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詩歌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1

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

兩邊坐着划船手;中間坐着打鼓郎;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門窗插起艾條草,胳膊繫上百鎖子。

五月端午吃軟米,飯香棗甜喜心中,辨好艾草掛門臉,過夏經秋薰蚊蠅。

五月端午端粽子,九月重陽重鏡子,五月編下艾腰子,九月用來薰蚊子。

金鎖子、銀鎖子,不如戴個百鎖子。

七年級,不戴柳,死嘍變成大黃狗!

八年級,不戴艾,死嘍變成老太太!

九年級,不戴百鎖,死嘍變成黑騾!

打莖(粽)葉、筏莖(粽)的,單五(端午)清晨等不得!

墜荷包、穿火蒜,端着蒸米滿街轉!

點雄黃、喝黃酒,掂上敬(粽子)的到處走!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2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感歎懷王昏聵,悲慼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滿江紅。端陽前作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户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聖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歎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3

讒言放逐了赤子的夢想

汨羅江上的遊船

穿越節節歷史的隧道

追尋着以身殉國的英魂

那首千古吟誦的《離騷》

不厭其煩地播放着

楚國風雲變幻的喋血情節

國破家亡的臣民

哼着悲涼的《九歌》

臣服於十二金人集權和暴戾的瘋狂

逝者如斯的感歎

無力撫平汨羅江岸的傷痕

千百隻龍舟以氣吞山河之勢

馳騁在江河湖海

尋找愛國者的感傷

撕開葦葉製作的粽子

袒露大紅棗兒的赤誠

門户穿插的艾葉和杯內的雄黃酒

讓滿堂的正氣穿透所有的感官

“舉賢而授能”的主張

被歷朝歷代製作成字體迥異的牌匾

遮掩了世襲的醜陋

行走在朝堂上的正氣

總是讓奸小終日惶惶

“循繩墨而不頗”的諫言

被人治淹沒千年

律典在艱難的爬行中

把行為和秩序掛在方與圓的牆框

《涉江》的`《哀郢》難平《國殤》

《問天》的答案用《九歌》唱響

舉世皆濁的獨清

被《湘君》的羽衣舞出一江春水

世人皆睡的唯醒

伴《山鬼》巡遊在暗夜矇昧的路上

滾滾汨羅江啊

你在千年流淌的喧囂中

將蠅營狗苟的沉渣滌盪

那些還原屈子夢想行者們

將昨夜的精忠

託給一個個五月的端陽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4

屈子頌

掬一捧汨羅水,

她甘甜清涼,

溢滿粽香。

生生不息的龍子龍孫,

聚攏在端午時光,

祭奠不朽的屈子,

到處是凝淚的面龐。

手捧滾燙的角粽,

包進去的是一腔悲壯!

掬一捧汨羅水,

她醇如瓊漿;

柔似雄黃,

那是詩人屈子留下的華美篇章。

剛直不阿的屈子,

憂國憂民的屈子,

你的眼裏充滿了悲傷,

你的《離騷》演奏出唯美絕唱;

你的《天問》和《橘頌》,

你的《九歌》與《九章》,

都是文學史上非凡的標榜!

奔流不息的汨羅江,

在中華大地上蕩氣迴腸,

深吟淺唱的汨羅江,

你接納了數不清的角粽,

你承載了道不盡的畫舫,

不知道,

你能否讓屈子的心,

不再哀傷?

拿起筆吧,

讓屈子的情感穿越時空,

引領我們奔向希望,

在詩人的節日裏,

盡情張顯詩的力量!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5

粽香遐想

伴隨着改革開放

節假日更加精彩紛呈

像模像樣

小長假的設置

讓傳統的端午節也極盡張揚

商家抓緊時機

卯足了勁

出台各種新花樣

休閒,旅遊,購物————

極盡人之所能,想之所想

端午文化大餐

可謂名目繁多,各種各樣

在飄着粽香的汨羅江

炎黃子孫深情地祭拜屈原

把愛國主義傳唱

劃龍船,賽龍舟

鑼鼓震天響

越來越有氣場

艾草、菖蒲驅邪避瘟

可在現代化的居室中

已難找到適合掛它的門框

端午詩會卻越來越像樣

詩歌把人們帶入高雅的殿堂

平服了焦躁

把最美好的語言來品享

粽子—永遠都是端午的主唱

吃粽子沒得商量

如今的粽子

可謂名目繁多

金粽子,銀粽子

包裹着足夠的黃金

也閃亮登場

可我

依然眷戀着孩童時那最簡單粽子

我只偏愛那傳統的粽香

年年都要過端陽

兒時包粽子的場景

我永遠難忘

五月節包粽子

那可是當年的大事一樁

江米,紅棗,葦葉早早備齊

盆盆盞盞擺在地上

母親坐在小板凳

一包就是一籮筐

孩子們吵鬧着要幫忙

乖巧的姐姐站一旁

小院裏灑滿了笑語

一地的陽光

媽媽包的粽子個個好品相

結結實實,飽滿,緊幫

稜角分明,周正,漂亮

品嚐饋贈情深意長

同住在一個大雜院

左鄰右舍都要相互送往

巧媳婦會受到眾鄰的誇獎

賢妻良母的美名誰不想當

葦葉綠,葦葉黃

糯米粽子甜又香

端午那天把飯當

還能蘸上一點糖

那時的粽子

雖不像今天這般的豐富

可吃起來卻格外的香

那種特殊的獨有的甜香

是我童年記憶中的永不忘

那飽滿的粽子裏

包着母親的無限愛心

包着母親的追求和嚮往

它引我深思

引我遐想

手捧香粽

有如捧着一部端午節的文化典章

在物質極大匱缺的年代

這普普通通的粽子

是母親曾經的追夢

是母親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是母親勤勞智慧的結晶

是母親無私奉獻的熱血一腔

它深刻的內涵

已經深深地沉積在我的心房

今天

端午文化有了更豐富的內容

形式也更加多樣

咀嚼着綿軟甜甜的粽子

難忘那傳統的粽香

願這純正,樸實的糯香

長長久久永留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