大喊一聲“貓兒”之後,女兒的腦袋順利穿過衣服。

當孩子把穿衣服當作“躲貓貓”遊戲的時候,對黑暗的恐懼就變成消失了。穿衣服是目的,設計一個快樂遊戲是過程,最終讓孩子樂意穿上衣服,而不是孩子不喜歡穿套頭衫就不穿,換一種鈕釦衫。

學習本身必定是辛苦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放清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些流行千年的古語,正是學習的真實寫照,激勵過無數寒門學子不懈奮鬥。我們對先進的教育理念一知半解,結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稍遇一點困難和挫折,便以新理念為由進行搪塞,常此以往,孩子的惰性必然養成。

同事的兒子即將升入國小,要説沒有壓力那是假的。於是同事開始讓孩子提前識字。同事沒有把識字變成一場霸王硬上弓式的災難,而是設計了一個“警察抓小偷”的遊戲。比如今天學習“火”字,孩子就是警察,“火”就是小偷,孩子耳熟能詳的讀物便是茫茫人海。兒子坐在爸爸的雙膝上,拿出自己已經聽爸爸媽媽讀過千百遍的故事,把裏面所有的“火”字都一一捉拿歸案(即用鉛筆圈出來)。這不僅僅是識字遊戲,更是一種親子活動。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

有很多親戚朋友詢問我到底要不要提前讓孩子識字,學英語。我認為,如果是這種快樂學習,那當然是十二分必要了;如果是痛苦不堪生硬僵化的死記硬背,不學為好,因為它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快樂教育”是在快樂中讓孩子的趣味得到提升,意志得到磨礪,身體得到鍛鍊,從而得到更高的快樂體驗,而不是為了膚淺的快樂放棄教育。周華健《真心英雄》之所以火遍全球華文國度,因為歌裏“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唱出世間普適的真理。

學習就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讀書肯定沒有看電視輕鬆,但一旦領略讀書的境界,其愉悦則是難以忘懷的。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描述的就是這種沉浸在閲讀中的審美體驗,非電視電影所無法比擬的。學習就得完成功課,完成功課肯定沒有打遊戲上癮。但以我的經驗看,打遊戲帶來的是空虛,而學習獲得的是充實。一旦孩子體驗過這種充實感,他的快樂是無法言表的。

耐心聽完家長對教育觀點的闡述,我思忖良久,然後緩緩説道:“你的孩子身心健康嗎?”家長自豪地回答:“那當然了!”我字斟句酌地建議:“既然孩子身心健康,我們還是引導孩子努力搞好學業,畢竟學習是一個學生的本分!”家長同意。我找到學生,先讓他閲讀我的前文《“差生”的三大標誌》。學生讀完後,表示一定堅持練字,改善書寫。

堅持一段時間,他的書寫有所長進,考試成績也漸漸提升。據我觀察,孩子在學習語文上明顯有了自信,練字的勁頭越來越大。我時常看見他在課外時間端坐於桌,要麼練字,要麼閲讀。他獲得了學習的愉悦,感受到自我提升的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2

1、成長比成功重要

——輸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現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象,什麼都替孩子幹,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我組織夏令營,一個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雞蛋發呆,我説“你不愛吃嗎?”“愛吃!”“那你怎麼不吃呢?”“這雞蛋跟我們家雞蛋長得不一樣!”“你們家雞蛋長什麼樣?”“我們家雞蛋是白的、軟的,這雞蛋太硬咬不動!”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擺好了切成四塊放在面前吃,所以別老預設結果,而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2、經歷比名次重要

——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都説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生,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可以包容孩子,讓家成為孩子最後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温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沒有出路時,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牆。

3、付出比給予重要

——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索取。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捨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別動!”13歲的孩子説“那是我的”。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4、對話比對抗重要

——別跟孩子“較勁”

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着幹”,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比如談到早戀,許多家長就簡單、粗暴地阻撓、強行壓制。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強,心靈的大門只朝着同齡人開放,這時候他特別需要心靈關懷,需要理解。

5、激勵比指責重要

——欣賞孩子,告訴他“你能行”

一味地對孩子表示不滿、求全責備,帶給孩子的是負面信息,讓孩子怯弱、抑鬱,甚至產生厭世情緒。

孩子從小生長在“你不行”的環境中,慢慢地會把“你不行”內化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其實對孩子來説,有沒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和自信。別瞧人家,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會創造奇蹟!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3

現代社會家庭中,大多數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作為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對孩子更是非常的寵愛,甚至是達到了溺愛的程度,但是這樣也許對孩子來説並不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眾多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存在着很大的誤區,那麼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關於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現在的家庭中,大多數的父母都是以80後為主,自己經歷了最為艱苦的奮鬥才有了今天取得的成就,於是看到孩子就希望給予孩子最大的呵護,因此孩子也就成了温濕的花朵,根本無法去適應外面的生活。眾所周知,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在這種溺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是否能承擔住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呢?我相信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雖然也現代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斷的鼓勵讓孩子脱離父母的懷抱,但是父母卻是非常的捨不得,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讓孩子過上最為舒適的生活,這樣的孩子獨立性,自主性都是非常的差的,尤其對社會的適應性上更是顯得非常的弱,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也在孩子的身上,可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祖國的未來這樣偉大的任務真的可以承擔下來嗎?雖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關於教育的心得體會,但是我相信所有人的心中有這樣的沉思吧!()

讓孩子走出去,勇敢的接受外面的世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史非常有利的,我不希望看到的永遠是這些關於教育的心得體會,我希望看到的是真正的效果。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4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在這裏與大家分享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的女兒吳紀贇今年7歲,學習上她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她艱苦樸素,熱愛勞動,充滿愛心。從上幼兒園大班開始,她就比較懂事,時常能帶給我們温暖、感動與驚喜。進了國小後,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先,我們感覺她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藉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王老師以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參天大樹,因此每對父母都會在孩子成長曆程中用愛心、責任心給予關心指導。但是儘管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共有的希望,但並不一定都能夠如願以償。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水平。剛剛聽了陳教授的報告,感覺有很多收穫。在座的老師也都是教育專家,你們關於教育的理論以及教育的實踐都比我豐富得多,生動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國小生水平,但我很願意在專家面前談談有關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正。

一、創造温馨環境

(一)達成教育共識。儘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們對教育都很重視。我們購買或借閲過有關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教育的認識。當出現教育上的分歧後,我們能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都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對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決辦法,不至於今天告訴她這樣做,明天告訴她那樣做,讓她無所適從。

(二)營造學習氛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條真理。活到我學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家,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在燈下看書學習。女兒很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在學習,她也就很習慣地捧一本書,小的時候她就纏着我讀給她聽,後來我就鼓勵她自己閲讀。慢慢地,她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因為我經常讓她讀些散文詩歌,她有時還會寫出一些小詩歌,充滿童趣。我和她爸爸會細心地幫她收集起來,有時靜下來與她一起重温她寫出來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覺是一種享受。現在每天午飯後,她都會靜靜地坐在那兒,讀自己感興趣的書。

二、培養良好習慣

有一條諺語説: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把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一)鼓勵少説多做。經常教育孩子應把空想、説空話的時間用在實事上,告訴她一次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

(二)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培養孩子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一開始只能要求背2——3個,以後習慣養成後,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兒4週歲就開始學鋼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學,但我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於是她漸漸放鬆了學習。我想,必須培養她獨立學琴,否則極有可能半途而廢。我把獨立看譜、練琴的想法與她以及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一開始,可想而知,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不是節奏不對,就是樂譜看錯,但我沒有慌張,她願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我和鋼琴老師不斷鼓勵她,並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她漸漸適應了自己聯琴。半年之後,我們已經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從此,她進步非常快,而且在煩惱的時候她會用彈琴去放鬆心情、舒緩情緒。我偶爾也會站在她旁邊聽她練琴,但已經是帶着欣賞的心情去聽琴,再不用愁沒有陪練時間而內疚萬分了。現在我開始動員她寫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寫,而是告訴她把每天感興趣的事情寫下來,長短不限,她堅持得也不錯。

(三)制定計劃。我鼓勵她自己制定計劃,她在今年暑假就開始制定了第一個計劃表,什麼時間鍛鍊、吃飯、看書、彈琴、看電視,都安排得比較合理。但是她不可能永遠執行得非常準確,這時,我比較寬容,告訴她下次可以把任務指標制定得更符合實際。現在她的學習計劃都由她自己制定,每天下午放學後,首先獨立地晚車作業、預習、複習,然後看快樂驛站,晚飯後,獨立練一個小時鋼琴或者去學習英語。如此,她逐漸提高學習效率,學習很主動、自覺,説實話,學習上基本不用我們操心。

三、勤於溝通,多加鼓勵

(一)平等溝通。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稍微懂事時,我就告訴她:“你和媽媽是平等的,我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但你必須把你遇到的或是高興、或是委屈事情統統告訴媽媽,這樣就等於媽媽陪着你又長大一次,我會很開心的!”的確,我非常樂意與她談天,我會把我對事情的看法儘量用她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她,與她無所不及的交流使我們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她也就非常願意聽我的評價,很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觀點。

(二)真誠鼓勵。我深信: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於發現她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着她一點點進步,肯定她、鼓勵她、耐心引導她,並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還沒有回家,她給爸爸打電話,言語中透露出情緒不高,似乎有心事。我們趕回家後,耐心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她今天數學考試沒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説朱老師發下試卷後,自己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成績。我一方面暗自為女兒有強烈上進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認真看過試卷,與她一起總結分數低的原因,不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沒有理解題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針對她理解錯誤的地方給她進行了講解,最後,我告訴她:分數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題意和解題方法,考試是一次檢驗,問題總是提前暴露出來好,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人才能不斷進步,我帶着輕鬆的語氣讓她慢慢恢復了快樂與活潑,事後,她認真對我説: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為,如果我當時皺緊眉頭,嚴厲批評她,可能會讓她更難過,而且會暫時懷疑自己,

四、到大自然中陶冶情操

喜歡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呼吸清新的空氣,無拘無束地歡笑、歌唱,她感到興奮、新奇,美妙的大自然無形中會提高孩子的情商。春天,帶她去放風箏、看五顏六色的花;秋天,看豐收的田野和隨風飄落的樹葉;冬天,堆雪人、打雪仗。從中班開始,每年都安排外出遊玩,特別是去大連的那次出遊使我堅定了今後不管多忙,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帶她出去看看。原因是那次回來後的第二天,她連續用了4個半天,將4天遊玩情況口述下來,形成非常完整、清晰的大連遊記,她把第一次坐飛機、吃海鮮大餐的心理描寫得細緻入微,把海獅、海豚的表演寫得很逗,字裏行間體現了她的興奮、快樂,也反映了她觀察事物比較仔細等特點。我想: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美妙的大自然,不僅能使孩子更熱愛生活、感受到祖國的地大物博,也定能提高一個孩子的情商,使得心靈在美的意境中得到昇華。

五、培養廣泛的興趣

多方面興趣的培養過程,也是孩子全面發展的過程。具有多方面興趣的孩子應該是自信的,自信能使孩子勇於進取和開拓,在人際關係中常常表現活躍和開朗,更能適應當今競爭日益激烈、需要展現人多方面才能的社會。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給她報了各類興趣班,有提高審美情趣的、有提高藝術修養的、有健身的等等。比如繪畫班、網球班、鋼琴班、舞蹈班,鼓勵她參加夏令營等,我希望她能成長為一個“複合型”人才。當然,每一個興趣班都事先徵求她的意見,因為我希望她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學習,這樣她就能慢慢掌握學習和興趣、娛樂之間的平衡,並能在這種平衡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六、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育中華傳統美德。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她明白尊長愛幼;給她解釋三字經,使她瞭解更多美德;我們與她爺爺奶奶一大家子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不允許她有任何特殊;我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捐款捐物,對窮困的人們伸出救援之手,前幾天,我們給她買了一個儲蓄罐,建立獎金制度,準備年底取出後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教育她要常懷感恩之心去看待這個世界,真誠對待她身邊的親人和周圍的朋友,使得她從小就很會體貼、關心人,比如:她總會在節日時,動手製作卡片,上面畫上漂亮的圖畫,寫滿祝福的話,然後用信封封好送給我們;在我加班後疲憊地到家後,她會替我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她還説過很多讓我感動的話,做過很多讓我感動的事,每每想起,都讓我開心不已。

(二)教育勇敢面對失敗。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潮流中,每個人隨時面臨困難、風險與失敗,有意識的挫折教育能培養孩子成為具有堅強意志和勇於戰勝困難的強者。在這方面,我一是人為製造挫折,故意出些難題給她做,並告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使她不至於把尾巴翹上天;二是講述名人成才故事,如:張海迪身殘志堅等,激勵她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強。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她受到一些委屈,當時她很想發火、哭鬧,但她忍住後,對我説:“曹操本來很強大,但赤壁之戰損兵折將,遇到關羽時,並沒有哭,而是勸關羽放他走,他逃走後,沒有氣餒,繼續訓練士兵,不是又強大了嗎?我現在不就受點小委屈嗎,我也不哭!”我看着她一本正經的樣子,感覺她確實長大了,不僅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引用歷史故事給自己下台階。

七、配合學校教育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要求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孩子的教育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我們作家長的應切實擔負起責任來。我想我們應從以下2方面入手,與學校配合做好教育工作:一是加強與老師的溝通和聯繫,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二是尊重學校和老師,老師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我們要求孩子做好,老師要求孩子不做的事情,我們要監督好,使得學校與家庭的教育保持一致性,形成教育的合力,攜手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5

九月初,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七彩陽光教育。雖然加入羣裏才短短几天,但為了能更系統地跟韓老師學習家庭教育方法,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會員。雖然之前關於家庭教育我一直十分關心,也曾買過不少相關書籍進行學習,但一直覺得不得要領,看過就忘,不能學以致用。兒子一天天長大,他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已經不能象以前那樣順從我,致使我們之間的關係日漸緊張,我和他爸爸都十分着急,不懂如何教育。管鬆了,小孩隨心所欲,管嚴了,他又強烈對抗,着急,無奈·····通過一週多的課件學習,聽了幾節關於親子溝通的課程,我覺得韓老師的課可操作性很強,很適合我們。我也按老師説的,慢慢學,不停思考與實踐。

總結下我小小的心得:

1、良好親子關係是所有家庭教育方法實施的基礎,沒有好的親子關係便寸步難行。

以前,我總是用最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兒子,要求他無條件聽從我的安排、命令,不準反對。導致兒子要麼壓抑哭泣,要麼就和我強烈對抗,兩敗俱傷。學習後,我明白到,要把他當自己最好的朋友,公平對待他,不要以單方面輸出的方式對待他。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控制他,而是為了讓他更好地成長。

2、以前我總以為教育小孩最重要的是讓他學習好,其它品德、習慣教育很少。

通過家庭教育學習,讓我明白,小時侯對孩子的各種習慣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反思下,如今社會,面對各種做壞事的人,大家總會説不知道他家長是怎樣教育的。一個人學習就算不好,長大了自然也有能適合他的路可走,可一個人要是品行不好,我們家長難辭其咎。我們不能留很多財富給小孩,可我打算把良好的性格、品德及快樂的童年留給我最愛的孩子,讓他幸福快樂一輩子、、、、、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6

女兒自進入八中以來,在學習和生活上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作為當家長的我是看在眼裏,喜在心頭,也更要感謝學校及老師們辛勤的付出和勞動。

由於我家處於遠郊區縣,女兒從小就同我們生活在一起,當初在要不要送她到八中讀書這件事上,我和妻子爭論過,也猶豫過。怕每週往返路途遙遠她受不了那個苦,也怕她不能適應那裏的環境。但實事證明我們選擇是正確的,雖然在開學之初她表現出短時的不適,但在老師及同學們的幫助下,加上我和她媽媽的引導,她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學習環境。

作為一名父親,我一直關心女兒的教育,也很想她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在家庭教育這個問題上,主要是靠傳統的一些觀念和做法來教育孩子,隨着女兒一天天長大,有些方法越來越不適宜了,也達不到我們的初衷,我們為此有時也很迷茫。通過參加女兒的家長會,與老師們溝通,以及女兒進入八中後帶來的可喜變化,我對八中的教育理念,特別是高度重視家庭與學校教育的互動溝通的做法非常欣賞,這為我們家長與學校共同教育好孩子搭建的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這次,我有幸拜讀了俞敏洪先生家庭教育心得及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去老師》的部分章節,其中的很多觀念及理念讀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醒悟,讓我和妻子都感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我們還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斷改進和總結。我覺得作為家長今後至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積極與學校、老師配合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培養:

首先,家長要給予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裏成長,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思想、做人的準則等都將對孩子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生活在父母恩愛,和諧温馨的家庭中的孩子,也應該是積極向上、具有愛心的;反之,往往那些問題少年都是生活中長期家庭不和或者單親家庭的孩子。像我們這個家庭,女兒週末才回來兩天,我們將盡量推掉不必要的應酬,少看電視少上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同孩子一起多讀書看報,一起散步聊天,與孩子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和快樂。

其次,對待孩子要有耐心、講方法。當孩子的表現達不到家長的預期時,特別是一些非原則性的如粗心大意、時間觀念差等小毛病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能操之過急、求全責備。要適當留有餘地和時間,讓其感受這些小毛病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和不便,自然就會慢慢改善。

再次,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多做鼓勵教育。學習好是每個父母的心願,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考出好成績。但在每一次考試時,孩子都將不同程度承受來自家長、老師、同學的壓力,越想考好卻越考不好。女兒上期期末考試前她壓力就很大,也表現出焦慮不安的心態,我們就不斷開導她、鼓勵她。儘管她期末考得不是很理想,我們也一點沒責怪她,希望她繼續努力,爭取下期有進步。除學習外,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不斷給予孩子信心和勇氣。

最後,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人格。關心孩子也要講方式方法,孩子最終要長大成人,不可能總在父母身邊。所以,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及獨立思考能力,不能一有困難就找父母,事事都由父母包辦代替。遇到困難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覺得要都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有些事情哪怕是孩子一時可能做得並不好,但對她也是一種體驗和感受。

作為家長,我們同學校及老師的心願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共同把孩子培養教育成健康快樂、積極向上、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