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精選端午節日記集錦10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日記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端午節日記集錦10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媽媽在家裏包粽子,我也學着包,一開始包動作很笨拙,總是包不好,後來在媽媽的耐心指導下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媽媽還誇獎我包得好呢!我心裏美滋滋的。

我覺得這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來了,從陽光中走來了。

公園裏的小朋友可真多呀!看,他們有的在吃香甜的粽子,有的在玩五彩繽紛的花線,有的脖子上掛着十二生肖的香荷包……

我們呢?我們在小河邊玩紙船呢。

“迪迦號出發了。”丁丁大吼一聲。

“鳳凰號也出發了。”鼕鼕用尖尖的嗓子説。

我大聲喊:“屈原號荷花船閃亮登場了。”

一隻蜻蜓飛來了,落在我的荷花船上。有了小船手,我的船遊的更快了。

我樂壞了,高聲大喊“屈原加油!”

丁丁和鼕鼕急了,也大叫了起來。

“迪迦加油!”

“鳳凰加油!”

一陣風吹來了,小船遊地越來越快。

漸漸地,小船變成了三個小白點……

過端午節真快樂。

午節來了,從陽光中走來了。

公園裏的小朋友可真多呀!看,他們有的在吃香甜的粽子,有的在玩五彩繽紛的花線,有的脖子上掛着十二生肖的香荷包……

我們呢?我們在小河邊玩紙船呢。

“迪迦號出發了。”丁丁大吼一聲。

“鳳凰號也出發了。”鼕鼕用尖尖的嗓子説。

我大聲喊:“屈原號荷花船閃亮登場了。”

一隻蜻蜓飛來了,落在我的荷花船上。有了小船手,我的船遊的更快了。

我樂壞了,高聲大喊“屈原加油!”

丁丁和鼕鼕急了,也大叫了起來。

“迪迦加油!”

“鳳凰加油!”

一陣風吹來了,小船遊地越來越快。

漸漸地,小船變成了3個小白點……

過端午節真快樂。

端午節日記 篇3

清晨,當小鳥把我從夢中喚醒時,一股粽香彷彿無形的魚竿把我從牀上釣了起來。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粽子,剝去一層粽葉,露出了一個“粽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進粽子中間,整個的舉起來,咬了一口,不由的稱讚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膩,糯米軟軟的,夾雜着濃濃的肉香及淡淡的粽葉香,味道好極了。我還曾經吃過許多其它粽子,如白米粽、紅棗粽、豆沙粽等,就數嘉興肉粽最好吃了!

我有些好奇,為什麼到了端午節要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葉,還要賽龍舟呢?經爸爸講解明白,原來這是有由來的,據傳二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因同貴族靳尚等人鬥爭,遭讒去職,屢次放逐後,在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投河自沉,人們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後,紛紛爭先恐後地划船去打撈,這就有了後來的賽龍舟,因沒有找到屈原,人們又怕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中投粽子餵魚蝦,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至於在門上插菖蒲、艾葉,是因為古代相傳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插菖蒲、艾葉可以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我們還要吃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魚、黃鱔、雄黃酒和黃梅。其中我最喜歡脆脆的黃瓜了。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內含的中華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節日氣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端午節日記 篇4

昨天,我坐車回家,突然看到灰橋哪邊有一條龍船,心想一定是端午節又到了。回到家裏,我把這事告訴爸爸,爸爸説:“好呀,明天正好是雙休日,我帶你去看賽龍舟。”我聽完高興的差點暈倒。

今天一早,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就向XX出發。XX是温州的濕地,哪裏河網縱橫,每年都有許多龍舟在哪裏竟賽,可熱鬧了。在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祭奠日。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國君非常昏庸,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國家也已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為了挽救國家,屈原向君王提出了許多治國的良策,但是君王一點也聽不進去,屈原不想當亡國奴,就在汨羅江投河自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船的習俗。

當我們到的時侯,河岸邊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各河道上也正有許多龍船向這兒靠攏,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運動員們都在磨拳檫掌,躍躍欲試。第一輪上場的是紅、黃、黑、白四艘龍船,我看中白船,我要為他鼓勁。這時一聲槍響,突然龍鼓齊鳴,號聲連天,四艘龍船像箭一般射出,岸邊的.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白船開始亡命地鼓勁:“加油、加油、白船加油。”比賽結束了,雖然我看中的白船隻得了第二名,心裏有點遺憾,但我還是為他們能在落後的情況下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精神所感動。我覺得今天的端午節過的真夠味。

端午節日記 篇5

今天我們小記者來到鄉村大宅院,見場面非常壯觀,幾百人湊在一起有説有笑,熱鬧極了,原來是包粽子大賽。上午九點半比賽時間到了,大家都準備起材料。隨着主持人一聲“開始”,大家紛紛投入“戰鬥”。

有位爺爺動作可快呢!就像機器人一樣,經過她那雙巧手,理、攏壓扎,便成了這有楞有圓的粽子。旁邊的阿姨也不甘示弱,一個接一個的包。看到米堆一點一點地減少,看到粽葉一張一張地抽出,我和*小記者在一邊為她們加油吶喊。

“強中自有強中手”,不遠處的奶奶更熟練了,只見她把線拴在了桌腿上。拿起粽葉、裝上糯米,纏線兩圈,一個精緻的三角粽就包好了。記者見那位奶奶包粽子與眾不同,並且包的粽子又結實有好看,速度還快。連忙拿起話筒採訪,聽奶奶説:“在家裏包粽子啊,粽葉要先煮好,如果往糯米里加一些花生、綠豆、板栗、香腸、臘肉,味道會更好!”由於奶奶在六分鐘內包的特別快,不一會兒,主辦方提供的粽葉就用完了,正應了那句“薑還是老的辣”。

今天,我們在端午佳節時和大家一起包粽子,充滿了端午氣息,真是濃情端午粽飄香啊!

端午節日記 篇6

早上的時候我跟着父母回了鄉下的老家,老家裏外婆一個人住着,我們到的時候是中午,她正在做着午飯,灶上的鍋裏煮着一些粽子。聞着棕香,我不禁流下了口水。

粽子是我最喜歡的臘肉棕,一個個用着綠色粽葉,包裹成三角錐的形狀,紅線纏繞在上面。吃粽子的時候,我用筷子把粽子扎個通透,然後拿着剪刀剪斷紅線,把層層粽葉拆開,然後放入白糖裏面滾一滾。黏黏的糯米上沾滿了晶瑩的白糖,一口咬下去,鹹味與甜味交織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吃過粽子,外婆便又和我聊起了家常,聊起了我的學業,也聊了聊她的生活。外婆已是滿頭白髮,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來一道又一道的痕跡,她的身形已經佝僂,但精神卻是非常的充足,總是神采奕奕的,聊天的時候眉飛色舞,時不時的被我逗的哈哈大笑。整個下午就這麼輕鬆愉快的度過去了。

吃過晚飯,我們就要回去了。我有些不捨,外婆拿着兩個煮好的雞蛋給我,我接過,抱了抱外婆,然後走上車。車子緩緩啟動,我看見外婆一直在目送我們離去,直到一個拐角,再也看不見了。

端午節日記 篇7

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們在家裏過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這天,媽媽在廚房裏包粽子,做鮮美可口的飯菜。我和爸爸在客廳裏下。終於到了吃飯的時候,我們圍着桌子吃着粘軟的粽子和美味的飯菜。把我撐得肚皮像球一樣端午節日記端午節日記。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的。

端午節日記 篇8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非常有學問,一直在楚王身邊做官,在屈原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楚國日益強大、富裕起來。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無能的國君聽信子蘭等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邊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間,屈原聽到國土和國都都被敵軍佔領了,到處都是戰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痛之極他寫下了《離騷》這一首詩,便獨自一人來到汨羅江,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中。百姓聽到這一消息後,含着淚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吃得飽飽的,不去傷害屈原的屍體。這個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聽了粽子的來歷,該聽賽龍舟的來歷了。

當時百姓們捨不得屈原,便四下尋找。順着河流一直來到洞庭湖也不見蹤跡。後來人們將竹筏改造成了龍的摸樣,因為魚蝦怕龍,便會四處散開,不去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兒童還要佩戴香囊。香囊不僅可以驅邪,而且做工精美。裏面有:香藥、雄黃、硃砂等配料。先將這些配料用絲巾包起來,接着再用五色線縫製,真是芳香四溢。

端午節日記 篇9

“七年級吃糕,八年級吃粽子,九年級吃螺,初四吃艾草,初五吃一天。”唱着這首家鄉的歌,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就像歌中唱的那樣,五月七年級便開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那端午節特有的美食了。

提到端午節,最先想起來的就是美味的粽子。粽子,三角形,有鹹味、甜味,肉粽、白粽。而此時,家家户户的窗户裏都會飄出粽香,芳香濃郁,和着夜霧,瀰漫整個村莊。我對肉粽不感興趣,對白粽卻情有獨鍾,所以,奶奶總要包上幾個白粽讓我這隻大饞貓大飽口福。自家包的粽子總是大大的,剝開粽葉,那白白嫩嫩的粽肉,使你饞涎欲滴,輕輕咬上一口,細細咀嚼,那真是美味極了!

大街上,巷子裏也有挑着擔子吆喝着叫賣的,不過賣的粽子和自家包的粽子比起來可就小多了,不僅如此,價錢還很昂貴呢!但看着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粽子,一個勁的誘惑你,卻總也忍不住買上一兩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餘香了。

家鄉的端午節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洗艾草也是一大特色。快到端午,人們就上山尋找艾草,將其用熱水熬出濃郁的香味,舒舒服服的泡個艾草澡,那感覺格外清爽。俗話説:“端午洗艾草,百病都趕跑。”

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歡樂的端午節就順利拉下了帷幕。

端午節日記 篇10

眼下,又到了五月粽子上市的季節,在離辦公室不遠的地方便有一個賣粽子的小攤,幾乎是每天上午我都要去買着吃。看着那黃燦燦、又光又亮的竹葉粽葉,吃着那涼絲絲、甜蜜蜜、粘揪揪的粽子,不禁想到了家鄉的粽子,想到了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來。

家鄉的粽葉不是上街上買的,而是在家門前的大竹園裏採摘的。家鄉包粽子的程序其實很簡單,因為家鄉粽子是素的,粽葉捆粘米夾紅棗而已。每到新竹葉落的時候,家長就會讓孩子們去拾些竹葉拿回來,挑選、洗淨、曬乾、疊好後便保存起來,到五月端陽節來時便拿出來用。小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裏做的。

我家包粽子的不是母親,而是父親,母親説因為父親包的粽子放米適度,煮熟後特別好吃。大約在端陽節前三五天,我們姊妹四人便會纏着讓父母包粽子。第二天上午母親會在嗔怒中把一把把幹粽葉放進大大桶裏,用石頭壓實泡上大半天再撈出來到河裏一片片漂洗。有時候,我也會被命令漂洗粽葉,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午飯後再洗淨準備的紅棗,掏上兩升糯米,把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的。一切準備好後,父親便開始包粽子了。至今父親包粽子的情形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父親那雙粗大的雙手竟能包出那麼精巧的粽子。父親往往先選粽葉,大葉片一片包一個粽子,小葉片兩片包一個粽子。父親先把那葉片捲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裏旋轉着把米倒進“漏斗”裏,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後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稜,把葉片頭紮好最後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用的是藨草,父親是把粽葉撕成一綹綹當“繩子”,説是免得有異味。捆包粽子可是門技術,記憶中,父親兩手齊上還不夠,最後還要用牙齒幫忙。有時候鄰居們會湊在一起包粽子。小時候頑皮像男孩兒的我也會上去湊湊熱鬧,包、捆,可總是出不了“產品”,或者所出“產品”怪模怪樣。

端午節這天早飯前,母親先讓我們要先飲一杯雄黃酒,飲黃酒據説可以殺蟲害,避百邪。然後再吃粽子。母親給我們一人剝幾個粽子,吃後再上早學。小時候家裏常常缺少糧食,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很喜歡吃。早上放學回來,母親便會讓我們給同村的親戚鄰居送去自家包的粽子,然後再讓我們品嚐親戚鄰居送來的粽子。

後來到了離家十幾裏的鄉里去上中學,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送來粽子和雞蛋。後來又考上了師範,三年畢業後,在離家鄉一百多裏的縣城工作、成家。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捎來糯米和粽葉讓我自己學着包粽子,可是我包的粽子根本吃不出小時候那種味道來。於是還得上街去買粽子吃,賣的粽子米粒裏夾着肥肉、蛋黃、火腿,油油的,又是鹹味,又是甜味,還很膩,吃不慣。越是這樣,越發想吃家鄉的粽子,特別是父親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年端午節,父親都和鄉鄰們一樣,忙着在門口插在山邊割來的艾蒿,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插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艾葉還可以治病,農村缺醫少藥,一直以來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葉常常可以派上用場。譬如受了風寒引起頭痛腦熱,用艾葉煮水喝下來,悶頭睡上一覺,出身臭汗就會好;譬如眼睛紅腫,用艾葉煮雞蛋,把雞蛋剝了皮,用細布裹上,在眼睛上滾上幾滾,包準見效;天熱的時候,洗上一次艾葉所煮的熱水澡,疔癤會生得少……。

端午節這天,無論你做錯了什麼事,父母都不會批評的。

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們農村孩子的童年留下了多少幸福、美好的回憶啊!現在,隨着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鄉的端午節過得更是隆重、喜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