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必備】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6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6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記得去年端午節,爸爸講了關於端午節的好多故事,端午節這天如果爬到山去趟露水。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知道了這個傳説的祕密,我便要着去爬山,學者傳説中的方法,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過後好像真亮了許多。

到山上,爸爸還説,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再保衞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農曆五月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明年端午節,我們一家幾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只要過端午節時候,我都會想起屈原這個人,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想起這個故事,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日記 篇2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當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節日。

當然,在端午節這一天,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着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裏扔食物,是為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屍體吃掉。

今天中午我們吃飽了飯以後,媽媽帶着我一起去了超市,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為端午節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今天過得非常開心!

端午節日記 篇3

今日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吃粽子,過端午,熱鬧非凡啊!俗話説得好:“好事成雙嘛!”這不,我爸的一位朋友海邊新開了一家小吃店,就是今日開張呢!於是,當夜幕剛剛降臨,我們一家便換上衣服,前去海邊為爸爸的那位朋友送上自我的祝福,為他捧捧場,順便也“慰勞”一下自我的肚子!

剛到那兒,嘿!人還挺多啊!一開始我和弟弟便迫不及待地點了許多好吃的'!之後便坐一邊津津有味地和食物們開戰了!正吃着,抬起頭,我便被門外那美麗如畫的景象所吸引了

黑得有些略顯深沉的天空上,一輪皎潔的明月顯得格外不一樣,引人注目,周圍圍着一顆顆閃耀的小星星,閃着小眼睛,構成了畫中最大的一個亮點。

明亮的月光下,一排長長的桌椅,邊上坐滿了來此遊玩的遊人們,那人真叫一個多,店主們一個個店裏、客人中兩邊跑,雖然是一個個汗流浹背,可是,卻也是不亦樂乎啊!這邊是畫中的另一個亮點了。

這時,一旁有人放孔明燈,那一盞盞向遠方飛去的孔明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到那人羣裏,剛好一盞孔明燈由他們手裏緩緩地升起來了。當燈升起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十分的開心,看着那漸漸飛上的孔明燈,再看看一旁正歡笑的人們,他們何嘗不是畫中的亮點了。

陶醉於畫中一個又一個亮點,將弟弟交給媽媽,我脱下鞋子,漫步沙灘,將腳深深地埋入那柔軟的沙子當中。海浪‘嘩嘩’的打沙灘上,似乎招呼着我説“快下來呀!這可好玩了!”我走到了水中,將腳浸水中,任由那淘氣的浪花腳丫裏自由的行走。張開雙手,盡情地享受海風的吹拂,任風兒我的髮絲中穿梭,伸手想抓住它可是它卻調皮地躲開了。俯下身子用手去觸摸那一朵朵小浪花,可是它們總是我碰到他們的那一瞬間,笑着向四面散開了。

完全被這畫面所陶醉了,因媽媽上頭叫我,我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水,向沙灘走去,遠遠地回頭,那副美麗的畫彷彿和我揮手説再見呢!

同學們,這幅畫怎樣樣有時間叫上親人,朋友,親自去體驗一下這“人畫中”的幸福滋味吧!

端午節日記 篇4

眼下,又到了五月粽子上市的季節,在離辦公室不遠的地方便有一個賣粽子的小攤,幾乎是每天上午我都要去買着吃。看着那黃燦燦、又光又亮的竹葉粽葉,吃着那涼絲絲、甜蜜蜜、粘揪揪的粽子,不禁想到了家鄉的粽子,想到了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來。

家鄉的粽葉不是上街上買的,而是在家門前的大竹園裏採摘的。家鄉包粽子的程序其實很簡單,因為家鄉粽子是素的,粽葉捆粘米夾紅棗而已。每到新竹葉落的時候,家長就會讓孩子們去拾些竹葉拿回來,挑選、洗淨、曬乾、疊好後便保存起來,到五月端陽節來時便拿出來用。小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裏做的。

我家包粽子的不是母親,而是父親,母親説因為父親包的粽子放米適度,煮熟後特別好吃。大約在端陽節前三五天,我們姊妹四人便會纏着讓父母包粽子。第二天上午母親會在嗔怒中把一把把幹粽葉放進大大桶裏,用石頭壓實泡上大半天再撈出來到河裏一片片漂洗。有時候,我也會被命令漂洗粽葉,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午飯後再洗淨準備的紅棗,掏上兩升糯米,把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的。一切準備好後,父親便開始包粽子了。至今父親包粽子的情形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父親那雙粗大的雙手竟能包出那麼精巧的粽子。父親往往先選粽葉,大葉片一片包一個粽子,小葉片兩片包一個粽子。父親先把那葉片捲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裏旋轉着把米倒進“漏斗”裏,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後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稜,把葉片頭紮好最後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用的是藨草,父親是把粽葉撕成一綹綹當“繩子”,説是免得有異味。捆包粽子可是門技術,記憶中,父親兩手齊上還不夠,最後還要用牙齒幫忙。有時候鄰居們會湊在一起包粽子。小時候頑皮像男孩兒的我也會上去湊湊熱鬧,包、捆,可總是出不了“產品”,或者所出“產品”怪模怪樣。

端午節這天早飯前,母親先讓我們要先飲一杯雄黃酒,飲黃酒據説可以殺蟲害,避百邪。然後再吃粽子。母親給我們一人剝幾個粽子,吃後再上早學。小時候家裏常常缺少糧食,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很喜歡吃。早上放學回來,母親便會讓我們給同村的親戚鄰居送去自家包的粽子,然後再讓我們品嚐親戚鄰居送來的粽子。

後來到了離家十幾裏的鄉里去上中學,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送來粽子和雞蛋。後來又考上了師範,三年畢業後,在離家鄉一百多裏的縣城工作、成家。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捎來糯米和粽葉讓我自己學着包粽子,可是我包的粽子根本吃不出小時候那種味道來。於是還得上街去買粽子吃,賣的粽子米粒裏夾着肥肉、蛋黃、火腿,油油的,又是鹹味,又是甜味,還很膩,吃不慣。越是這樣,越發想吃家鄉的粽子,特別是父親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年端午節,父親都和鄉鄰們一樣,忙着在門口插在山邊割來的艾蒿,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插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艾葉還可以治病,農村缺醫少藥,一直以來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葉常常可以派上用場。譬如受了風寒引起頭痛腦熱,用艾葉煮水喝下來,悶頭睡上一覺,出身臭汗就會好;譬如眼睛紅腫,用艾葉煮雞蛋,把雞蛋剝了皮,用細布裹上,在眼睛上滾上幾滾,包準見效;天熱的時候,洗上一次艾葉所煮的熱水澡,疔癤會生得少……。

端午節這天,無論你做錯了什麼事,父母都不會批評的。

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們農村孩子的童年留下了多少幸福、美好的回憶啊!現在,隨着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鄉的端午節過得更是隆重、喜慶了!

端午節日記 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個有意義的節日。那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着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後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着,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划來了,划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着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衝,經過了橋下。接着,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後,我和爸爸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裏面填滿糯米,又在裏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後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麼簡單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啊!端午節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6

06月24日星期日天氣:晴

“起牀啦!起牀啦!”聽到這聲音,你一定想這是爸爸、媽媽在叫我起牀。那你就一錯特錯了,這是我在叫爸爸的聲音,這時你會説,你怎麼會叫你爸爸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要去橋頭的大林河放小船。一出家門口,一陣涼風向我襲來,我打了個顫,説了一聲:“天真冷呀。”一路上,人來人往,有的人已經回來了、有的人剛去,我説:“爸爸快點”,於是,我們加快了速度。

到了大河邊那裏人真多!,有老人、有大人、有學生、有小孩……我們找了一個好位置放小船,先放帆船,它代表一帆風順。接着我們又放了許願船,它們載着我的願望漂向遠方。我和爸爸低下頭洗臉,忽然發現,河裏有小魚在游來游去,好像在歡慶端午節的到來。小魚只有一釐米長,十分可愛!我用手抓了很長時間,也沒抓着。我只好和爸爸撿幾塊石頭,離開了河邊。

到了橋上我極目遠眺,大河裏的水升起了白濛濛的霧氣,大霧籠罩着大河,遠處的景物都看不清楚,我有種站在雲中的感覺。我們隨手往河下投了幾粒石頭,只聽“通、通”的聲音,河水泛起了一道道波紋,隨着河裏的小船漂向遠方。

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大河,也送走了今年的端午節。明年的端午節我們還要來放小船。

標籤:模板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