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集錦15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日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集錦15篇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每年家歷5月5日為端午,是人們的節日。賽龍舟,吃四角粽是端午的關鍵活動。端午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安排着父親淘小糯米,我自己在一邊洗粽子葉,祖母呢,把煮開的粽子葉疊齊,打算包四角粽。

我湊過去瞧了瞧,材料是誘人的豬肉,白白淨淨的小糯米實在使人咽口水。國中作文

“饞貓!還未漸漸就想吃啦?”,祖母笑咪咪地説。我向祖母吐了吐舌頭,拿了凳子坐下開始包粽子。祖母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粽子時我看得可認真呢!

“沒等祖母講完,我就搶了話,邊張羅着邊開始包粽子。

拿起一張粽子葉,疊成漏斗形,放一些小糯米,再拿幾塊豬肉,餘下的又用小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我自己包的四角粽,這一個端午真有趣!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2

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説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説往河裏投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粽葉疊齊,準備包粽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説,“沒事來幫忙,不要閒着!”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説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着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粽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這一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3

今天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外婆給家裏送來了許多美味的粽子。一個個大大的粽子用長長的綠葉子包成四個角,再用一條細繩子把它繫緊。做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還可以在裏面添加一些蜜棗、雞蛋黃、瘦肉、板栗等等。剝開熱氣騰騰的粽子,頓時芳香四溢,雪白的糯米像變魔術似的已經成了琥珀色的,晶瑩剔透,十分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果然香甜可口。

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除了吃粽子,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有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菖蒲、小孩配香囊等等。

今天,我還上網查看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我知道端午節還可以叫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這個家家户户飄滿粽香的日子裏,我不僅品嚐了美味的粽子,而且還收穫了很多知識。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4

今日是農曆5月初5,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呢,早上吃了慣例的粽子,平時呢,也是不大吃的,偶爾吃吃,調節一下自己沒太大變化的飲食,但回首一個星期,已覺得粽子的膩感,哎,我整整吃了一星期的粽子了,現在又吃,早已不覺得這是所謂的美味,從前總是時不時想起粽子那誘人的香味兒,但此時······

無聊的敲打着鍵盤,始終對這次的3天假期沒抱太大的憧憬,這3天應該和以前一樣,漫無目的地度過,昨天開了家長會,想想,又是老師向爸媽傳輸些即將升入9年紀的準備工作,事後,得知家長開了1個半小時的會議,不知又是些什麼,誰知道呢,我嘛,懶得去關心,自己的潛意識中早對這些事情有了免疫力,不就是考試的事情,升級的事情······從前,我也許會好奇地去詢問爸媽,現在。

上週,老師讓八年級提早進入9年級的學習氣氛,決定要週二到週五開始加課,我們語文老師對我們説過一句話:“不能改變它,就只能去默默地接受。”現在的我,就像她説得一樣,默默地接受加課的事實,盲目填滿了自己的心底 ······

看着3日的假期,不敢期盼什麼,不願思考些什麼,就順其自然吧!因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划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立刻劃船去打撈,一向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裏拿來米?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之後就構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構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十分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十分深刻。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歌謠,眼前便會浮現,香噴噴的棕子,碧綠的艾葉,還有一隻只喜氣洋洋的龍舟。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名員,因為被楚王流放,所以他就投汨羅江而死。第二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端午節的由來還有許許多多。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於“五 ”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們北方的習俗是:吃粽子 , 佩香囊……。告訴你們,我們這兒的粽子可好吃了。剝開碧綠的棕葉,一股清香迎面撲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比喻的香糯米在嘴裏,才發現,原來糯米里,早就融進了粽葉的清香,可謂畫龍點睛之筆,這種情調,也只有在端午節才能體會到吧。

哎,我真希望端午節快一點兒到來呀。.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7

一天,我正在找一隻飛兔,忽然,兔子在我旁邊説了一句話,我就醒了。原來是飛兔鬧鐘在叫我起牀呢。我起了牀,一聽到了三個字,我就跑進廚房,準備開始了。

現在一切就續了,我開始了。我把一堆麪粉捏成船花的樣子,就去做自己的作業了。

做完了作業,我開始吃粽子了。我把它剝開,就突發奇想想做個模型,結果是什麼也做不成。我就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電視,一打開電視,就看見了賽龍舟。

賽龍舟的氣氛十分熱烈,看完之後,我決定做一個粽子,奶奶讓我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放上一半米,放一塊肉,再放一半米,把上面多出來的粽葉蓋上,奶奶就拿過粽子,紮上繩結,就放到了桌子上。

我剛包好的粽子,不是很好看,別人包的都是三角形的,而我包的都是又像三角又像四角,我把它叫做“怪怪粽”。

這天是什麼日子,你應該知道了。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8

今天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了。

為了紀念屈原,我們放了三天假,我們這裏有包粽子、插艾草、系五絲線(長命縷)等風俗習慣。

我聽外婆説,“端午”又叫“端五”,早在兩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着大石頭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中。為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屍體,人們包粽子投進江裏,餵飽魚蝦。當地的百姓也划船四處打撈屈原的屍體,演變到現在也就有了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了。

我們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和腳裸處都繫上五彩繩(長命縷)。據説,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孩子拴住。有人説這是迷信,我看這是寄託父母對子女深愛的一種習俗,每個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命百歲,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種美好的意願!

我喜歡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9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裏,好讓江中的魚鼈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棕子、吃棕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棕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棕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棕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彷彿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棕子的品味也有許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棕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不喜歡呢?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0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説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將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説,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説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接着再將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將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如果少了這兩樣活動,那就不是端午節了哦!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就不要再吃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呢!我來給你講講:我們南方要在端午節這天吃“五黃”,有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包黃豆瓣的粽子、雄黃酒。另外,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個“王”字,並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首兒歌,想聽不它就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你看,端午節多有意思啊!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2

我小時候就一直盼望着過端午節,因為那時候我就知道,端午節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今天是端午節了,饞了一夜的我趕緊起來,我驚奇的發現,我的胳膊上、腿上都繫上了五種顏色的絲線編成的彩繩。我知道五絲繩代表着父母對兒女的希望和心願。這是什麼時候繫上的呀?我百思不得其解。

哎!我不管這些了,我還急着吃粽子呢!“咚咚!”的我跑到了餐桌前一看,嘿!真怪,桌上沒有粽子,倒放着糯米,竹葉、白線。“這是幹什麼?莫非是我們要自己包粽子,太好了!”我馬上洗乾淨了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把白白的糯米放在了水裏,糯米變得粘粘的。接着,我又把糯米舀出來,把帶着水珠的竹葉擺成十字架形,把那黏黏的糯米、花生、大紅棗放到了竹葉上,包出形狀來,然後再用線纏上。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裏,“咕咚,咕咚!”煮着。只聽的粽子在鍋裏敲着小鼓,聽着那悦耳的音樂,我感到好愜意!

粽子煮好了,還有好幾個角,竹葉上還帶着幾滴水珠,冒着熱氣,白線纏在粽子的腰上,顯得好可愛喲!我把竹葉打開,只見露出了白白的糯米,咬一口,細膩可口,糯米里包着花生米、大紅棗,吃起來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最開心!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3

五月五日話端午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此自古沿襲下來的習俗至今不變:吃粽子、劃龍船……

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粽子。外面裹着一層翠綠的竹葉,濕漉漉的身體掛着水珠,三角微微翹起,外觀就會讓人頓生清爽!

粽子的花樣、品種繁多。我見過的有紅棗餡兒的,花生餡兒的,鹹肉餡兒的,豆沙餡兒的……真是應有盡有。比如我吃過的糯米紅棗餡兒的,外面散發着竹葉的清香,剝開竹葉白裏泛紅、油光發亮的餡兒,真是讓人不忍下口,可是又讓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吃粽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眾人划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4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了三天假,就是雙休日和端午節加在一起的。説到端午節,我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説,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他抱着石頭自投舊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説:“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説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説:“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説:“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接着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説:“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着聽着,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瞭解了不少知識,不過端午節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關於端午節的日記15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各地有許多的習俗,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古代楚國人因不捨得屈原投江而死,所以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用划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免得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到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的餡品種很多,有豆沙粽、鮮肉粽、火腿粽、蛋黃粽等。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可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清香四溢,用五色絲線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端午節,人們把插懸艾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酒,殺菌防病。

現在我們更重視過端午節了,節日氣氛也越來越濃了,這些傳統習俗我們應該保持下去。

標籤:集錦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