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1

一、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是最常見的説法。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但卻遭到了一些貴族的強烈反對。

胳膊扭不過大腿。屈原幾度被貶職,後被趕出都城,流放在外。

在流放中寫下廣為流傳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

後來楚國被秦軍攻破,眼看國家被侵佔,加上懷才不遇,屈原悲痛欲絕,五月初五這天,抱石跳進汨羅江。

楚國百姓,乘舟救屈原,但是沒有找到他的軀體,怕魚蝦吃掉屈原身體,於是就準備食物丟進汨羅江,希望魚蝦不傷害屈原的身體。

人們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從這兒逐漸形成。

二、紀念伍子胥

吳國夫差戰勝越國後,抓住越王勾踐,夫差準備放走勾踐,伍子胥站出來反對,但是夫差沒有聽。

夫差在小人的挑撥下,賜死伍子胥。

伍子胥自刎而亡,臨死前要求,將自己的眼睛挖出掛在吳國東門上,要親眼看見越國滅掉吳國的過程。

夫差聽後,大怒,下令將伍子胥投入大江之中。

伍子胥去世九年後,吳國被越國所滅。

伍子胥是蘇州古城的.建造者,對於蘇州人來説是家喻户曉的人物。

伍子胥去世的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於是,蘇州人便把這天作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三、紀念曹娥

曹娥是東漢時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其父溺水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首。曹娥晝夜江邊號哭,是日,曹娥跳入江中尋父,五日後,從江裏抱着父親回來。

這件事傳至縣府,歌頌其孝,為曹娥立碑,曹娥所住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所跳之江改名為曹娥江。

曹娥跳江之日也是正月初五,因此在這天紀念曹娥。

四、紀念秋瑾

秋瑾是現代革命的女詩人。

秋瑾擅長詩詞歌賦,喜歡騎馬射箭,有再世花木蘭之稱。

參加革命時,為了不連累家人,和家人訣別,聲明脱離家庭關係。

後來在策劃起義時失敗,拒絕眾人讓她離開的要求,並遣散眾人後,獨自一人被清兵所捕,堅決不供出眾人動向。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

後人敬仰秋瑾的詩,為了哀悼她的事蹟,於是在詩人節這天紀念她,而詩人節也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一、端午節之俗何

一)、端午粽食

端午食粽,是中國人民之一道俗。粽,又曰“角忝”、“筒粽”。其來久矣,花樣繁多。自春秋至今,每歲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其花種更為繁。端午吃粽之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不衰,而流傳至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二)、龍舟

龍舟是端午節之大動,其先蓋越鄉族祭水神、龍神之一祀,其原有始初世末。已有二千餘年。史記載,龍舟所以存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者。

三)、懸艾

諺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於端午節,人以插艾及菖蒲為要義一。家家户户都要灑掃庭,以菖蒲、傳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為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成花環、佩。,美麗芬芳,婦人爭服,用以驅瘴。

二、端午節的來歷之紀屈原曰

此言最早出樑吳均《續齊諧記》與北宗驚《荊楚歲時記》。雲,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於,死後為蛟龍困,世人哀之,每於是日投五色絲粽於水,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而死後,百姓聞之即船撈救,直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之屍。時,會值雨,湖上之舟俱集上之亭。為人知,取賢臣屈大夫時,覆冒雨出,爭劃入茫之湖。以寄哀思,人泛舟江上,後乃漸為龍舟競渡。觀之,端午節食粽、龍舟與紀原也,有唐文秀《端午》詩為證:“快分端自誰言,萬古傳為屈原。堪笑楚江空兮,不得直臣冤洗。”。”

三、端午節之所由之至曰

持此一心之劉德謙在《“端”始源又説》、《中國舊日趣談》,有三要:(一)威性之歲著《荊楚歲時記》未及五月五日將食粽之日風,而以食粽著至節中。至於競渡,隋杜台卿所作《玉燭寶典》以之畫人夏至者樂,則不必即為出投江之大詩人《屈原。(二)端午風中之也,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與原關。(三)歲物名著《歲華紀而》謂端午節之第一説曰:“日葉正陽,時當夏。”。”亦即端午節方夏中,故端午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是觀之,端午節之最早起當系至。

諸説紛出,而以言屈原曰移為博。以其人大,詩藝逸,人亦願以此一紀日歸諸其。

端午節之俗何

端午節食粽意也

一、粽莫於朝食

眾人好食粽,且日猶以為飯食粽,人嗜粽之民至棄矣正餐,頓頓皆以粽為飯。消內科醫生告:“食從胃至腸消化,不須留六個時。粽,糯米為之,固不易消,一早食粽,停於胃之時則長,激胃酸泌,可致慢性胃病、胃瘍者病。

二、粽須熱透食

中國營學事徐筠指,不宜涼而食粽,食前以大發火。一曰糯米、粽餡皆是容易的食物俱,火不足,易有食遇毒;二者變涼之粽過油、過?,易致消化不良。尚有一點要,粽剝後如有黏絲,則示粽可放久不鮮矣,宜勿食。

端午節之俗何

端午節服食異

一、食“五黃”。端午節日,在江南者統中,必食五黃——鱣、黃魚、黃瓜、鹹蛋黃、酒(本雄酒,以雄黃有毒,眾皆飲常酒代。,因其月又稱五黃月”。

二、食五白”。端午節俗猶行以“五白”來搭,即白切肉、白蒜頭、白斬雞、白豆腐、茭。端午食“五黃”,再配上五白”,可清熱味,健脾胃。

三、食麪扇。甘肅省民勤縣間,端午日皆蒸“面扇”。面扇用;白蒸制,上扇形,有五層。每層撒上碾細者熟胡椒粉,面捏成百花,染上色,甚好看。此食俗蓋由端午節扇、賣扇、贈扇之風俗變而來者。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2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端午節粽子怎麼煮

1、粽子很難熟,可以用高壓鍋煮比較省時省力,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後才能放入粽子,並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粽面,不然沒被水浸着的粽子無論如何也煮不熟的。

2、高壓鍋大火燒沸,當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再轉中小火煮30分鐘,然後關火燜20分鐘,最後將壓力閥取下,將鍋內的蒸氣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水開之後中火還需煮制2小時以上。

掌握要點:煮粽子的時間和你包的粽子的大小有關,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軟的,泡時最好放些灰水(鹹),這樣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壓一下,感到軟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則,翻過來繼續煮。另外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端午節文化簡介

艾草和菖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草和掛菖蒲是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每當端午節來臨,人們就會將艾草和菖蒲綁成一束,掛在門楣上。“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是古人們對艾草和菖蒲的美好寄託,端午節在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祛邪避害。

祛邪避害可不是迷信傳説,而是古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些植物的特性。艾,又名家艾、艾蒿,為菊科植物。《本草綱目》記載“温中、逐冷、除濕”,艾葉具有温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

傳統中醫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蟲蟻,也是最環保的“蚊香”。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在陝西的'水域裏也有很多。菖蒲的葉子兩面葉脈往外凸鼓,狀如寶劍,因此還有“蒲劍草”或“水劍草”之稱。它狹長如劍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竅、殺蟲滅菌的作用。採一片菖蒲的劍葉,用手指一點點揉碎,香氣即刻會從指間騰起。所以,菖蒲被列入香草的陣營。但這種味道,蚊蟲卻避之唯恐不及。

人們通常把菖蒲與植物學上的香蒲混為一談,但其實二者並不相同。香蒲的穗狀花序外形如蠟燭,人稱“毛蠟燭”或“水蠟燭”,折來晾乾,醮點兒燒融的蠟燭油,點燃了就是一個精緻的小火把。而菖蒲的肉穗花序,為狹錐狀圓柱形,有佛焰苞。此外,兩者葉子也不同,香蒲的葉子比菖蒲葉子厚且窄,葉脈只朝一面隆起,或朝一面凹陷。

飄香的粽葉是什麼葉

包裹粽子的粽葉不僅清香,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同時,粽葉也具有特殊的防腐作用,這也正是人們選擇用它們來包粽子的原因之一。

那麼粽葉是用什麼葉製作的?因所處地域不同,人們所選用的植物也不同,常見的有蘆葦葉、箬葉、箸葉等,其中南方一般以箬葉、箸葉為主,而北方則以蘆葦葉為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陝西商洛一帶包粽子時多使用槲樹的葉子——槲葉。槲樹是一種高大喬木,在我國許多省份都有分佈,多數生長在丘陵、山野中。槲葉如手掌大小,葉子邊緣有波浪狀的缺刻,天生就是一種天然的包裝材料,用開水煮後晾乾,就可以包粽子和包裝其他食物了。在國外日本,槲葉同樣非常流行,被稱為“食用級的包裝紙”。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3

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古時的端午是祭祀諸神的節日,享祀者除了屈子,還有孝女曹娥、藥王、蠶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張天師和鍾馗等。

在民間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看法,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屈原説何以深入人心?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因此,紀念屈原説就佔據了主流。

端午節習俗

民俗活動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説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説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sebi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闢羣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七年級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XX縣誌》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佩長命縷

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牀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係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闢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

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端午節的由來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4

1、關於端午節紀念是到底是誰

其實關於端午節的説法都是有着很多,例如龍舟節、浴蘭節和重五節等等,而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節了,其實對於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的死而有了濃烈和悲壯的色彩等等風俗,其實對於端午節的紀念也是有着另一個説法就是紀念伍子胥的。

而對於端午節的紀念之説到底是哪號人物的呢?其實從在浙江大學教授所到,其實在當年的吳王夫差也是因為奸臣所言,而給伍子胥一個自殺,把屍體直接投入到江邊,而這個也是讓伍子胥成為了民眾在當時的一個必須所追思的一個冤魂説法。

而在中國的一些南方地區裏,在端午節的時候也有着盡孝日的説法,其實從一些比較出名的教授所説到,在東漢年間裏,曹娥也是因為父親溺江而亡而讓自己都是很傷心,因為一直都是不見自己的父親屍首才投江自盡的,而且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曹娥和她父親的屍體都是在這個時候在江中浮了起來,而且在當時,曹娥的雙手居然是從背後而抱住自己父親的屍體,而在這個的時候曹娥也是被説成是孝女了,所以人們都是紛紛的紀念起來。

在古代的時候,其實端午節也是一個亡靈的紀念日來的',在古代的時候,都是會很多人會悼念起一些冤魂,希望它們能夠離開,而且對於端午節其中就是有着在門上掛着艾草或者是石榴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有着是火法就是可以除掉一些鬼怪的。

2、端午節的歷史起源説法

紀念屈原

端午節所紀念屈原的説法早就在《史記》有所記載起來,而到時的屈原就是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國王的大臣,也是很盡心盡力的有着強國富貴,但是到了在一定的時候卻是有着一些的奸臣所害導致了自己被流放,後來聽説自己的國家被滅亡了,自己卻是投江自盡了。

紀念伍子胥

其實對於這個的説法就是一直被流傳起來的,而且對於在當時的伍子胥也就是在春秋時期的哦 ,而且伍子胥也是被奸人所迫害,直接被賜死,而後來就直接把伍子胥的屍體直接扔到了大江,而人們也是用了端午來紀念起伍子胥了。

紀念孝女曹娥

其實對於這個傳説,其實也是為了紀念起在東漢時期的一個孝女,而孝女曹娥也是因為救自己的父親而投入江中,後來也是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曹娥和她父親的屍體也是一樣開始了浮了起來,而人們也是紛紛的為了紀念曹娥這個孝女,直接是把曹娥所投入的江河名字定名曹娥江。

標籤:端午節 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