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必備】三月作文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月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三月作文9篇

三月作文 篇1

你聽,是什麼聲音,像串快樂的鈴鐺,温柔地拂過山嶺?你看,是什麼禮物,宛若一條搖曳的絲帶,蜿蜒在山崗原野之間?

沉睡的溪流醒來了,這復甦後三月的桃花水舞動着曼妙的身姿,涓涓流動。水中浪花朵朵,好像有上千朵桃花,點綴在絲綢般的衣服上;像是一個個温柔的笑臉,映在少女般清澈的眼眸中;更像是無數個音符,跳動在少女芊芊玉手撫動的琴絃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舞者。

溪水撞擊巖石的發出叮咚的聲響,那是春天舞者裙上玲瓏玉珠撞擊出快樂的音符;溪水流動忽大忽小的嘩嘩聲音,猶如為舞者舞動而奏起的音樂。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目光。

她看見一輪紅日升上天空,彷彿在噴吐着火焰;她看見燕子飛過天空,它的背上襯着傍晚的紅霞;她看見一羣採茶歸來的少女,好像在和她親切的問好。

啊,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春來便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三月作文 篇2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詞人們在傷春惜花,我卻在欣賞這難得一見的、令人着迷的美好景色。

三月,是繽紛的季節。花兒有的競相開放,有的早已殘敗不堪;草木有的剛剛冒出新芽,有的早已綠影成片。而我,則置身於這種奇妙之景中,心醉神迷。

記得小時候,這樣的時節我總在發燒中度過,媽媽為我打點好我需要的一切就匆忙去上班了。家中無其他人,只有我獨自看守。能使我心情大好的,就是這美景了:鳥兒的歌聲使我陶醉,温暖的陽光使我不再寒冷,五光十色的植物使我感到生命的美好。

長大後,這樣的天氣也是不能錯過的。因為不再發燒,所以平日裏自然就不會滿足於待在家裏看,我會和家人在週末去公園裏踏青、野餐。三月的暖陽既不過於熱烈,又沒有寒冬那樣清冷,讓人感覺渾身的毛孔都似張開了般舒暢不已。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野餐,一隻白色的蝴蝶一直環繞着我們飛,我伸手想去抓住它,它卻靈巧地逃走,一連幾次,我總是抓不着。我失落地看了看它,它竟落在我的野餐墊前,好像在好奇地看着我。我將手伸過去,它也不怕,緩緩飛落在我的腿上。這是多麼美妙的意境啊!原來昆蟲與人也可以建立信任?如此温暖而又純淨的信任啊!

現在,作業越來越多,我也不再有時間踏青、野餐,我是多麼地懷念那三月的美景,那藍天,那白雲,那花草,那生靈,那我熱愛的一切!

三月天,是多麼美好,多麼令人着迷。我喜歡三月,因為它帶給了我温暖,帶給了我無盡的愛。它在我的心中不僅僅是一個季節,更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月天,我心中的三月天。

三月天,令人着迷的三月天。

三月作文 篇3

由於<<海藍>>,我知道了她。在<<創新作文>>裏,她為“三月雨滴”。一個生於三月的女孩,桃花的飄落迎接她的到來。

春末裏的所有的東西都攜帶着淡淡的温柔,甚至連星空都清澈得近乎透明,薄薄軟軟的一層,不像夏夜裏星空那樣深邃端莊,沒有夏夜星空的燦爛繁華,切有着屬於她自己的一份柔情,一絲絲,連綿不斷,尤如那個時節的雨線。屬於那個季節的女孩,理應有着如水的柔情,只是她説,她缺水,單細胞思考,常常一個人在午後徘徊,幾近孤獨。

心早已塵封已久,對人對事早已學會冷漠地對待。直至碰觸到她的筆尖,心開始有了跳動。

心逐漸甦醒,續而被徹底的封印。淪陷於她k麗的文字世界中,無法自拔.她説她喜歡四維,還有安妮,他們都有着灰色的世界.不過她的世界是藍色的,世界裏有着一張白紙還有一支黑筆。

不久前看到了一個湖,很美的湖,一塵不染,藍色的漣_裏有着碧綠的光芒,很想把它記下,就如<<海?藍>>裏的一句:一直想為海藍找一個修飾詞,可已用漂亮的押韻,形容那一場浩瀚繁華.無疑,她已找到了,<<海?藍>>已經把海的藍一覽無餘地呈現出來,帶着她那優美的文字。

藍色代表憂傷,還有空靈.她説她有着藍色的世界,有着憂傷,更多的是冷漠,冷漠的對待一切.空靈的人是敏感的,她是個敏感的女孩,在<<海藍>>和<<蝶祭>>裏有一句:沒有生命的美麗也能美麗出許多讚歎.敏感的感慨。

她説她是個很乖的孩子,但很想像蒲公英那樣流浪,照片中,能從她眼裏看到的.除了天真,還有無邪.想要流浪,不是因為不羈,而是因為絕望。

看過她的文字,再看她的照片,除了理所當然的震撼之外,心會被刺痛。

朦朧的眼神裏有着悽美的世界。

那世界裏盪漾着藍色的漣漪,漫山遍野,隨風而飄的蒲公英,她屹立其中.有着蝴蝶胎記的手中,依然握着她心愛的糖果,仰頭用45度角的視野望着天空.迷醉在漫天飛舞的蝴蝶之中。

傳説中有一種鳥,它只有一隻翅膀,在它的生命中,當它找到另一隻這樣的鳥時,它們只要互相抓緊對方的爪子,靠在一起,就可以飛向天空.她説她是一隻只有一隻翅膀的鷹,只是她拒絕去尋找另一隻這樣的鷹,固執又孤獨的奮力扇動着翅膀,想要就這樣到達屬於她的天空,只是浸滿絕望的翅膀,只能帶着她一直墜落,在墜落的過程中,舞起一支最為華麗悽美的舞。

尤如隕落的桃花。

桃花落盡,她踏着花瓣悄然而至,攜着桃花未盡的璀燦,依舊美麗着世界。

三月作文 篇4

咚!咚!咚!一陣歡快的鼓聲傳來,我這是在哪兒?沒錯,我就在壯鄉武鳴歌圩主會場。

四面八方的遊客都不約而同的聚到這裏。熱情的壯鄉人民載歌載舞迎接我們。真是人如海歌如潮。姑娘們戴着鮮豔的帽子。身穿繡着鳥。獸。鮮花的民族服裝。我和爸爸連忙拿起相機拍照。

隨着一陣陣地歡呼聲。我擠進人羣中。原來是千人竹竿舞。只見一個又一個壯族姑娘們在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那鏗鏘有力地鼓聲中有節奏的跳舞。不時地邀請遊客一起跳舞。這時悦耳的歌聲響起,原來是山歌對唱。只見年青的姑娘們在和對面的年輕小夥子們在對山歌。他們用幽默。詼諧的壯話對唱。惹得圍觀的我們時而掩嘴竊笑。時而鬨堂大笑。

這時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我的眼睛被五色糯米飯吸引住了。只見一團團由黑。白。黃。紅。紫五種顏色的糯米裹成一團。漂亮極了。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一股植物的幽香。沁人心脾。

我站在高處遙望,望着遊客們那歡樂的背影和歌海,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個歡樂的天堂。多有趣的一次三月三呀!讓我們飽覽精彩的表演,領略壯家人民的熱情好客。品嚐美味的糯米飯……

這次三月三之行,如同一顆閃亮的金星,永遠銘記在我的記憶長河中。

三月作文 篇5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姥姥家去過三月三,農曆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姥姥家,我叫姥姥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姥姥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姥姥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乾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姥姥還説,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第二天,姥姥把葉渣撈出來濾淨,然後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姥姥接着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後放入清水裏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着,姥姥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姥姥還告訴我説,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姥姥這麼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姥姥説,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裏蒸十幾分鍾,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説着説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是當姥姥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夥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夥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説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裏,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並着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他們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但是從那些叔叔阿姨臉上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們唱的應該是喜慶的山歌。聽到他們的歌聲,我突然想起現在中央電視台正在播放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裏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選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語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態唱法,我想:這些叔叔阿姨們唱的調子大概也應該是原生態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姥姥還在家給我做五色糯米飯呢,於是我趕緊往家跑去。剛回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清香味從門縫裏鑽出來。我趕緊跑進家去,只見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紅、黃、黑、紫、白五種。我連忙盛了一碗糯米飯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豔、五彩繽紛、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鮮美、純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如今,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可是每當想起姥姥做的五色糯米飯,那濃濃的親情和純純的友情便縈繞在我的腦海裏。

我愛美麗而迷人的家鄉,更愛家鄉勤勞熱情好客的壯族人民!

三月作文 篇6

遠離塵囂,走進自然,賞山水美景,聽天籟之音——題記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賞春賞花賞秀色,登山涉水踏春去。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處在朝秦暮楚位置的我們,總有很多機會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習俗,觀賞到不同山水風格特色。一批户外愛好者,在一位精明強幹的羣主帶領下,以“親山樂水,健康户外,環保旅遊”為目的,成立了“長利户外運動協會”,走遍了平利及周邊的山山水水。

初探仙山之路

4月6日,得到羣主消息,本週末户外目標——東岱頂。多次登臨西岱頂的我,對西岱頂層次分明的植被,飽經滄桑的原始森林,“一腳踏三縣,一覽眾山小”記憶深刻,特別是站在崖邊,腳下是萬丈深淵,讓人“兩股戰戰,不敢俯視”。站在西岱頂上我數次遙望傳説中的東岱頂,傳説那是真武大帝修煉得道成仙的地方。我心中的東岱頂,猶如養在深閣中的大家閨秀,讓人迷戀着,總希望揭開那神祕的面紗的時刻。

工作之餘,查地圖得知東岱頂位於竹溪縣龍壩鎮,於是邀上同事向龍壩鎮進發,瞭解前去東岱頂的路程、交通及就餐環境。到了龍壩鎮才知道從鎮上到東岱頂所在的汪家坪村尚有40——50里路程,上面只有村落,沒有飯店、賓館、農家樂之類。看看暮色已晚,按時間是沒有辦法趕到汪家坪了,於是就在龍壩鎮問到一處可以提供就餐的農家樂——“王家大院”,擬定初步就餐意向,折回家裏。

再探,現“世外桃源”

回到家裏,想想就餐地點與景區相距太遠,很是不方便,確定再探路程,尋找最佳路線及就餐地點。

第二天下班後,再次開車出發,攜帶導航,發現一處可以繞過龍壩鎮的路線,此路線可以縮短行程12—13公里,於是決定先走一遭,探個究竟。

沿着308省道前行17.3公里,進入蔣家堰鎮下街頭,左轉過橋,然後右轉前行,車輛在村落中穿行,導航也無法準確定位,下車詢問去東岱頂路線,村裏中青年人多不知道,但都很熱情的向鄰居問詢,後遇到一位70餘歲老人指點,才知道當地人管東岱頂那座山叫老陰山,是“敬老爺(這一帶對敬神靈的統稱),祈求保平安,發大財”的地方。老人在給我們指點了道路後,也不忘祝我們“發大財”,面對保留了淳樸善良友善的老人,我心裏湧現出深深地敬愛之情。

按照老人的指點,我們在狹窄而逶迤的鄉間道路上曲折前行,道路很窄,大多隻能容一輛車單向行駛,偶遇一輛正在裝載貨物的車輛見我們駛來,趕忙停止裝載,後退至一家農户院壩裏讓我們駛過後再前行裝貨。車輛繞山而上,偶爾遇到幾輛在山上幹活的回家的摩托車,狹窄的道路兩面長滿了雜草,樹梢和蘆葦在空中伸向道路,不斷掃過車身。經過大爐溝,翻過楓樹嶺,進入小爐溝,到達竹溪河,河岸兩邊修竹茂密,溪水清澈透亮,“竹溪”得名可見一斑。

沿着道路左轉進入另一條鄉村道路,道路兩邊正在拓寬,據當地人説是準備為建景區做準備,上行7公里爬上一段“W”型的盤山公路,眼前豁然開朗,整齊的梯田,滿地金黃色的油菜花,彷彿讓人感覺進入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進入村中,我和同事在一家小商店門前停下,別小看農村偏遠地區的小商店,它可是當地信息交換中心。在與主人的交談中,我們得知此處就是汪家坪村,從右手進入溝中,順溪流上行4——5裏再上山走4——5裏就可以登上東岱頂了。與主人講明此次來意後,我請求他們為我們的週末户外登山行提供幫助,並留下他們的聯繫方式,眼見天色已晚,來不及多説,馬上往回趕,考慮到山路路面差,路況複雜,我和同事決定從大路走到龍壩鎮返回,雖然多12公里路程,可是路況很好,用時更短些,返回家裏已經是晚上9點了。

飛瀑——讓人驚歎不已

4月9日,三月三,星期六。這是我們正式前往東岱頂的日子。早六點50分,車隊出發,六輛車29人,沿着竹溪河順流而上,無暇飽覽沿途婀娜多姿的竹柳及兩岸的油菜花,山秀媚而不險峻,峯千姿百態各顯特色,車行近兩小時到達第一站——鑼圈巖瀑布。鑼圈巖是關家溝村與汪家坪村交界地帶,巖下是關家村,巖上就是汪家坪村。

鑼圈巖,酷似半個鑼筐,崖高50多米,崖頭有一股清泉飛流直瀉,飛珠濺玉般跳到碧潭邊緣的巨石上,彈起水花,化作粒粒細小的珍珠飄蕩在在空氣裏,沁人心脾。碧潭旁邊,長着兩株麻柳樹,均有2人合抱粗,高達40多米。兩株麻柳樹相距不超過3米,樹枝有些重疊,雖然樹齡上百年了,但枝葉繁茂,主幹粗壯。

我到個許多有名的、無名的瀑布。黃果樹瀑布、天書峽瀑布、甕水溝瀑布、西岱頂瀑布、小南河瀑布等等,卻沒有一個瀑布讓我如此驚歎。從巖上落下的白練似的瀑布似秀髮,似綢緞,似嬰兒肌膚般滑潤、晶瑩剔透,細膩而又温柔,温柔的讓你忍不住去撫摸,去觸碰親近;站在瀑布下面濕漉漉的巨石上,任憑飛濺的水霧撲面而來,這一切都來源於天賜良福,感謝上蒼賜予我們如此美景。我們在巖下盡情的按下快門,留下一張張珍貴照片。

登頂——驚喜連連

沿着汪家坪進罐溝,一路上兩邊到處是金色的望春花,順着中間的山脊螺旋形向上攀爬,路似乎比西岱頂柔和很多,崎嶇的山路上腐葉一層一層的,人走在上面發出沙沙的響聲,路邊映山紅正含苞待放,肥沃的土地上到處都是萱草,可惜萱草未及開花時。我們走走歇歇停停,歇息中我驚奇的發現一大簇仙草——鹿銜草,《本草綱目》又名秦王試劍草,這種草具有補虛,益腎,祛風除濕,活血調經,治虛弱咳嗽,勞傷吐血,風濕關節痛,崩漏,白帶,外傷出血等等,多食能延年益壽,被許多內行人看做仙草。前行至到襯腰巖下,巖面縫隙中依序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石板,説是有腰疼病的人們若在這裏放了石片,神靈就會保佑將病治好,隨行隊員大多好奇不知為何,也有隊員擺上自己的石片。襯腰巖下出現大片箭桿菜(諧音),幾個勤快的隊員動手採摘下來,以備晚餐之用。

造物主總是給你驚奇,讓你驚喜。登山的路如西岱頂驚人的相似,過了襯腰巖左轉上到山埡,再沿着主山脊登石階而上,石階路終端連接的是兩米多高的石牆,順着石牆往前走,有石門區分內外,裏面是一塊麪積不小的寬闊地。從殘存的石牆土牆來看,有廚房、寢室和室外活動場所等不同的區別。而且,從上往下層層外延,一次容納個三五百人怕是不會顯得擁擠。後聽本村人介紹,這裏是以往供人們躲兵避匪的寨子。

殘存的建築外邊長着兩株壯碩的銀杏樹,這就是傳説中的老陰山銀杏夫妻樹了。一棵約有2人合抱粗,枝繁葉茂,蒼勁有力;另一棵約有3人合抱粗,不幸的是從一人高之處折斷,架了一道木橋似的向地面倒下。銀杏樹雖然倒下,樹幹露出巨大的空洞,但沒有倒下的部分又生出很多新的枝條。站在樹邊,我們都為倒下的銀杏惋惜,同時也為沒有倒下的銀杏樹點贊,她就像遲暮的老婦人,忠貞的死守候在丈夫身邊。銀杏樹的不遠處,有從地底下冒出的一泓清泉,稱作龍眼泉,泉水甜爽清冽,遊人至此,酣飲過後,精神倍增。建築羣後面,眼前出現了一座小廟,緊貼山體,約有10餘平方米,小廟無頂,只有牆體,廟右側一株碩大威武的古櫟樹宛如門神般守衞着廟宇,古樹有3——5人合抱粗。繞過這座小廟上方是長餘高石頭砌成的護坎,中間留出一兩米多高的半拱門,拱門上端全部採用立石砌築,雖有裂隙,看似石塊隨時有墜落危險,實則堅固無比,這種利用重力和摩擦力原理製作的拱形非常牢固,不會輕易塌陷。穿過拱門,拾級而上就到達東岱頂正殿了,廟內有兩間房並排,每間約有10多個平方米,前面是天井院落,大門門頭上方寫有“鼎岱東”三個大字,十分醒目,後面是大殿,外牆正面上刻的幾位神像神態栩栩如生,十分醒目,裏面神龕佔了大過三分之一的空間,廟裏共有九個尊神,分別是兩個財神爺,兩個土地爺,觀音、菩薩、接生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各一個。小廟周圍有三塊長方形石碑,碑文上記載着清光緒年間湖北省竹溪縣、竹山縣,陝西省平利縣、旬陽縣四縣700多位集資建廟的香客名字。殿前一株古柏傲視羣山,樹齡已580餘年。

據《竹溪縣地名志》載:東岱頂位於龍壩公社財神埡西,海拔1560米,範圍7平方公里。因其與陝西省平利縣的西岱頂隔河相望,故名東岱頂,相傳真武大帝曾在此修煉得道成仙。繞到正殿後面,的西岱頂依稀可見,放眼望去,羣山逶迤,層巒疊嶂,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再繞到北邊,蜿蜒的山樑連綿遠去不知其盡頭。

精緻的晚餐。

經過5——6小時的上下山往返,15點30左右返回營地——汪家坪。主人正在廚房準備我們的晚餐,部分愛好攝影的友友在用鏡頭捕捉美麗的畫面。

菜上來了,有蘿蔔乾炒肉、炒小蒜等大部分是當地自產的,壓軸的是隊友們自己採摘的箭桿菜,主人廚藝不錯,第一次吃着帶點點苦味的箭桿菜,感覺蠻爽口;盤子很小,部分友友提意見,我心裏也犯嘀咕“怎麼這麼小的盤子,這麼少的菜?”,難道真是“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心裏嘀咕着我們被宰了嗎?旁邊有熟悉當地風俗的友友介紹説這裏習慣就這樣,菜的份量少,但菜的品種多,這如我們習慣大盤盛菜,大缽裝湯完全不同,我們有的是大氣和豪氣,而這一切似乎顯得小氣。放不下心的我去廚房問主人得知還有好多菜,方坦然許多。主人盛出自己泡製的木瓜酒供友友們享用,新鮮蘿蔔燉湯在小湯盆裏換了一次又一次,主人不停地往湯盆裏添湯,算起來也是一大盆了。主食是洋芋米飯,主人上了一次又一次,想想真是如我們本地一次盛上風光體面大為不同,但是這裏主人骨子裏仍舊是樸實而厚道,不在乎吃了多了、喝了多了,不為細節而斤斤計較,在表面的小氣中亦透出大氣和豪爽。隨相距百里,待客之道不同,目的卻一樣“讓客人吃好”。

返程了,仍舊想再在鑼圈巖上面看看飛瀑,去中游看看“魯班橋”,可是時間不容許我對自然的貪婪。期待着、期待着下次再去暢享自然山水。回家一查,三月三,真武大帝壽誕,真是有意義的一次登山。

三月作文 篇7

三月雖然是平凡的,但是在我們學校確實激情綻放的三月,因為這個月也有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有深遠傳統的清明節,有龍飛鳳舞的風箏節,有知識豐富的讀書節……那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風箏節吧!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排隊有序的到了國中部操場,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坐到了觀眾台上。隨着體育老師的話筒聲,聽着體育老師説出:“下面有請四年級的學生進行比賽!”我的目光轉眼間就聚焦在我們班的選手的風箏上。隨着哨子一叫,選手們紛紛跑了起來,只見那風箏越飛越高。約莫過了幾分鐘,我看見我們班同學的風箏遙遙向上。我不由得叫了一聲:”唐培洋,加油!“也不知他聽沒聽見。突然間,唐培洋的風箏飛走了,原來是線放完了,哎!

彆着急,我們還有兩員大將正在努力地進行比賽。只見李婧菲的飛機風箏直衝向上,已經佔據了領先位置。“不好,她要跟另一個風箏碰在一起了!”我旁邊的同學説。李婧菲只好默默地等待救援了。緊接着,陳曦萍的蝴蝶風箏飛了起來,只見她的風箏一直保持着領先的狀態。“陳曦萍,加油!”我們班大聲地喊着、叫着。他們各有各的招式。現在,大家都筋疲力盡了,也都放慢了步驟。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體育老師用話筒説:“離比賽結束還有10分鐘,請注意把握風箏的方向。”陳曦萍聽到這句話,便着急起來,我們的心也跟着忐忑起來。

最後,我們看完了五六年級的比賽,真讓我長了一回見識,他們放的比房子還高。看完比賽,我們排隊有序地回到了國小部。

這次風箏節不僅有趣,還讓我長了一回見識。我愛綿外實校的風箏節!

三月作文 篇8

陽春三月,春意濃濃,大地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小草已偷偷的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柳樹也開始搖擺着沉睡一冬的“秀髮”,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枝頭都開滿了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低頭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路邊還散開着各種各樣雜樣的花,像小眼睛,像小星星,還眨呀眨的!

遇到這樣的好天氣,好心情,當然要好好地享受一番,我決定去桃園看桃花,伴着泥土的芳香和鳥兒的鳴叫,我來到了桃園。

來這裏賞桃花的人還真不少,這裏還舉行了各種文藝活動,隨着人流的走動,我進入了桃園,眼前展現出的畫面,讓人驚歎不已,千千萬萬的桃樹上,開滿了桃花,粉紅粉紅的讓人愛不釋手!

穿梭在桃林中,就如同穿梭在花海中,一朵朵嬌嫩的花朵,伴着微風的吹過,好像在對遊人點頭示好呢!此時把雙目輕輕閉上,你會感受到花兒們的呼吸,你會體會到人生如此美好!經過桃花的洗禮,你會染上桃花獨特的香味,它不像牡丹那樣嫵媚動人,也不像君子蘭那樣高雅名貴,更不像臘梅那樣迎寒怒放,它有着獨特的美,這也正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正當我陶醉在賞花的喜悦中時,忽然聽見一個少年的聲音從我身後傳來“媽媽,你看這桃花開得真漂亮啊!”少年興奮地叫道。我也被拉回了思緒,少年的媽媽笑道:“是啊,多漂亮啊!”少年又擔心的問道:“它能開多久啊?”“它的花期很短”媽媽答道,少年替這花歎了口氣,忽然,少年看到了幾片花瓣落在了樹根旁,他愛憐的捧起花瓣。

有些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些桃花的花瓣為什麼最後都要歸根於大地啊?”媽媽撫摸着少年的頭説:“因為花兒也懂得感恩,它要感恩大地!”少年緊緊地盯着花,若有所思,少年感歎道:“花兒都懂得感恩大地,作為少年一代的我們更應該感恩我們的祖國……”

是啊,像這樣的少年有多少啊!作為少年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清晨的朝陽,是三月的桃花,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充滿生機,充滿光明!當我再次抬頭欣賞着桃花時,我更加覺得這眼前的桃花有着別樣的含義!

桃花象徵着春天,象徵着少年時代的我們,桃花愛大地,我們愛祖國!

三月作文 篇9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我區壯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涉及的人口約有2700餘萬人,他們主要集中在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市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梧州、玉林、賀州市等一些漢族地區。

“三月三”這一天,家家户户製作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採取不同方式歡度這個節日,還是比較隆重的,有些地方比過春節還隆重。特別是在壯族地區,“三月三”節形式最多樣、內容最豐富、氣氛最隆重、特點最鮮明。每到這一天,壯族男女像趕圩一樣匯聚山坡上對唱山歌,抒發自己的情感;一些地方的羣眾用唱山歌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宣傳科普知識,交流生產技能,歌唱美好的生活等。除唱山歌外,有的地方還開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如搶花炮、打銅鼓、拋繡球、打扁擔,舞龍、舞獅、舞春牛、演壯戲、師公戲、採茶戲等。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引導和支持“三月三”歌節活動,利用歌節舉辦經貿交流活動,滿足了當地羣眾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需要。

“三月三”既是歌圩的時節,也是祭祖掃墓的時節。

壯族歷來以好歌善唱而著稱,而“歌圩”則是壯族民眾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地裏舉行的週期性、集體性、傳統性,以唱歌為主要內容的公共節日活動。歌圩為一年一度的唱歌聚會活動,古時以男女唱歌傳情、拋繡球結緣為主體。據史料記載,壯族歌圩形成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歌圩”的緣起和形成,與壯族稻作農耕的生產週期和生活節奏有直接的關係。“三月三”歌圩,緣於祈求豐年,又為投入春耕大忙前行樂盡興鼓勁的活動。從其活動所表現的社會機能及文化現象來看,是以青年男女唱歌結緣活動為主體,都是出於對大地富饒和生育福祉的強烈願望,為原始儀式從“娛神”向“娛人”發展的產物。

關於“三月三”歌圩的來由,有四種説法:一是,古時相傳唱歌可以樂神,可以消災除難,求得風調雨順,後來發展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是,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相愛,他們很會唱山歌,談情説愛都是用山歌來表達,但因受到家人反對,他們不能結為夫妻,便雙雙殉情。青年們為了紀念這對堅貞的情侶,每年在他們殉情的日子,聚集起來唱山歌,並逐漸形成“三月三”歌圩。三是,唐代出了歌仙劉三姐,以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並揭露財主們的罪惡,因而財主們懷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後世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四是,遠古時期,某家有三個很漂亮的女兒,上門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父母都看不上。後來父親想了個點子——讓求婚的後生仔當場唱歌,誰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兒就嫁給誰。結果通過唱歌,三個女兒都找到了如意郎君。從此之後,唱歌成了一種求偶的形式,並發展成為歌圩。

關於三月三祭祖掃墓節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説法:一是壯族蛇圖騰的祭日。二是祭祀雷神的祭日。三是祭祀龍母的祭日。

標籤: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