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

熱點2.7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説到事蹟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材料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材料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尊老愛幼事蹟材料,歡迎閲讀與收藏。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1

2012年1月7日,鞍子山鄉中心敬老院的老人們迎來了大連寶業有限公司的愛心人士,他們為老人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帶去了日用品、米麪油、豬肉以及液晶電視等物品,價值共計8餘萬元,並送來了節日的問候和真誠的祝福。

在這個僻靜、乾淨又祥和的鄉中心敬老院裏,大部分是附近鄉村的一些孤寡老人與低保户,老人們對鄉政府及企業愛心人士們的到來感到由衷的高興,在寒冬裏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通過與老人們的交流談心,聽取老年朋友對敬老院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瞭解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住宿環境和飲食起居等情況。目前,敬老養老的服務水平已大大提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心照顧好老同志,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真正體現黨的温暖和社會主義優越性。這次愛心活動離不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無私奉獻和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感動無處不在,愛心就在身邊。今後,鞍子山敬老院還將迎來更多愛心人士到此開展各種愛心等志願活動,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體現了人間的濃濃温情,讓老年人的夕陽更紅、桑榆更美、晚年生活更幸福!

該人張信,4歲失去父親。5歲隨母親改嫁。養父含辛茹苦將他養大。17歲參軍,23歲復員後工作在老城糧谷三場。25歲成家後父母就由張信照顧。特別是繼父體弱多病,常年行走不便。張信同志更是毫無怨言的一心照顧老人。2000年夫妻雙雙下崗之後,拒絕多次外出打工掙錢的機會。全身心的照顧老人。2002年母親去世之後繼父身體更是不好,於是張信同志,就把老人從地方接到樓上和自己住,以便照顧老人。使老人感動的説:比我的親生兒子還親。沒白撫養他。張信住的四樓為了方便照顧老人。今年他決定把四樓低價賣了出去。買了二樓。在老人生病期間,他更是進自己的能力去照顧老人。左鄰右舍都稱老人家有福氣。老人一日三餐,夫妻兩人換樣的.做,從不嫌棄老人髒。他的事蹟已經在小區裏傳開。大家都豎起大拇指。真是好樣的。

雞鳴十分,孫媽媽被兒子攙扶起來,“與月同寢,與雞俱興”是孫長福按照黃帝內經對母親“嚴格”保養的條目之一。一張軟綿綿的乾淨毛巾圍掛在胸前,兒子温水濕潤的雙手輕輕拭在孫媽媽的臉上,這一幕,被外人看來反哺情深,但對孫家而言,這只是司空見慣的普通場景,因為只要孫媽媽在孫長福和妻子的家中,善待老人,伺候父母,便是跟洗自己的臉擦自己的手一般,應該應分,格外尋常。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2

當今這個社會,“名字”是數不勝數!有:姓名、歌名、網名等等,甚至汽車、蛋糕都有名字。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每個名字或許都有一定的含義,但是名字也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而這篇文章就深刻地反映出了這種現象……

故事發生在一個見多識廣的小姑娘身上,這個小姑娘只有五六歲,無論是多麼冷門的明星她都會毫不猶豫的脱口而出。而且是百説百中。“我”是來找一位叫劉德明的老師傅,於是“我”就問她:“你知不知道一位叫劉德明的老爺爺呢?”這個小姑娘一開始還是自信滿滿,聽到這個名字後,頓時就慌了:“我,我不知道,他又不是個明星!”“我”只好來問這個小女孩的媽媽,她聽到這個名字後,有説不出的熟悉感。拍着腦袋想了半天,突然笑出聲來:“對了,我家孩子的爺爺就是劉德明啊!”旁邊的人都笑了,而“我”卻笑不出來……

在現代能吸引我們眼球的東西有很多,歌星、演員、電視劇等等,但是往往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卻把它拋之腦後,甚至忽略掉。文中的這個小姑娘能記住那麼多和自己毫無關係的明星的名字,卻記不住自己爺爺的名字,這就説明這個小女孩並沒有一種“尊老”的高貴品質!

中國傳統的品質就是尊老愛幼,老師問:美好的品質是什麼?的時候,我們總能很快的回答出來是尊老愛幼,但這只是口説無憑,真正做到的又會有幾個人呢?這就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一下。所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一起來關心老人,尊重老人,愛護幼兒,保護幼兒,一起做到——尊老愛幼吧!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3

尹晉芳,12歲。啟明實驗學校六年級(6)班學生,學校少先隊大隊長,學校廣播站站長。她是一個愛學習,愛勞動,愛生活,愛科學,勇於創新,樂於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孜孜不倦地進取,力求全面發展。多年來,各方面表現一直很優秀,特別在助人為樂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尹晉芳同學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人們都説: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尹晉芳同學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學校,她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真誠付出,助人為樂。

學習上,六(6)班裏有一個與她鄰居的同學,學習很不認真且粗心,常常把課本忘在家裏,或落在學校。她知道後總是把課本讓給同學,或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這種無私的精神感動了這位粗心的同學,促使他改變不認真和粗心的毛病,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班級裏有幾名後進生,他們總是學習上不去,作為學習委員她總是覺得自己責任重大。於是主動請求老師讓自己用課餘時間為這幾位後進生補習功課。這幾名後進生在她的幫助下,成績全都趕了上來。

生活中,她一樣不忘時時刻刻助人為樂。尹晉芳同學在學校是寄宿生,學校共兩百多名寄宿生,其中一二年級學生也佔了不少。寄宿生同學遠離父母,遠離家鄉來學校寄宿,時不時就會碰到困難,只要他們一碰到困難同學就會及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低年級的同學蒸飯,取飯有困難了,尹晉芳同學二話不説就幫忙蒸飯、拿飯。碰上大熱天,飯很熱,一連幫忙十幾個小同學拿好飯要來回跑幾趟,既費時又把自己熱成了一個汗人。可是尹晉芳同學從不喊苦不喊累,不怕自己遲吃飯,幾年如一日,從沒間斷過幫忙同學拿飯。還有不少同學,在生活中經常會丟失了錢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尹晉芳同學知道了,也會無私的拿出了自己的錢財物品來幫助別的同學。要是碰上有同學生病了,董龍敏同學並立馬前去噓寒問暖,為生病的同學打開水,陪他們去衞生院看病,並親自為他們倒好開水吃藥。如果生病同學請假回家了,她還會等他們回來後,主動為她們補功課。夜裏,宿舍的幾位小同學經常會哭鬧,尹晉芳同學並會用好話勸慰她們,細心照顧她們。半夜陪她們上衞生間,給她們蓋被子,有時還會為她們洗衣物。尹晉芳同學在宿舍裏的這種樂於助人的行為,

慢慢在全體寄宿生中傳開了,同學們給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外號,親切的稱讚她為“尹媽媽”。

不僅是如此,“尹媽媽”在無論在何時都不忘助人為樂。有一個星期天,尹晉芳從家乘車來學校,在大街下車後往學校走的路上,路中間的一個錢包把她吸引住了。她撿起來一看,裏面除了一些證件外,現金就有好幾百。怎麼辦?她左右一看,沒一個人影,她完全可以把錢包藏起來就走,或是先帶回學校上交給老師,就憑這幾百元,學校肯定是會表揚她的。可是她沒這樣做,她想,主人丟了錢包一定很着急回來找,所以她就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出現。等了很久後,主人依然沒出現。她就打開錢包看看能否從裏面找到主人的相關資料或聯繫方式。正巧,裏面有身份證,還有一張名片。身份證和名片上的姓名正好是同一個人,尹晉芳同學就找到一個有公用電話的地方撥通了名片上的電話。半小時候,主人出現了,當錢包主人問她叫什麼名字時,她説她叫少先隊員,這是她該做的!主人拿了一百元人民幣獎勵她,她也拒絕了,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主人追上來要送她回學校,她也不肯!主人無奈,只好在事後向學校反映了此事,學校幾經調查,才知道這件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事情又是“尹媽媽”所為。

如今“尹媽媽”助人為樂的事蹟早已傳遍整個學校。“尹媽媽”也為此獲得了許多人的讚賞與諸多的殊榮。縣裏的“三好學生”名單中有她,學校的優幹名單也有她;學校的十佳少年中有她,學校的八德之星也有她;學校劍橋英語之星有她,縣校習作、書法、繪畫、演講一等獎都有她。

“尹媽媽”!你真是好樣的!願你那顆善良的心繼續發揚助人為樂的火光,在未來的生命旅程中不斷為自己添光彩!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4

程立:男,現年40歲,家住長竹園鄉汪衝村石橋組,現任汪衝村黨支部書記。上有70多歲的父母,弟兄四人,排行老二,大哥及弟弟都在外面上班,贍養老人的重擔就毫無疑問的落在他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隨着社會的進步,公民道德素質提高,祖國到處呈現出尊老愛幼的良好風氣,我村湧現出了許多孝敬老人,關心下一代的五好家庭,其中程立就是尊老愛幼的模範也是我們方圓數里人人皆知的大孝子,他一家三世同堂,是汪衝村十星之家。

程立今年40歲,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較多,父母含辛茹苦,將兒女一個個拉扯長大,成家立業。他是兄弟中的老二,仍和父母親在一起生活。每逢年過節,一大家二十多口人團聚在一起,真讓人羨慕。子孝妻賢,兒孫繞膝,七十多歲的老父親紅光滿面,享受天倫之樂。

程立是我們村的一位淳樸憨厚之人,從小隨父上山打柴,陪母晝耕夜紡,受大人的薰陶,深知知恩圖報之理。幾年前其母親得了肝癌從開始檢查到化療放療每一次都是他親自領着母親到外地大醫院就診,住院陪護,他便搬進了老人的房間,接屎倒尿,伺候用餐,就這樣一日三餐從未間斷。老母親看到兒子每天都下地幹活做莊稼,定時還要回來照顧他母親,村裏還有很工作要做,心裏很不是滋味,便找茬發牢騷,不讓照顧自己,説:“不如我死了算了。”殊不知是疼愛兒子。就這樣他仍不離不棄堅持照顧母親一日三餐和起居,也對在外工作的兄弟無一句怨言,而且還寫信、打電話讓弟兄們安心工作,老母親有我,你們放心。在他的精心護理下,老母親度過了危險期。

前年老父親因高血壓住院需要護理,他又住進了老父的房間,陪伴父親。聽醫生講,老父親病怕煙,他首先戒掉了吸煙。並在父母的住室安上空調,夏天解決了高温,冬天解決了寒冷。老人怕花錢不敢使用空調,他就三番五次的向他們解釋,沒事這是節能空調,要不了多少電費,解決了老人過冬問題,老人病情得到了緩解。

在他的帶動下,媳婦,兒女爭先給老人做喜歡吃的可口飯菜,爭着給老人洗衣端水,老人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日子過的很開心。

現在老年病變的多樣,老人又眩暈不能下牀走路,他又白天扶老人出來曬太陽,吸新鮮空氣,晚上陪老人看電視,拉家常、聊天,老人逢人就説“要不是我二兒子,早就沒我了。”

點滴勾勒尊老心,傾注盡現敬老情

他是一名細心孝順的兒子,也是一名體貼入微的兒子;他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他是家中老人的細心家長,知已摯友,對老人真心呵護,倍至關懷;他用真愛勾勒了傾注與付予的光環,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搭建心靈的橋樑,與老人溝通共鳴,做老人的精神支柱。精神的支持和言語行動的慰藉,使他和老人心靈的距離日趨拉近,成為老人的親密摯友和避風港灣。作為一名兒子,他無時無刻不在記掛和照顧着父母。不管平時工作怎麼忙,他都會抽出時間,陪老人聊天解悶,從交談中瞭解老人的思想動態。每當老人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時,他都會想盡辦法,耐心開解,為老人送上一顆“開心果”。一次,母親去集市的時候丟了200元錢,因為此事上了好幾天火,當他得知這件事後,就來到母親身邊,為母親送去200元錢,並勸解老人要放寬心,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慢慢的,母親解開了心結,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歡愉。每當老人想做什麼事情時,他都會首先去支持、去鼓勵。母親身體不太好,經常陪老人散步,增強了老人自信心,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樂趣。

竭盡所能,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適,讓老人安享晚年。物質上的照顧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換來的卻是無法用金錢和言語比擬的,那就是一種理解、信賴、認同和讚許。

作為一名村幹部,他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這樣,他依然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每隔幾天,他都會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老人的生日,他可以講是熟記於心,每到這時,他都會精心為老人準備一份生日禮物,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逢年過節,他都會準備一些好吃的,組織全家人與老人齊聚一堂,共度佳節,讓老人在歡快的氛圍中,感受温馨,體味祥和。

關注老人生活,細心呵護,雪中送炭,難處見真情。

生活本來就是由點滴累積而成,密應對點滴的人才真正是一個細心的人,一個全情投入的人,程立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總能抓住點滴,抓住細節,為老人送上百倍關懷。

每當天氣突變的時候,他都會盡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當老人有些頭痛感冒時,他總能第一時間到老人身邊問寒問暖,端水遞藥;老年人需要多休息,他就時常囑咐老人要早睡,保證良好的睡眠時間,並且為老人購買了有助睡眠休息的健康枕;為治療老人的風濕病,她經常陪老人去進行中醫按摩,並且為老人購買了按摩棒;每當老人外出時,他都會囑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併為老人配了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溝通協調,排憂解慮,做家庭和睦的調味劑。

每個家庭都會有一些瑣事,都會有一些不快樂,而他應對這些煩惱卻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因為他有一顆真摯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

老年人都有一些個性和脾氣,有時會嘮嘮叨叨,有時也會發火,每到這時,他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從不和老人爭辯,等事情過後,他就細心的瞭解老人生氣的原因,並對老人進行安慰和勸解。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有時她的看法會和老人發生分岐,每到這時,他都會坐下來和老人商量,徵求老人的意見,並將老人的意願放在第一位,讓老人開心滿意。

有時候老人會和晚輩因為看法上不同,發生一些不快,而此時,他又成為了“和事佬”,周旋於兩者之間,盡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誤會、化解矛盾,使家人重歸於好,使老人盡享天倫。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儘管家庭的困難、挫折很多,但並沒有壓倒他,因為他認為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因此她們夫妻間常常互相體諒,互相關心,共度難關。平時教育孩子方面他們講的最多的話題也是“尊老愛幼”,讓孩子懂規矩,有禮貌,所以他的孩子也是一位很討人喜歡的“甜嘴巴”。

就是這樣,他從點滴中關愛着老人,從瑣碎中牽記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從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熾熱的思想、無私的行動、堅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質支撐、生活摯友和堅實後盾,從平凡中體現了真誠,從細節中傾注了關愛,寫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詩篇,奏響了一曲曲令人欽佩的敬老樂章。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5

自古以來,古人就對家風家訓極其重視。據記載,司馬懿的父親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長。在家中,幾個兒子已經成年,但只要父親不召喚他們,兒子們便不敢隨意去見父親;見面時,如果沒有允許他們入座,便不敢坐下;父親不向兒子們提問,他們也不能隨便説話。父子之間完全按照禮儀相處,秩序井然。這就是家風的影響力。

黃香尊老愛幼的故事家喻户曉。黃香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夏天夜裏很熱,黃香就拿着蒲扇,對着父親枕蓆使勁扇着。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裏暖被窩,然後才回到自己的被窩。黃香的尊老愛幼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

古人能如此,現代社會的我們又怎不能呢?我親愛的奶奶年過六旬,可她依然能夠做到尊老愛幼。坐公交車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孕,這是基本的禮貌。敢問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頭髮花白的奶奶上車應該是年輕人讓座給奶奶,可是卻沒有。相反,奶奶有時候看到比她大的老太太老爺爺跌跌撞撞,行走不便的時候,她還會主動扶他們過來坐。這一刻讓我們有多麼得羞愧、無地自容啊!

奶奶不僅主動讓座,她還會關心老人。我們住在農村,村上老人很多。我們家旁邊就有一位老奶奶,她一個人生活,子女都忙着上班,難得有時間回來看望一下。我奶奶就會經常去陪她聊天解悶,有的時候家裏做了好吃的餛飩、粽子都會送去給老奶奶一起分享。田裏種得菜也會揀好了給她。

我的奶奶真是一位熱心的好奶奶!我愛她,我也要像她一樣尊老愛幼、正直善良。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6

各位父老鄉親們、各位兄弟姐妹們:

大家好!

每年過年外出打工的各位年輕人很多都會回到自己的老家過年,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留意家鄉的一草一木,是否留意到家裏的老人家、長輩們在一天天的變老,他們幾乎每天都在重複着一種枯燥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我們作為年輕人是不是該想想為他們做些什麼了啊?

曾經有一位愛心人士説過這樣的一句話:“我雖然沒有百萬家財,但是我有一顆愛心,雖然我的幫助不能惠及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的行動可以影響身邊的人,可以帶動全社會的愛心人士伸出他們友誼的`雙手!”正是因為這句話的激勵,正是因為有了這句話的鼓舞,我向廣大外出務工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倡議:發揚“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精神,奉獻我們的愛心,成立一個“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率先在上三豐村推行,如果反應強烈就延伸至其它鄉村,其愛心基金資金將用於:

一、每年年底在“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推行區域內的一定年齡以上的老人派送過年慰問金,金額根據愛心基金實際資金情況由“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委員會討論決定。

二、每年年初在“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推行區域內的一定年齡以下的小孩派送新年利是,金額根據愛心基金實際資金情況由“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委員會討論決定。

三、在“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推行區域內實行對年輕一代小孩子年終考試按照分數給予獎勵,凡是學習成績優秀的給一定的禮物做為獎勵,鼓勵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四、應對突發事件由“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委員會討論決定提供一定的幫助。

五、適當舉行一些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愛心基金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在區域內率先組建敬老愛幼活動中心,如健身運動設施、籃球場、小孩遊樂場等。

我想通過這樣的“大家幫小家”活動,既可以增加過年歡興的氣氛,倡導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創建和諧文明社會,又可以發揚“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精神,同時這樣的活動對正在處於兒童的下一代一定會起到很大的鼓勵、教育示範作用,這是一種用金錢都難以買得到的無形的財富啊!

同志們、朋友們、兄弟姐妹們,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都是接受過文化教育的,我們要拋開老一代的落後思想,積極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為家鄉為父老鄉親做些實事,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帶動我們的家鄉脱貧致富。行動吧,先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只要大家平時每天少抽兩根煙或者少吃一條雪糕,每天就能節省幾毛錢,一年下來節省的就是一百多元,只要大家把這些節省下來的錢都捐獻出來,就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了。“眾人划槳開大船”,來吧,伸出你們熱情友誼的雙手,奉獻你們的愛心,加入我們的行動吧!願我們的點滴付出匯成愛心的暖流,造福百姓,創建先進、文明、幸福的村莊,樹立起出色的道德模範的里程碑!現正式發表該倡議書徵求大家的意見,本着自願為原則,如果大家反應強烈,願意加入支持我們的行動,就值機正式成立休寧縣流口鎮上三豐村“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

參與方式:

①直接向“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自願捐款。

②申請加入“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委員會成員,按每人每年最低100元捐贈。我承諾,所有捐助資金做到公開、透明、統一管理,全部建立檔案簿,用途一律由“尊老愛幼互助愛心基金”委員會或代表討論決定。我衷心的希望我們村黨員、兵哥、大學生首先起到帶頭作用,踴躍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7

昌圖小鎮,臨水而居,有良民數萬,民風樸實的縣城裏,有一位土生土長忠厚老實的本分人,出生在昌圖縣村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家中有子二人,其中一位,便是我們的主人公孫長福。

在孫長福的成長過程中,孝敬父母是他恪守的原則,青年時代的他從未對父母説一個不字,言必行,行必果,是他的做事綱領,也成為立人的根本,婚後的他更是迅速成熟,成為一個敢於擔當責任,為親人為家庭頂天立地的真男人。1999年,為給已到學齡的兒子一個相對較好的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孫長福同妻子從閉塞的鄉村來到熱鬧的小鎮,妻子與親戚合作一家飯館,他則蹬起了人力車。

初到小城一無所有,有的只是一顆對家庭充滿責任的心和一身使不完的勁兒。健碩高大濃眉大眼的孫長福很有人緣,和氣友善,待人誠懇,幾年下來,小兩口和和氣氣認認真真過日子,很快有了改頭換面的成本,置房買車,從蹬板車到開出租,他實現了人生奮鬥的第一個飛躍,也因為頭腦聰慧,身手靈活,做事認真,儼然已成了行業裏的“香餑餑”,走南闖北朋友很多。僑居新家的第一個年節裏,孫長福和妻子促膝長談,説出了自己多年以來的想法,入城勞碌這幾年,一直都是不停的往老家跑,看父母,只覺得父母日漸蒼老,心裏那個赤誠的願望便發狠的急迫,很想將父母接到身邊來享幾天清福。這一觀點與温婉賢良妻子一拍即合,二人當下去老家動員父母來城裏小住。

然而對老人而言,“清福”卻不見得是一件享福的營生。初來長福家中,小樓窗明几淨,大理石地面光可鑑人,每天吃着兒媳的專業烹飪手藝,從窗口看着兒子的出租車出入往來,二老心裏確實説不出的樂呵,掛在嘴邊的就是出息了呀出息了呀。父母剛來的那幾天,孫長福高興得連車也不跑幾趟,天天在家聽任父母調度,巴不得能讓年邁的父母將他到過的地方都看個遍。可是城市再好,二老棘手問題也還是存在——老人用不慣抽水馬桶,甚至解手之後的糞便都被水衝到地面上來,到底是長輩,哪怕在自己兒子家中,也覺得羞赧抱歉,可又確實怎麼教都無濟於事,見妻子二話不説就打掃衞生,孫長福也為之動容,此後只要父母説要方便,他便開車把老人拉到附近的山上——那兒有一處簡單的茅房,和鄉村裏用的一樣。可對老人而言上下都十分吃力,孫長福便來回背送,小心翼翼不敢一絲懈怠。解手的問題解決了,孫長福便時常帶着老人去澡堂洗澡,其實我們都知道,給老人洗澡是非常累人累心的事,腳下地滑,體力不支,都讓人提心吊膽,可孫長福卻不怕困難,隔天就帶父親去澡堂,温潤筋骨,泡祛疲乏,哪有不舒服的道理,只是老人的看不下去兒子累得汗水交織,心裏實在不落忍,跟老伴商量後,便執意要回家。

任孫長福和妻子怎麼挽留,二老還是去意已決,其實這在農村早不是什麼奇聞,人總是念舊的',習慣了鄉土氣息和民房土炕,樓宇鬧市便是再繁華,卻不是心安的居所,老人念着兒子紮根在城市,就是來看看過得好不好,看到這一眼,便要踏踏實實美美滋滋回去了。無奈之下,孫長福將老人送回了老家,好在相距不遠,他又像過去一樣,時常帶着妻兒往來奔波,有什麼好吃的都惦記要跑下線去帶回給老人。

20xx年,孫長福的父母家中意外失火,房屋瓦礫燒得片甲不留,孫長福聞訊火速衝到事發現場,與哥哥嫂子一起力挽狂瀾。但無奈事故之後,傢什盡毀,最讓孫長福心痛的是母親嚴重燒傷,父親老淚縱橫。當天,孫長福就將兩位老人接至昌圖自己家中,母親住不慣醫院環境,孫長福便自己動手為母親換藥。他從醫院買來工具和藥水,坐在母親牀頭輕揭紗布,母親的臉上皮肉粘連,傷口化膿結痂,看的他眼裏一陣模糊,私下忍住好一會兒,才又輕輕動手繼續,生怕掀痛了母親。藥水一滴到臉上,老人便呻吟不止,孫長福心如刀絞,但仍堅持每天由他親自換藥,伺候左右。

都説傷筋動骨一百天,母親燒傷皮肉,孫長福也硬是讓二老在自己家中休養了一百天,這期間,妻子換着花樣的做着營養大餐,孫長福照顧母親牀前屎尿任勞任怨,等到傷口癒合如初的時候,二老的體重都長了不少,紅光滿面,精神格外飽滿。當孫長福開着小車將父母送回老家的時候,迎面而來的是新屋新瓦,哥哥嫂子待在門口,遠遠就笑臉相迎,原來在二老養病期間,孫長福與哥哥一道重建了災後家院,修葺一新之後的小院賞心悦目,宛若新生。

兩位老人只覺得做了一回夢,噩夢之後美夢連連,與其説他們喜悦的眼淚是相信親眼所見,不如説兒子的孝舉換來了母子情深的感慰。但對孫長福而言,在變故面前,做兒子的就該挺身而出,用他自己的話講,百善孝為先,何足掛齒談,這都是應該的,是他與人為善最基本的層面,是他立足社會最根本的基礎,他信奉行孝,也樂於與孝順父母的人交往,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如何愛妻愛子,愛國愛家呢。孫長福相信的,是平淡如水的日子裏,我們對父母的愛,就該像當年父母養育自己的愛一樣,源源不斷,用之不竭。

時光荏苒,在昌圖這個安詳的小鎮裏,日子一天天的過着,有人殫精竭慮,有人苦盡甘來,還有人,像孫長福一樣,仍然和生命中的許多天一樣,開着自己的出租車,滴滴滴的開在風和日麗的大道上,他急着去看自己的爸媽,這一次他帶來了嶄新的輪椅,心想着能在逐日和煦微風的傍晚時分,推着自己的老爸老媽,走走小路,看看夕陽。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8

崔豔祥,男,漢族,1962年12月出生於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自幼家境貧寒的崔豔祥,15歲便開始挑起家庭重擔,婚後的十幾年來更是歷盡了無數磨難,無數苦難,但他堅持不懈、自強不息、孝老愛親,用頑強的毅力勇敢地承擔起照顧兩家老人的責任。同時不忘關愛他人。奉獻社會。

一、孝老愛親,孝愛中彰顯人格魅力。

1983年8月,崔豔祥帶着對人生的憧憬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從此他結束了單身漢的生活承擔起了又一個家庭的重任。崔豔祥不僅對自己的父母盡孝盡心,他還經常關心照顧岳父岳母。遇到老人那邊有事情,他經常是忙完這邊的家,立即趕往那邊的家。由於當時他的內弟還小,幹不動重活,他就利用上下班的業餘時間幫助岳父家幹活,有時連口飯都吃不上,又趕着去上班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崔豔祥從來沒有任何怨言。在單位忙忙碌碌的崔豔祥始終放心不下重病在身的父親、同時也非常掛念一直有病的岳父,在崔豔祥看來,作為兒女,我們都應該好好地去孝敬他們,逢年過節、他一有空就把老人接到自己的家裏來,做一桌好菜讓老人們品嚐,陪老人嘮嘮嗑,讓老人們愉樂心情。生活中隨時留意老人的需求,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老人家裏缺東少西了,他總是主動地買來送去,儘量滿足老人的要求,從不讓老人着急。有一年岳父有病了,當時岳母要照顧尚小的弟、妹、脱不開身,崔豔祥在醫院陪護了一個月,每天是端屎端尿不厭其煩,遇到做檢查還要揹着岳父樓上樓下的跑,一個月下來他廋了許多,同病室的人都以為他是老人的兒子,到後來才知道他是老人的女婿,岳父岳母對這個女婿非常滿意,逢人就説:“我這個女婿頂整個兒啊”。岳父去世了,岳母由於過度的思念和勞累,在疾病纏身的同時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兒女照顧。崔豔祥在自己也不寬裕的'情況下主動地把岳母接到自己的家來贍養。由於痴呆症,岳母的行為和正常人不一樣,總是半夜起來來回走動並自言自語,時間長了沒有人和她説話,她就想方設法不讓別人睡覺,崔豔祥總是半夜起來耐心地陪老人嘮嗑,給老人以精神上的安慰。由於痴呆、記憶力減退,不知温飽,給多少吃多少,有時造成了腸胃不好,經常把大便便在自己的被褥上,有時還把大便塗抹在牆上和地上。每當這種情況作為女兒的妻子都感到非常過意不去,可他總是寬慰妻子説:“誰都有老的時候。”然後幫助妻子給老人換好衣服和被褥,把屋子收拾乾淨,這樣的事情已經成為了崔豔祥生活中的一個內容了。老人的腿腳不好崔豔祥給老人自制了坐便,方便了老人的大小便。有時間的時候還要扶老人到外面去曬太陽。由於老人的胃口不好每天還要給老人單做。由於他的精心照料岳母的病情已有緩解。

2008年春節,崔豔祥的母親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他又把母親接到自己家裏來贍養,僅是45平方米的房子炕頭住着岳母炕稍住着母親,一家四口人兩老兩少,鄰里戲稱他家是老年專業户,由於崔豔祥的母親不太瞭解親家的病情,很多時候十分不理解,還吵着去養老院,最後決定夏天去養老院到了冬天來家裏,這樣一來崔豔祥又得花上一筆不小的費用來滿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和樂趣。崔豔祥常説: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老人能養我們小,我們就應該養老人老,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讓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的生活。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崔豔祥的一舉一動周圍的鄰里看在眼裏,深受感動,沒有不稱攢的。

二、愛撒社會,奉獻中書寫人生。

歷盡苦難的崔豔祥,在孝老愛親的同時,一直堅守着“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人生信條。

在生活上,崔豔祥不僅孝順老人、敬妻愛子,關愛弟妹、團結鄰里、還對周圍的老年人特別關心,誰家的老人有什麼困難,他都盡力幫助。有一次鄰居的王大媽突然心臟病犯了,大媽的子女都不在附近來不及送大媽去醫院,是崔豔祥叫救護車把老人送去醫院,大媽得到了及時的治療,醫生説如果再晚來一會大媽就沒命了。崔豔祥還經常幫助街坊鄰居的孤寡老人買煤、做清潔、送衣物。贏得街坊鄰居的好評。在子女教育上,崔豔祥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並且輔導作業,一直到孩子畢業找到工作。受到子女的敬重。

在工作上,崔豔祥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積極肯幹、吃苦耐勞、敬業奉獻、一絲不苟。特別是在擔任修車工期間,一直積極為單位獻計獻策。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他琢麼出了小齒輪的改造技術,為單位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受到了領導的誇獎同志的好評。無私捐助,奉獻愛心。2008年汶川地震,崔豔祥在自己都不寬裕的條件下,在北山廣場上主動捐出100元救助災區,做到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斗轉星移,崔豔祥堅持數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疾病的岳母,細心照顧年邁的母親和弟妹,還積極關心幫助鄰居,做好本職工作,為本單位獻計獻策,他的所作所為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尊老愛幼事蹟材料9

人們常説:“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一樣的”,我就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諧、和睦、和美。雖然我們家在一個三世同堂、有着傳統意識的家庭,但在每個家庭成員的努力下,我們擁有了美滿幸福的生活環境。總結起來,我們就是做到了夫妻恩愛、關懷子女、孝敬老人這幾點。

我和我丈夫相識時,他家的經濟狀況就不好,公公去世的早,拋下兩個未成家的兒子,婆婆沒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難,婆婆一分錢也拿不出來,我倆租了間房子過上了簡樸的日子,同時還要還結婚時欠下的債。後來丈夫單位分了一套一户兩室的樓房,丈夫有心把婆婆接過來住,我心裏不是很高興,因為當時雖説是單位的房子,但也要拿出一萬多元錢。每月工資不到200元,一分存款也沒有的情況下,想要拿出這筆錢也相當吃力,我倆東挪西湊,勉強湊上這筆錢。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也想過一下倆人世界,另外還要還債,加上我本人身體不算好,先天性髖關節脱臼,每天活動量稍大一點,腿就疼痛難忍,晚上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覺。年輕時的我凡事爭強、不甘落後,在學校任兩個班外語課,同時還兼班主任工作,常常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種種原因,我當時非常不情願把婆婆接過來。

失去老伴後的婆婆感到很孤單,每每去婆婆家,都感到一種心酸湧上心頭,回家後與丈夫商量還是把婆婆接了過來。年輕人與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多有不便,尤其是婆婆年紀大,性格極有個性,説話有時尖酸刻薄,很愛鑽牛角尖,似乎少了一些農村老人的厚道、質樸,所以相處起來很不舒服。加之我身懷六甲、婆婆吸煙常常薰得我嘔吐,生活中的瑣事,由於觀念上的差別,常常弄得我很煩心。例如:看上我的某樣東西,會趁我不在的.時候偷偷地收起來,等到問道她時卻一口否定,越是在上班着急時找不到東西越生氣,時間長了我也就習慣了,換一種心態就不生氣了。老人年紀大免不了頭疼腦熱,磕磕碰碰,每遇到這時候,我都會不厭其煩地為她買好藥,關心照顧好她,久而久之我與婆婆相處的非常融洽,婆婆常念在嘴邊的一句好便是:“我兒媳婦比我這兒子對我還要好”。

光是照顧老人也就罷了,更煩心的是丈夫兄弟姐妹多,誰家遇到點麻煩事都來找婆婆,本來自己照顧自己就很吃力,哪有精力再去管其它事,於是負擔就落在我和丈夫身上,比如:“東家長、西家短”。三姐精神病,我們需幫助送醫院治療,並定期去看望,並儘可能地抽空幫助管理孩子;大姐受兒媳婦氣了,我們也得到農村去幫助調和;三哥沒工作夫妻吵架了,沒人管孩子我們還得把孩子接來照顧;大哥、二哥住得較遠,所以這些事自然也就遠離了他們。但我們天長日久的言行,他們是看在眼裏的,逢年過節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由衷的對我倆表示感謝,對於他們的理解,我會得到些許安慰,難能可貴的是:在我的付出和感召下,婆婆深深地體諒了我的用心,主動幫助我盡其所能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衣服、煮點飯等等。

我們孝敬老人的行為在親戚、朋友、同事、鄰居中受到好評,我們感到無怨無悔。

時光如梭,如今,我已步入中年,中年人是負擔最重的,上有老下有小,哪頭也忽略不了。孩子漸漸長大了,教育好孩子,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使女兒能夠健康成長,我們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味;另一方面率先垂範,在孝敬父母方面,為女兒做出榜樣。在學習上,我們時時勉勵她勤奮刻苦,常常陪讀到深夜,成績不好時,給以安慰,培養自信心,在我們的感染下,女兒心疼父母,長輩關心愛護子女,共同建造一個温馨和諧、向上的家庭。

丈夫為了減輕我的負擔,主動承擔家裏的大事小事,我們在事業和學習上互相勉勵和支持,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認真鑽研業務,做好本職工作,生活中精心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多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曾多次被評為“市勞動模範”、“市三八紅旗手”“先進教師”等殊榮,丈夫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女兒品學兼優,老人身體健康。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如果一個國家大多數家庭不和睦,那麼,這個國家自然地説不上安定團結、興國安邦,所以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應該積極努力,為爭創幸福文明的家庭而努力。“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總結出一條經驗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願每一天都增加一個這樣的家庭,使得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