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中班社會教案婦女節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教案婦女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社會教案婦女節

中班社會教案婦女節1

一、活動目標

在 “三八”婦女節之際,通過系列活動,讓幼兒充分了解媽媽,真正從內心感到媽媽對家庭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培養幼兒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以及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對象:中班全體幼兒

三、活動時間三月四日———三月九日

 四、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五、活動組織:

1、以班為單位,通過六天時間逐步深入的展開愛媽媽活動。

2、通過觀察、討論和展覽的形式,瞭解媽媽的辛苦及一些關於媽媽的事蹟,在教室對幼兒進行愛媽媽宣傳教育。

3、通過説、做、送不同形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六、活動步驟

1、三月四日佈置幼兒觀察媽媽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在第二天的談話環節進行交流,幫助幼兒體會做媽媽的辛苦。

2、三月五日組織幼兒談話:媽媽每天忙什麼?幫助體會做媽媽的辛苦。討論:平時是不是聽話?是不是常惹媽媽生氣?怎樣做讓媽媽高興?做媽媽的乖寶寶我要改掉什麼壞習慣?

3、三月六、七日請幼兒回家主動幫助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碗、疊被子、掃地、收拾東西等。

4、三月八日為媽媽準備一件小禮物,鼓勵幼兒對媽媽説一句真心話“媽媽節日快樂”或“媽媽我愛你”等,請媽媽在“愛心紙”上幫助記錄,並帶入幼兒園粘貼在走廊牆壁上;教師收集典型故事圖片,粘貼在走廊牆上。

5、三月九日帶領幼兒參觀走廊牆,教師講解歷史上典型的母愛子、子敬母的事例,請孩子們獻上自己製作的紅花,再次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中班社會教案婦女節2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婦女節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2.加深對勞動女性的尊敬和熱愛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掛曆一本、紅花數朵(幼兒小組活動製作)。

2.請幼兒向媽媽、奶奶等了解她們工作的情況及做出的貢獻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等。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掛曆,翻到3月8日,請幼兒説説為什麼字是紅色的?這是什麼節日?誰的節日?

2.講解“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來歷,讓幼兒簡單知道,從前人們看不起婦女,即使她們參加勞動、幹了很多活,也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她們覺得很不公平,於是在1909年的3月8日,也就是90年前的這個日子,勞動婦女聯合起來,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遊行,爭取到了公平。從此以後,為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活動,就把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勞動節。

3.講解什麼是勞動婦女,請幼兒議論一下誰來過這個節日?引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媽媽、奶奶、阿姨、幼兒園的老師、園長、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勞動婦女都要過這個節,因為她們對社會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請幼兒誇誇自己瞭解的身邊的女性(媽媽、奶奶、老師等),説説她們在工作崗位做出的貢獻。

5.在教師的倡議下,引導幼兒給節日的女同志送花表示祝賀。

6.組織幼兒到幼兒園各部門,給園長、炊事員、老師送花表示祝賀,感謝她們為小朋友做出的勞動。

7.晚離園帶上禮物給過節的媽媽、奶奶等。

標籤:婦女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