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除夕的習俗集錦15篇

除夕的習俗1

在除夕之夜,我們全家團聚,吃年夜飯,這是我們普遍存在除夕守歲的習俗。

除夕的習俗集錦15篇

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七年級前夜,因通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

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了家庭成員互敬互愛的美德,這種互敬互愛的美德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家人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得到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這是何等的幸福。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一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通常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頭,蘿蔔頭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

在這一天當中,人們除了要吃團圓飯,還要做很多事,如:貼春聯、燃爆竹、年祭祖等。

其實我們中國的的春節還有着許許多多的風俗,值得我們去了解,去傳承它,不要讓它變成一個回憶。

除夕的習俗2

1、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2、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3、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為“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4、中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5、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牀底點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説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除夕的習俗3

1、貼春聯,貼門神

春聯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門神則有辟邪之用,這都是要在除夕貼好的,門上紅彤彤的春聯,嶄新的門神,向人們昭示着:過年啦!

2、祭祖

祭拜祖墳,宗祠拜祖,或祭拜祖先牌位等形式,都表示着後備兒孫節日之際不忘先人,並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3、守歲

一家人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這個時候,是一家人樂享天倫之時,也是展望未來之際。

4、生旺火

除夕守歲時,屋外點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興旺,五穀豐登。

5、吃年夜飯

傳統年夜飯的名堂很多,一般餃子、餛飩是必備的,取其形狀如同元寶,寓意來年財源滾滾。魚諧音餘,也是年飯桌上年年有餘的吉祥菜品。

6、給壓歲錢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磕頭,老輩給錢。壓歲錢不僅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更有長輩的庇佑,讓孩子們在除舊迎新之際多了幾分欣喜。

7、放爆竹

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

除夕的習俗4

除夕守歲

除夕之夜民間有守歲的習俗。《東京夢華錄》第十卷《除夕》説:士庶之家,圍爐團座,達旦不寐,謂之守歲。除夕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關於除夕守歲的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日守歲。

隋唐時期,守歲之風極為盛行,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守歲詩。范成大在《賣痴呆詞》中吟道: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蘇東坡也有詩云: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除夕守歲的熱鬧景象躍然紙上。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現代守歲時,全家歡聚,開懷暢飲,同時還要舉行一系列的娛樂活動,如老人給孩子講故事猜燈謎,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將、打撲克、觀看電視節目,夜半時分還要煮餃子迎新年。

耍龍燈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公供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璜,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蜕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衝雲端,時而入海破浪。

接財神

民間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七年級,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説:

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説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説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説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除夕的習俗5

除夕的習俗

每當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台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裏,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

除夕在台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後,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閤家焚香叩拜,然後對長者辭歲。接着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遠在他鄉的遊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後,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

上海:“開門紅”

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俗稱過年。年處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企求全家興旺平安。年八年級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為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 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

海南:“吃新節”

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們民族古老的生活習慣與風俗,“吃新節”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穫的勞動成果。飯,是用剛從田中收割來的新穀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釀的;菜、魚、肉等均是當年種養的。

拉薩:祈求

在拉薩,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頂上樹起新的經幡,祈求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經幡由藍、白、紅、綠、黃五色布連接而成,寓有藍天、白雲、紅火、綠水、黃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經經文。樹經幡時.一般先將五色經文布披掛在樹枝上,而後將掛滿五色布的樹枝插於房頂。樹好經幡後,還要在房頂上擺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後邊舞邊歌。

江蘇:“掘元寶”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除夕的習俗6

夏曆臘月除夕,人們喜歡貼紅對聯,放鞭炮,這也有個來歷。

傳説,很多很多年前,森林裏有種非常兇惡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曆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它。為了躲避“年”的災難,人們都要在除夕那夭殺豬宰羊敬供年,讓它脹滿肚子,才不傷害人畜。

有年臘月除夕這天,人們忘了殺豬宰羊來敬“年”,“年”一來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們沒法只好關上大門,爬到竹樓上去躲着。“年”從這家走到那家,到處轉來轉去找東西吃。它見到處空空蕩蕩的一無所得,不由氣得發瘋嚎叫。這時,鄰近一家的竹樓失火了,火勢很大,燒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亂響。“年”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樓上的人們發現了這個祕密,以後每到臘月除夕這一天,便去砍許多竹子來燒,竹子“劈劈啪啪”一爆響,“年”就被嚇跑了。同時,人們還發現“年”拍鮮紅的顏色,於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紅色,掛在大門的兩邊,這就是批符。以後發明了鞭炮和紙,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紅對聯代替了批符。

除夕那天要做什麼

吃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在南北朝的時候我國就已經有了吃年夜飯的習俗。北方人的年夜飯中,最常見的就是魚和年糕了,這兩道菜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魚意味着年年有餘,而年糕意味着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守歲

守歲,又稱為照虛耗、熬年,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在除夕夜一家人團圓在一起,燈火一整晚不滅,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有惜別留戀的感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點起蠟燭或油燈,還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踩歲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全家人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壓歲錢

壓歲錢,又稱壓祟錢、守歲錢等。年夜飯之後,長輩會發壓歲錢給晚輩,因為是用紅色的信封袋(紅包袋裝),故又稱紅包,中國古代也有用紅線將一百個銅錢串成一串外形類似麥穗,表示長命百歲。其中一個説法是歲與“穗”同音,在一些廟宇,會有不少信眾等待上頭香,插上新年廟宇香爐的第一炷香,據説代表吉利與神明一年的護佑。

除夕穿紅衣服的意義

紅色辟邪,紅色吉祥,這種觀念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紅色是太陽的顏色,是火的顏色。隨着時代的變遷,這種尚紅思想一直沒有改變過,新年貼紅對聯,還有舊式婚禮中新婚的紅嫁衣、紅蓋頭、紅蠟燭、新科的紅榜等等,不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要用紅色來增添喜慶。

中華漢民族把紅色視為喜慶、成功、忠勇和正義的象徵,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人們便早早地穿上紅色衣福,或繫上紅色腰帶,有的隨身佩帶的飾物也用紅絲繩系掛,來迎接新年。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凶,消災免禍。

除夕的寓意和象徵

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着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除夕吃年夜飯嗎

是的。年夜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的時候吃。

農曆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晚上的最後一頓飯就被叫做年夜飯,對於中國人來説,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又稱“團圓飯”、“團年”或“閤家歡”,這頓飯意味着告別舊歲迎來新歲。年夜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幾點吃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當你一家人都團聚了,高高興興地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時候,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年夜飯裏包含的是中國人的親情,融入的是一種文化傳統。

除夕的習俗7

農村除夕講究多,不懂這些民俗小心捱罵

大年三十這天一清早要貼對聯,門神,掛大紅燈籠之外,記住千萬別説不吉利的話,最忌諱説帶“死”的詞。比如有些人的口頭嘽“要死了”嚇我一跳,還有媽呀“嚇死人了”,這種話老人聽到後會當場訓人。

記住:這一天要記得帶兒孫去祖先墳前“上亮燒紙錢”,須心誠還得磕頭,方能求得祖宗庇佑。

吃團年時還得再敬祖先,桌上最少四菜一湯煙酒茶點;燒香紙時先跪請各位祖先入席,再跪着稟告祖先要保佑後代子孫平平安安,來年生意紅火,做事能發大財,十分鐘後還要恭送祖先歸位之後全家人才能上菜開飯。

記住:三十晚上最好都別睡覺陪陪長輩守歲,給老人小孩準備好新衣服,還有壓歲大紅包。

記住:三十晚上的柴火得燒旺,這代表“火火紅紅”日子會越過越旺,農村俗話“十五晚上燈,三十晚上火”,十五的燈指圓宵節

過節時:正月七年級到十五(春節)

新年七年級零晨三點左右要舉行磕頭敬天地,還有土地河神,香紙燒完後要放鞭炮慶祝,這裏邊講究最大,要比鄰居放的早,放的多,還要炮聲響的長久,中間千萬別斷,長輩聽到炮聲比別人家好會高興的合不上嘴。

七年級開門得見院子一層厚厚的紅色鞭炮渣,喻意開門紅,老人小孩才會覺這年過得紅火。打掃的鞭炮渣先堆在顯眼的地方讓別人知道你家過年放的炮多,別人會祝福你,説年過的紅火啊,老人聽了笑哈哈。

七年級至九年級,農村叫作三朝年,這三天基本都在家陪親人。七年級小孩老人都要穿一身新衣服口袋要裝壓歲錢,最好都是紅票票,紅包裏裝幾張?以6張8張最有寓意,6代表六六大順,8代表“發”。

切記不敢説不吉利的話,千萬別惹老人小孩生氣和弄碎了東西,有句俗話“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就這意思。臘月尾是除夕,正月頭是七年級。

七年級不出門,八年級拜家門。為啥七年級不出門這主要是怕撞到“太歲”,如撞到“太歲”迷信説這一年都不會順利,還會黴運纏身。

每年的太歲都不同姓,今年姓朱,明年張,後年李,所以長輩都會提前告知年輕人太歲到底姓啥,提醒後人一定要注意。

八年級拜家門,到八年級可以全家都去叔伯家拜個早年,進門前有講究,先放自己帶的鞭炮,這代表誠心誠意,鞭炮當然越響越好。要祝福主人全家新年好,要有抱挙恭喜發財的手勢,吉利的語言自己組合,主人愛聽就行。

九年級可以走親訪友,但有講究,關係最好的要先去,窮點的親戚家也應先去,記得紅包要備足,要帶禮物不能空手。

再看有哪些吊吊不懂會得罪人

1.吃團年飯時沒敬長輩,得罪人(太沒禮節)

2.請祖先燒紙時不虔誠,得罪人(不孝子孫)

3.除夕夜不陪老人守歲,得罪人(太沒規矩)

4.三十七年級説了忌諱話,得罪人(太沒教養)

5.長輩家拜年沒祝福語,得罪人(不懂尊重)

6.走親訪友先去富人家,得罪人(嫌窮愛富)

7.發紅包的票票不一樣,得罪人(瞧不起人)

8.空手不提禮物走親友,得罪人(不懂人情)

9.拜年親友家裏不吃飯,得罪人(架子很大)

10.主家給的紅包不接,得罪人(當他窮人)

哪些沒做對會捱罵

1.走親訪友見到長輩不尊稱,會捱罵。

2.三十七年級説了犯忌諱的話,會捱罵。

3.長輩給的紅包你拒不接受,會捱罵。

北方農村“拉幫套的”,是一種什麼民俗現象

小時候曾經聽過罵人的話,農村婦女會罵人你是個“拉幫套”的,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難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拉幫套不能算是民俗,應該算是特定時期的一種陋習,民俗一般是多年傳承下來的一些習慣,一般是偏正向,而拉幫套確實不值得提倡的事情。

農村種過地養過馬的都應該知道,馬在拉車的時候,可以分為轅馬和串套馬,轅馬是主拉車的馬,而串套馬是輔助拉車的馬,在兩匹馬都無法拉動的時候,會使用三匹馬同時拉車。第三匹馬就叫幫馬,這種現象就叫“拉幫套”。

以前的時候,北方地區人煙稀少,後來各地區的人都闖關東,進入北方地區,而這些闖關東的人大多以男性居多,所以就造成了北方地區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很多男人都無法娶到老婆。所以在一些山區和偏僻的地方,當地的家庭中,男人因身體重病無法負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的時候,妻子會在丈夫的同意下,再尋找一個年輕力狀的男人幫助養家餬口,負擔起全部的家庭責任。三人共同生活,人們把這種陋習稱之為“拉幫套”。而等丈夫因病亡故以後,負責拉幫套的男人會和女人一起結婚,繼續生活下去。

建國以後,婚姻法施行,所以這種“拉幫套”的陋習就逐漸消失了,拉幫套的陋習是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下和家庭極度困難沒有出路的情況下才採取的一種婚姻方式,所以現在根本就沒有了。所以説不能把它歸類為是一種民俗。

除夕的習俗8

習俗

除夕祭祖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過去,祭祖儀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身穿盛裝的同一姓氏宗族參加,儀式較為隆重。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餚,進行拜祭。

在東北的農耕地區,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動一般都是在歲末舉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臘月二十八至除夕這幾天。祭祀的形式依條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興旺、財力殷實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稱“家廟”,他們祭祖活動則集中在這裏舉行。在祭祖的日子,當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員齊集家廟,事先已將應用的供器擦洗乾淨、供品預備齊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畫像(俗稱影像)按輩份順序擺掛。隨後在族長主持下,所有人按輩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禮。

各家各户的祭祖則雖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飯前進行。先是到自家的墳塋地祭祀,有的只是磕頭,有的還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稱為“給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順序當然是從墳地中輩份最高者開始。把炕桌擺在墳前,磕頭行禮,再倒一盅酒於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後,把飯菜埋進土裏,算是給祖宗們“送去”了,同時還要在墳前燒紙,算是孝敬祖先們過年期間的“零花錢”。

主要的祭祀則是在家中進行,時間多是在除夕晚飯前後,民間稱之為“接老祖宗回家過年”。因為傳説死者的魂靈不能在白天行動,所以要等天黑以後進行,以滿族人家的做法比較典型。先將香爐、香筒、燭台(俗稱五供)或者木香碟,擺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蓋上,將平時放在“祖宗匣”裏的族譜“譜單”(世系表)請出打開掛在西牆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長房主枝沒有譜單,則按照譜書的記載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諱”寫在一張長紙條上張掛,俗稱“祖宗條子”或“譜條子”,也有的是擺放木牌位。

擺掛好後開始上香擺供,全家大小依次磕頭行禮。所擺的供品一般是麪食和水果之類。許多人家專門為除夕祭祖蒸白麪饅頭,每個上面點一個紅色的圓點,每兩個平面相合摞在一起為一組,一般是三至五級,各盛放在白色瓷盤當中。這些供品一直襬到正月初五,而且從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晚兩次在祖先神位(譜單)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經行禮後把“老祖宗”送走,即將譜單或牌位收歸原處。還有一些地區在除夕晚上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舉行一些祭奠儀式。比較有特點的是將其生前穿過的衣服疊好擺在炕上,然後晚輩們跪下磕頭,嘴裏還要説“xx(對長輩的稱呼)回家來過年吧”。

另有在房山頭“落地式”煙筒根處燒紙祭奠,因民間傳説這裏是本家亡故之人魂靈常棲身之處。燒紙時嘴裏還要“叨咕”一些寄託思念和請求保佑的話語,而且相信祖先們一定會聽到,給家裏人帶來幸福和安康。

古代習俗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祭祖禮節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到來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俗稱"天地供"。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着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

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七年級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台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後,進行一年中最後一次祭拜祖先。還有的地方七年級在家裏祭拜之後,還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

除夕的習俗9

除夕習俗之一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除夕習俗之二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除夕習俗之三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除夕習俗之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除夕習俗之五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除夕習俗之六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除夕食俗: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着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着耳朵,遠遠地探着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着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

還要祝福新的一年!

除夕的習俗10

實踐目的:

為響應我院對此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要求,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我於XX年1月26 日 至XX年2月17日期間開展了體驗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氛圍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新春佳節來臨的契機,依靠自己所學知識及走訪長者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會實踐作業。

實踐內容:

在開展活動之前,調查傳統節日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市區鄉村的飲食文化習俗、鄉村的文娛及傳統活動。

在調查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大文化習俗時,採取先農村後城市的方法進行調查,在此期間我發現我們的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特別多。

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須要有魚(年年有餘),有雞(大吉大利),其他的隨自己喜歡的定。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

主食是餃子,餃子的説道很多,最好是豬肉芹菜的,要選兩個餃子一個放硬幣,一個放糖,看誰能吃到,誰吃到了就祝福來年一年財源廣進,幸福甜蜜。其實這個祝福很好,誰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氣。餃子煮好了要從鍋心澇第一下幾個丟外面去,據説是為了敬給過路鬼魂。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過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過年還會備很多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就是現在的什錦果脯。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年夜飯做好還沒吃之前要放煙花鞭炮,這是孩子門最喜歡的節目了。其實煙花春節一般要放兩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飯和年夜飯前,七年級早中晚飯前都要放,還有逢五的日子。

由於價值取向不一樣,喜好不一樣,遇到具體事物時,各人會有各人的選擇和判斷。對於傳統習俗,我們不妨採取包容的態度,允許大家保留各自的觀點和做法。隨着社會的發展,當絕大多數人的認識趨於一致時,自然而然就實現了與時俱進。如果不顧現實和民眾心理,單憑理想就去推行所謂的新政策、新觀念,那會遭到羣眾抵制的。傳統習俗的形式和內容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我們只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除夕的習俗11

除夕習俗: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除夕習俗: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除夕習俗:飲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除夕習俗: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除夕習俗:祭祖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除夕習俗: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除夕

習俗: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説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除夕的習俗12

1、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2、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3、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説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4、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5、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6: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7、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8、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説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9、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

10、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除夕的習俗1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同,在我的老家河南,你知道是怎麼過年的嗎?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每年的除夕早晨,大人們早早起牀,家家户户都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通通的春聯、年畫、窗花等,貼在大門或窗户上裝扮,春聯上的吉祥話兒、美麗的窗花、造型不一的年畫,讓我們瞬間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這一天還會大掃除,寓意是將一年裏的晦氣全部掃出門,有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意思。

今年的這一天,奶奶和媽媽在家包餃子,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我則約幾個小夥伴一起去附近的地方放鞭炮去了。

到了晚上,大家圍着桌子坐下,桌子上擺滿了美食,有餃子、火鍋、臘肉等。爸爸看見我正在吃餃子,於是問我為什麼要在春節吃餃子?我想了想回答到:“好像是為了預防耳朵被凍傷。”爸爸笑着説:“不錯,餃子是醫聖張仲景為了治療老百姓得的凍耳所製作的。後來不斷模仿改良才有了現在所吃的餃子。"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很快就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着春晚開播。

除夕,就像一首輕快的樂曲環繞在我的心頭,讓我陶醉其中。

除夕的習俗14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xx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xx年,除夕依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歷史記載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風俗習慣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漢族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中國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年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着紅燈籠,堂屋燃着熊熊的紅火,點着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牀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節日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衞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説“不要”,而是説“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説“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説“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説,否則新年不順。

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説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敍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除夕的習俗15

年夜飯必備菜

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的除夕菜譜,要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而陝西地區除夕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在安徽南部,除夕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

湖北東部地區的除夕菜譜,主要有“三蒸”、“三糕”和“三丸”。所謂的“三蒸”是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而“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地區的一般人家,除夕要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

贛南地區的年夜飯一般為12道菜,南昌人家除夕宴的十多道菜,要講究四冷、四熱,要有八大菜、兩個湯。浙江有些地方的年夜菜要有“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內容也是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

各地的除夕年夜飯上,總有一些年年必備的菜式,這是多少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例如蘇州一帶,除夕餐桌上必有青菜(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的除夕菜譜裏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

皖中、皖南的除夕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是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而另一條是鰱魚,是可以吃的,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一般都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除夕飯桌上,總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吃飯時,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進寶。而安慶地區的當家人,往往在年夜飯前要先吃一碗麪條,叫“錢串子”,也是求財的含義。南昌地區的年夜飯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除夕夜過了就是新的一年,大年七年級要吃的東西也一定是富有吉祥寓意的。例如上海人大年七年級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雲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吃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徵萬事如意,吃發芽菜(用蠶豆泡發的)寓意發財。

年夜飯菜譜

一、魚香茄子煲

食材:茄子200g,肉餡80g,調料:料酒5g,醬油10g,鹽8g醋5g,糖5g,澱粉3g,葱3g,姜3g,蒜3g,味精lg豆瓣辣醬5g

1、茄子洗淨去皮、去蒂,切段後放入鹽水中浸泡後,控幹水份。

2、葱、姜、蒜均切成末,肉餡加入料酒攪拌後備用。

3、將醬油、鹽、醋、糖、澱粉、味精、葱、姜、蒜放入碗中,調成汁。

4、鍋內倒入油,待6成熱時,放入茄子條,炸一分鐘後撈出控油備用。

5、鍋內留少許油,加熱後放入肉餡、豆瓣辣醬,煸炒至脱生,放入茄條,不停地煸炒,待茄條炒軟且成熟後,放入碗汁,迅速翻炒使汁掛勻後出鍋即可。

二、香菇蒸鱈魚

年夜飯菜譜食材:鱈魚200克,香菇1—2朵,小紅辣椒10克,香葱10克,料酒1小匙,蒸魚豉油1小匙,鹽1克

1、把鱈魚洗淨,瀝乾水分;香菇洗淨,去蒂,切成薄片。

2、取一個小碗,加入一匙蒸魚豉油,再加入一匙料酒,少許的鹽,攪拌均勻,做成味汁。小辣椒洗淨切碎,香葱切末。

3、把鱈魚放入盤中,把切好的香菇片擺在鱈魚上,均勻的澆上調製好的味汁,放入蒸鍋大火蒸6分鐘,然後關火,打開蓋子,撒入紅辣椒碎、香葱末,再蓋上蓋子燜2分鐘就可以了。整個製作過程如此簡單,不需要加油,不需要動用你的過多廚具,輕輕鬆鬆就可以享用到健康美味的小菜。

三、栗子燜雞

食材:雞1.5公斤,栗子400克,雞湯500毫升,醬油200克,白糖30克,味精2克,料酒50克,豆油600克(實耗75克),芝麻油20克,大葱段20克,生薑絲10克,澱粉40克,熟芝麻25克。

1、將雞淨膛後,洗淨,去頭爪,剁成長3釐米,寬2釐米的塊,放碗內,加少許醬油、料酒攪拌均勻,醃漬入味;

2、栗子洗淨,用開水煮片刻,撈出,去皮;

3、炒鍋放豆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雞炸一會兒,用漏勺撈起,控幹油。餘油倒出;

4、炒鍋留少許油,燒熱,放入薑末煸炒,再下入雞塊,烹入料酒、加醬油、白糖炒勻,加入雞湯,用旺火煮開,放入栗子肉同燜,燜至栗子和雞肉塊酥爛時,投入味精、熟芝麻、葱段、薑絲炒勻,用濕澱粉勾芡後,出鍋入盤,淋上芝麻油,即可。

飲食原則

少吃油炸、燒烤的食物:大部分食物經過高温燒烤、油炸都會改變原有的營養成分,急速加熱食物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吃多了反而不利於營養的吸收。

不要暴飲暴食,八分飽是最好的狀態:春節期間桌上的美食相當豐富,但也不能暴飲暴食,增加腸胃負擔,損害胃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肥胖、脂肪肝等病狀。

飲食注意細嚼慢嚥:如果春節期間狼吞虎嚥的吃飯方式,容易導致體內食物堆積,腸胃超負荷,腸道蠕動速度減緩。長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導致各種腸道疾病的發生。細嚼慢嚥,有助於讓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而不至於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

標籤:集錦 除夕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