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七夕節心情隨筆(7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夕節心情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節心情隨筆(7篇)

七夕節心情隨筆1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説:“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七年級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説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人們傳説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七夕的小資料大家都知道了嗎?是不是很有趣?我也想聽聽你們的資料,可以告訴我嗎?如果想,就讓我聽聽,好嗎?

七夕節心情隨筆2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農曆七月七,牛郎織女來相會,喜鵲忙着搭喜橋,人間處處歡笑聲。

夏夜裏,我與奶奶一同在庭院中納涼。這夜裏的風,倒也涼爽,我便纏着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搖着蒲扇開始講起“牛郎織女”的故事。“……後來,就將七月七日作為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的日子。”在柿子樹葉“譁——譁——”的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故事。扎着牛角辨的我抬頭望着奶奶,好奇地問:“什麼時候才到七月七呀!”隨即又為牛郎織女報起不平:“王母真討厭,牛郎和織女一年就見一次,怎麼夠嘛!”奶奶含笑摸着我的頭説:“過兩天就到七月七了!”年幼的我在院子裏跑來跑去,替牛郎織女們高興……那是我第一次對七夕有了印象。

每年端午是媽媽都會在我的手腕上繫上“花繩”。花繩是由幾種顏色的線編制而成,煞是好看。媽媽説這花繩要一直戴着,到了七月七就扔到天上去,給牛郎織女做喜橋,讓他們在一起呆的時間長些,夜裏的喜鵲是要睡覺的,畢竟“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一年一次的相會可馬虎不得。

天空中的牛郎星與織女星離得很遠,中間那一道銀河是不是王母的簪子?有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意味。

七月七,人間也很熱鬧。古時候的公子小姐們只有在這一天可以見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或許正是“距離產生美”,又或是“若即若離”,古人的情感總是格外濃厚。

奶奶説七月七乃天要早些睡覺,夜間的離別之意小孩子受不了。一次七月七的夜晚,我偷偷地拉開竹簾向外看,天空中灰濛濛的,一顆心也看不見。我心想:難道牛郎織女已經分離了?忽然間第一次感到時間流逝的快速,時間的無情。竹簾一處角落中,我探出半個頭,愣愣的望着天空,竟流下了一滴不知為何的眼淚。“離別”這一詞我便第一次有了領會。“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長大後一次跟朋友無意中談到此事,一向不文藝的朋友竟説了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看着她,靜了幾秒,心中豁然開朗。

現在每年七月七,我們家人都會聚在家中,一堆不知被奶奶從哪裏翻出來的家鄉風俗,也變得有趣起來。吃過飯後,奶奶唱起了《鵲橋仙》,大家一邊聽一邊跟着打起拍子。“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柿子樹葉“譁——譁——”的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歌聲,與數年前一樣,好像什麼都沒變。天空中牛郎星與織女星好似也真真依偎在一起了。

七月七,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愛的人,説出心中的情意。

七夕節心情隨筆3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每逢七夕將至的夜晚,我習慣了無言獨上陽台,望窗外,夜空遮掩星光只陰霾。織女隱,牛郎休,是離愁,銀河不見卻在心中流。其實,即便外面不是陰天,想看到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也是很難的,因為在如今城市燈光的影響下,夜空只能勉強看到金星在天邊閃耀,彷彿鄭智化的那首歌:“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悄悄探出了頭,那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

平時瑣事實在太緊張,一般想不到抽出時間去看星空,“七夕節”幾乎成為唯一看星空的日子,捧着水果,坐在陽台上想要看看星星,也讓星星看看我。此時,腦海中久久迴盪着“你是否已經看見上弦月。看它慢慢地圓,慢慢缺。缺成愛情裏的不完美,圓在心裏變成感謝。你是否還會記得上弦月,等它慢慢地缺,慢慢圓。圓了有情人赴今生約,缺成我最孤單的想念”。

關於七夕,總有着一些和情愛相關的浪漫傳説。也因此,這樣的日子,很適宜讓思緒信馬由韁。只要有機會行走在午夜,一些女孩總喜歡邊走邊仰望,尤其是在那個有着美麗傳説和美麗的星星的七夕之夜。但,她們從不曾像古時的女子一樣向天乞求美滿的姻緣。因為,在七夕,不會像秦少游一樣篤定地吟唱——“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人們還是極願意看到每個相愛的男女都能夠歡天喜地朝夕相依的。在七夕,總要聯想起那首著名的詩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啊,對於牛郎、織女這一對真心相愛的男女來説,他們之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這岸,你在那岸,明知道彼此相愛,卻,只能遙遙相望,無期相擁。或者説,這相擁之期倒也是有,只是,更勝於無。——如果註定沒有交匯的軌跡,為何還要搭建起那一座誘人的鵲橋?如果有幸得以鵲橋相會,為何一日的相會,帶來更多的卻是一年的相思之苦?

所以,七夕,在現代人看來,實在不是一個值得為愛歡呼的日子,甚至很多和七夕相關的愛情故事,也都有着同樣的悽美。

每逢七夕,人們一定會想到那千古不變的愛情神話,有人説“悲哀”才是這個節日的主題,有人説“祝福”這對苦命鴛鴦才是我們的目的。我想:牛郎織女的故事永遠是一個傷痛的永恆!

牛郎織女原本就是一個神話,好的愛情永遠屬於地上實實在在的凡人。神話也好,人間也罷,還是要相信紅塵中有千古不變的愛情!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可是有人説:現代人的愛情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因為愛自己,所以愛人不起。又有人説: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不管別人怎麼説,但人們還是深信永恆愛情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紅塵中依舊崇尚地老天荒的真愛!

平時在公園或是在休閒場地,經常看到年輕人相依相偎,我們會視若無睹;偶爾看到一對老夫老妻相挽着蹣跚而行,心中總是肅然起敬,羨慕不已,那一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温柔意境,實在讓人感慨萬端,即使老態龍鍾,他們仍然給人一種感覺——夕陽無限好!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只因為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我們才會心頭有血,胸中有夢,我們才會彼此日有所思,夜有所念。追頌夫唱婦隨,羨慕舉案齊眉,那才是美好的煙火人間!

在“七夕節”來臨之際,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執子之手,花好月圓!

七夕節心情隨筆4

一個古老的傳説,誕生了一個美麗的節日,七夕東方情人節,牛郎織女的傳説總讓我浮想聯翩。七夕會,一個人人知曉的愛情佳話。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也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眾多傳統節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在過去曾經是眾多情人最為重視的一個日子,往往他們會在這天晚上虔誠的禮拜牛郎和織女,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能夠使將來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佇靈匹於星期,眷神資於月夕”,在晴朗的夏秋之月,天上繁星閃爍,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相傳牛郎、織女是一對恩愛、生活美好的夫妻,但由於王母的原因,使這對恩愛、親密的夫妻現在天各一方,只能遙遙相望,千言萬語只能通過眼淚來表達。這都是天庭定下的爛規矩:人仙不可相愛。人仙為什麼不能相愛呢?……最可惡的是那個王母娘娘,不顧兒女之情,決然做出這種殘酷的手段,拆散這對美好的煙緣,而且使他們永遠不得相見。牛郎織女隔着清且淺的銀河遙遙相望,終日只有以淚洗臉。但她們的真情感動了天下的所有喜鵲,都紛紛飛到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了一座橋樑,使他們暫時能夠再次相會。牛郎織女的`真情和喜鵲的這種行為感動了王母。但為了維護天庭的尊嚴,王母最後只能允許了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牛郎和織女的七夕會讓人聽起來有一點心酸,但神話畢竟是神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七夕節心情隨筆5

七夕的天空為何下起了雨滴?難道王母為難了織女牛郎?還是雀已疲憊於以身搭橋,牛郎織女為此相望而不能相擁而泣?

天空已看不見滿天繁星閃爍,看到的卻是一幕幕的鏡頭......流動於指間的温柔,暖於心間的歡喜,夢幻而期盼的憧憬,言語的海誓山盟地老天荒....不歡而散的相聚,有心或無心的刺痛,口角的爭辯,在乎或醋意的冷漠,為取佳人一笑的等待,揪心的淚水......原來七夕也會流淚,只是那淚不但是實質的液體,亦是感覺或是錯覺!

繁華而喧鬧的大街,總會看到無數佳人的微笑。手捧鮮花依傍於那厚實的肩膀,愜意的享受那幸福與踏實,那似是終身的依靠!緊扣十指流連於各類商店,或者漫步於微風輕拂、沁人心脾的公園......

誰曾看到那些傷心的人兒,那些只願藏於自己房間中,或者葬埋於黑暗中。他們不是不想去沐浴這幸福時刻,去體會織女牛郎的情深意切,去將自己那孤獨的心好好安放!他們怕,怕傷疤重新裂開,重新曆練那煉獄的痛苦!任何一個不經意的畫面都會觸動那易碎的心,敏感的回憶着從前,從前的點點滴滴.....碎了,拾起在將其拼湊,卻永遠不會是顆完整的心!那一條條裂紋或許是一路的坎坷,坎坷的終端卻依然迴歸從前的孤獨!七夕,別人是幸福!但有這麼一羣人,卻很悲傷...或許淚能減輕些他們的痛苦,或許只是無謂的自我安慰罷了!

七夕的天落着淚,有着點點傷感,點點遺憾,點點惋惜,點點無奈......

七夕節心情隨筆6

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着靈巧的手、織布織的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過一會兒,如果桌上擺的飲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網的話,就認為天仙答應了她們的願望。或者她們會在醬缸台上面擺放着井華水(早晨擔的第一桶井水),在盤子裏裝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針線活的手藝,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麼痕跡就相信有靈驗了。這種風俗是因為把織女當成在天上管針線活的神,隨着在中國漢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風俗而起源的。這種風俗到了唐代傳播給周邊的民族。

韓國的七夕風俗跟中國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個家庭都擺着麥煎餅和今年第一次收穫的水果,女人們在醬缸台上擺着井華水祈求家人長壽,祈求家庭平安無事。而且,韓國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風俗,這是一種讓巫婆祈求子女安然無恙的儀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熱天氣逐漸消失的時期,也是農家繁忙的農活結束後等秋收的時期,少許過着清閒的時間。所以過了陰雨季節後的這時候,農家有着把夏天陰雨季節期間的潮濕衣服和書拿出來曬乾的風俗,這名叫曬書曝衣,所以,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滿了拿出來曬的衣服和各種書籍。在《東國歲時記》上記載着七月七日在家曬衣服,按照拿出來曬的衣服和書的數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鮮常識》中記載着,七夕是原來中國的習俗傳到了韓國,恭愍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到了朝鮮王朝在宮廷裏擺宴會,給儒生們實行節日製的科舉。

在多樣化的生活和價值觀的變化中,今日的七夕風俗只是演變成用牽牛(牛郎)和織女的傳説給充滿童心的世界增添一個夢想而已。現在的韓國年輕人對傳統七夕關注的也並不多,他們只會藉着這一天的機會在一起約會、吃飯、互送禮物。

七夕節心情隨筆7

誰贈我青絲一縷,柔軟了我的眼眸。誰共我舉傘一依,遮掩了我的身軀。

也許前世我是你窗前的一株梅,今生只為你花開花舞花謝。

也許前生你是我筆下的一硯墨,今世只為我書濃書淡書畫。

陪你看青山綠黛暖,採山花一朵,為你插髮鬢上,笑傾城。

伴你聽清風落葉舞,凝月光一地,為你成鏡梳粧,醉清風。

情濃處,摘九千玫瑰,染一種紅色,便得十足真愛。

情深處,挽三山清風,留七分月色,便得十成真情。

青黛瓦,雨檐下,斜風細雨中,輕撫琴,淺唱曲,何日才是君歸期?

紅燭台,夜光下,孤燈瘦筆中,細研墨,丹青畫,儂的容顏怎相忘?

今生與你撫琴淺奏,彈一曲琴瑟和鳴。

今世與你淡墨勾畫,書一紙情深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