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的詩

端午節的詩1

1.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端午節的詩

2.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3.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5.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6.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7.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一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8.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痴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9.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10.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

11.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劉克莊《賀新郎·端午》

12.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13.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14.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15.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6.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7.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18.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節的詩2

端午聆聽

坐在端午

讓心境平和一些

聆聽偉人屈子唱詩

楚辭的美豔

楚民的.善良和粽香

一直從汩羅江邊飄來

沁人心脾

現在詩人太多

憔悴着自己的神經

一個稻草人

偷走了滿地的月光

誰在嘲笑聲裏

把自己的家園獻祭

炮火和鮮血

打碎了靈性的詩詞

一壺黃酒

一把艾葉

拷問我們的心

汩羅江邊那個清瘦的身影

激揚的楚辭傳唱古今

那朵墜江的浪花

驕陽下仍開放得迷人

翠豔千年

端午節的詩3

1.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2.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3.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4.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

5.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閒對燕飛鷗舞。——宋·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6.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宋·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7.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8.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9.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0.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11.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12.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13.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14.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15.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17.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18.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端午節的詩4

1.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2.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説。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悦。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4.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5.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於郴。

6.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7.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8.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9.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10.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11.競渡岸傍人掛錦,採芳城上女遺簪。

12.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13.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14.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宋·張耒《和端午》

15.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1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7.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

18.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節的詩5

詠屈

汨羅江畔粽葉香,端午時節楚人傷。

屈子遭逐懷王死,空留離騷吟斷腸。

寧作香草隨波去,不與邪小論短長。

江雨漫漫君之淚,楚天茫茫國有殤。

屈子長歌投汨江,楚君披髮拜秦王。

刻骨難消亡國恨,霸王一怒焚阿房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今年佳節倍多情,

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

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

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

幾人湮沒幾垂名。

今年佳節倍多情,

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

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

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

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節的詩6

一、

天問離騷史未忘,先賢卓著韻悠長。

黎民紀念詩人節,户户家家粽子香。

二、

寄祭心潮逐浪高,汨羅灑酒酹滔滔。

屈原亙古詩詞祖,名震寰球堪自豪!

三、

食粽吟情懷傑士,端陽節日贊三閭。

九章天問離騷賦,四海名揚奪盛譽。

四、

離騷天問九章傳,卓著驚人一聖賢。

百世流芳寰宇敬,屈原辭賦絕無前。

端陽包粽拋江裏,志士忠魂入九霄。

愛國精神傳萬代,笑看海域賊難刁。

六、

千古悠悠豪氣在,汨羅仍蕩大夫魂。

而今若有三閭志,南海糾紛怎積存?

端午節的詩7

離騷千古唱瀟湘,賦得人間九曲殤。

且醉清風明月伴,一杯詩酒品滄桑。

麓山春夢正風光,幾度纏綿月伴香。

踏遍千山行萬里,春風醉酒羨鴛鴦。

孤帆漂泊在何方,易水千山曲斷腸。

幸有舟前明月伴,一懷愁緒更淒涼。

民和國泰楚風長,奧運祥雲四海藏。

百代風流身手顯,人生無處不剛強!

橫刀躍馬國威揚,志在邊疆守四方。

盡顯中華兒女願,神州處處我家鄉

端午節的詩8

宋 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卧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

宋 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

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猶?鬆。等閒驚破紗窗夢。

念奴嬌

宋 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説。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悦。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遷鶯

宋 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鈎新月。

花心動

宋 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此意憑誰向説。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賀新郎

宋 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端午節的詩9

梅堯臣早年的詩歌創作,曾受到西昆詩派的影響,後來由於他關心現實,接近人民,詩風逐漸變化,並提出了同西昆派針鋒相對的詩歌理論。《五月五日》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字裏行間透露着詩人豐富的情感,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的原文。

《五月五日》原文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五月五日》的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v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端午節的詩10

楚天端午

懷楚初夏,

白起滅楚,

水志滔滔濁清可,

屈平悲絕自投江。

憶輔政,

施交邦:

縱合澤楚王,

橫成則秦王。

斥鄭袖,

剝靳尚。

創立楚辭怒天問,

憂憤離騷,

舒九歌兮籍九章。

願搖起而橫奔兮,

覽民尤以自鎮殤。

流放西方。

桑!

傷!

喪!

祭賢立端午,

菖囊艾粽香。

中華鑼鼓震九霄,

炎黃龍舟競五洲,

孔子遍天涯,

漢學播世煌。

舉正義,

為和平,

除貧窮。

不懼風雲鞭虎猖。

神州寒宮舒廣袖,

蛟龍龍庭作嘉賓,

中國行,

中國星,

幸福百姓樂和祥。

陽!

洋!

揚!

端午節的詩11

1.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

2.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3.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4.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5.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羣官》

6.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7.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8.祭聖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9.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0.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11.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2.正是浴蘭時節動。——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13.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14.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15.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着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宋·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16.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17.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18.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