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家鄉的春節風俗

家鄉的春節風俗1

俗話説“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為“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説吧!

家鄉的春節風俗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裏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餘”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並且一直點燃到大年七年級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説“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

大年七年級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着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後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七年級,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着一羣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為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後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顯示出春節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家鄉的春節風俗2

春節,是一個傳統而又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總要的節日。

春節,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掃家,把家裏舊的東西都扔出,把窗户擦洗一遍、地掃好用拖把拖好,目的是把家裏的倒黴都掃走。

春節,還要準備年貨。街上,處處可看到正在準備年貨的人們。小孩子們在買爆仗、小吃、玩意兒等,可快樂了。大人們十分忙亂,準備過年時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春節時與親人共享天倫之樂。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不過,“福”字是倒着貼的,倒與到諧音,目的是春節到,福也到。下午,還要用黃皮葉和桃葉燒水洗澡,就是要把一年以來的倒黴全都洗掉,迎新年。晚上,家人們還要在一起吃團圓飯。桌上有魚,表示年年有餘;有年糕,表示年年升高;有雞,表示年年積福多多。吃完了團圓飯,還要守歲。到了午夜12點,煙花飛上了天空中,祈求上蒼給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蒼保佑以後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到了1點,還要迎福,把好運都迎來。

年七年級,沒有什麼人出來,都在家休息。小孩子們一起來就問大人要壓歲錢。

年八年級,大人們都帶着小孩子們走訪親戚。當然,小孩子們又會得到壓歲錢,只要對大人説句祝福話。小孩子們拿壓歲錢拿到手都軟

了,十分快樂,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元宵到了,還要吃元宵,表示團團圓圓。我家鄉春節的習俗,確實十分特別。

家鄉的春節風俗3

我的家鄉在天津,這裏雖然擁有都市的繁華,卻有古代過年獨特的韻味兒,尤其是家鄉的舞獅,更是當地的一道風景線。舞獅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聲中,裝扮成獅子的樣子,模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人們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因此每逢喜慶節日,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

一提起舞獅,在我的家鄉甚是家喻户曉。每當春節這一天夜幕降臨之時,鏗鏘有力、熱鬧非凡的鑼鼓陣陣響起,一隻身手敏捷的金毛獅子率先撲了出來。它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追着五彩繽紛的花球。金毛的小獅子有時搖搖頭,有時跳來跳去,十分可愛。霎時間,一隻披着碧色的“袍子”的“猛獸”揮舞着它的金爪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形成了舞獅聲,人拿着球吆喝了一聲,兩隻閃亮的獅子便跟着獅球跑了起來。碧毛的獅子好像怒火了一般,雙腳在地上蹬得山動地搖,張着血盆大口,眼睛一眨一眨好有神彩。

場地的四周圍滿了觀眾,他們一邊欣賞,一邊嘮着家常。鑼鼓不時的換着調兒,舞獅子的人很有默契,跳躍翻滾,緊密跟隨,頭與尾配合得當,融成一體,讓人不禁覺得這是兩隻惟妙惟肖的活獅子。

舞獅還在繼續,那隻金毛獅子爬到另一隻頭上,蹦了下來,翻了個大跟頭,再完美落地。突然,它們各爬上了一個很高的板凳上,嘴裏吐出了一幅對聯:“年年順景財源廣,歲歲平安福壽多”。人們紛紛鼓掌喝彩,舞獅子真是精彩!

舞獅風風火火地結束了,春節正式拉開序幕,空中綻開的繽紛煙花,照耀着每個人的心。

家鄉的春節風俗4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風俗,如:包餃子,拜神,守歲,舞獅等。在我的家鄉過春節時,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包餃子。

有關包餃子的傳説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嬌耳湯》:傳説古時候有一位醫生,他任長沙太守時,他看見許多平民百姓在臨近春節時,因天氣十分寒冷,經常凍傷耳朵、手等。那位醫生看見後,就用羊肉、辣椒等驅寒的藥材包成嬌耳,做成嬌耳湯分給所有平民吃。那些凍傷的人吃了嬌耳湯後,凍傷全都好了。所以從此以後每年的大年七年級,人們在慶祝新年時,就模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食物,那就是今天的餃子。

每年到了除夕那天,外婆和外公早早起牀,大掃除、貼對聯、掛燈籠……到了下午才正式開始包餃子。剛開始,我和外婆在一旁做包餃子的餡料。有五花肉、玉米、蔬菜等許多五顏六色的配料,看得我眼花繚亂。外婆負責將肉和洗好的配料剁碎,而我負責將蔬菜洗好並削開,同時將玉米粒剝下來。剁好後將所有的配料倒進一個大盤裏,並加入油、鹽和醬油,混合攪拌,配料配好後,就可以包餃子了。外婆先用清水粘粘餃子皮,然後將配料用勺子挖一大勺放到餃子皮上,接着將皮的兩邊合上,折出花紋,最後用手一壓,一個餃子就完成了。

我跟着外婆包了好幾個餃子,可每一個餃子在包好後就裂開了嘴巴。正當我焦急得想補救辦法時,外婆卻笑呵呵地説:“你看看你包的餃子,都沒有用力折花紋,雖然中看,但不中吃啊!”我恍然大悟,最終做出了令我最滿意的餃子。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是不是很有趣呢?你也來試一試吧。

家鄉的春節風俗5

我喜歡春節,因為過一個春節我就又長大了一歲,我更喜歡家鄉的春節,因為家鄉的春節很有趣,它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怎麼樣,現在就聽我説説我們家鄉的春節故事吧!

春節幫爺爺貼春聯、貼門神,這是我自依依呀呀蹣跚學路時候就樂於乾的“活兒”, 剛開始看着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説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它好威風啊,爺爺告訴我這是保衞咱家的衞士,是貼到門上的。瞧我,拿起大刷子,一下、兩下……漿糊飛到了春聯上門神上、飛到了我的新衣服上、也飛到了爺爺的褲子上,爺爺誇我真能幹,抱起我就用鬍子“親”我的臉蛋,當然這是我很小的時候,現在已經成長為標準的“小幫手”了。

包餃子,這可也是我喜歡乾的“活兒”,大年七年級一個奶奶會給我一個小麪糰,任由我捏成各種形狀。過年家家都要包一枚硬幣餃子,大年七年級一大早誰能吃出來就預示着一年來誰福氣最大,我已經連續兩年蟬聯“福星”了,嘿嘿!。

還有我最高興做的一件事就是放煙花,家鄉的天空夜晚繁星點點,很適合放煙花。每次聚集了很多的觀眾,看着禮花彈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樣照亮了整個夜空,聽着鄉親們嘖嘖的讚歎聲,我心裏美極了!

再有意義的事就是大年七年級早上了,天還不亮,我就會被鞭炮聲叫醒,新的一年開始了,街上會像集市一樣熱鬧上了,鄉親們會互道祝福、互拜新年,家家都會拿出最好的禮物招待客人,我就跟着爸爸媽媽去各家各户拜年,也就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小客人。

當然,我們家鄉的春節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的話,就歡迎到我們的家鄉來吧!

家鄉的春節風俗6

在蕪湖,春節在臘月就開始了。在臘八那一天,一些還保存着舊習俗的老人家們仍然要煮臘八粥,粥是用各種各樣的米、豆子和紅棗做成的,有時候還要加上一點芝麻來做。這樣做出來的粥不但聞起來很香,喝起來也是美味的。

臘八不但是要喝粥的,這一天很多大人們去上街的。他們為孩子們買過年穿的新衣服,為過年買一些蜜餞乾果、瓜子點心。孩子們則喜歡買一些過年吃的糖果,一般都愛買炒米糖、花生糖和巧克力。然後才為自己選擇新衣服。

臘月二十左右,大人們就要開始包餃子、作年糕和蒸蛋餃了,而且還要做一次大掃除,要撣灰、擦桌子、掃地…就像陀螺一樣團團轉。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開始做團圓飯了,小孩子就開始放鞭炮玩耍。這一天晚上,如果沒有非常緊急的事情,都要回家吃團圓飯。家家户户的飯桌上都無一例外的有一道紅燒魚,但是都不允許吃掉,吃了就不叫“年年有餘”了。晚上大人們吃完了團圓飯,都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孩子們就去放煙花玩兒。三十這一天要守歲,也就是十二點鐘之前不能睡覺。到了子時,就要開始放炮竹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正月七年級早上,人們都要睡到九點十點鐘才起牀。然後就去拜年。主婦就留在家中做飯。外面到處都是紅色的爆竹的紙屑。踩上去軟軟的。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七年級到九年級是年三天,這幾天大人孩子們都喜歡各自玩,到親戚朋友家去拜年。七年級家家户户都要點香。

到了正月初八,大多數店鋪都要開張。因為八的諧音就是發。孩子們總是搶着去買東西。大人們就去娛樂休閒。

正月十五,南方人既叫元宵節,也叫過小年。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大人們還愛在元宵裏摻和進花生。孩子就在元宵節上盡情玩樂。這一天也是過年中快樂的一天。

過了十五,春節差不多就算是過完了。大人們去上班,孩子們去上學,一切都恢復到原來的日子裏了。

家鄉的春節風俗7

我的家鄉在武漢,每逢春節時,貼春聯,猜燈謎,燒爆竹,做團圓飯等這些風俗一下子來到了武漢的每家每户,而令我難以忘懷的是20xx年春節前的團圓飯了。

先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團圓飯的來歷吧。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員外僱了一個好廚師。眼看就要過年了,自已的兒子卻一直沒個信兒,老廚師沒什麼辦法,只能把飯做好叫倆口高興點兒。三十那天,他兒子回來了,廚師因兒子回來了有三個人,所以覺得兩個菜太掃興了,於是又加了一個菜,廚師將這頓飯稱為團圓飯,表示全家團圓。

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我們全家就忙活起來,女人們有説有笑的買菜去了,男人們則在家裏貼春聯,掃塵等。而我們小孩子們自然就在水塘邊放煙花爆竹。不一會兒,菜就買好了,這下廚房裏傳出了一陣清脆的丁當聲,濃濃的煙霧夾雜着濃郁的香味一下子飄散在家裏,走進廚房一看,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煮菜的煮菜,年味越來越濃了,只見灶台上全是臘味十足的大魚大肉,還有一串串的肉腸。窗外大街上早已掛上紅紅的大燈籠,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的心裏早已興奮不已怦怦跳個不跳。夜幕降臨了,團圓飯也做好了,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桌上已擺滿了豐盛的飯菜,快看,大伯的京菜、奶奶的鄂菜、媽媽的粵菜,還有我們家獨創的諶菜。“祝我們的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乾杯”,祝福聲把團圓飯推向高潮。

香甜的團年飯已開啟,今年我們團團圓圓的相聚實屬不易,這頓飯的背後凝聚了多少醫護工作人員的默默的付出,不能忘記鍾爺爺,不能忘記張院長,以及為了千千萬萬人民身體健康付出的英雄們。歡迎大家來我們家一起吃上熱氣騰騰、年味十足的團年飯。

家鄉的春節風俗8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到過年我都想起王安石的這句詩,馬上又快過年了,它可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的節日。

説起春節,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歷嗎?相傳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長長的觸角,巨大的身子,樣子非常兇猛,愛吃動物和人。它特別愛睡大覺,一覺就有三百六十五天,睡醒起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它就下山找食物。每到這時,人們都很害怕。這不,又到了“年”甦醒的時候,桃花村村民正準備上山避難,從村東頭來了一個乞討的白髮老人,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些饅頭,並讓他一起避難去。白髮老人卻説他要在村裏待一夜,還要把“年”趕走,大家都不相信,並紛紛勸説他一起離開。白髮老人毫不所動。大家剛走,白髮老人就在家家户户的門上貼上了大紅紙,掛上了紅燈籠,還放起了炮。晚上,果然“年”來覓食了,它看見滿村的紅色和火光不知何物,嚇得逃回了山谷。第二天,村民們才知道白髮老人原來是位神仙。從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會貼大紅春聯,掛紅燈籠,放鞭炮,久而久之成了今天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春節。

每一年的春節都是我最期待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帶我回老家吃團圓飯。大娘準備了一桌非常豐富的飯菜,桌上有鮮美的魚,有香氣誘人的燒全雞,還有表示團圓的四喜丸子......真是太美味啦!吃完飯之後,我拿着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帶着表弟去買了炮,這可是在城市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砰”隨着一次次炮竹的爆炸,我和表弟決定比一比誰放的炮更響。我先把炮放在地上,再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把它點燃,然後迅速跑開,捂起耳朵。只聽哧的一聲,緊接着一聲巨響,炮在空中畫了半弧線,然後開出了一朵“花”來,發出了光彩奪目的色彩。我和表弟高興得直拍手!炮的聲音太大把村裏的小狗嚇得汪汪大叫,逗得我和表弟哈哈大笑。

過年真好玩呀!我真想天天過年。

家鄉的春節風俗9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着共同的節日,但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在我的家鄉有着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説不吉利的話,如果説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七年級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七年級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七年級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家鄉的春節風俗10

黎明的曙光揭開了夜幕,吐出了燦爛的晨光以及金色的太陽。這是一個嶄新的`開端。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小鳥歡快的歌唱,花兒伴着小鳥的歌翩翩起舞……大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慶氣氛之中。我揉揉惺忪的雙眼,回想起昨天歡騰的除夕。

除夕早上,我們一幫孩子耐不住寂寞,也按捺不住喜悦,挨家挨户地串門,跟小夥伴們在樓下瘋玩,玩着捉迷藏,踢毽子,有時還會看別人貼對聯……直到大人們下樓叫我們回家時,我們才嬉笑着往家跑。

這天沒有作業,可以説一整天都在休息。天剛擦亮,我們就會掛燈籠、放鞭炮。説起放鞭炮,還有個有趣的傳説。鞭炮也叫爆竹,《神異經》裏説:“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掛熚,而山魈驚憚。”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説明當初人們是為了驅嚇危害自己的山魈才發明了爆竹。因為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當除夕,人們便用爆竹將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雖然人們並不知道所謂的山魈是否真的存在,但放爆竹還是成為了歡慶新春的年俗。

我們家也不例外,一過年就買了各種各樣的鞭炮,終於在大年三十晚上派上了用場。夜的黑幕拉開,將夕陽的霞光吞噬,這便是熱鬧的開始。一時間,大家都走出家門,十分熱鬧。大街小巷中,我們小孩子的爆竹都是柔和的,一晃就會閃出點星星光,兩三根握在手中,像用銀河的繁星織出的綵緞。大人們放的炮是迅猛的,火爆的。將炮捻子點燃,在震天的響聲中,炮飛上天空,在夜空中綻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我們這些小孩子也被吸引了過去。

雖然那絢爛只是曇花一現,卻照進了我們的心裏,以至於每每想起,都回味無窮。

家鄉的春節風俗11

春節是一年裏最熱鬧的節日,全國人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迎接她的到來,如:貼春聯、吃團圓飯、守歲

你想知道我家鄉的春節有哪些習俗嗎?下面由我來向大家介紹吧。

我的家鄉在廣東,在春節這個特別的節日裏,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外出的家人們都必須趕回來吃“年夜飯”,這頓飯有着特殊的意義,代表家人團團圓圓。餐桌上有各式的美味佳餚,如:廣東最有特色的白切雞、豆腐、魚、生菜、生蠔而每一道菜都有着吉祥的寓意,如:豆腐代表錦衣玉食不愁吃喝,魚藴意年年有餘,生蠔寓意着好事連連,生菜藴意生財有道。聽媽媽説,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吃完年夜飯的晚上都會放鞭炮、守歲,熱鬧非常呢。現在,為了保護環境,大多數城市裏都不允許放鞭炮了,只能買一些小沙炮來滿足我們的“願望”,好羨慕媽媽小時候過年的習俗啊。雖然不能放鞭炮,但為了地球母親,我們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是應該的。為了滿足大家的願望,電子鞭炮應運而生,它將鞭炮的聲音錄製在上面,為春節增添熱鬧的氣氛,讓春節充滿喜氣洋洋!吃完年夜飯,我們全家人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歌舞、小品、魔術、雜技等節目給我們的春節增添了歡聲笑語。

春節是一個讓人充滿快樂期待的美好節日,是人們對往後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也是新的一年美好的開始,如果以前有什麼遺憾,那就把它給忘了吧,讓我們重新開始,讓明天更加美好!

家鄉的春節風俗12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今年過年這幾天,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妹妹吟誦的這首春節童謠。這首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讓人興奮不已。

這首童謠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興趣的,為什麼呢?哈哈,因為年三十,又稱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可比吃普通的飯要熱鬧多了!不僅家人團聚,而且樣樣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營養的菜紛紛擺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團圓飯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許多呢!你瞧!有魚!它代表年年有“魚”這邊的柿子餅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萬事如意”還有我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擺城寶塔狀,可以表示來年生活步步高昇呢!把年糕白城大圓盤,還可以表示團團圓圓,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還有海鮮、牛肉。還有許多我人都不認識的一些“老”菜。

雖然餐桌上的菜誘惑着我們,但我們仍不忘我們家的老規矩——先把年紀最老的太婆請上了桌,你們瞧,太婆樂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咧牙在笑呢!我們吃了許多菜,我感覺肚子都快裝不下了!

我們高高興興地吃完了飯,坐在電視機錢,看春節晚會,爺爺和爸爸一邊看春晚一邊聊着20xx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賀太婆則一邊看晚會,一邊拍手叫絕。那我呢?其實,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們也玩的不亦樂乎。

在這個團圓祥和的除夕夜,我們精彩的20xx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個喜慶的日子,我們期待來年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家鄉的春節風俗1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進行掃塵。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除塵迎新,把一切“破舊”、“晦氣”統統掃出門。

還有兩天就過年了,家裏要進行大掃除。一家人便開始忙得團團轉。

“孩兒她爸!快去拖地!”“得嘞!”爸爸拎着拖把就起勁地忙了起來。“你!去掃地!”媽媽用手敲了敲我的腦袋。我得到了命令,抄起掃把就像個陀螺一樣,在家裏轉起了圈。“媽!”“哎!”“你和我一起貼對聯。”媽媽竟然連奶奶都不放過!

不知不覺地,到了中午。太陽散發出耀眼的鋒芒。雖已是寒冬,可我們家裏的人早已汗流浹背。

爺爺拎着一大袋子東西,一腳踩到了爸爸剛剛擦好、一塵不染的地面。“爸!”爸爸停下手裏的活,他面色通紅,濃密的頭髮上沾滿了汗水。“抱歉啊,我先過去。”爺爺面帶歉意地走在爸爸剛擦好的地上。“爸!”我從廚房裏衝了出來,“吧唧”一聲跳到了地板上,留了一雙腳印。

完了!怎麼辦!我抬頭望着爸爸:“額……那啥……嗯……拖完了嗎?”

“沒有……”爸爸搖了搖頭,語氣充滿了無奈。

“那您繼續加油,我先走了!”説完我咧嘴一笑,一溜煙地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

辭舊迎新,是我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歡樂而又喜慶的日子,這份歡喜就像一首美妙的樂曲刻在我的心中。

掃塵迎春——帶着對新的一年寄託與期盼,開始新的一程。

家鄉的春節風俗1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尤眨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到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首詩。下面請和我一起來看看,我在春節會做什麼吧!

大掃除、貼春聯。臘月二十八這一天,人們都會貼春聯、窗花,掛燈籠、大掃除,我家也不例外。我們總會回到爺爺奶奶家幹活。爸爸踩着梯子貼春聯、給大門刷上新油漆,媽媽和爺爺在一旁幫忙指點,春聯還是我爺爺親筆寫的呢!奶奶在掃地,哥哥在……總之,爺爺奶奶的家被我們打掃得乾乾淨淨、佈置得漂漂亮亮的。

放鞭炮。大年三十終於到了,晚上,我和表姐在爺爺奶奶家的院子裏放鞭炮。表姐把一串鞭炮放在地上,取出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着,只聽“噼裏啪啦”一陣響,我捂着耳朵、尖叫着又蹦又跳。我們接着放煙花,當煙花飛上天空,我抬頭看着一朵朵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着她們美麗的“笑臉”,再看看錶姐興奮地通紅的小臉,感覺真是幸福極了。

拜祖先、吃餃子。放完煙花後,餃子也正好煮熟了,看着熱氣騰騰的餃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是吃飯前要先拜祭祖先的,我只能忍着饞蟲老老實實的跟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焚香叩拜。拜祭過祖先,奶奶一聲令下:“吃飯!”我馬上風捲殘雲的吃了起來。不一會兒,餃子就被我們一掃而空了。奶奶做的飯可真好吃呀!

守年夜。吃完餃子,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我們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面,吃着水果、嗑着瓜子看春晚。賈玲演的小品《一波三折》逗的我們哈哈大笑;上海舞蹈學院的大姐姐們跳的《朱q》讓我們拍手稱讚;岳雲鵬和孫越演的相聲又讓我們連聲叫好……

春節的習俗讓春節年味十足,我喜歡春節的習俗,喜歡過春節!

家鄉的春節風俗15

温州的除夕,熱鬧非凡,熱火朝天,年味十分濃,有種特別的温州味。

街上到處掛滿了紅燈籠,簡直是紅的海洋,喜慶的樂章。一大早,人們已經開始上街買菜,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時間還早,菜場卻人山人海。而大掃除,也就是掃房也在此時進行。

一張張平整,火紅的對聯已經準備就緒。貼上,整層樓都紅紅火火的,人們的臉上洋溢着一年中最熱情、快樂的笑容。除夕,已被紅佔有主導。

忙碌許久,與往常不同,4點多,我家中的廚神——爸爸已經穿好圍裙,準備開始洗菜了。各種年味菜餚陸續上桌,一翻,一炒,不愧是年夜飯桌上的最亮的菜!高腳碗擺成一桌,別家的香味也隨風飄來。親朋好友都來了,菜也上齊了。食材很有講究,寓意好的菜也是大特色。年糕,又名“水晶糕”(温州話),白得晶瑩剔透,美味又顏值高,寓意着孩子長高,大人步步高昇。還有魚,便是年年有餘。鬆糕,就是步步高昇……酒,飲料都倒滿了,大家舉杯慶祝,一個一個高潮在一聲聲敬酒、祝福中度過。全街都熱鬧不已,一陣陣歡笑穿過街頭,傳遍每一户熱鬧非凡的家庭,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熱情。

飯後,大家如全國統一一般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大人們開始包紅包,孩子們也開始收紅包。各個家族羣裏,紅包如雨一般“落”下來。人們趕緊寫好祝福,發給老師、朋友、同學……

9點多,孩子們結伴下樓放煙花。各種煙花爆竹——摔炮,手持煙花,小蜜蜂,竄天猴,小花筒……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玩着,不亦樂乎。眼睛裏好似有光芒,閃爍着。一聲聲“嘭,嘭,嘭”與孩子們的歡笑聲融合在一起,是種春節獨特的風味。

大多人到了凌晨十二點,長大了一歲時,才興奮地去睡覺,但也是不眠夜。

熱鬧非凡的除夕很平常,但很熱鬧,很有温情。除夕,人人都喜歡。

標籤:風俗 春節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