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清明節掃墓習俗

説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説“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説,“前七後八”,還有人説,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那麼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是多少?當日出發的時間越早越好嗎?下面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清明節掃墓習俗

  清明節掃墓的時間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説,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説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説,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到夏曆十月一才給鬼放假。因此清明後上墳,或十月一前上墳,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有學者認為,“早清明,晚十一”實際上是從活人角度考慮確定的。中國幾千年來以農業生產為主,因此民俗活動時間大多根據農業生產而定。清明過後,氣温升高,我國大多數地方開始春耕、春種、植樹等,農活增多。而夏曆十月一過後,天氣轉冷,農活基本完了。因此,上墳時間多安排在相對農閒的清明前和十一後。但人們又為了讓人感覺是為故者考慮,編造出陰曹地府放假等的.説法。

浙江麗水一帶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還有的地方放得更寬,稱“前七後八”。也就是説,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後四天上墳都是可以的。

傳説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有子孫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的人必須舉着子孫送的旗子才能入場。因此,現在清明上墳時,人們都在已故先祖的墳上插上紙剪的旗子。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後。

清明節的前一天上墳還有一種説法。這一天有人稱“韓氏節”。據説以前一位皇帝錯殺了他的大將韓世忠和梁紅玉夫婦,深感愧疚,便請著名道士做法,使全國所有的在清明節前一天上墳的人們給自己祖先敬獻的東西,全部轉移到韓氏名下。所以清明前一天上墳對你的先祖來説你奉獻的東西他收不到。

清明節上墳的時間和方式,因時間、地點不同而異,然而由於人們對先祖經驗的尊重和崇拜,往往出現墨守成規的現象,而違背了先祖經驗的本意。因此,只要有利身心健康、社會和諧、家庭和睦,上墳時間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而定,抑或不上墳而採用網祭、不燒紙而植樹的方式方法。

所以,對於清明節掃墓的時間,其實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説,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曆法中,為一。掃墓並不一定非要在上午進行,一般在上午8時至下午3時之間都可以,只要不是天未亮或者太陽已下山就行。

更多的人選擇上午掃墓是因為想要掃墓之後踏青的緣故,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很多人都選擇了上午,但其實下午掃墓道路既不堵,也達到了祭祀的目的,沒什麼不好的。清明期間,每天上午9時至11時左右最為擁擠,自駕車的市民可避開車流高峯時間段,錯峯出行。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裏陽台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這一條很重要。

  清明節的來歷簡介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