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關於除夕過年作文錦集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除夕過年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除夕過年作文錦集6篇

除夕過年作文 篇1

在一片鞭炮聲中,我們告別了去年,迎來了充滿活力的新年。

大年三十晚上,整個深圳沉浸在一片喜慶節日的氣氛中,紅紅火火迎接新年。

深圳的大街小巷,高樓大廈,掛上了紅豔豔的圓燈籠,園嶺的工商銀行大樓上,高懸着“恭賀新禧”巨幅掛匾。我們小區的入口的醒目位置上,新年祝福語和大大的紅色福字相輝映着。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喜慶的紅色中,

人們在很久以前就發現了火,火對人的改變非常大,使人吃上香噴噴且健健康的食物,人們後來逐漸從使用天然火發展到能夠自己生火。延至於今,人們一直將紅色作為喜慶的顏色,希望在新的一年,我們的生活能夠紅紅火火,福氣到家。

還有一種非常受人喜歡的顏色是金黃色,因為金黃色象徵金子,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夠招財進寶。所以,新年的家居佈置,少不了在家裏的茶几上擺上金黃色的橘子,還有外形是元寶或金幣的朱古力糖果等等。這些都寄託着人們對新的一年的希望與祝福。

有一種風俗是,在新年的前一天去逛花市,希望將舊的一年裏不好的運氣通通甩走,迎來五彩繽紛的新的一年。

我們在花市裏挑了幾株含苞欲放的桃花,祈願來年走好運,讓桃花帶來了春的氣息。

粉紅色的花瓣在家裏大廳開放時,既使家裏變得更加温馨與温暖,更增添了新春的氣息。

大年夜,我們小區很熱鬧,廣場上,孩子們在外面玩着,追逐着,洋溢着歡樂的笑臉。,鞭炮的噼啪聲此起彼落。為小區裏增添了節日濃濃得歡樂的氣氛,

讓我想到小時侯過春節是的情景,盡情的玩耍,無憂無慮。

過年是由許多快樂元素組成起來的一個五彩繽紛的節日,讓我們與家人與全國人民一起享受春節的快樂!

除夕過年作文 篇2

今天一起牀,爸爸和叔叔就忙着貼起了春聯,我站在門口一看,大家都在貼春聯。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麼都在貼春聯呢?”媽媽對我説,今天是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貼春聯。我突然想起老師也曾經給我們講過“年”的故事:“從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它天天都騷擾人們,因此,它把天神都惹怒了。於是,天神把年封在山中,一年只許它出來一次。人們都很害怕年,一到過年就想方設法提防年的攻擊。有一年年又出來了,這時,人們在年的面前放鞭炮,把年嚇得魂飛魄散,人們又拿出一些紅紙,把年嚇得落荒而逃。不久,人們發現了年的弱點:怕響聲和怕紅色。從此,就形成了過年放鞭炮,貼春聯的風俗習慣。”

過年嘍!過年嘍!好熱鬧呀。

除夕過年作文 篇3

除夕夜,我和奶奶一起放許願燈。它飛的很遠很遠,載着我長大的夢想越飛越高。晚上十二點到了,人們家家户户放鞭炮放煙花,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新的開始,新的奮鬥,我要努力學習,加油加油再加油,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的20xx!

除夕過年作文 篇4

除夕值班,為燃放煙花爆竹值勤。

過年挪下除夕咋行,回頭補寫,叫倒敍,就是回憶的意思。

“葫蘿蔔,xx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兒要吃葫蘿蔔,大人沒得錢……”

這首童謠節奏輕快,意思卻酸酸的。

每當唱起這首兒歌的時候,媽媽的笑容有些怯情,總是從罈子裏戳兩筒米——“去、去爆米花去。”

嘣!飄香溢熱的煙霧瀰漫在冬天街巷的風裏、瀰漫在孩子們的眼神裏、瀰漫在那個清貧又容易滿足的日子裏。

剛爆出的米花像雪花一樣瑩白,不是冷的,燙手,放進嘴裏,嘿,化了,——土地和陽光的滋味化到肚子裏、化到幸福甜蜜的心坎裏。

過除夕的規矩挺多,有些和娃兒無關,我不告訴你,讓你各人去回憶。

我過除夕心裏是恐懼的,從推湯圓那天心裏就忐忑不安了,是因為媽媽告訴我:“把你的那些野性子收起來,警防遭封印、警防嘴巴遭縫倒起。”

封印就是用篾爿打你的屁股和手板心,要打起紅紅的藍藍的印子——豬兒子印、豬屁股上的印戳子,有紅的、也有藍的。

心裏嘀咕:“打手心和屁股有啥好怕的,又不是沒捱過;嘴巴縫倒起,嗯,不敢想,人活起的意思全在嘴巴上啊。”

媽媽看我的樣子,補上一句:“過年遭了封印,新的一年天天都要捱打。”

哇!

現在回憶起來,捱過不少打,過年的日子裏一次也未捱過;縫嘴巴,媽媽只是拿針在我眼前晃來晃去,“下手啥,咋不下手呢?”心裏嚷嚷,説不出來,萬一下手,咋辦?

窮人盼過年,富人天天過年。

媽媽中午還説:“唉,總是肉來肉去的。”過去的日子哪能和現在比,盼過年,盼的是有肉吃。

家家都會把肉票存起,等到年前去割肉,一割就是十幾斤,用來碼鹽肉薰臘肉灌香腸。忙這些事是歡喜的,額頭會浸出細細的汗粒,肉要一塊一塊的,選通風的地方掛起來,讓風慢慢吹乾。

盼着除夕,盼着除夕的年飯,盼着肉吃進嘴裏,我會做夢,夢見嘴裏流出哈喇子。

媽媽説我們的肉要從除夕吃到十五,在年裏我們天天吃肉,吃得人見到肉就發膩。怎會呢?媽媽撒謊也不臉紅。

煮年飯從除夕的'早上就開始了,用水桶一樣的大銻鍋,把鹽肉臘肉香腸煮進鍋裏,要煮熟了,放進葫蘿蔔、白蘿蔔、青菜頭、什什(青菜梗)滿滿的一大鍋,熱氣騰騰,——肉香、菜香、年香彌滿房間,彌滿村子的天空。

吃年飯的時候,把湯凳在微火上煨起,隨便吃好久湯都是滾燙的,每個人的臉龐紅潤光澤,腳丫子上的凍瘡癢癢的,血液在周身歡快地奔跑。爸爸愜意地喝酒,我們會端起碗來以湯代酒和他碰杯,他説:“不行、不行,今天過年都要喝點。”先從媽媽開始,他用筷子頭蘸一滴酒讓媽媽抿,媽媽一抿,手直在嘴前晃扇,我也抿點,哇,酒是衝的,衝得想流淚。爸爸“哈!哈!哈!”大笑,他的笑聲粗隆而渾厚,眼裏閃爍猩紅的光芒,像爐膛裏暗燃的炭火,深沉熾烈。爸爸對我説:“開了年的夏天送我去上學,我們不上家門口的闆闆校(民辦校),上十二小,那兒教室亮堂、操場寬暢、校園像座花園,是讀書的好地方。”我望着爸爸碩健而韌強的臉膛,他的眼裏蒙着一層霧光,鑽出來的不是火苗,是一株青草,開着兩朵戒指一樣美麗的小花。

童年沒有幸福的概念,只有稱心和滿意。什麼是幸福呢?看見好吃的東西忘記了飢餓。

年飯吃到了深夜,媽媽看我打盹了,“夢蟲蟲去睡吧。”只是擦擦臉揩揩手,我就爬上牀進入夢鄉了。這可不是不講衞生哈,除夕有民俗——水不能往外撥,地也不能掃,垃圾不許往外倒,否則要蝕財,會敗家的。等到破五了,財神迎進家來了,才能做這些事情。

民俗藴涵着民族文化的背景,那個時代的人民沒有因為尊從民俗而富裕起來:然而民俗給了他們美好的夢想,夢想的美好比現實的美好更有意義,正因為人民有了美好的夢想,那段清貧悲苦的生活歷史才成為了我們民族繼往開來的基石。

我們還會像我的童年一樣看見了好吃的東西就忘記了曾經的飢餓嗎?

忘記除夕的回憶?

在靜謐的早晨,年的滋味的夢鄉里,聽見爸爸興高彩烈的呼喚,“起來啦,起來拜年,吃湯圓嘍。”

嶄新的壓歲錢——爸爸一角、媽媽又一角,別小瞧了兩角錢——鹽添一分可稱三斤、飯在飯店裏可吃“冒兒頭“十碗。兜裏裝着花生砂胡豆,上街玩去嘍。砂胡豆是用淘洗乾淨了的細砂晾乾部後,在鐵鍋裏炒熱,放進浸泡過香料的老胡豆慢慢翻炒,吃起來又脆又酥,只是縫隙裏偶爾有殘留的砂粒,嚼到了會砂嘰嘰的,媽媽説不衞生,她改用食鹽來炒,一樣的可以把胡豆炒得又脆又酥,縫隙裏的鹽粒嚼到嘴裏津津有味,而且不會浪費,生鹽變成熟鹽,可以直接食用。

新年的街上很熱鬧,人頭攢動,賣花炮的夥計不停吆喝,買回幾粒小鞭炮,我不敢拿在手裏點燃,爸爸敢,他用煙頭點燃引線,往天空拋去,鞭炮在高高的天上“啪!”炸響,飛舞紅色的的花雨,散發出一縷硝磺的香味。爸爸説:“最好是放在膽小的人背後燃放,我們嚇他一跳。”我想誰膽小呢?比如媽媽。

我悄悄地放了一粒鞭炮在媽媽的背後,爸爸交給我煙頭,噝噝的“啪!”

“哇!”媽媽像鞭炮一樣跳了起來。

爸爸“哈!哈!哈!”大笑,我跑得老遠,回頭見媽媽笑着來追我。

一家人在笑聲裏追趕,趕往春天的幸福。

除夕過年作文 篇5

2月9日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早最後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對聯。

除夕晚上還要放鞭炮,放煙花。據説除夕是一種妖怪,每到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晚上,除夕便出來禍害人間,可是除夕不知道今天家家户户放鞭炮,除夕聽見了鞭炮,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人們就知道除夕害怕放鞭炮。

這就是除夕的的來歷。

除夕過年作文 篇6

2月9日晚上是除夕夜,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準備看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從1983年開始,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可以説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所以,每年我都期盼着看春晚。

晚上8點整,晚會準時開始。主持人是大家都熟悉的朱軍、董卿等人。晚會以48位主持人演唱的《歡歌賀新春》 開始,以經典的《難忘今宵》結束。節目種類有歌舞、相聲、小品、魔術、雜技等等,演出十分精彩。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小品《我要上春晚》和歌曲《十二生肖》,要説和以往的春晚相比有什麼不同之處,我感覺主要是電子技術更加先進了,視覺效果更加逼真了。比如三位航天員從飛船上走下來的鏡頭,太空和飛船的感覺十分逼真,完全讓人看不出舞台的痕跡。

晚會結束了,新的一年又到來了,不知道下一次的春晚又會是怎樣的精彩。

標籤:錦集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