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的資料彙編15篇

端午節的資料1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

端午節的資料彙編15篇

端午節的資料2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説法。

端午節自古便有食粽、飲雄黃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自XX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XX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XX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節日名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午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

天中節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

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禮節

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節日曆史

節日起源

端午節起源説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説影響最為廣泛。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永樂年間禁宮中就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北方人還有將鵓鴣鳥藏在葫蘆,懸於柳枝,彎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蘆中,鵓鴣就飛出來,以此來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也是常在端五日舉行,考其淵源,正是遼金遺俗。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來自民間的許多夏令保健活動,也摻雜在這個節日習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們要羣入天壇去避毒,過了正午才出來。在端午節還講究捉蝦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針刺破蟾眉,將蟾蜍汁擠出。蟾蜍是一種珍貴的中藥,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以菖蒲漬酒飲用避惡氣,用艾葉插門固為前代之遺俗。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為這樣可以避蟲毒。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競渡規模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

宋代就出現的端午貼天師符風俗,到明清時更為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極力打扮小女兒,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歸寧,稱之“女兒節”。

近現代

XX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XX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曆端午當日放假1天。

XX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資料3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從春秋戰國至今,端午節已在民間傳承兩千多年。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但以祭弔屈原之説流傳最廣;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包粽子、劃龍船是普遍習俗。

端午節的資料

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各本其源,有屈原説、伍子胥説、曹娥説、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等,屈原説最受認可。

屈平(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在我國曆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説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鍾馗捉鬼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戴香包

端午節戴佩飾香包之類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歷史。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縫成的。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顏色鮮豔,袋囊內的填充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吃粽子

端午佳節,當然少不了粽子這個主角。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戴香包

端午節戴佩飾香包之類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歷史。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縫成的。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顏色鮮豔,袋囊內的填充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賽龍舟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在湖南汨羅市,賽龍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而在廣東,龍舟競渡之前,要首先進行請龍、祭神的儀式。

賽龍舟作為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除了端午節之外,也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如果從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這個説法去理解,它現在已經超越了一項體育運動的範疇,變成了一種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圖騰。

端午節的資料4

大家都應該知道農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6月16日是什麼節日吧?對,沒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活動也是各種各樣的。有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等,但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嗎?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説一説吧。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大臣叫屈原。為了楚國的強盛他主張聯合齊國,共同與秦國抗爭,楚王聽信奸臣讒言,把他降職流放,屈原不忍看到祖國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決心[來源]用生命喚醒大家振作起來,於是就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江裏。

老百姓知道後搶着划船到江裏去搭救他。為了不上水中的魚蝦咬食他的身體,人們向江裏投食物,後來演變成為包粽子投入江中。每逢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端午節的資料5

在我國,每到端午的時候,我們都會唱起這首童謠:“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端午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同時,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端午流傳下來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也因此,過端午也成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關於端午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如今,端午已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名稱與來歷

一、端午的名稱

端午為什麼要叫端午?它還有哪些其他的名字?端午究竟從何而來?最初的端午究竟是什麼樣子?端午和我們崇尚的龍文化有着怎樣的淵源?看似熟悉的端午,它的身上卻有着太多的祕密不為我們所知。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可以説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圖為周處處三害故事插圖——周處鬥蛟龍。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説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説:“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説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國畫《端陽佳節》。端陽節是端午的別名之一。也許您還不知道,端午是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別名最多的一個。每一個名稱,都代表了人們對端午這個傳統節日的一種獨特理解。

據統計端午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沈榜宛《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也稱“菖蒲節”。

二、端午的來歷

位於介休綿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介子推是清明節由來傳説的主角,可也有人認為端午的由來與他有關。關於端午的由來,歷代學者有着不同的説法,各地也都有着很多傳説。我們只能把這些説法羅列出來,供諸君一覽。至於哪一種説法更接近真相,還有賴於學者們進一步考證。

一説認為端午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為端午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説認為端午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説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説認為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説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説認為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説認為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八説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説認為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户飾,以懲惡氣。

十説是民間有一傳説認為,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眾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為端午,以示悼念。

在上述這些傳説中,紀念屈原成了流傳最廣的一種説法。屈原是為國家而死,他的死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加上其剛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詩作的深遠影響,秦漢以後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為人們所認同並相沿迄今。

(一)解讀端午起源諸説

我國夏季中最重要的節日當推“端午”。

端午何時起源?長期以來聚訟紛紜,至今仍在爭論不休。倘若我們把思維準星對準端午,在浩繁的文獻堆中梳理節日的塵封記憶,就會發現關注端午探其源流的學者頗多,且代不乏人。

(二)古代學者學説

端午早已走進學者書齋,古人對端午論述影響較大的學説有三:

漢服同胞舉行浴蘭節儀式,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慶祝傳統節日端午。

1.源於浴蘭節説

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為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説成立,端午在先秦時代已出現,迄今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

2.“惡日”説

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説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以除瘟、驅邪、求吉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端午。

3.追念歷史人物説

歷史文獻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愛和恨的記錄留給後人的紀念品。而重論理、愛憎分明的漢魏文人痛恨忘恩負義又稱雄一時的霸主越王勾踐、晉文公,把悲憫之心投向直言敢諫的伍子胥,功不求報的介子推,東漢蒼悟太守陳臨,於是在漢末,把節日與歷史人物聯繫在一起,在今吳(浙江地區)有五月五日迎伍子胥的習俗(《曹娥碑》),而晉地有追念介子推之説(《琴操》),漢代在岑南蒼悟(今廣西),百姓五月五日在東城門上,令幼童潔服起舞,追念以誠信、孝道治郡的太守陳臨(《後漢書》)。

屈原與伍子胥。提到端午,我們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除了粽子外,只怕就是一些值得懷念的歷史人物了。可端午是否真的源於人們對他們的紀念呢?

當我們對漢魏這段文獻資料進行搜索、掃描時,忽然在我的腦海裏一瞬間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疑問,楚人創立的大漢王朝,風雨400年,充滿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衣被漢文化數百年,而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時代給端午活動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因而許多學者認為端午與屈原無關,絕非無稽之談。

當歷史長河流入東晉,經過戰亂洗禮的文人虞預在《會稽典錄》中,又記錄了浙江人五月五日紀念曹娥之俗。善良的庶民們又把同情之心獻給孝女曹娥,端午又稱“女兒節”。

到了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紀念屈原説,樑人吳均《續齊諧記》也有類似記載。值得關注的是端午划船比賽,紀念屈原的活動也已出現,但在東吳,是紀念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又説競渡源於勾踐操練水軍。顯然,端午競渡之俗具有地域性。

紀念歷史人物説,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説,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附會之辭,難以置信。

三、現代學者的創新説

20世紀以來,隨着民俗學的進步,關注端午的學者與日俱增,有建樹的論説不斷湧現,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起源於古代對龍圖騰的崇拜。按照聞先生的説法,端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龍的節日”。

1.祭祀龍圖騰説

聞一多先生始倡此説。他在《端午考》一文中對端午的起源旁徵博引。詳細地論證,提出端午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崇拜的節日,是“龍的節日”。

2.端午源於夏至説

首倡夏至説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香港秦興書局1963年出版)一書中提出,端午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源於夏至説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説》(《文史知識》1983年5期)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中“鬥百草”、“採雜藥”等與屈原無關。20xx年12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國際學術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説,又提出端午即夏至,令人耳目一新。

筆者認為夏至説頗有建樹,但“端午出現於三代”的論點我不敢苟同。在甲骨文、金文中僅有春、秋兩字,而無夏至的概念,在其他相關的三代的考古資料中,尚未發現有關材料。夏至作為節氣始於戰國,完善於漢武帝時代,且以太初元年(前104年)頒行新曆——太初曆為標誌。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夏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推行全國,具有合法地位。太初曆是司馬遷和唐都、落下閎等人在漢都長安制訂的新曆法,是我們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科學完整的歷法。如果此説無誤,那麼端午定型於西漢長安順理成章,這一現象與當時流行的陰陽五行説不無關係。漢人應劭《風俗通》中記載漢俗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黃、白、黑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繫於臂上,稱為“長命縷”或稱“續命縷”、“五色縷”、朱索等,以此驅瘟病,除邪,止惡氣。《後漢書禮儀志》中也有類似文獻記載。如此,時間、地點,風俗,融為一體,端午誕生漢都長安,如瓜熟蒂落。

端午節的資料6

【端午節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説吃五月端粽鍋裏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裏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託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説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躲五

農曆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週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時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孃家,在節前或節日裏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蓆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9、驅五毒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10、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説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遊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説原為投入河水中飼餵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種中藥,味辛甘,能殺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12、破火眼

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裏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説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13、遊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遊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14、剪綵葫蘆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15、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説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XX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説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究認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

袁學駿説,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歷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曆一月七年級)春節,二月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自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早晚相當,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氾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説,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

袁學駿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後,後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為了讓魚吃飽後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競爭,於是比賽逐漸展開,至於龍舟,則更晚一些。

端午節的資料7

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重陽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要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傳説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破亡,於是便憤恨跳江,人們怕江裏的魚兒吃掉屈原,於是便包粽子,將粽子投到江裏給魚兒吃。屈原跳江時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們會包粽子嗎?要先到店裏買粽子葉子,再買點糯米,花生,葡萄乾等,先把粽子葉清洗乾淨,然後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葉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狀包起來,最後用繩子一綁就好了,由於我是初學者,總是把它包不緊,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説,蒸了一個小時後,打開一看,雖然皮已經開了,但仍然飄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嘗一口,更是無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過粽子後,還要賽龍舟。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龍舟比賽,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熱鬧的場面。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尊老愛幼。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端午節的資料8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説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節日名稱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裏説:“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午的多個名稱叫法:

端午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龍舟節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廣東地區稱之為扒龍船。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多年,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

天中節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

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禮節

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

端午節除是古代圖騰祭祀節外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起源考證

考古研究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眾説紛紜,説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説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説》)。

據考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吳越之地於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上海縣馬橋公社俞塘村的一片古海灘上,原住着一羣古越族先民。專家推測,最早是古越祖先將部落圖騰繪製在獨木舟上,又划着這種舟去探親訪友,有時大家遇到一起,便會趁興比賽誰劃得快。隨着龍神觀念逐漸成為炎黃子孫共同的意識後,圖騰舟也就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龍舟,並從中產生出競渡的遊藝形式,此後漸漸形成為中國各地的傳統風俗。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論文會考證認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分,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裏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遊戲,繪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古研究的發展和發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證實,聞一多先生的考證是科學的。中國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源地。從發掘的原始文化遺存和歷史傳説結合起來看,中國長江以南曾居住着一個龍的圖騰族羣,即古百越族。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龍祖的節日。

端午龍舟競渡之俗起源於南方,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跳江自盡而最後形成端午節傳統風俗。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説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着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

紀念説質疑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節紀念屈原説,樑人吳均《續齊諧記》也有類似記載。值得注意的是端午節划船比賽,在紀念屈原前該活動早已出現。而在東吳,是紀念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又説競渡源於勾踐操練水軍;顯然,端午競渡之俗因地域不同而所紀念人物説法不同。

對於諸“歷史人物紀念説”,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牽強附會之辭,難以置信。尤其是可疑的“屈原”,聞一多認為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才出現的,而端午節很早以前便已存在。學者胡適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因為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之前,史書上沒有關於屈原的記載。在司馬遷前至戰國屈原所在時期百幾年這段時間裏對屈原的記載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麼一牛人,史書上不該空缺的,司馬遷有可能道聽途説寫了個《屈原列傳》。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獻,而南朝離屈原跳江自盡間隔了七百多年。

在《續齊諧記》記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愛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78年前後,愛國地點和目標是楚國,當時秦國負責扮演的是侵略者的角色。且不討論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如果屈原真愛國那可上前線英勇殺敵去,跑到江邊去進行“愛國自殺”,這種愛國方法特另類。假如屈原真的是愛國,那他愛的只是他的楚國,此後東亞大陸的這塊土地上出現了很多個國家,祖國也換了一次又一次。屬於當時楚國的後裔吃粽子紀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當時的秦、齊、燕、趙、魏、韓這六個外國的後裔,吃粽子紀念屈原屬於莫名其妙了。

為什麼要將屈原與節日捆綁在一起,因為要樹立屈原這麼個典型,讓廣大老百姓學習領會貫徹去忠君愛國。統治者高屋建瓴,皇帝換了幾十茬,紀念屈原是哪一朝代都要堅持的。為了讓忠君愛國能夠行得通,就需要樹牌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屈原能寫點詩歌,容易引起老百姓好感;其次,屈原是個部長級別的官員,能夠引起官僚階層的共鳴;再而,屈原是忠心的臣子,主子都把他放逐了,他還要以死表忠心,實為難得的臣子。於是屈原與端午節便捆綁了起來,演變成了紀念屈原忠君愛國的節日。愛國是包裝,屈原是標籤,忠君是實質。屈原這個標籤符號、這個牌坊,成功地被統治者樹立起來,古代統治者利用屈原這符號告訴廣大百姓:要愛國(其實是忠君),要奉獻(就是説為統治者貢獻)。此後一千多年,所有的統治者都興高采烈地擦洗這個愛國牌坊,於是屈原這個符號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並相沿迄今。

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説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晉周處在《風土記》中稱“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見古人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專利。據專家考古考證及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紀念歷史人物説,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説,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一、紀念屈原説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龍蝦蟹吃,人們紛紛往江裏扔飯糰、倒雄黃酒.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紀念屈原説在所有民間傳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譚紹兵學者對這一説法進行了一系列論證.黃榴丹也認為雖説法眾多,但紀念屈原説仍佔主流地位.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二、紀念伍子胥説

在我國江蘇、上海、浙江一帶的吳國故地,一般認為端午節是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因為讒言被夫差賜死,夫差令取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蘇州科技大學戈春源教授曾表示,中國的端午節紀念的5個人,其中屈原名氣太大,人們才逐漸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但他認為龍舟競渡起源於紀念伍子胥. 《荊楚歲時記》的作者宗懍更是直截了當地説,競渡是“斯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三、紀念曹娥説

在浙江的東部地區,當地居民把端午節看作是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四、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説

華夏民族是龍圖騰的崇拜者,聞一多先生在其所作的《端午考》中認為,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古時候我國長江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區,五月江河都會漲水,人們就把希望寄託在掌管水的龍的身上,祈禱一年風調雨順和行舟安全.

聞一多先生還舉出了與端午節俗有關的民間傳説,大體上牽涉到四位古人,介子推、勾踐、屈原和曹娥.愈到後來,屈原就愈超過其他人,成為端午節的紀念對象.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五、夏至説

學者黃石、何新等認為,端午之節,起源於上古之“夏至節”.上古以“夏至”(坤日)與“冬至”(乾日)為一年之兩大節日古,上古的夏至節,是殷商古歷的新年.

同樣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1)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

(2)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3)《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

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六、惡日説

有些學者認為端午是“惡日”的觀念較為古久.《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寫道“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

農曆五月五日所生的孩子也被看作是不祥之兆,多被父母遺棄不養.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户齊,將不利其父母.”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可見從很早起,人們就普遍認為五月是惡月,重五之日更是惡日.這樣,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端午節的詩句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端午節的資料9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説: 紀念屈原,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屈原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的資料10

在我國,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唱起這首童謠:“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同時,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端午節流傳下來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也因此,過端午節也成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如今,端午節已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名稱與來歷】

一、端午節的名稱

端午節為什麼要叫端午節?它還有哪些其他的名字?端午節究竟從何而來?最初的端午節究竟是什麼樣子?端午節和我們崇尚的龍文化有着怎樣的淵源?看似熟悉的端午節,它的身上卻有着太多的祕密不為我們所知。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可以説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圖為周處處三害故事插圖——周處鬥蛟龍。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説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説:“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説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國畫《端陽佳節》。端陽節是端午節的別名之一。也許您還不知道,端午節是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別名最多的一個。每一個名稱,都代表了人們對端午這個傳統節日的一種獨特理解。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沈榜宛《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二、端午的來歷

位於介休綿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介子推是清明節由來傳説的主角,可也有人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他有關。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歷代學者有着不同的説法,各地也都有着很多傳説。我們只能把這些説法羅列出來,供諸君一覽。至於哪一種説法更接近真相,還有賴於學者們進一步考證。

一説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為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説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説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説認為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説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説認為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説認為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八説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説認為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户飾,以懲惡氣。

十説是民間有一傳説認為,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眾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在上述這些傳説中,紀念屈原成了流傳最廣的一種説法。屈原是為國家而死,他的死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加上其剛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詩作的深遠影響,秦漢以後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為人們所認同並相沿迄今。

(一)解讀端午節起源諸説

我國夏季中最重要的節日當推“端午節”。

端午節何時起源?長期以來聚訟紛紜,至今仍在爭論不休。倘若我們把思維準星對準端午節,在浩繁的文獻堆中梳理節日的塵封記憶,就會發現關注端午節探其源流的學者頗多,且代不乏人。

(二)古代學者學説

端午節早已走進學者書齋,古人對端午節論述影響較大的學説有三:

漢服同胞舉行浴蘭節儀式,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

1.源於浴蘭節説

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為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説成立,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已出現,迄今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

2.“惡日”説

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説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以除瘟、驅邪、求吉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端午節。

3.追念歷史人物説

歷史文獻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愛和恨的記錄留給後人的紀念品。而重論理、愛憎分明的漢魏文人痛恨忘恩負義又稱雄一時的霸主越王勾踐、晉文公,把悲憫之心投向直言敢諫的伍子胥,功不求報的介子推,東漢蒼悟太守陳臨,於是在漢末,把節日與歷史人物聯繫在一起,在今吳(浙江地區)有五月五日迎伍子胥的習俗(《曹娥碑》),而晉地有追念介子推之説(《琴操》),漢代在岑南蒼悟(今廣西),百姓五月五日在東城門上,令幼童潔服起舞,追念以誠信、孝道治郡的太守陳臨(《後漢書》)。

屈原與伍子胥。提到端午節,我們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除了粽子外,只怕就是一些值得懷念的歷史人物了。可端午節是否真的源於人們對他們的紀念呢?

當我們對漢魏這段文獻資料進行搜索、掃描時,忽然在我的腦海裏一瞬間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疑問,楚人創立的大漢王朝,風雨400年,充滿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衣被漢文化數百年,而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時代給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因而許多學者認為端午節與屈原無關,絕非無稽之談。

當歷史長河流入東晉,經過戰亂洗禮的文人虞預在《會稽典錄》中,又記錄了浙江人五月五日紀念曹娥之俗。善良的庶民們又把同情之心獻給孝女曹娥,端午節又稱“女兒節”。

到了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節紀念屈原説,樑人吳均《續齊諧記》也有類似記載。值得關注的是端午節划船比賽,紀念屈原的活動也已出現,但在東吳,是紀念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又説競渡源於勾踐操練水軍。顯然,端午競渡之俗具有地域性。

紀念歷史人物説,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説,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附會之辭,難以置信。

【端午節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資料11

端午節的簡介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端午節的來歷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習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端午節的資料12

端午節之所以又叫做浴蘭節,民間主要的説法是因為在古代,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為防止生病,古人就在此時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如漢代典籍《大戴禮》中就説:“午日以蘭湯沐浴”,而《荊楚歲時記》中也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古人對於五月初五的端午洗浴是十分重視的,蘭是一種香草,生山野間,其葉煮湯可以治風,故古人夏初採蘭成風。《詩經·鑲清》就是一首採蘭詩。青年們在採蘭時,相會於水邊,談情説愛。詩句中“士與女,方秉蘭兮”中的“蘭”便是“蘭”。人們將蘭採來,回家煮湯,用以洗身。梁武帝《懺悔詩》説:“蘭湯浴身垢,懺悔淨心靈。”

我國宋代,每到端午時皇帝還要把朝臣召來,命於宮內洗浴蘭湯。大文豪蘇軾有詩為證:“喜辰共喜沐蘭湯,毒診何須採艾鑲。但得奉夔調鼎鼐,自然災授變休祥。”從詩中看,蘇軾對“採艾鑲災”的做法並不贊成,因為這是迷信,但他對“沐蘭湯”卻深以為喜,認為這是醫治皮膚病等症的科學做法。

而在其他朝代,詩詞曲中也多有描寫女子端午沐浴的作品,這些都反映了蘭湯浴的習俗,如元代張可久《重午席間》的開頭即寫道:“浴蘭芳荊楚風流,艾掩門眉,符映釵頭。”當女子浴罷,全身香潔,再參加節日的宴席,的確令人感到神爽。

端午節的資料13

  基本信息

漢服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西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貼符則據説是為了避邪。“炒五毒”,江蘇中部以韭菜、茭(jiāo)草(或金針菜)、木耳、銀魚、蝦米等同炒,大約是以這幾種菜象徵蟾蜍、蠍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備菜餚,現在少見。但是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以辣椒 葱 姜 蒜 香菜五種有刺激的東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館都可以點到此菜,因為食材比較常見。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xx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一天假。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xx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節日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 、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棕節,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的資料14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説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説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説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説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説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端午節的資料15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説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發展歷史

先秦時期

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但是五月五日作為一個“節日”已各有所側重。

戰國時代,人們已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雲:“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後,由於國家統一,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端午節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但是,就現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端午風俗還主要是避惡。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於“闢兵繒”了。用五色絲染練製成日月、星辰、鳥獸之形狀,上刺文繡、金縷,即叫闢兵繒,也沿襲漢代名稱為長命縷或續命縷。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文娛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民間端午風俗活動形式也類似前代。像《酉陽雜俎》就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為人像帶之。”長命縷,只是製作上有所不同,用絲縷結成人形,更有裝飾性。五時圖則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類,是五毒圖之前身,此俗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午時花則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豔之時。唐代角黍粽子也花樣翻新。《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詩中就有“穴枕通靈氣,長絲繽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百索粽”還是唐代皇帝賞賜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户,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户上。

宋代,漢族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而金國除吸收一些漢族風俗外,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文娛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金史·禮志》對此俗有詳細敍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禮,築台拜天。重五拜天之後,插柳球場,射者要以尊卑為序。射柳完畢要打馬球。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永樂年間禁宮中就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北方人還有將鵓鴣鳥藏在葫蘆,懸於柳枝,彎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蘆中,鵓鴣就飛出來,以此來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也是常在端五日舉行,考其淵源,正是遼金遺俗。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來自民間的許多夏令保健活動,也摻雜在這個節日習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們要羣入天壇去避毒,過了正午才出來。在端午節還講究捉蝦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針刺破蟾眉,將蟾蜍汁擠出。蟾蜍是一種珍貴的中藥,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以菖蒲漬酒飲用避惡氣,用艾葉插門固為前代之遺俗。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為這樣可以避蟲毒。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範圍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競渡範圍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

> 宋代就出現的端午貼天師符風俗,到明清時更為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極力打扮小女兒,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歸寧,稱之“女兒節”。

近現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曆端午當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