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春節由來日記

一天即將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由來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由來日記
春節由來日記1

在許多節日中,最不會令世人忘記,最歡鬧的也就春節了吧!春節是舊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始。春節是兒母團聚的時刻,是子女對父母迴歸的期盼……

在不同的地方過春節,也就會有不同的味道。有熱鬧的,也有靜謐的……因我住在小鎮上,所以我就講講小鎮上的春節吧!

其實無論在哪裏過春節,都大致是相同的,知識氛圍不一樣罷了。在過年的前兩天,街道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看得眼花繚亂。街上人山人海,別提有多熱鬧了。在除夕,大家都起得格外得早。小孩子們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與興奮吧!大人們便是從早忙到晚準備晚飯。吃了年夜飯,大家便聚在一起閒聊,小孩們則歡快地放鞭炮。

最興奮的莫過於12點了。12點時,家家户户都在門前燃起鞭炮,這一家點起,那一家也跟着點起。炮聲不斷,震耳欲聾。這時,跑上樓頂便能看見小鎮上高低不一的樓房。空氣中藴含着燃放爆竹後的氣味,越來越濃,令人感到刺鼻,但心裏會莫名的開心。

空氣中的煙霧逐漸變濃了,在原本黑暗的小鎮上有增添了朦朧的色彩……

在農村裏,春節的味道又會不一樣。在農村或許不會聽到連續不斷的炮聲,也不會身在濃霧之中。有的或許是孩子們歡笑,大人們的閒談,看似簡單卻帶着傳統的味道。

像惠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就不比農村與小鎮了。這些大城市因為有嚴格的規則——不準放煙花、爆竹而體現出了另一種年味的春節。孩童們的嬉鬧,大人們的勸説……

這是農村、城市、小鎮不同的春節,你會更喜歡哪一種呢?

無論是哪種,大家都是在慶祝春節,慶祝新一年的到來。這一天,全中國的人民臉上都滿帶笑容。

春節由來日記2

我向往那一年一度氣氛濃重的春節,在焦急的盼望中,終於迎來了這一天。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早早地在電視機旁守着,準備看春節聯歡晚會。隨着廣告的結束,迎來了演員們熟悉的身影。一首首動人心旋的樂曲,一個個使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一幅幅讓人掩卷沉思的燈謎,讓你不禁也為春節的到來而歡呼雀躍。

11點......11點半......“走,樓上放禮花去。”爸爸的叫喊聲使我一下衝出家門,來到樓上。12點了!爸爸點了火,禮花便在空中飛舞着。我不禁抬頭往上看,不單單是我家在放煙花,千家萬户都在慶祝春節的到來。瞧,禮花五顏六色的,大的,小的,都來湊熱鬧。禮花的聲音傳入我的耳際,是不停的、熱烈的。低頭俯視下方,家家燈火通明,好不熱鬧。

我一直沉浸在這喜悦中,可是卻分明聞到了一股難聞的煙味,仔細瞧瞧,原來四處都是煙霧。我不由自主地想了起來......在千門萬户的世界裏的我們為了慶祝春節的到來而放禮花,產生多少煙霧,會讓空氣污染多少呢?在這片刻的歡愉之後,迎來的又將會是什麼呢?只會是無盡的悔恨和痛楚。況且,燃放煙花爆竹又很容易引起火災,正是當你在火災中逃亡的時候,才後悔莫及。我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都是不利於人類的呢?我敢肯定地回答:是。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氣,又會得怎樣的不治之症呢?在火災中缺胳膊斷腿這難道不是血的代價嗎?想到這裏,我阻止了爸爸繼續放禮花。因為我知道,多放一支禮花,就會多污染一些空氣,就相當於給人類挖深了陷阱。

在這裏,我只希望大家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不是放禮花,而是通過其它渠道來慶祝春節的到來。這樣,世界不僅變得更美好,我們人類也可以長命百歲。

春節由來日記3

春節,歷代以來都是中國各種傳統節日之首,詩人們詠唱節日之時,先想到的就是春節了。其次才是重陽節,端午節等。正如王安石所説“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因為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很長,而且中國上下都過春節。所以,春節也是有着各種各樣的過法。

我們天天稱呼這個節日為過年,那麼,“年”是什麼呢?在古人眼中,年可不是什麼“快樂,美好的事物”,而是一個可怕,邪惡的化身。它就是怪物“年”。它象徵着黴運,厄運,會為人帶來災厄。而一年之末,同時也是一年之首,人們也要趕走這個“倒黴蛋”了。

春節一開始,人們對黴運的驅趕就開始了。孩子已經開始吃糖,買東西了,而大人們也開始買好,準備好除夕夜的一切了。這還不是重點呢!這只是一個序曲而已。大多數地區的春節,都是從臘月開始,在正月十五時結束。而且大多分為這幾個部分,以除夕為分界線,有除夕前,除夕和除夕後。

現在,是重頭戲了——除夕!大家可能會想:這重頭戲就只有一天,豈不是虎頭蛇尾嗎?那你可大錯特錯,雖然除夕只有一天時間,但內容可豐富多彩了。光是“走流程”就多極了。早上,不管是誰,都要洗澡,換新衣。要幹嘛呢?是的,“年”被“趕”走了。當然,也有地區開始辦廟會了。到了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人們有的吃湯圓,有的吃餃子,還有的吃麪。是的,這就是吃貨的最愛了——年夜飯。並且晚上,煙花閃耀着,爆竹齊鳴,好不熱鬧!

除夕後,小孩忙的不亦樂乎——紅包來了!人們開始休息,買魚,漸漸恢復以往的樣子。

春節,如此熱鬧,不愧是中國傳統節日之首!

春節由來日記4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兇惡怪獸,它身形龐大,頭上長着像牛角一般的觸角,眼睛圓滾滾的。這個怪獸,它叫年,年住在山洞裏,它是山中霸王,人們都很怕它。年不僅吃獅子、老虎一類的動物,就連人,年也照樣吃。

老虎和獅子一見到它,便嚇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一聽見它的吼叫,便癱瘓倒在地上。年在山上,捕食動物,吃飽便躺在山洞裏呼嚕嚕的睡大覺,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要到來的時候,年便跑下山來進村吃人,因此,人們才很怕他。有時,小孩子哭了,母親只要説一聲“年來了”,孩子就被嚇得不敢哭出聲了。

後來,人們又從另村的一位老爺爺的口中得知: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響聲,三怕:火。

鄉親們一聽,很快便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一些人往火裏投些竹子,火堆裏便發出了“噼裏啪啦”的響聲。當年跑下山時,看到篝火,聽到響聲,果然又跑了回去。就這樣,一夜過去了,村民們相安無事。第二天正月七年級,人們拿出紅柑、花生米等好吃的東西拿出來一同分享,互相祝賀:恭喜!

從此,人們把正月七年級叫做“過年”。每當這一天到來,家家户户都貼紅春聯,燃放鞭炮,點紅蠟燭,穿紅衣服,以“紅”為吉利的象徵。

據説,這些習俗都是從當年打敗年的辦法,逐漸演變而來的。

春節由來日記5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説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七年級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説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七年級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春節由來日記6

中國有許多的節日,我最喜歡的是過春節。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説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的動物。年一來,樹朩凋敝,百草不生。年如何才能過去呢?人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需要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手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衞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春節前十天左右,家家户户準備年貨,人們都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都要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待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日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圓飯,走親訪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説些恭賀新禧、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話。

哈哈!聽了我的講解,你肯定知道了春節的習俗,你也一定像我一樣開始喜歡春節了吧!

春節由來日記7

新年為那陳舊的前年畫上了一個句號,又給嶄新的一年決定了一個美好的開始。在人們的眼裏,春節是一個美好的,快樂的日子。所以遠方的遊子都會千里迢迢的趕回家,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

春節期間,固然有着別樣的風俗而這些風俗也往往伴隨着一些神奇的傳説或故事。

  放鞭炮

過年時放鞭炮,絕對算的上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一個活動,儘管現在不能放,但還是無法減少中國人民對它的熱愛。以前每次過年時,窗外都會響起鞭炮聲。好像我們激動的心。至於它的傳説,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吧,我就不多説了。

  壓歲錢

壓歲錢在過年期間總是最令人期盼的,每次看着一張張鮮紅的100元紙幣,每個人臉上都禁不住洋溢起笑容。而古時壓歲錢。其實大有用處。古時,這叫壓祟錢。它是古代的一個小妖,每到大年三十它便會起來作惡,專門禍害小孩。而它怕光,所以家家户户在那天便會點起燈不入睡,現在想想,也許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是因為這樣。而有一對老夫婦,生了一個小孩,老年得子,自然異常疼愛。有一次大年三十,老夫婦給了小孩八個硬幣,小孩玩累了就睡了。半夜一陣陰風吹過,蠟燭被吹滅了。當他正要做惡時,突然那八個硬幣發出一陣金光,祟被就嚇跑了。從此,人們便經常在大年三十時把錢放在牀頭。後來又因“祟”與“歲”讀音相同叫成了壓歲錢。

  臘八蒜

臘八是一年計算贏虧的`日子也是還錢的日子。古人為了避開算字,便換成了蒜。但街上從來不會賣臘八蒜,就是為了不讓那些欠債的人聽見吆喝煩心。

春節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今晚現在不能放鞭炮,但是春節一樣透露着濃濃的年味和親情。

春節由來日記8

除夕夜,是全家人的團聚把寒冷、孤獨和黑暗帶走的夜晚,但是還有一些讓我既害怕又喜愛的東西也能被它帶走,想知道是什麼呢?嘻嘻,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在吃過歡笑與幸福並駕齊驅的年夜飯後,我們便開始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快樂一家人”煙花表演之家庭專場。爸爸把禮花筆直地放在地上,我把爺爺奶奶的眼睛蒙上,神祕地説:“我數到三時,就會把布拿掉,你們猜猜會看到什麼?”“一個大蛋糕!”“一棵巨無霸白菜!”我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你們怎麼儘想些吃的?”這時,爸爸已經準備好了,我開始數“一、二……”,隨着一聲“三”,爸爸拿着打火機點燃了引爆線,我也把爺爺奶奶眼睛上的布拿開了。第一發禮花“嗖”地飛了出去,到達了一定的高度,又“嘭”地一聲炸開了,緊接着,一發發跟火箭一樣都緊跟着飛上了天,在空中盡情地綻放着它們的美麗,有華麗的牡丹,温暖的笑臉,還有可愛的小腳丫,它們五彩斑斕,好像一個調皮的精靈給禮花上了美麗的色彩。爺爺奶奶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

欣賞完壯麗的高空禮花,我們開始玩仙女棒。起先我不敢玩,害怕火花會濺在手上。但看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玩得很開心,像回到了童年,我也躍躍欲試了。我鼓足勇氣,拿出一根仙女棒,點燃後,那火花不停地閃爍、竄出來,像一顆顆金星。爸爸抱着我,我們畫出了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圈,瞬間,我變成了童話故事裏的那個會使用魔法的小仙女了,只要手輕輕一揮,一個個美好的願望都會實現。我非常開心,原本還有些害怕的我現在完全沉浸在歡樂、幸福中了。

這次的煙花樂晚會讓我回味無窮!現在,你知道我説的能把寒冷、黑暗和孤獨帶走的是什麼了吧!

春節由來日記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新一年開始了!我們即將歡度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或許是因為喜歡放鞭炮蔡才認為春節是自己最喜歡的節日。

聽爸爸媽媽説,那年春節我吵着要去煙火,他們就抱着我到廣場觀看煙花。我還記得當時人山人海。“嘣,啪!嘣,啪!煙花的聲音連續不斷,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煙火一個接着一個飛上天空。”像五彩繽紛的大傘。

還記得有一年,我和鄰居家的幾個小孩一起到河邊去放鞭炮,我們一人拿着一個打火機,“一,二,三!”我們一起點燃沖天炮,四聲響聲過去,我們抬頭看,沖天炮的包裝紙像“天女散花”一樣散落在我們身上。然後我小心翼翼地點燃擦炮,可能因為害怕,我捂住耳朵,只見一絲火光掠過,就爆炸了。我意猶未盡,久久沉浸在放鞭炮的快樂中。我開始嘗試幾種新玩法,我點燃一個擦炮,扔進河裏,沉進水裏幾秒鐘就可以聽到一聲悶響,過會水泡浮出水面,同時冒出一縷白煙,真有意思!我又點燃一個擦炮,放在地上,用塑料盒子蓋住,“砰”的一聲,盒子被砸開,由此可見擦炮的威力可真大啊

今年春節在家,吃完年夜飯,我就跟小弟弟放煙花爆竹,我真開心。春節還有很多習俗,貼春聯,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給長輩拜年,拿壓歲錢……但我還是最喜歡放鞭炮。

我想:大人物放鞭炮應該是為了驅趕一年中的黴氣,對來年的期盼!但現實放鞭炮是人們生活幸福安康的一個標誌。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春節。這就是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節日,我愛我們的節日。

春節由來日記10

過年了,家家户户都貼起了紅春聯,颳起了紅燈籠,放起了煙花爆竹,五顏六色,熱鬧非凡。

相傳中國古代有個叫年的怪獸,頭上長着觸角,異常兇猛。常年居住在海里,只有除夕才上岸,吞噬牲口和傷害人命。因此每當到了除夕,村子的人們就攜家帶口逃亡,躲進大山,逃避年的傷害。

這年除夕,村子裏的人們又拖夾帶口地逃跑,村外來了一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拄着枴杖,銀鬚飄逸,目若郎星。鄉親們有的鎖門,有的收拾東西,有的牽牛牽馬,到處是恐慌,沒有人搭理老人。只有一個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並勸他早點離開躲避年的傷害。

那位老人笑着説老婆婆,只要你讓我在這裏呆一夜,我一定能夠趕走年獸。老婆婆多次勸他離開,但老人笑而不語。老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走了。

半夜時候,年闖入村子,它發現這裏的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

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怒視片刻後,隨即狂叫着撲過去。突然院子裏傳來霹靂啪啦的聲響,年渾身戰慄,在也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個時候,婆婆家的門開了,只見院內有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而逃。

第二天正是大年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發現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説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擁向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貼大紅紙,院內的有堆未燃盡的竹子還在啪啪響。屋內的紅燭還發着餘光……於是人們都知道了驅逐年的辦法。

所以這個方法就一直流傳了今天,家家户户都在過年的時候貼紅對聯,放爆竹,户户燈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早就走親訪友,道喜問好。

春節的由來是這麼有趣。

標籤:由來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