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國中作文1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國中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國中作文14篇

端午節國中作文1

端午的味道,是盛開紫羅蘭的芳香,淡而優雅。

端午的味道,是綻放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

端午的味道,是開放百合花的清香,淡而高雅。

端午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記憶憂新,

臨近端午,就會想到他,他是一位博學才子,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氣質過人。他在戰國時期創下業績。他不光創下業績,還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轉變為個人歌獨立創作的新紀念。他是文壇的一位高手,也是仕途的棄兒。他每次都想一心報國,讓自己的國家像一隻雕聳立於大地上,卻總是遭遇小人的妒忌與報復,是自己的辛苦遲不被採用,最後在自己臨死前創作了一篇,用血和淚寫成的憂國之恩的柔情長詩《離騷》。

詩創作後,他帶着滿臉的憂傷和憤怒來到了江邊看着冰冷的河水,他突然笑了,彷彿是在笑那些小人笑今日的庸君,笑自己的衷心沒有被人發現。他帶着冷笑,縱身一躍跳入這冰冷的河水中,讓他沖洗着自己的身軀。他走了走的淒涼與悲傷,只是他對國家的愛太深了。

他熱愛祖國,堅貞不屈的精神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他坦然面對以,死報國,顯出他是多麼地熱愛自己的國家他打意凜然的豪傑氣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深思。

端午的味道,就是屈原,他那忠心耿耿的報國情懷為祖國為人民的安居樂業以幸福做出我顯得努力。端午的味道是有氣魄的,也是有甜味的就像棉花糖一樣甜。

端午節這天,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日子,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品嚐這美味的粽子。今年我的叔叔嬸嬸都回來團聚,共度端午。我們家的粽子都是母親自己親手抱的,母親在廚房裏忙來忙去,我和姐姐在屋裏看書,可我的思緒早就飛遠了,想起了去年我們家的粽子不是母親親手抱的,而是從小攤上買來的,蒸好之後,我滿懷希望,可剛嘗第一口,我想被潑了一瓶水一樣這個粽子一點也不好吃,我嘟囔這,母親用慈祥的眼神望着我,温柔的説:"吃都吃了,還是下回母親自己做吧!"我急忙叫好眼淚都流出來了。突然聽見母親那清脆的聲音,粽子好了,我的思緒才飛回來,我看着桌子上熱騰騰的粽子,臉上露出了微笑,大家一起坐在飯桌旁,邊吃邊講着端午的來歷與意義。大家都是興高采烈。我看着這樣一桌團圓飯,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就是遊子們回家團聚的喜悦與幸福那是甜甜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是那一簇簇盛開的花團;頑強的生命力,展示了夏天的主旋律,人生的味道,就是一次次磨練的意志與頑強,綻放人生的主旋律,而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種種傳統的習俗,是那衷心報國,是那家家户户團圓,弘揚了端午的主旋律。

端午的味道,與眾不同。

端午節國中作文2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温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屈原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屈原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屈原實在迴天乏力。雖然屈原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屈原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屈原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歎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屈原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着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羣山,照耀着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着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説,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屈原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屈原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屈原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屈原一定會倍感欣慰,屈原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假如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能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着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温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國中作文3

“神舟同慶,端午佳節,龍舟粽子,同祭屈原”,寥寥幾句詩便把這個中國傳統節日的要素勾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始終不忘在今天吃粽子、賽龍舟,以此緬懷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儘管身在繁華的都市,可是相比以前在農村的時候,我竟覺端午的氛圍非但沒有減弱,反有更熱烈之狀。超市裏,粽子這一陣子可真是琳琅滿目,成了搶手貨。大包小包的人們,很多人的包裏總少不了一包粽子。農村裏的粽子就和農民一樣樸實,可是在城裏,粽子也有三六九等,價格不一。但不管哪一種,銷路總是不錯。畢竟端午,這是一個傳統,時下的中國,傳統也是商機,這一點早就見怪不怪了。當然,端午也並不一定要吃粽子,也可以去吃肯德基、麥當勞,反正過節嘛,有過節的意思就行。其實要我説來,在城裏,是個節日比是什麼節日更引人關注,因為過節發錢的可以發錢,拿紅包的可以拿紅包,分禮物的可以分禮物。我知道在很多人心裏這才是更重要的,哪管它具體是個什麼節日呢?我們在這樣的一個世界活着,已經習慣於這樣一個現實了。

然而現實歸現實,對於傳統,中國人至少從行動上來説還是重視的。買粽子是一出,賽龍舟更是一部大戲了。前日,瀏陽河裏就熱火朝天,一浪高過一浪。儘管我沒有親往,但看回來的舅外公“演説”的表情,想是非常不錯。晚上再看新聞,才知原來鳳凰古城的龍舟賽規模還要大。遙想去年端午岳陽汨羅縣海內外同慶,中外媒體爭相報道的盛況,此情彼景,記憶猶新。乎乎又是一載,不知今年洞庭湖畔的屈公故地,其景若何?想來雖不及往年,亦不減端午之本色也!

我這個端午説來也過得不錯,早在前晚,姨媽即已白紙黑字列出了今天所有菜餚的名單,今天一切照單辦事。對於我來説,一桌豐盛的晚餐倒是次要,更重要的是能把這麼多親戚聚在一起營造一個節日的氛圍。對於中國人,除了過節,還有何事更能讓親人團聚呢?晚餐時我的話不多,但我的思潮卻不曾止息……“每逢佳節倍思親”,轉瞬間我離家四年了,四年的時光又怎能割斷一個遊子對故鄉的思念?尤其當遊子並不如意的時候,他總會想到故鄉!我也説不清現在的故鄉到底對我意味着什麼,我只知道我的故鄉啊,在我抑鬱的時候,一個個片斷就會閃爍在我的周圍,那是童年的影子吧,哎,那山,那水,還有那些人……

端午節國中作文4

古往今來,關於“端午”的傳説很多。我翻了一下書,大約有紀念伍子胥的,有紀念屈原的,有紀念孝女曹娥的,有紀念女詩人秋瑾的,但主要還是紀念屈原的。

屈原何許人也?屈平(約前340年—約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為屈原;羋姓屈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大大增強。後來,屈原因政治鬥爭,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的傳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的《荊楚歲時記》。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百姓們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他的屍體。他投江時,正是農曆5月5日,其後人們每年都在這一天煮粽子來紀念他,這就有了端午的來歷。關於這一傳説,可以用唐代文秀的《端午》詩為證,詩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對於屈原的遭遇,歷代文人感慨萬千,寫了不少詩詞歌賦。如唐朝盧肇的《競渡詩》、宋朝梅堯臣的《五月五日》、宋朝蘇軾的《浣溪沙》、宋朝歐陽修的《漁家傲》、老舍先生的'《七律。端午》等等,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或寓古於今,或憑弔,或追思,或喟歎,都是難得的作品。但我更看重一個無名氏做的《滿江紅·端陽前作》。這闋詞的原文是:“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萬户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祭聖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歎家亡國破,汨羅歸處。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這闋詞既寫景,也寫人,情景交融,如訴如泣,是一闋膾炙人口的佳作。

其實,無論抱負,無論秉性,無論才華,無論修為,屈大夫都是我們所追尋的目標。因仰慕屈原,今年4月份,我與幾個朋友遊覽三峽,到了屈原的故里秭歸,探訪了屈原的遺蹟,傾聽了屈原的傳説,加入了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感受了紀念屈原的民俗歌舞。身臨其境,才感覺“神矣絕矣,歎為觀止矣”。

又逢端午,吃着粽子,想着屈原,寫下這些文字。

端午節國中作文5

端午節的粉蒸肉 在我國每年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其中算端午節最為特別了,據説人們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要在端午節這天包粽子表示對他的懷念。

在我們的家鄉過端午節時,大人們多比較忙,也不可能像春節那樣隆重,提前準備各種過節的食物,可即便是再忙,大人們也要擠出半天時間來準備一些端午節的特別食物,其中家鄉人特製的粉蒸肉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下午,大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晚上要吃的食物。每次奶奶先將一小碗大米放在鍋裏反覆的翻炒,直到大米發黃並散發出陣陣香味時,將其盛出,放在石磨中碾壓成粉,然後將新鮮的豬肉洗乾淨拌好各種調料,最後,均勻的裹上準備好的米粉,將裹好米粉的肉塊放在盤中,全都裹完後,就可以放在鍋裏蒸了。我們便垂涎欲滴地等待美味的誕生,我有些迫不及待,老是跑到灶前問奶奶有沒有做好,奶奶説:“粉蒸肉一般要蒸4到5個小時,當有一股特有的香味撲鼻時,才能讓你品位到粉蒸肉的絕佳味道。”我也一直在想,要想吃到很好的美味,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緻的技藝。終於要到吃晚飯的時間了了,我爭先恐後的擺放完餐具,等到大人們落座開來,我就開始狼吞虎嚥的品嚐着我期盼已久“粉蒸肉”了。奶奶説:“乖孫,慢點吃,別噎着,奶奶做了好多呢!”真好吃,我一邊自言自語,一邊還不停的夾起一塊粉蒸肉往嘴裏放,一直吃到肚子感覺很脹時我才戀戀不捨的放下筷子。

晚飯後我依然興致很高的向奶奶盤問着關於粉蒸肉的故事,據説清末明初時崇禎皇帝微服南巡,到了一個叫鄭韓的地方停留了一段時日,在一天郊遊時,來到了封后嶺,天色已晚,崇禎皇帝感到又飢又渴,這是離他們住的店又很遠,一時無法回去,於是便投宿在附近的一户農夫小店,善良的農村夫婦非常好客,把家中準備過節才吃的扣碗肉拿了出來,經過加工送給崇禎皇帝食用。崇禎吃後大悦,當村夫告訴他這是他們祖傳的粉蒸肉是,崇禎更是留戀剛才的味道,甜中帶鹹,肥而不膩。於是第二天崇禎離開時將農村夫婦帶進王宮中,於是粉蒸肉這樣的美食就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再不用手碾米粉了,到超市就可以買到現成的,雖説現在也可以經常吃到粉蒸肉,可我還是感覺家鄉的粉蒸肉是我吃過最好的人間美味,讓我久久回味。

端午節國中作文6

又憶端午節每當梔子花開,粽子飄香時,我就想起小時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蘇北的一個農村,在我們家鄉端午節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記得在端午前半個月的時間,父母會吩咐我們小孩去河邊摘蘆葉,用來包粽子。聽到父母的吩咐,我們就像接到聖旨似的,幾個同齡的小孩一起興高采烈地奔向河邊,只見河兩岸長滿了蒼翠的蘆葦,葉子又寬又長,隨風飄來發出沙沙的聲響,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會兒你就會發現每個人手裏都已是滿滿的蘆葉,我們會用稻草把蘆葉紮成一個個小捆。扎累了,大家會坐在河邊,挑出一片蘆葉輕輕一卷,再用槐樹的刺將其固定好,這樣一個簡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邊一吹,立刻發出清脆的聲音,只見大家爭先恐後的吹起來,那聲音一聲高過一聲,起此彼伏,煞是好聽。這時聞聲而來的父母會阻止我們,説這樣會招來蛇羣,不安全,現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説法。蘆葉摘完後小孩們嬉鬧着,哼着小曲滿載而歸。到家後,父母會將我們摘的蘆葉用繩子串成一圈掛在屋檐下,這時你會發現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掛滿了蘆葉。

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外婆會早早的起牀,在廚房裏燒上一大鍋開水,將蘆葉放在開水裏浸泡,這叫燙蘆葉。還沒起牀的我遠遠就聞見一陣陣蘆葉的清香,於是立馬起牀。這時外婆已將燙好的蘆葉放在一個木質的長桶中,桶邊上放着一個淘米的竹籃,裏面盛着雪白的糯米。

這時外婆會交給我一個神聖的任務,就是把蘆葉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齊,並用剪刀將蘆葉的根部修剪掉,這樣外婆包粽子就會節約不少時間。蘆葉剪好後,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蘆葉往手裏一夾,掰成一個錐形,用小碗江將米倒入錐形中,並用手指輕輕的彈幾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將米弄實;再將錐形意外的蘆葉部分往上輕輕一翻,在往下一繞,而後用經過開水燙過的稻草僅緊緊地紮在蘆葉的外面,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會根據家裏人的不同愛好包上各種夾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實心的。外婆的手很巧,會包好幾種形狀的粽子有,三角錐體的,四角錐體的,六角頭的等。粽子包好後,外婆會馬上將粽子放到鐵鍋裏煮,只見爐膛邊堆滿了木材,爐膛裏的火很旺,紅紅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臉上,此時鐵鍋裏不時飄來粽子的清香,看着這一切,我感到特別的美好。大約三四個小時之後,粽子就熟了,外婆會將第一個拿粽子給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外婆開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經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會永遠留在我幸福的記憶中。

端午節國中作文7

我一年裏最愛過的節日便是端午了。端午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陰曆的五月初五,別名“端午”,“端”是“開始”、“初”的含意。端午節是在我國漢族人老百姓的傳統式節日。這一天不可或缺的主題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等。聽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更好地紀念屈原。

端午一早,剛剛睜開眼睛,就見到媽媽在門口忙着哪些。以往一看,原先媽媽在插艾草,飯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熬成的生雞蛋和好多個熱騰騰的棕子。這時候,。我想到今天端午。看見煮的碧綠碧綠生雞蛋和熱騰騰的棕子,唾液都禁不住要留下,數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棕子就沒有了影。

到夜裏,大家到祖父家一起過端午節。飯食上完後,祖父從木櫃裏取出一瓶好像蜂酒的什麼,還需要大家每個人喝一口。我詢問祖父:“這是什麼呀?”祖父笑着説:“它是雄黃喝過能辟邪的。”我端過雄黃,喝過一口,覺得火辣辣,但內心惦記着:“那樣我也能辟邪了,辣是什麼。”

吃過飯,大家全家人一起到大明湖去看看龍舟。趕到大明湖,發覺有很多人到河邊等待看龍舟賽事呢。大家找了一塊“極佳”的收看場所,來收看龍舟賽。但見比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概10米長,二十釐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議戰略相互配合,有的在做熱身運動。岸邊的觀眾們都為哪一條龍舟能得冠猜想着。我看好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碩,熱身運動做的也很充足。正惦記着,賽事就需要開始了。立在船裏的發令員一聲槍聲,幾十條龍舟像蛟龍圖片一樣,在水中穿梭着。那一條綠色的龍舟處在第五名,船裏的敲鼓手全力地吶喊着,鼓勵水手們奮力前行。因為我吶喊着,用所有的激情我適用的龍舟加油。粉絲們也都緊握着兩手,期待自身適用的龍舟得冠。我吶喊着,為那一條綠色龍舟加油。水手們好像聽到了我的加油,更為全力地划着。但見綠色龍舟超過了此外兩隻龍舟變成了第三,這時候,她們又超過了一條龍舟。我更為拼命的吶喊,期待她們能得冠。綠色的龍舟早已於第一名並駕齊驅了,這時候間距終點站也有50米,水手們全力地劃,總算獲得了第一名,這時候綠色龍舟早已衝過去了關鍵。“14號龍舟是總冠軍”伴隨着裁判的公佈,全岸觀眾們燒開了。因為我為綠色龍舟的好主要表現喝彩。猛然,大明湖變成歡樂的海洋。

我依依不捨的離開大明湖,端午儘管過去,但它交給了我很多美好的記憶。

端午節國中作文8

今天是端午節,大傢伙都在家裏忙着過端午節。我們姊妹幾個也聚在母親家過節吃飯。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形,大家七嘴八舌説起來。小妹嘴快,先説起來了,還是小時候過端午節熱鬧,一個禮拜前就有過節的氣氛了。那時候農村交通不太發達,好多小商小販就來村裏賣紅棗和糯米,天天上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家裏買了紅棗和糯米沒有。買了多少,好第二天上學去給別的同學炫耀,粽葉皮是不用買的,我們那有個蘆韋塘,勤快的人還可以打上賣給販子,過端午節的錢就有了。

那時我們那很少包粽子的,都是蒸年糕的。端午節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就開始煮粽葉皮,泡糯米,洗紅棗。到了天快黑,大人就開始包年糕了。我們就在旁邊湊熱鬧,吃紅棗。蒸年糕也是個技術活,包好了年糕在水裏煮一晚上,也不會散開,端午節早上打開年糕津津的,包不好的,煮到半晚就會散開,端午節就沒的吃的了。不過我們從來都不擔心,母親包的年糕是村裏有名的,又好吃又瓷實。

年糕包好了,要開始煮年糕了,説包年糕是技術活,煮年糕可是件累人的活,從晚上差不多十點開始,要煮到半個夜四五點,那時都是加柴火煮的。家家户户為了煮年糕,都早早挖好了大樹根,曬乾劈好,放一次柴火差不多可以燒一個小時。到了端午節的早晨,等我們起來,母親已經炸好了油餅,從田埂上?回了艾葉。院子也掃的乾乾淨淨。

看到我們起來了,母親就用油餅包上一大塊年糕給我們吃,黃燦爛的油艾葉插在大門口,這陣各家各户人差不多都出來了,小孩子都拿着父母前面買好五彩絲線開始編五彩繩,老人説是“長命縷”,拴在各自的手腕和腳?,誰的漂亮就説誰可以長命百歲。

家裏有出嫁一兩年的女兒今天和新女婿要回孃家來,沒小孩的孃家還有小弟弟妹妹的,姐姐都會做好香囊給弟妹,傳説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巾,清香四溢,再以五香絲絃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的香囊。女兒有小孩的,孃家媽媽早就坐好了蛤蟆鞋,名字不好聽,做的卻很非常精緻,鞋面是黑金絲絨的,紅布包邊,鞋前面繡着一隻栩栩如生的蛤蟆,鼓的眼睛,五彩絲線做的腿,也是取避邪驅瘟之意。

現在過端午節了已經成了大家放假休息的節日了,條件好的就出去旅遊去了,沒時間的就大傢伙聚在一起吃飯,就算過端午節了。小時候的熱鬧是一去不返了。

小妹一口氣把花説完了,大家也陷入沉思,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買什麼都可以買到,小時候過節的那種期盼,那份發自內心的悦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端午節國中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託”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衝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嶽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粽子。怎麼辦?我可是個包粽子的“大菜鳥”啊!叫我吃粽子還行,叫我包粽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粽子呢!我當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裏。“快點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無奈只好硬着頭皮走了上去,説:“呃,這個嘛,我不會。”王別格不以為然的説:“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時候還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鬆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摺,再折一個小角。”,王別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麼樣。“哎呀。這是吃的,你不要把她當成卡紙折啊!”王別格對我説。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這次還不錯”聽到了她説的話,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看樣子,她不會再叫我重新再折一遍了。“接着把粽葉打開,握住下面”王別格一看,説:“做的還不錯,現在要放餡兒了。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然後再放一勺米,然後再放半個棗,最後放一勺米。”王別格説的太快了,我有暈,於是對她説:“你直接告訴我要幾勺米、幾勺豆、幾勺棗就可以了,我自己搭配。”嶽阿姨説:“其實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搭配。”我:“那我就光加米,不加豆,也不加棗。”王別格説:“不行,就你喜歡那種口餡,別人都不喜歡。誰知道你你包的粽子是哪個呢?”我立刻反駁道:“做個記號不就得了?”由於往下我不能做了,所以那個半成品被送到了嶽阿姨那裏,叫她幫忙“整整容”,再“縫好皮膚”。

該煮粽子了。阿姨先把粽子倒進“盆地”(小鍋)裏,又把一盆水倒進“盆地”裏,讓水沒過粽子,使所有的粽子“溺水”,無一倖免(當然不能有幸免的了,不然,怎麼吃呀)。然後,煮上兩個小時,再悶上半個小時,粽子就煮好了。

王別格一聽説粽子煮好了,便飛也似的跑向餐桌。嶽阿姨剛把粽子端上來,她便迫不及待地把一個粽子撥開,把粽子用筷子一分為二,小口小口的品嚐完了,對粽子讚不絕口。我被她所逼,原本想“付出無回報”的,但被她硬塞進了大半個粽子。噎的我直翻白眼,不得不以跑步的方式來緩解我那可憐腸胃的壓力。

這可真是個有喜也有憂的端午節。

端午節國中作文10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有吃粽子,划龍舟等習俗。剛好聽説今天爸爸公司在大梅沙的一個樓盤有活動,於是我們就和爸爸的同學他們一家浩浩蕩蕩的向大梅沙出發了。

來到了目的地,眼前的景色讓我眼前一亮,這個小區像個小鎮一樣,等我走前了一點兒,看到一個牌子上面寫着:西班牙風情小鎮。此時我才知道,這個小區實際上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鎮,但這個小鎮跟其他小鎮不同的是:這個小鎮是模仿西班牙建築風格建造的。

當我走進售樓處的時候,看到一個阿姨正在包粽子,我情不自禁的走了過去,跟着阿姨學了起來,我果然非常的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媽媽説我包的要比她好,我包的比她包的要緊,這樣煮出來就非常的好吃。讓我來告訴你們怎麼包粽子吧,這樣明年端午節你就可以自己包粽子吃了。

1、首先拿出一片較大的粽葉。

2、把粽葉兩頭的角用剪刀修剪一下。

3、把粽葉兩頭交叉,形成一個漏斗的形狀。

4、放進你想要的餡。

5、用筷子把餡戳到底部,使下面的那個角填滿餡。

6、用手指或者湯勺把餡填滿。

7、再把兩邊的粽葉向中間對摺。

8、把上面的粽葉蓋下來。

9、再順着形狀把粽葉折過去。

10、用繩子把粽子綁住,打一個結。

11、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

接下來就到了我們品嚐的時間了,粽子的餡有很多種,有紅棗的,有花生的,有肉的,還有鹼水粽……等很多美味的餡。這次我吃的是花生粽。粽葉裏的花生脆脆的,糯米軟軟的,特別的好吃,讓我百吃不厭,吃了一個還想吃。

聽説這裏還有划龍舟的活動,我們到了活動地點,看到湖邊擺着好幾條小船,我們知道,這應該就是他們所説的龍舟了,我和妞妞姐姐穿上了救生衣,由於我沒有劃過船,所以還是有一點害怕,所以我要求要跟妞妞姐姐坐一條船,我們的船是黃色的,船槳也是黃色的,你們知道怎麼划船嗎?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吧。就是手要握住船槳中間的地方,讓船槳上面的字對着我們自己,左邊劃一下右邊劃一下,船就可以直走了,如果你要左轉的話就劃右手,相反,如果你要右轉的話就劃左手。

我們出發了,坐在小船上,一邊慢慢的划着船槳,一邊欣賞一路上的風景,一邊跟妞妞姐姐聊天,可爽了。可時間過得那麼快,光陰似箭,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得上岸了,由於我們還是新手,所以折騰了好久才靠岸,等我們上來的時候,我們已經滿頭大汗了。

很快就到下午了,我們就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小鎮了,大家都有點戀戀不捨,以後一定要多來這個美麗的地方。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端午節國中作文11

恰逢佳節,家人想趁端午這個吉日搬家。家的確是有些破舊了,四面的牆長滿青苔,鐵門鏽跡斑斑,一推門就會發出“吱呀”的聲音,偌大的院子裏雜草叢生,多年沒修剪了。父親聯繫搬家工人去了,不許我出去,叫我一個人在家讀那些枯燥的孔孟之道。

從門口突然竄出一個腦袋,濃眉大眼,歪斜着腦袋看我。

“進來吧。”他走了進來,衝我一笑,一把拉起我的手往外跑。

他對我説“我叫盒子,是街頭最末端一户人家的孩子。那麼,你叫什麼名字呢?”“呵呵,你的名字可真有趣。我叫楊楊。你要去哪啊?”“到了你就知道。”

拐進一條小巷,來到了街上,牆上掛滿了燈籠,燈籠上貼着謎語,還有辟邪草、荷包發出的清香,挑着擔子的小販叫喊着賣粽子。我才明白,今天是端午節。我心裏有一種莫名的喜悦。他引我看舞龍燈,還請客買了幾塊八寶粽子,竹葉的清香彌散開來,融入到節日無盡的歡樂之中。

突然,一個男子把一家粽子店的招牌砸了,嘴裏大聲呵斥着什麼。圍觀的人很多,我們也擠了進去,只見一個濃鬍子男子把店老闆,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太,摁倒在地上。從圍觀者的口中,才知道那男子偷東西被老太發現了。

圍觀者議論紛紛,説道:“這事就算了吧。”但盒子衝了上去,抱住那人正準備往老太臉上打的拳頭。我詫異,盒子瘦小的身子何時變得如此威武?那男子支撐不住,只好鬆開拳頭跑走了。圍觀的一位大漢説:“那人真是厚顏無恥,偷了東西還打人,我恨不得揍他兩拳。唉,小兄弟。”他回頭拉住盒子,“你為什麼要出手搶本人的風光?”“等你上去,七大洲就該再合併了。”我暗自發笑,覺得盒子比那大漢還高出幾個頭。

“盒子,你怎麼有那麼大的力氣?”

盒子義憤填膺地拍了幾下胸膛,“江湖之人,該出手時就出手。”望着盒子的一本正經,我覺得夕陽的光灑在了我身上。

盛夏,梔子花怒放開來,途經一院,我摘下一朵梔子花,捻去枝,輕輕別在了盒子滿是汗漬的衣襟上,香氣撲鼻。

花已捻枝,人已斷腸。

盒子每天早晨到我家來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很高,令我羨慕不已。也就是在第三天早晨的時候,我搬家的時候到了,我哭了。他説:“聚聚散散,人生亦是如此。”

新家之遠,令人無法想象,只記得在車上迷糊了幾天,同時也註定,我與盒子的相見定為never,短暫的三天友誼使我留念。

又是一年端午節。

端午節國中作文12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在描寫端午節的詩句中,我很喜歡這首《端陽採擷》。玉粽飄香,百舸爭流,艾葉青青,黃酒盈盈,慈父稚子佩戴香囊,俊俏媳婦巧笑倩兮,簡直是一幅絕妙的端午民俗畫。

我的家鄉端午節沒有賽龍舟的習俗,採艾草和縫香囊卻自古有之。每到春天,和風煦暖,艾草便綠意葱蘢、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了。看,一叢叢,一簇簇,遍佈田埂地頭,綠得耀眼,像綠色的翡翠,煞是喜人。

端午節那天早上,當我還在酣睡的時候,就有毛茸茸的東西在撩撥耳朵,瞬間淡淡清香直鑽鼻孔,沁人心脾。哦,是爸爸起了大早,在日出之前從野外採了青青的艾草回來。媽媽會把最鮮嫩的挑出來,輕輕掛在我們耳邊,意在保佑我們百病不生,平安長大。

在氤氲的藥香中,我睜開蒙矓的睡眼,穿好衣服。揹着書包出門的時候,媽媽會把一個用五色絲線縫成的香囊,莊重地放在我的衣兜裏。媽媽那一本正經的樣子,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神聖感,一顆小小的心陡然被幸福塞得滿滿的。

媽媽像突然想起什麼來似的,又抓起兩個香囊塞到我的書包裏,叮囑道,別忘了,送給老師。

當我們剛剛走進學校,空氣中就瀰漫着一股清香。大家翕動鼻翼,四處打探,最後斷定香味是從老師的屋裏傳出來的。

當我們誦讀課文的時候,老師走進了教室,大家放下課本,爭先恐後地跑到老師身邊,這個給老師耳朵上掛幾枝艾草,那個給老師的衣袋裏塞個香囊,還有的把五色絲線系在老師的手腕上。

這時,師母端着個盆子進來了,裏面堆滿了綠色三角的東西,熱氣騰騰,香氣裊裊。老師説,嚐嚐我做的鹹肉粽子嘍!我們趕緊規規矩矩地坐好,師母把粽子一個個放在我們面前。吃完後,老師説,孩子們,你們知道吃粽子是紀念誰嗎?

我們搖頭。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大字:屈原。老師説,屈原是愛國主義詩人,他一輩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冤屈,但是他始終熱愛自己的祖國。你們長大後會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散落天涯,但是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家鄉、忘記祖國。

接下來,老師就開始吟誦屈原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而今,又逢端午,爸媽已是耄耋之年,再也沒有人為我採艾草縫香囊了。青青的艾草和粽子的清香穿透了幾十年的歲月滄桑,還有那兩鬢斑白的老師誦讀《離騷》的情景,一一浮現眼前,鮮活如昨。

端午節國中作文13

有一句俗話説得好:“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説,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説了.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據歷史記載,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入汩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從那以後,人們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會包粽子,粽子的類型有很多種,有鮮肉粽子、八寶粽子、紅棗粽子、豆沙粽子、棗泥粽子、鹹蛋黃粽子、臘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魚頭肉粽子、宮保雞丁粽子、魚香肉絲粽子、鮑魚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這麼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歡五香肉粽子.因為它吃起來軟軟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還要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賽龍舟的賽手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年輕力壯的叔叔,有對賽龍舟很有興趣的小孩······比賽開始了,參賽的人都做在了龍舟上,只聽見”嘭”的一聲槍響,龍舟上的人都迅速劃了起來.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劃,惟恐落後.據説這也是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人們還要掛艾草,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我聽媽媽説,端午節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避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牀户,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之説.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國中作文14

中國的端午節最先是屈原出現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日。因為古人認為洪水是河神發怒的結果,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沖走,舉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保佑大家五穀豐登。加上這時候一般是農耕犁田、插秧的季節,農民經常要在水裏泡着犁田插秧,而喝黃酒能有效地去除風濕。於是端午節這個時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黃酒的習慣。這些並不是紀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國早就有了端午節這一説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讓人們記住了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莆艾蒿等慶祝方式。

雖然由古至今中國都在過這個節日,但意義卻頗有些不同了。特別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別有一番風味。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凱裏市龍場鎮,那裏有“煤炭之鄉”的美稱。家鄉的民風淳樸,端午節過得也很淳樸。

和許多地方一樣,端午節的頭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掃房前屋後。因為春夏交替是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的時節,人們就把雄黃、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摻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種底層黑表層黃,還帶有些泡沫的液體,並把它灑在房前屋後蛇蟲鼠蟻出沒的地方或角落裏,使得這些蟲子不敢靠近半步。這些事做完之後,孩子們跟着大人上山採集粽葉、菖莆和艾葉。粽葉自然是拿來包粽子用的。我們的祖宗認為五是不吉利的數字,端午節又恰是雙五重疊,在家門上垂掛菖莆和艾葉可以驅邪避魔。

剛採來的粽葉帶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粽葉洗淨晾乾後,準備好晶瑩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乾淨,天擦黑的時候就可以包粽子了。家鄉包的粽子形狀各一,有枕頭粽、三四六個角的粽子、背崽粽、五彩粽等等。小孩子最喜歡是背崽粽,一個大粽子下面吊了三四個小尖角粽,像趕場天拖兒帶崽的婦女。所包的粽子因為放的東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純香的白米粽子,鹼水味的灰粽、透着植物香氣的五彩粽,還有豆粽、肉粽。真是讓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個晚上都是煮粽子的時間。還記得小時候一家人都會圍着煮粽子的鍋灶,伴着閃爍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湧上心頭,一家人合樂的樣子最讓我難忘。當夜漸漸深了,家人也陸續上牀睡覺,而我卻像小狗一樣守在媽媽和灶台邊,什麼時候睡着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剛煮熟的粽子青綠青綠的,溢出來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愛。看到掛在牆上的粽子,我滿心歡喜。這時候媽媽就拿煮粽子的水給我們小孩子洗臉洗身子,據説這會讓皮膚會變得更光滑潔淨,不生瘡。

匆匆洗完臉,我就迫不及待吃粽子。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粘粘的,滿屋是糯米和粽葉的清香。端午節就在這個香氣瀰漫的早晨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