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國中春節隨筆(精選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春節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春節隨筆(精選9篇)

國中春節隨筆1

新年,這個富有中華民族氣息的節日,就在爆竹聲中拉開了帷幕。在我眼中,春節是一個帶有幸福充滿希望的日子。

在春節裏也有許多習俗,比如掛燈籠、燒獅子、舞獅子、放鞭炮、掛彩燈,而我們小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壓歲錢了。不過在古代小孩子過春節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壓歲錢,有時也會收到壓歲物。

在春節裏有很多人都會有希望,例如:出租車司機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來乘座他的車,清潔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亂扔垃圾,讓安康變的更加美好成為園林城市和旅遊城市,自己也不用那麼忙碌的打掃,也不用整天那麼累了。家長的願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為我們掙更多的錢,而我的願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個好成績,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節的顏色為什麼是紅色的,這個問題許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紅色代表團圓、喜慶、希望和幸福還有美好的節日。

新年是個充滿希望的日子,也是一個帶有幸福的日子,春節又是一個讓全家人團聚的日子,春節是多麼的讓人感到美好啊!

國中春節隨筆2

又是一年芳華。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紅柳綠。今歲,再見火樹銀花,春節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邁着輕盈的步伐來到了人間,臘月三十的守夜,正月一日的拜年都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永遠刻畫在我的心裏。

春節,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除去一些簡單的儀式習俗外,剩下的就是滿滿的喜慶、幸福與歡笑。

我國傳統的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日的小年開始的,民間流傳着這樣的歌謠: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鍋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煤鼠,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麪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北方地區在除夕這天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伴着春晚裏有趣的小品,驚險的雜技,神奇的魔術與悠揚的歌聲,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12點的鐘聲敲響,震耳的爆竹聲與絢爛的煙花裏,我們迎來的新的一年。一道道煙火劃破夜空,一盞盞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聲聲歡呼響徹天地,一句句祝福耳口相傳——過年好!爆竹響起不過瞬間,結束也不過瞬間,但那新春的祝福,卻送進了人們心裏。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回首,20xx,一年芳華。

展望,20xx,努力相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悠遠的鐘聲,送走了一個難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個嶄新的開始。家鄉的春節有家鄉的味道,正如那爆竹聲後的春意,久久的迴盪在我的心裏。

國中春節隨筆3

春節,標誌着閤家團圓、幸福快樂,國人對這個傳統佳節的期待,實在無需贅述。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隨着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年味”正在變淡。送壓歲錢的越來越少了,搶紅包的越來越多了。年終守歲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儀式,全家聚集在電視機前品鑑春晚的場面也不多見了。就連那頓曾讓長輩花盡心思的年夜飯,如今也能在明亮、整潔的餐廳裏解決。這是否意味着,傳統文化正在從我們的生活中悄悄退場?

不久前,一部名為《啥是佩奇》的短片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感動了無數網友。影片中的爺爺顯然是“落伍”了,他既不精通先進的通訊方式,也不瞭解孫子的最新喜好。這位可愛又有些倔強的老人,為何能讓屏幕前的觀眾熱淚盈眶?雖然他與現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卻讓我們再次尋覓到了生命之源——故鄉、親情還有人世間最永恆最珍貴的愛,才是支撐人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春節的意義,不也正是如此嗎?

以家族為本位、家國一體,是中國傳統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家,於國人而言不僅是生活單位,更是魂牽夢縈之所。春運的壯觀景象,未必能為西方世界理解,國人卻能心領神會。與最愛的家人相會,方不負一年的奔波與辛勞。再先進的通信設備、再清晰的視頻畫面,也無法替代面對面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在春節的相聚中,每一箇中國人都將面臨心靈的終極拷問:我是誰?有個耳熟能詳的段子是這麼説的:身處北上廣的託尼、露西、湯姆、莫妮卡,回到村裏,就變回了二狗、翠花、建國、小芳。撇開戲謔的成分不談,能在故鄉找回自己、發現自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常常把“不忘初心”掛在嘴邊,但回到生命的原點,才更能真正回憶起奮鬥的目標、珍貴的理想到底是什麼。春節,不僅是短短一週的相聚,更是在新的一年重新出發的起點。

能從春節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個人?互相關愛、真誠祝福,構成了每一個春節的底色,也印證了中華民族的特徵:團結統一、勤勞勇敢。傳統文化,無需大張旗鼓的宣傳,也無需不厭其煩的訴説,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張擺放着年夜飯的餐桌上、每一個温暖人心的擁抱裏、每一幅閤家歡的幸福畫面中。當然,我們不必否認,隨着時間的推移,歡度春節的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抱殘守缺、停滯不前,並不是可取的態度。在飯桌上被親友逼問、催婚,為了領壓歲錢不停地磕頭,凡此種種,都給歡樂祥和的春節氣氛添上了不和諧音。因此,想要過好春節,不妨大膽做好減法,去除不必要的陋習。

同時,為讓傳統文化生生不息,我們也應確立嶄新的表達方式。有人説,不再看春晚是家庭氣息淡薄的表現。其實,全家一起看電影或看網劇,又何嘗不是一種新年俗?娛樂、休閒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們的精神生活已經變得更自由、更豐富。同理,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千篇一律的祝福,有趣的搶紅包打消了“節日腐敗”的煩惱……敢於擁抱新生事物,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才能獲得新生。

國中春節隨筆4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歡天喜地的節日。每逢春節的老老小小都忙了起來,熱鬧極了!

今年的春節對我來説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因為以前除夕夜都是姑姑到我們家來一起過春節,而今年我和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在小年夜晚上凌晨1點多鐘一起乘火車到爺爺老家去過春節。當時,那叫一個困啊!眼皮睜都睜不開,沒有辦法,我只好拿了一盆冷水洗臉,硬是把瞌睡蟲給趕跑了。要知道我從來沒有這麼晚還沒睡覺。最可笑的是,除夕夜那天因坐火車太累,春節聯歡晚會沒看多少就睡覺了。第二天早上起來,爸爸問的頭一句話就是:“你昨天夜裏12點有沒有聽到鞭炮聲?”我聽了以後納悶極了,“根本沒有放鞭炮的聲音!”這一回,連媽媽也笑了。爸爸接着説:“昨天那鞭炮聲音就像打仗一樣,這麼響的聲音你都沒聽見,真像一頭死豬。“聽了這話,我忍不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

在老家期間,最讓人感到新意的就屬拜祖宗和平安神了。這可是當地的傳統習俗。街道上到處都有跪地拜神的人。突然,爺爺叫我趕緊往前看。哇!原來有一户人家在小汽車前面拜了起來。接着,我們又陸續發現了許多户人家都在小汽車前拜。這是為什麼?原來他們在拜“車神“,讓”車神“保佑他們平平安安。

在老家期間,我還足足地過了一把玩鞭炮的癮。我和兩個哥哥一吃完年夜飯就奔到屋外放鞭炮了。一開始我不敢放,但看到那兩個哥哥放得那麼好玩,心裏便開始發癢了,也想試一試,可一拿到手上,剛才壯的膽子又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就這樣費勁幾番周折,我終於鼓起勇氣,放了一個鞭炮。

這可是我第一次放哦,心裏不禁得意起來。玩着玩着,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了,不一會兒便和兩個哥哥玩起了火。我們找了一個易拉罐,每人拿了一把“火焰棒“開始燒了起來。只見東東哥哥把一把“火焰棒”全塞了進去,頓時一團火便從易拉罐裏噴了出來,我們嚇得連忙退後了幾步。我們拿起易拉罐抖了抖,頓時“火焰棒”燒成的灰如瀑布一般傾瀉下來。

這次的春節真是過的與眾不同。在我童年的生活中又畫上了一道彩虹。

國中春節隨筆5

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大街上的顏色也比平時鮮豔多了。只見彩旗飄揚,各色商家標語、條幅迎風招展。

商場門口掛着一隻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裏暖和。湛藍的天空中,一隻只彩色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起舞,又彷彿在向路人點頭致意。商場裏歡快嬉鬧的場面透過明亮的玻璃門窗,射入路人的眼裏,使人不由自主地隨着彩色的人流,匯入其中。春節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們的節日,兒童玩具、書籍、文具櫃枱更是異常熱鬧,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領走心愛的玩具,留下歡聲笑語,春節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門上要貼“福”字,吃飯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還要看春節晚會。吃飯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豐順多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都有。吃好了飯,大家在一起談天説地,聊聊天,喝喝茶,説説話。春節真熱鬧呀,我真想天天過春節。不過想一想,平常也不比春節差。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大街上的顏色也比平時鮮豔多了。只見彩旗飄揚,各色商家標語、條幅迎風招展。商場門口掛着一隻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裏暖和。湛藍的天空中,一隻只彩色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起舞,又彷彿在向路人點頭致意。商場裏歡快嬉鬧的場面透過明亮的`玻璃門窗,射入路人的眼裏,使人不由自主地隨着彩色的人流,匯入其中。

春節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們的節日,兒童玩具、書籍、文具櫃枱更是異常熱鬧,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領走心愛的玩具,留下歡聲笑語,春節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門上要貼“福”字,吃飯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還要看春節晚會。吃飯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豐順多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都有。

吃好了飯,大家在一起談天説地,聊聊天,喝喝茶,説説話。春節真熱鬧呀,我真想天天過春節。不過想一想,平常也不比春節差。

國中春節隨筆6

又到一年春節時。

春聯已經悄悄貼到門楹,春運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春晚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老人們做了年糕、燉了肉等待孩子們的歸來,在外地上學的孩子和外地打工的農民工,有的已經回到了家,有的正在奔波,有的正在搶票……所有這些,都説明,年已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

古代人是如何過年的?王安石在其詩《元日》中描述了一幅中國古代特色的年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放鞭炮、與家人團聚、把酒言歡、掛桃符,真是好不熱鬧。

對於孩子們來説,過年是讓人最為興奮的事情。在經濟並不寬裕的年代裏,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只有過年才能有好吃的,只有過年才能連續吃十幾天的大魚大肉,只有過年,才能收到家長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紅包,也只有過年,才能不停走親戚串門,聽不盡的誇獎與恭維話讓人高興……以上所有,都可以稱之為年味。

現在,似乎所有的身邊人都在吐槽年味變淡的現狀。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之後,除了學生和教師,似乎整個社會的各行各業都在正常工作,社會作為一個系統、一個機器,仍然在開足馬力不停地運轉。同時,以上那些小時候的過年記憶,也逐漸被新的形式所取代。年俗已經呈現多元化、現代化的趨勢——有些落後的年俗已經被禁止,有些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年俗已經被拋棄。

社會文明的發展,決定了風俗的更新換代。鞭炮在許多城市被明令禁止,人們感慨沒有了鞭炮的味道與聲音,這年過得沒滋沒味;大年七年級拜年、大年八年級回孃家等過年方式,也被如旅遊過年、電 話拜年、微 信拜年所取代。近幾年,過年風俗更是玩出了新花樣——智能手機普及之後,集五福搶紅包、看春晚搖紅包等形式,成為了新的年俗。習俗也好,習慣也罷,只是社會文明的具體形式。任憑過年的風俗如何變化,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植入於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不會變,對於中國年的信仰不會變。每家每户對團聚的期盼,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對20xx年美好生活的嚮往……都不會變。

正是有這樣的家國情懷,春節才以強大的凝聚力驅動了30億人次的春運,奔波萬里只為短暫的相聚。也正是因為有了春節,中華民族與東方文明才有了區別於其他地區和文明的最為隆重而浩大的羣體儀式,我們的靈魂也才有了一個集體歸宿。

國中春節隨筆7

這些年,“年”味真是越來越淡了—赴不完的飯局,送不完的禮品,年復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越來越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當然啦,我們可以找到足夠多的替代品,比如説網絡,比如説電視,比如説睡覺……

有社會的安定與文明;只有對違法犯罪者嚴懲不貸,才能使守法者安居樂業。

國中春節隨筆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鞭炮、煙花聲,伴着一盞盞紅燈籠,春節來到了。

大街上熱鬧非凡,車聲、鈴聲、腳步聲,響成一片。一盞盞紅燈籠,一陣陣鞭炮聲。人流如潮,一個挨着一個,從劉邦廣場至鳳鳴金街,一路上可熱鬧了!有套圈的、買冰糖葫蘆的、吹糖人的、捏麪人的等。沒有多久,就禁街了,車更少了,但人更多了,人羣像一支聯歡隊。我們走到了鳳鳴金街,燈籠和鞭炮,鮮花與彩燈,相互相應。

夜晚了,煙火依舊在天空中綻放着,五顏六色的花兒在空中飛舞着,歡迎着20xx年的到來。人羣歡呼,煙火飛騰,禮花奏出一首歡快的曲子,風兒在跳着興奮的舞蹈,月亮灑下皎潔的月光。

在歡樂的氣氛中,20xx年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了……

國中春節隨筆9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與西方的聖誕節地位相類似。但與其他西方節日不同的是,春節藴涵着我國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藴。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團圓節日,人們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走親訪友,互致祝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老老少少,團團圓圓,全家幸福,和諧美滿,該是多麼愉快的節日呀!春節作為每年隆重的傳統節日,有着濃郁的民族色彩。漢族將春節當作最重要的節日,而少數民族也有以自己的方式慶祝春節的習慣。根據地方特色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春節的習慣。

春節的由來有好幾種説法,這裏介紹一種比較為人所知的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的時候就會從海底出來闖到村子裏傷人,後來被一位老人用辦法趕走,為了紀念就出現了春節。這個傳説同時也解釋了不少春節的習俗。“年”獸害怕紅色,所以每到春節時分家家都會張貼對聯;“年”獸害怕火光,所以家家都會燃放爆竹。就連壓歲錢和守歲也和“年”獸的傳説有一定關係。不過這畢竟是傳説,真正的餓由來還有待考究。

春節的習俗除了和“年”獸傳説有一定關係的以外還有許多,像吃餃子,年糕,湯圓之類,拜年,走親戚,上祖墳等等,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春節特色。我的家鄉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雖然現在在城市當中已經不多見了,但鄉鎮仍然保留着着一習俗。而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每年最為期待的一部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享用美味的晚餐,光是想象就讓人很開心。父親的工作比較忙,又經常出差一年之中能像這樣在一起用餐的機會可謂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守歲同樣是我很喜歡的習俗之一,一家團坐,互相聊聊一年中發生的事,一同懷念過去,一同期望未來,這是一年當中一次的機會。

雖然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我感覺城市春節的喜慶卻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偶爾也會懷念小時候的春節,那時的開心是現在不能相比的。雖然現在的春節依然同家人一起度過,同樣也很快樂,但每當除夕夜晚走出家門,一股異樣感便會湧上心頭。難道春節在人們心中已經不在是那麼重要了麼?

儘管春節的年味已經不再濃厚,但我依然期待着下一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