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機構

國防科大5000項獲獎科研 研究生參與攻關佔96.4%

機構2.17W

國家主席在視察國防科技大學時強調:“要牢牢扭住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深入研究現代軍事教育特點和規律,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培養造就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優秀軍事人才。”研究生是院校學歷層次最高的學員,把他們培養成國家主席指出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最緊迫的任務。

國防科大5000項獲獎科研 研究生參與攻關佔96.4%

  高素質人才騰飛需要寬闊跑道——

着眼軍隊人才需求構建一流學科體系

“如果説人才的騰飛需要一條跑道,這條跑道就是學校的學科體系。”該校領導認為,擁有一流的學科,才能培養一流的人才。

1999年以來,該校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1篇,數量佔全軍院校的23%,位於全國985高校前列。無一例外,這些論文都出自國家重點學科。這足以説明學科建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國防科大要培養科技帥才。”這是上世紀80年代錢學森在指導該校學科建設時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長期以來,該校領導始終將目光投向未來,在研究生教育中始終抓住學科建設這個龍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研究制定《2030年前學科發展規劃》。努力構建覆蓋全面、基礎深厚、特色鮮明、引領前沿的學科體系,形成通向世界一流的學科發展路線圖,重點發展特色優勢學科羣,着力建設高水平支撐學科,積極培育新興交叉學科。

用戰鬥力標準優化學科體系。緊扣國家和軍隊重大戰略需求,該校以信息、光電、航天3大優勢學科羣為基礎,對學科專業進行戰略性優化重組,新增“軍事裝備學”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砍掉”了“土木工程”“科學技術史”等11個優勢不明顯的學位授權點,形成了覆蓋國防科技主要領域的綜合性學科體系。

着力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建立學科交叉中心,確立了量子計算與量子算法、納米探測與傳感、材料基因組等12個重點方向。

在軍隊院校率先實施學部制。2013年,組建理學、空天、信息、社會科學等4個學部,以此統攬推進學科管理機制改革,進一步提升學科整體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些舉措已取得明顯成效:工程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躋身世界一流行列;在新一輪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該校有7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名,1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名,其中軟件工程位列第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3個學科位居第二。

強軍興軍,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軍隊高學歷人才培養,最終還要歸結於高素質。作為全國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權、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的軍隊院校,國防科技大學着眼國防和軍隊建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自1985年國家批准其試辦研究生院以來,該校已累計為國家和軍隊培養博士4000多名、碩士2萬多名。

  高素質人才培養必須堅持高起點——

瞄準世界一流確立“兩個駕馭”培養目標

“神舟”飛天、“天河”奪冠、“北斗”巡天……

近年來,隨着我國科技領域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從國防科大走出的一大批優秀人才引人注目。他們在國家重大工程、重大型號項目研製和重大演訓活動中擔當重任,成為各條戰線的領軍人才。

帶出“軍事訓練一級連”的博士連長陸鬆、信息領域的“鏗鏘玫瑰”李聰娜、被稱為“藍軍部隊狼頭”的滿廣志、“指技合一的東線尖兵”詹世賢、“部隊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的開路先鋒”單懿等,均是從該校畢業的研究生。

談及這些年學校研究生教育的豐碩成果,該校領導感慨:這得益於學校“兩個駕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駕馭國防科技的工程師、科學家、戰略家;培養駕馭未來戰爭的設計師、指揮員、軍事家。

“兩個駕馭”彰顯了該校歷屆黨委對高學歷人才培養的高標準、高要求。該校一位副校長介紹説,學校研究生培養着眼於“我軍特色、世界一流”,力爭達到“科學文化素質走在全國院校前列,軍事專業素質走在全軍院校前列”。

按照“兩個駕馭”和“兩個前列”目標,該校參照國際一流大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制定出各層次、各類型研究生培養方案,以滿足部隊建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學校基本上每5年修訂一次研究生培養方案,每年還會根據執行情況進行動態調整。”該校研究生院領導介紹,學校現行研究生培養方案實現了與同類國際知名大學接軌,具有鮮明的軍事特色。

記者翻閲該校《研究生培養方案》發現,方案不僅明確了各類人才要完成的課時和學分,還對軍政素質、身體心理等方面逐一進行了細化。在課程設置上,該校特別注重抓好聯合意識、信息素質、戰鬥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聯合作戰》《空間作戰》等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方面的課程成為軍事理論必修課。

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該校推出按作戰應用領域培養人才的改革舉措,設置了聯合作戰指揮控制、戰場電磁環境與電子戰等17個應用領域,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在此基礎上,該校還設置了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相關實驗教學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科目,開設案例分析、計算機作戰模擬等實踐性教學活動,支持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全面培養研究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問題的能力。

  從學歷優勢到能力優勢的關鍵在實踐——

廣闊的'實踐平台成為研究生學員的成長沃土

今年9月20日,該校自主研製的“天拓三號”微納衞星發射升空,在國內首次開展微納衞星集羣飛行和航空目標信號在軌接收試驗,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鮮為人知的是,這一創新成果誕生於該校“納星研究生創新基地”,研究生學員在研製隊伍中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