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肯尼亞馬賽人的迎客風俗習慣

世界各地遊客們對肯尼亞情有獨鍾,除去動物因素外,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看看帶有傳奇和神祕色彩的馬賽人。那麼肯尼亞馬賽人有哪些迎客風俗習慣?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肯尼亞馬賽人的迎客風俗習慣

關於肯尼亞馬賽人迎客風俗習慣

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建築物多為淺色,並有許多現代化的高層建築。農村的房屋有茅草房,也有許多磚瓦房。馬賽族住在用牛糞混合黏土,以樹枝為支架的圓形小屋中,俗稱蠶繭屋。

馬賽族人的迎賓儀式奇特,當貴賓來到時,村中的男子先在家中洗臉淨身,身披白布,踩着高蹺到村口迎賓,場面極其熱烈。在他們認為:踩蹺迎賓表明主人的腳沒有沾地,肉體是乾淨的,故而心靈也是純潔的,這是對客人的極高禮遇。馬賽族人待人誠懇。

如果有客人造訪,他們總要拿出上好的烤牛肉和鮮牛奶來款待客人。他們認為,虧待客人,等於瞧不起自己。在馬賽族地區路不拾遺。如果在馬賽人居住的地方遺失了物品,全村人都會幫助找尋。在路邊放置的東西,不論價值多少,放多久也不會有人拿走。

更為有趣的是:肯尼亞的公共汽車車身上畫着各種圖案,以此表示它的運行線路。例如,畫有珍禽奇獸的,是開往動物園的;畫有花卉風景的,是開往公園的;畫着運動圖案的,則是開往體育館或娛樂場所的。肯尼亞的旅店、商場、甚至一些團體組織多喜用動物命名。

 馬賽人的傳統

獵獅子

馬賽傳統規定,每個男子必須殺死一隻獅子才能成人。但是現在肯尼亞政府為保護野生動物已經禁止馬賽人獵獅,所以馬賽人只有在自己的牛羣受到攻擊時才選擇殺死獅子。

喝牛血

馬賽人離不開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牛肉喝牛奶外,還要飲生牛血解渴。馬賽人的主要食物是牛的血和奶,他們把這兩種液體混合起來飲用。

馬賽人的大耳洞

在過去,馬賽人只有男子蓄髮,馬賽男子的身體標誌是蓄長髮梳辮子、缺少一顆下門牙和長可及肩的大耳洞。男人們裹着被稱為“束卡”的紅色披風,手持一頭細一頭粗、用來趕走野生動物的馬賽木棍。而馬賽人的女子則剃光頭,女人們穿着色彩絢麗的“坎噶”裙裝,戴着精細彩珠串成的頭飾和項圈。

 關於肯尼亞馬賽人的相關信息

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且極其著名的一個遊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活動範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屬尼格羅人種蘇丹類型,為尼羅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馬賽語。如今的馬賽人一方面仍然堅持着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遊業中。

馬賽人今仍生活在嚴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領和長老會議負責管理。成年男子按年齡劃分等級。從事遊牧,牧場為公共所有,牲畜屬於家族,按父系繼承。近年來,坦桑尼亞和肯尼亞政府鼓勵馬賽人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已有一小部分人轉為半農半牧,並有少數人進入城市謀生。

馬賽人以肉、乳為食,喜飲鮮牛血,每個大家族都飼養幾十頭牛,專供吸吮鮮血之用。馬賽人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髮編成小辮,年輕婦女剃光頭。

以畜牧為生的馬賽人是完全的遊牧民族,終年成羣結隊流動放牧,幾乎全部依靠牲羣的肉、血和奶為生。他們的村莊用帶刺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園形籬笆,環繞一圈泥屋構成,可容納4~8個家庭及其牲畜。在較老的馬賽男人中間一夫多妻現象較為普遍,同一年齡組的男人之間可以借妻,娶親要用牲畜做聘禮。

馬賽人驍勇善獵,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於捕獵理所當然。馬賽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們口乾了就拔出腰間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紮,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們喝飲料。

馬賽人認為牛羣是神的賜予,他們鄙視農耕生活,認為耕作使大地變得骯髒。馬賽人把牛羣看成生命,在夜間,牛羣關在村落裏,甚至和主人共居一個茅舍。白天由小孩子照看牛犢,大孩子則趕着牛羣去較遠的牧場。

現在的馬賽人大都定居了,唯其獨特的民風民俗還得以保留。但是,在馬賽人保護區的四周,農場主聯合起來向他們兜售自己的“現代觀念”,促使他們改變生活方式,出售或出租自己的土地。這已經使馬賽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脅。

馬賽人的裝束很顯眼,男人批“束卡”,實際上是紅底黑條的兩塊布,一塊遮羞一塊斜披在一邊的肩上。馬賽人女性穿“坎噶”,頸上套一個大圓披肩,頭頂帶一圈白色的珠飾。她們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馬賽女孩生下來就扎耳朵眼,以後逐漸加大飾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長,洞也越來越大。

馬賽人大部分都缺少兩個門牙下齒,這是從小拔掉的,為得是灌藥方便。當然,那些前衞的青年們已經開始屏棄許多習俗,如果您看到梳着馬尾辮的馬賽姑娘,請不要驚訝。此外,馬賽人都隨身攜帶一根圓木或長矛用於防身、趕牛。由於長期形成了習慣,即使進城逛街也不離身。據説這是政府特許,別的人是絕對不可以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