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精選24篇)

熱點2.6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精選24篇)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

在老師心目中她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她勇於提問,善於質疑,反應敏捷,思路清晰對學習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得到各科老師的高度好評。小洋有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重,甘於付出,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

小洋,女,11歲,在山西省大同市左雲縣馬道頭中心學校讀五年級。她性格開朗,品學兼優,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什麼是最美孝心少年,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受到老師、同學以及認識她的人的喜愛。

一、努力上進,勤學善思

在老師心目中她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她勇於提問,善於質疑,反應敏捷,思路清晰對學習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得到各科老師的高度好評。小洋有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重,甘於付出,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

二、心地善良,尊老愛幼

她樂於助人,尊敬師長,文明有禮,老師都誇她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平時不論在哪裏,見了任何一位老師,即使是不教她的,她見到都會熱情地問好,她甜甜的聲音,漂亮的大眼睛,自信陽光的笑臉,總會給人帶來無限快樂。在班裏小洋是被大家公認的熱心人,她在班裏和同學相處的十分融洽。她總是主動幫助同學,不管誰有困難,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同學的手套丟了,她寧願自己挨凍,也把手套借給同學,同學的橡皮髒了,她會悄悄地幫着洗乾淨,再悄悄放回去。同學在值日擦玻璃的時候,不小心受傷了,她不僅把這名同學送到醫務室,還回來幫那位同學幹完值日,事後因此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她只是一笑了之。

在家長的心目中,她懂事孝順,尊老愛幼,乖巧可愛。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小洋家中,她的父親不幸患了腦瘤,在北京301醫院做了手術,手術不成功,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現在她的父親行走不便,身體麻木,吞嚥困難,口齒不清,右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這更促就了小洋的成長、懂事,她一看到爸爸那難受的樣子,就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眼淚禁不住地往下流。二年來,她經常為父親按摩、餵飯、洗腳,絲毫沒有厭煩的情緒。小洋疼了爸爸再疼媽媽,她看到媽媽男一半女一半,整個家庭裏裏外外都得媽媽扛,累得媽媽腰痠背痛,由於過度勞累,46歲的媽媽滿頭白髮,滿臉皺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十來歲,她更感到心酸。她小小年紀就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經常幫媽媽洗鍋刷碗、拖地、洗衣服,成了媽媽的小幫手。她覺得正是這些家務讓她學會了如何動手動腦。

三、多才多藝,全面發展

她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從小就學習舞蹈、電子琴、唱歌、書法,並熱愛各種體育運動。通過參與文體活動,鍛鍊了她的.身心,磨鍊了她的意志,陶冶了她的情操,她也在活動中收穫了友誼。在學校,她是藝術骨幹,只要有什麼活動,就一定有她的存在。此外她還喜歡看書,不論是文學歷史類還是科學自然類,她通過讀書開闊了視野,培養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她還喜歡把自己讀過的書和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家長和同學聽,不僅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還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總之,小洋同學活潑開朗、自信、陽光、愛好廣泛、樂於助人,成績優異,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幹部她用她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贏來了老師和同學的欣賞,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2

在美麗的古城西安,清晨,當第一聲雞叫劃破黑夜,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有那樣一個小小的身影,拿着課本走向學校。在同學眼裏,她是一個愛笑的女生,在老師眼裏,她是一個好學的學生。如果不是聽過她的故事,也許不會想到,這樣一個開朗的女生承擔了多大的責任。

孝心故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老"在上,"子"在下,孩子把老人放在第一位,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顧老人。在美麗的古城西安,清晨,當第一聲雞叫劃破黑夜,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有那樣一個小小的身影,拿着課本走向學校。在同學眼裏,她是一個愛笑的女生,在老師眼裏,她是一個好學的學生。如果不是聽過她的故事,也許不會想到,這樣一個開朗的女生承擔了多大的責任。

小佳,就讀於西安市第八中學九年級八班。十六歲,本該是在父母懷裏偶爾撒撒嬌的年紀,但生活卻讓她擁有了堅韌的性格和麪對困難的勇氣。她樂觀自信,在她的臉上絲毫不見艱難與沮喪。她小時候,與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樣,擁有着全家人的愛,無憂無慮。但誰也沒想到,在她六歲那年,一場變故奪去了父親的生命,母親也離開了她,但她從來都沒有怨過母親,她知道母親有苦衷。自那以後,她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那時她的年紀還很小,奶奶在一所國小對面開了一家小商店,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每天下午放學,她總是急匆匆跑回家,坐在小商店門口寫作業。一寫完作業,就幫助奶奶照看商店,只為了讓奶奶多休息一會。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在別的同學都在放鬆玩耍的時候,她總是早早起牀為奶奶爺爺買早飯,幫奶奶掃地,拖地,洗碗,做許多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小在老師口中聽到的"百行孝為先",被她用實踐很好地體現了出來。

後來,國小遷走了,小商店的生意日漸衰落,奶奶就在外面租了一個小推車,把商店的東西推到別的`地方賣。於是,每天早晨六點,別的同學還在睡夢中時,她就準時起牀,幫助奶奶整理貨物,把車子推到目的地,兩年來,日日如此,無一天間斷,祖孫倆一前一後,一個拉,一個推,構成了無聲的畫卷。

爺爺的身體很不好,在一個春天的早晨,爺爺患了腦梗倒下了,半個身子都癱瘓了,高額的醫療費,讓這個僅靠爺爺奶奶的退休工資維持的,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窘境。奶奶為了減少開支,每天都自己做飯送去醫院,她為了減少奶奶的負擔,自告奮勇承擔起了送飯的職責,每天下午,總能看見她伴着夕陽的餘暉走向醫院。每到星期五和星期六的晚上,她就揹着書包趕到醫院,讓奶奶回家休息,自己照看爺爺。爺爺告訴她:"如果我去世了,你要照顧好奶奶和你自己。"每當這時候,她就紅了眼,但也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會做到答應爺爺的那些話。

幾年以後,爺爺呼吸衰竭,離開了人世,只剩下她與奶奶相依為命。奶奶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她看在眼裏,急在心裏。20xx年夏天,奶奶終於支撐不住,住進了醫院。於是,她日夜陪護在奶奶身邊,白天,幫奶奶洗頭髮,洗腳,督促奶奶吃藥,幫奶奶打飯。到了晚上,她就搬來一張凳子,坐在奶奶的牀邊休息。奶奶做手術那天,她一步也沒有離開過手術室門口。同病房的姐姐阿姨都説,小小年紀擔起這麼大的責任,真是不容易。那年夏天,半個暑假,她都沒有再回過家。等她們回家時,窗户下的牆角里開了一朵小花,好像在迎接她。她想,只要不放棄,以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出院之前醫生告訴她,奶奶不能勞累,於是她主動承擔起了家裏的家務活,也開始學着做飯。每當別的同學在週末痛痛快快地玩一場的時候,她卻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家人的衣物,打掃房間。奶奶的腰和肩膀總是會痠疼,她每天晚上都會為奶奶揉肩,幫奶奶洗腳,讓奶奶能安然入睡。她懂得生活的不易,知道奶奶的艱難,所以每筆支出都經過深思熟慮,奶奶給她五到十元的早飯錢,她卻總是花最少的錢,把剩下的錢攢起來買書。白天在學校努力學習,晚上把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她認為,優異的學習成績是對奶奶最好的回報。奶奶有心臟病,她每天晚上都會醒來一次,去奶奶房子看看,為奶奶蓋好被子,確認奶奶的身體狀況。社區的工作人員瞭解到她們家的情況,為她辦了低保,希望能給予這個艱難的家庭一些幫助,她很感激這些幫助過她們的人。她想,以後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儘自己的力幫助別人。

年過七旬的奶奶雙眼都有白內障,右眼已經於20xx年失明,聽力也下降了。每回和奶奶交流時,總要大聲地解釋一遍又一遍,她從來都很耐心,和奶奶解釋清楚每一句話。陪奶奶散步時,她也會始終攙扶着奶奶,時刻提醒奶奶要注意腳下的路。一老一少,她們之間的愛,平平淡淡,溶於這一攙一扶之間。

20xx年春天,本該參加會考的她,因為患病,錯失了會考的機會。得知病情那天,一直堅強的她卻流下了淚水,不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這個家庭的艱難。她每天看着奶奶往返於醫院的身影,她的心裏湧上無盡的心疼。她總是告訴奶奶,希望奶奶在家休息,不用來醫院看她,可奶奶卻一如既往,為她做飯送飯,她堅持把奶奶送來的飯吃得一粒不剩,一天不落的做治療。她想,只有我的身體好了,奶奶的負擔才能減輕。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就花費了上萬元,幸虧有醫保,報銷掉了一大部分。醫生告訴她,以後每個月都要回醫院複查,複查是一筆大費用,每到複查的時候,她總是很內疚,認為自己加重了奶奶的負擔。可奶奶卻告訴她,讓她好好養病,她們是一家人,沒有誰拖累誰,這就是一家人的真諦,同甘苦,共患難,不論怎樣,我們都不向困難低頭。

她的故事,沒有大風大浪,有的只是細水長流的情誼。孝,不一定在於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也可能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雙手送上的食物,一句關心的話語,下樓梯時的攙扶,承擔家務的行動。雖然很忙碌,但她從來也不覺得苦,她認為,只要和奶奶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生活的艱辛沒有擊垮她,反而練就了她樂觀的心態,現在承受的所有磨難,都是為光明的未來鋪下道路,她用行動描繪着屬於她的最美的青春畫卷。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3

孝心是什麼?——是她用柔嫩的雙手為媽媽點上一支小小的艾柱,讓媽媽遠離疼痛。她就是一個外表文靜,內心狂熱,一個不需要父母操心又孝順的好孩子——小菲。

曾經有人問她:“小菲,你的愛好是什麼?”她毫不猶豫的説:“愛勞動。”多麼可愛純真的回答。平日裏她跟媽媽生活在一起,因此她跟媽媽的感情特別好,也特別會關心媽媽。由於她的媽媽是長期面對電腦工作,頸椎毛病特別嚴重,每月都會因此頭暈、頭痛。記得有一次,媽媽老毛病犯了,家裏正好有艾艾貼,一種簡單方便的`艾灸。看過媽媽使用過幾次的她,走到媽媽的身邊親切地説:“媽媽,你又頭痛了,讓我幫你做艾灸吧,灸完之後你就會舒服的!”,然後像模像樣的用打火機點燃蠟燭,取出艾貼點上,當陣陣艾香傳入鼻中才回過神,就聽她説“媽媽,脖子痛貼大椎”。她就這樣小心翼翼的將一支支艾柱貼在媽媽身上,時不時輕輕地問媽媽這裏燙不燙?那裏癢不癢?頭還痛不痛?並且及時端來温水讓媽媽喝,媽媽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就這樣,只要媽媽頸椎一不舒服她就會用自己學到的方法給媽媽做艾灸,從未停止....

她就是這樣一個懂得“小中醫”的小女孩,一次一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媽媽。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4

孝心是一縷和煦的陽光,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頭的堅冰;孝心是一股輕柔的春風能把炎熱帶出乾渴的心靈;孝心是一顆種子,能讓每一片心的土地四季常綠。

要以為上面這句至理名言是出自什麼名家之口——它只不過是一位貴州少年習以為常、滲入生活的人生感悟。這個懂事的大男孩叫小志,由於父母要外出打工還債,他獨自一個人擔負起了照顧93歲奶奶、患病哥哥以及年幼妹妹的重任。今年會考,他還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入了省級示範高中······

家裏的主心骨

小志的哥哥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痺和癲癇病,家裏為了給哥哥治病欠下了大筆的債務。20xx年起,小志的爸爸媽媽不得不外出打工,為家裏還債。這樣,照顧一家人的任務就落到了當時不到10歲的小應志身上。就這樣,小志不僅要一邊讀書,還要承擔起家裏幾乎全部的工作。除了照顧奶奶、哥哥和妹妹,他還要打理家裏的3畝旱地和4畝水田,面積將近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在別人家的孩子尚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時候,小志卻已經開始學着下地做農活。每到週末,村裏的山地上總會出現小志忙碌的身影。以前還沒有牛的時候,犁地只能靠鋤頭一點一點地挖;山路很陡,地裏種的玉米只能靠揹簍一點一點地裝,摘滿一個揹簍來回就要一個多小時。短短几年過去了,家裏的這些農活他已經做得有板有眼了。

和哥哥一起上學

小志的哥哥從小就患上了小兒麻痺和癲癇病,不要説上學,就是日常的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弟弟幫忙。為了讓哥哥能夠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到學校讀書,小志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哥哥的任務。當時,已經上二年級的他主動要求降級和哥哥同上一年級。從此,無論是在上學、放學路上,還是在家、在學校,都能看到一個邁着畸形雙腿蹣跚行路的少年和一個隨他左右的人,那便是小志哥倆,小志也成了哥哥的“貼身保鏢”。

哥哥曾經在自己的日記裏寫道:“在坎坷的人生路上,是親情給予了我持久的動力、是親情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和依靠,讓我感受到無比的温馨和安慰……”小志會考前,哥哥為了讓小志考出一個好的成績,瞞着弟弟主動找到老師要求退學。小志聽説後立即找到校長,並且説服哥哥繼續讀書。

全家一定會更加開心

今年會考,小志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入了省級示範高中。為了繼續照顧哥哥妹妹以及奶奶,小志曾經一度想放棄繼續讀書的念頭。不過好在爸爸得知了這個消息,決定回家,讓小應志放心地去讀書。小志對於一家人的團聚也有着無限的憧憬,他説:“等爸爸媽媽回來後,全家人生活在一起,一定會更加開心,哥哥的狀態也一定會慢慢地好轉起來。”

六年前開始,小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務工,家裏的3畝旱地、4畝水田幾乎是靠小志利用週末和假期來打理。

除了農活,小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小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後,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小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小志幫忙。因為身體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小志承諾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這才圓了哥哥的求學夢,九年的時間,從坡腳村到學校8公里的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哥倆風雨無阻的身影。

20xx年9月,兩兄弟同時上國中。開學的第一件事,小志就找到學校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同意了他的要求,並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學生宿舍。然而,哥哥擔心影響小志的學習,卻瞞着小志向學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請求。小志立即找到了校長,終止了哥哥的退學行為。

20xx年會考,小志被貴州省級示範性高中興義五中錄取。然而是去上學,還是留在家裏照顧家人,小志陷入了兩難。在家裏,小志一遍一遍地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飯做菜,他擔心自己到更遠的地方讀書,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現在,遠方打工的爸爸回來了。爸爸心裏明白,這一次絕不能耽誤孩子了。爸爸決定不再出遠門,就近找些零工補貼家用,照顧家人。

“在坎坷的人生路上,是親情給予了我持久的動力、是親情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和依靠,讓我感受到無比的温馨和安慰……”這摘自一名學生的日記,學生的名字叫小權。讓小權最銘感於心的,是十多年來一直貼身照顧他的弟弟小志。

小志1998年7月出生在興仁縣屯腳鎮坡腳村,在今年參加的會考考試中,以504分的高分被興義五中錄取。由於家庭的貧困,小志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裏有手腳殘疾且患有癲癇病的哥哥,有93歲高齡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小志成了家裏的頂樑柱,是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本不該屬於他的那份“責任”。20xx年,小志榮獲興仁縣“十佳美德少年”、黔西南州美德少年、貴州省美德少年,20xx年5月,小志榮登貴州好人榜“孝老愛親”好人,20xx年9月,小志入選全國“最美孝心少年”,並受邀到中央電視台參加全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為圓哥哥求學夢弟弟選擇降級陪讀

哥哥小權在3歲時不幸患小兒麻痺症,致手腳扭曲變形而落下終身殘疾,走起路來是一步三搖,隨時都有跌倒的可能,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基本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光是有這樣的病也還罷了,命運偏偏捉弄人,之後不久,哥哥又患上了癲癇病,病情發作時,那恐怖、猙獰的場面讓人膽戰心驚,而且發病頻率非常之高,有時一天要發作四五次,看到哥哥那痛苦的模樣,年幼的小志便發誓這輩子一定要照顧好哥哥。

經過幾年疾病的痛苦折磨,哥哥到了上學的年齡,卻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因為父母擔心哥哥會在上下學途中發生意外。在每天上學哥哥目送自己出門時的眼神裏,小志看出了哥哥的心思,心裏有説不出的酸楚,於是他苦苦哀求父母,並承諾自己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終於有一天,父母答應了他的請求,別提哥倆有多高興,因為終於可以圓哥哥的求學夢了。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哥哥,當時已經上二年級的他主動要求降級和哥哥同上一年級。父母、學校被他的愛心深深打動,同意了他的請求。從此,無論是在上學、放學路上,還是在家、在學校,都能看到一個邁着畸形雙腿蹣跚行路的少年和一個隨他左右的人,那便是小志哥倆,小志成了哥哥的“貼身保鏢”。

為緩解家庭困難堅強少年扛起當家的責任

為了給哥哥治病,家裏背上了沉重債務,一度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迫於生計,父母想外出打工掙錢養家餬口和償還債務,但家裏怎麼辦?小志明白父母的心思後,便主動同父母商量,讓他們放心去打工掙錢,自己能照顧好家裏。20xx年春節後,小志父母踏上了漫長的打工之路,在打工期間,父母為了不耽誤工時很少回家。家裏家外就由小志和年邁的奶奶打理。從此,他下地幹農活、幫助奶奶料理家務,照看年幼的妹妹,幫殘疾患病哥哥穿衣服、洗臉、洗腳……

在小志看來,幹農活、做家務、照顧哥哥妹妹雖然很辛苦,但都沒什麼,他最擔心的就是哥哥的癲癇病發作,發作時的'情景實在是慘不忍睹:口吐白沫,在地上翻滾着,顫抖着,抽搐着。他每次都冒着被哥哥咬傷的危險,把哥哥摟在懷裏,哥哥口中的白沫順着他的身上往下流,待哥哥抽搐的身體漸漸恢復了平靜,他就打來清水幫哥哥抹臉搓手,為哥哥換上清潔衣服,然後守在哥哥身邊安慰着,這感人而淒涼的一幕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照顧哥哥是我的責任,只要哥哥沒發生更大的意外,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小志説。

為了人生理想患難兄弟互勉共進

寒來暑往,年復一年。兩兄弟在漫長而艱難的歲月裏漸漸長大,20xx年9月,這對難兄難弟同時來到了離家更遠的屯腳中學上國中。開學的第一件事,小志就找到學校的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領導為之感動,同意了他的要求,並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在一樓的學生宿舍。

20xx年9月,兄弟倆步入九年級。然而,開學不久哥哥卻瞞着小志向學校提出了退學的請求,在學校老師的耐心勸導下,哥哥小權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説這些年來,他拖累弟弟的太多太多,現在九年級了,學習壓力會越來越大,他怕自己影響了弟弟的學習和前程,自己退學了,弟弟就會有更多的學習時間。當小志聽到這一消息後,立即找到學校領導,説什麼也不讓哥哥退學,在學校的辦公室裏,兄弟倆泣不成聲的感人場面讓學校領導、老師動容落淚。最後,在學校老師的耐心勸導下,哥哥放棄了退學的念頭。於是,小志又攙扶着一步三搖的哥哥慢慢回到教室,繼續兄弟倆的求學夢。

擔任小志近三年的班主任楊貞富老師説:“小志同學不但品質好,學習成績也很優秀,他雖然為照顧哥哥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他學習非常刻苦,不知有多少次,都是查夜老師的到來才把他“攆出”教室。在全級300多名學生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今年會考,他有望考上一所很好的重點高中。”

小志説:“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當一名醫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哥哥的病治好,同時能為更多疾病患者減輕痛苦。”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5

姓名:小楊

性別:男

所屬地區:凌海市第二國小

簡介:每天早上他很早就起牀,幫助奶奶洗菜、做飯,還要幫爸爸媽媽準備洗漱的東西,看着他們吃藥,由於父母語言上的障礙,溝通起來很困難,他又開始自學啞語,當起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之間的小通信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要拿上幾張獎狀,“年部語文狀元獎”、“行為規範標兵”、“寫字小能手”、“成績優異獎”等等……

【孝心故事】

小楊,12歲,一個人小志堅的小男生,他出生在遼寧省凌海市的一個小鎮上,現在是凌海市第二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小楊同學的父親和母親都是聾啞人,爺爺奶奶都已年過花甲,五口之家僅靠爺爺那點微薄的退休金維持生活,即使這樣,“不幸”還是接二連三毫不留情地降臨到這個家庭。就在兩年前小楊的母親患上了甲亢和夜盲症,走路要靠別人領着才能走,每天吃藥比吃飯的次數還要多;同一年的年底父親又患上了癲癇病,不定時發生抽搐,不用藥控制就會有生命危險。面對如此變故,爺爺奶奶的頭上又新添了許多白髮,僅有的收入已不能負擔昂貴的藥費了,無奈之餘只能每天出去撿瓶子賣錢貼補家用、供小楊讀書、給兩個病人買藥……

如此窘迫的生活氛圍沒有把小小楊打倒,反而讓他變得更堅強,每天早上他很早就起牀,幫助奶奶洗菜、做飯,還要幫爸爸媽媽準備洗漱的東西,看着他們吃藥,由於父母語言上的障礙,溝通起來很困難,他又開始自學啞語,當起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之間的小通信員,別人家的孩子上、下學都有父母接送,小楊為了不讓爺爺奶奶更辛苦,從不讓他們接送,因為他知道爺爺奶奶照顧爸爸媽媽已經很辛苦了,決不能再給老人增加負擔,於是他早已習慣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邊走還要邊撿瓶子回家,好讓爺爺奶奶多賣幾塊錢貼補家用。

他自己也特別節儉,每天中午在學校都買最便宜的飯菜吃。有一次,食堂最便宜的盒飯賣完了,他寧可餓肚子,也不肯多花一塊錢買好一點的盒飯吃,後來爺爺奶奶聽説班裏只有小楊一個人吃最便宜的飯菜,就對他説:“孩子,多花點錢你也買好一點的飯菜吃吧!”他卻堅持説:“奶奶,最便宜的飯菜我能吃飽,不能浪費,省下的錢給爸爸媽媽買藥吧!”聽了這些話,爺爺奶奶是既心酸又開心,心想:真是苦了這個懂事的好孩子!

即使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小楊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很優秀,每天放學回家,他都要帶着爸爸媽媽出去轉一轉,讓他們出去呼吸新鮮的空氣,看看周圍的環境,免得他們整天待在家裏變得越來越孤僻。面對別人的指指點點,他也不會感到自卑,因為他知道父母給了他一條生命是一種多麼沉重的恩情。回到家裏他又搶着幫奶奶做家務,為了省下補課的`錢,他每天都學習到很晚,一遍又一遍地複習當天學過的知識,還要預習第二天的新課,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他沒補過一節課,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要拿上幾張獎狀,什麼“年部語文狀元獎”、“行為規範標兵”、“寫字小能手”、“成績優異獎”等等很多很多……讓爺爺奶奶心裏很安慰。

在學校裏因為都知道他的家庭情況,老師和同學們都很照顧她,他也很知道感恩,主動幫老師做事、幫成績差的同學補課,跑前跑後不怕辛苦。

他還是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一次大街上一個肢殘的老人一次次地鞠躬,只為求得路人的點點同情,可是,一個又一個衣冠楚楚的大人們都無視而過,而小楊卻將身上僅有的一元錢送到了老人手裏,然後悄悄地離開了……

他還有一個夢想:一定要刻苦學習,將來成為一名醫生,為所有罹患疾病的人解除病痛,讓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地生活……

本學期,他先後被評為凌海市和錦州市最美孝心少年。

這就是他,小楊,一個有愛心、有理想、刻苦學習、不畏艱難的有志好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6

姓名:小珠

性別:女

所屬地區:於洪國小

簡介:有這樣一個學習刻苦,成績優秀,自立自強,樂觀向上的好孩子,她就是來自於洪國小六年二班的學生——小珠!

【孝心故事】

春風中綻放的小雛菊

生活窘迫,造就自立自強性格

今年12歲的小珠本該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可是生活的重擔卻過早地壓在了她單薄的肩上。

母親身患類風濕、股骨頭壞死等多種疾病,全身關節變形嚴重,手指、腳趾、肩部不能活動,長年卧牀,生活不能自理,靠藥物維持生命,至今已經10多個年頭了。在她4歲那年,母親病情加重,四處求醫問藥致使家裏債台高築,不堪生活困擾的父親狠心的拋棄了她們母女,不知所蹤。只剩母女倆相依為命,靠低保金維持生計,日常生活由70多歲患有多種疾病的姥姥幫忙照料。

為了籌錢給媽媽買藥,每逢春夏之季姥姥都要回農村去種地伺弄園子。這樣一來,照顧媽媽的`重擔就完全落在小小珠一個人身上,做飯,打掃衞生,照顧媽媽的起居飲食。媽媽卧病在牀,大小便都得在牀上,小小珠不抱怨、不嫌棄,小心翼翼的把這些打理得乾乾淨淨,並且只要有空就會為媽媽揉手、捏肩、捶腿,避免媽媽身體肌肉萎縮得更嚴重。

然而不幸卻併為此而止步,去年2月26日小珠母親子宮大出血,必須要做右側卵巢囊腫切除手術,窮徒四壁的他們向所有的親友求助,才湊夠了三萬元的手術費。福無雙至,禍不單行,3月21日晚母親突然呼吸困難,經確診為極為罕見的雙聲帶麻痺症,為了保住性命又做了氣管切開手術。這種病得經過二次手術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但是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再也揹負不起任何治療費用,無奈之下只好離開醫院回家調養。現在小珠母親只能藉助插的管子呼吸,也許今後説話都會成問題。兩次手術對這個在風雨中飄搖的家庭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艱難了,無助的小小珠偷偷的流淚,她不知道未來還會有怎樣的風雨,也不知道媽媽還能陪伴她多久……

意志堅強,迎接美好燦爛明天

生活的苦難過早的磨礪了年幼的小珠,這也讓她越發成熟懂事了。每逢春節,小夥伴們都會換上嶄新的漂亮衣服在樓下玩耍炫耀,而她卻只能換上別人家孩子的舊衣服。怕姥姥和媽媽難過,小小珠把雖然破舊但是卻乾淨整潔的衣服套在身上,興奮地蹦來跳去,還説,“快看,我的新衣服多合身。”看着乖巧懂事的孩子,姥姥和媽媽眼裏噙滿了淚花。

在媽媽出院後,小小珠又成了她的專職“護理員”了,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洗管,煮管,上藥,剪紗布……媽媽怕影響孩子的學習總是心疼不已,小珠卻説:“媽媽冒着生命危險生下我,養育我。如今我長大了,侍候媽媽是應該的,放心吧!媽媽,我會照顧您一輩子!” 繁雜的家務佔去了大部分時間,但這些並沒有影響小珠的學習,她努力刻苦,成績優異。起初英語成績不理想,又沒有條件補習,她就抓緊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努力記住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課後拿出的更多的時間複習。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績由原來的80分提升到100分,今年的期末考試又考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績。

小珠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她喜歡參加社會活動,興趣愛好廣泛。她愛畫畫字漂亮文筆又好,學校和班級的牆報是她施展才華的場所,有徵文的機會也從不錯過,並多次獲獎。本學期末,在繁忙的學習之餘小珠還和同學們趕拍了一部心理劇《友誼》,榮獲得了區一等獎的好成績。

茶葉之所以幽香,是因為有沸水;人生之所以輝煌,是因為有苦難。不向命運低頭,在逆境中奮鬥,小珠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令人欽佩。我們堅信,這個堅強樂觀的小姑娘,今後的人生道路一定會充滿陽光!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7

“自3歲半開始,爸爸媽媽已有七年不在我身邊,這七年來,全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如今,他們已滿頭白髮,還要為我操勞。”小文的一篇作文《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感動了眾多網友。

小文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為了怕他傷心,家人將真相一直隱瞞,長大後的小文,也漸漸懂事,面對善意的謊言,怕爺爺奶奶傷心,他也選擇了將這個祕密一直保留在心裏。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小小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疊被子,切菜,做家務,小文已經輕車熟路,幾年前,為了小文能上鎮上的好學校,他們從十幾裏外的老家龍鳳村,來到王範鎮,為了省錢,一家三口擠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裏。家裏還有幾畝田,租給別人換來一年500斤的口糧,加上低保和困難兒童補助,一個月300多元的收入,便是祖孫三口的温飽依靠,雖然小文並不明白這些,但小小年紀的.他已懂得了節約。

為了能增加點收入,晚上寫完作業,小文就和爺爺出門撿塑料瓶,積少成多,攢在一起可以換書本。

在學校,小文表現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在班上擔任學習班長,愛好書法和寫作的小文還年年拿獎狀,班主任張少霞説,小文非常懂事,會主動替老師操心,處處時時是別人的榜樣,總是用正能量影響周圍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8

小瑤,女,1999年出生,商洛市山陽縣十里鎮中學學生。

小瑤4歲時,母親因為事故癱瘓在牀,父親外出打工,照顧母親的重擔落在了4歲的小姑娘身上。她從4歲就開始自己洗衣服、買糧食,給母親揉背,擦褥瘡。別人家小孩都在父母的懷抱撒嬌,而小瑤十歲開始就想盡一切辦法讓母親的身體儘量恢復的'好一些,她便用稚嫩的身體揹着母親到院子曬太陽,十歲的孩子,身體都還沒長結實,顫抖的身體讓母親淚如雨下,後來又自制活動門檻,方便母親在自己上學不在家時坐輪椅出去曬太陽。

20xx年,小瑤的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母女二人的日常花費都成問題,這讓小瑤母女雪上加霜。好在村上為她們辦理了低保。十里鎮也組織商會經常救助她們,才讓母女倆勉強度日。

為了方便照顧母親,小瑤選擇在自己家門口的學校上學,一放學就往家裏跑,給母親做飯、翻身,她説第一時間看到母親心裏才踏實。小瑤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成績始終遙遙領先。她的作業本從來都是正面用了反面再用,學習一直都在年級前20名。上學之餘,小瑤還在自家門前種上各種蔬菜來節省開支,身上的零花錢也從來不亂用一分錢。就這樣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一晃已經有十個年頭了。如今,隨着會考成績的揭曉,小瑤也夢想着即將到來的開學季,但是面對縣高中離家路途遙遠等一連串的問題讓她很為難。她説電視上不是有揹着母親上大學的故事嘛,她也想揹着母親到城裏上高中,母親在哪兒,哪兒才是她的家。

20xx年9月16日,小瑤獲評全國特別關注“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9

自小馮4歲那年,叔叔觸電身亡後,爸爸深受打擊就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喝完酒後,小馮和媽媽就成了爸爸撒氣的對象,有時娘倆甚至被打得遍體鱗傷趕出家門。爸爸由於常年飲酒過量,心情憂鬱,染上了糖尿病,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跑醫院和喝酒是爸爸生活的唯一,也喪失了勞動能力,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媽媽為了能更方便照顧家,就在家附近擺起臨時小攤,夏天賣水,冬天賣鞋墊,趕上淡季,就賣鹹菜,給別人修腳,送餐……小馮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開始學着大人的模樣一方面要照顧爸爸,一方面要安慰媽媽,為分擔媽媽的壓力,她每天天剛亮,就會起來做飯,總是悄悄的,怕影響媽媽睡覺。飯做好後,小馮也會在桌子上擺一瓶酒,等着爸爸吃飯,他知道喝酒是對身體不好的,但為了讓爸爸高興,不難為他和媽媽,他只能這麼做。晚上放學回家會順便買菜,寫好作業做飯,等着媽媽回來一起吃飯,這也是他一天開心的時候。時間久了,雞蛋炒柿子、醋溜白菜,炒土豆絲已經成了她的拿手菜。雙休日和假期,小馮會和媽媽一起出攤,他從來不覺得丟人,幫着媽媽一起吆喝:"涼冰冰的水……舒適保暖的鞋墊,純手工製品……酸辣可口的鹹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他的'叫賣聲常常會吸引很多人駐足。時間一長,小馮成了附近很有名氣的人,只要從這路過的人都會向他豎起大拇指。

現在小馮讀六年級了,很快就要上國中了,對於未來,小馮有自己的打算。小馮平時的作業幾乎全部都是"優",老師的評語也都是誇獎的。媽媽希望她讀一所好中學,但是他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在哪兒讀書都是一樣的。"我現在就希望爸爸的病能好起來,媽媽不用那麼辛苦,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後我以後能找一份好工作,讓爸爸媽媽都過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0

姓名:小婷

性別:女

所屬地區:黃坑中學

簡介:小婷原本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20xx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卻打破了家中的寧靜幸福的生活。父親在一次煤礦事故中不幸下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因鉅額的治療費用,家裏已是債台高築。20xx年,母親不得不讓只有9歲、7歲的兩姐妹照顧弟弟和父親,自己到廣東一家服裝廠打工彌補家計。

【孝心故事】

沒傘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黃坑中學八年級的小婷同學,是眾多留守兒童裏的一名,但同時又是生活最艱難的一名,因為她不僅要自理自己的生活,還要擔負起照顧癱瘓在牀的`父親和年幼弟弟的責任。

小婷原本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20xx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卻打破了家中的寧靜幸福的生活。父親在一次煤礦事故中不幸下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因鉅額的治療費用,家裏已是債台高築。20xx年,母親不得不讓只有9歲、7歲的兩姐妹照顧弟弟和父親,自己到廣東一家服裝廠打工彌補家計。

寒門出孝子,貧窮早當家。小婷讀國小五年級時就學會了做飯、洗衣服,打柴。如今她還學會了在屋前屋後都種蔬菜,以減少些家裏的買菜開支。

除了做家裏的家務外,她還要照顧父親和弟弟。父親常年癱瘓在牀,由於身體長時間未活動,得了癰症,小婷就請了村裏的中醫給父親看病,常年敷藥打針只能自己做了,小婷每天早晚要換藥、清洗傷口兩次,每次都要花費大半小時,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父親下不了牀,每天晚上小婷還要給父親擦身子。

生活的貧寒,困苦並沒有使小婷屈服。升入黃坑中學之後,學習任務也隨之繁重起來,她知道自己比別的同學學習的時間少,因此格外珍惜課堂的寶貴時間,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她總是能迎難而上,虛心請教老師。她曾在班會上真誠的説:"雖然我家比較窮,但我從不認為我會一直窮下去。因為我會好好學習,有知識、有文化就能創造美好的明天。"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1

姓名:小和

性別:男

所屬地區:隆昌縣石燕職業中學

簡介:十多年前,小和的父親因建築事故,意外摔傷至高位截癱,一年後母親也離家出走,從此父子相依為命,依靠一個小賣部維繫着生活。尚不足四歲,本應該在母親懷裏撒嬌的小祥和,用他稚嫩的肩膀,逐漸擔起了照顧父親,料理家務的重擔。

【孝心故事】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遭遇到許多坎坷,而對於20xx年年僅三歲的小和同學來説,命運則過於殘酷了。

十多年前,小和的父親因建築事故,意外摔傷至高位截癱,一年後母親也離家出走,從此父子相依為命,依靠一個小賣部維繫着生活。尚不足四歲,本應該在母親懷裏撒嬌的小祥和,用他稚嫩的肩膀,逐漸擔起了照顧父親,料理家務的重擔。

六歲起,小祥和就是每天早早起牀,幫着父親起身,穿衣服系鞋襪,洗臉刷牙,準備好早餐和父親的午餐後,才匆匆的背上書包出門上學。放學後,他又要匆匆的趕回家,幫助照看小店,準備晚飯,打掃衞生,忙完夜間家務後再給父親洗腳、擦身、按摩,照顧父親上牀休息,直到此時,小祥和才能待在父親身邊靜靜地完成自己當天的學業任務。不管再忙再累,他的功課也從來沒有落下過。

癱瘓的人最容易長褥瘡,小祥和得知後,堅持每天給父親檢查身體,做按摩,還用自已捨不得花的長輩們給的零用錢替父親買來了防褥瘡墊。在他細心照料下,父親從沒有長過褥瘡,醫生都説這不能不算一個奇蹟。四年前,父親脊柱上的鋼板不慎折裂鬆散,加上不得巳的久坐,傷口時好時壞,經常感染流血,難以癒合。看見父親痛苦的樣子,小祥和急在心裏,不知道偷偷掉了多少眼淚,更加忙裏忙外,什麼都不讓父親做,定期給父親清創,敷藥,儘可能地減輕父親的傷痛。父親下半身沒知覺,他怕父親冬天凍着,每天早早地幫父親暖好被窩,每次用水,也先試好水温。而且,他還在寒暑假和農忙中逐漸學會了種菜、翻地、收割等農活、重活,成為了家裏家外勞動的一把好手。艱難的'的日子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煎熬着小祥和的意志。

特殊的家庭不僅造就了小和同學一片赤孝,而且更加鑄成了他同齡孩子中難得一見的儉樸作風。為了省錢,他學會了給父親理髮。十年來,他從沒有向父親要過一件玩具,更沒有去過一次遊樂園。每每有好吃的東西也都是讓父親先嚐,他從不在外買零食。學習用品儘量從簡。難能可貴之處他居然還從父親和長輩給的生活費中剋扣自己,一角一角的攢,一元一元的蓄。每當零存成整時就交給父親保管,為的是儘早攢夠父親一拖再拖的二次手術費用。小祥和知道,自己的力量雖然綿薄,但多一分積攢,離父親重上手術枱的日子就多一分希望。

小祥和即使在空餘時間裏,也很少外出,他知道父親離不開他。每當此時,父子倆的談心便成了他最奢華的享受。本應該在父母膝下撒嬌的年齡,但小和卻早早地把自己歷練成身心堅強,孝心可耀的美德少年。

在學校,他尊敬老師就像尊敬自己的父親一樣,課堂上,認認真真地聽講;佈置的作業,也認真細緻地完成。還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為班級爭光,為老師添彩,做老師的小幫手。但他從不張揚自己,總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小祥和心裏,最美好的就是找一個好天氣,把父親從屋子裏用輪椅推出來曬太陽,走走看看,陪父親聊聊天,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像個孩子。他有一個理想,就是長大後能當一名醫生,能夠靠自已的努力,讓父親離開傷痛的折磨,讓父親站起來,也讓更多像父親這樣的病人站起來。

中華民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百善孝為先”,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傳統,我們都應該向小和學習,把我們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2

小琪,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三年前的她有着同齡孩子一樣的愛發小脾氣,愛鬧,不太講理,但是由於家庭的變故,她變了,變得有主見,有想法,有孝心。

三年前,她的媽媽被診斷為尿毒症,三年的時間,為了給媽媽治病,家庭的經濟條件一年不如一年。而年僅七歲的她,也想要有自己心愛的玩具,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和漂亮的衣服。但懂事孝順的她,自從她媽媽生病以來,她很少主動提出要買東西!她知道媽媽的病需要很多錢,她想自己把省下的錢給媽媽治病!如果實在需要,很想買的東西,她會問爸爸我想買這個可以嗎?而不是我要買這個。媽媽是個尿毒症患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而她基本上都能記住,有時候她會回家問媽媽今天吃藥了嗎?今天喝了多少水?今天吃什麼東西了?今天有沒有哪裏不舒服?腳疼嗎,我給你捶捶……就像一個大人問孩子的語氣了。

她在一天天長大,她學會了很多。爸媽做飯的`時她會主動幫忙洗菜,爸媽洗衣服的時她會把小件的拿到自己的身邊洗,也會自覺地把地掃乾淨拖乾淨,會把放在牀上的衣服疊好放到衣櫃裏……她就是這樣一個懂事的小女孩,她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孝道……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3

姓名:小於

性別:男

所屬地區:遼寧鞍山枱安縣第一初級中學

簡介:自立、自強、自信、陽光、勤奮、好學,這就是他,一個留着短短的學生髮,圓圓的臉蛋上總帶着燦爛笑容的男孩。他就是枱安一中八年(2)班的學生 ——小於。

【孝心故事】

提起小於同學,認識他的老師、同學無不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老師説,他是一個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孩子;媽媽説,他是一個自強自立、意志堅強的孩子;鄰居説,他是懂事乖巧、討人喜歡的孩子;同學説,他是一個樂於助人、活潑開朗的孩子;他自己卻説,我只是個普通的孩子。

小於,今年14歲,四年前爸爸突發多發性腦梗塞,住進了醫院,經醫大診斷為因外傷導致的後遺症(當兵執行任務時出過車禍),病情非常嚴重,媽媽一心想治好爸爸的病,便帶着爸爸四處求醫,走遍了省內各大醫院,花掉了家裏本不多的全部積蓄,還借了好多外債,為了給爸爸繼續治病和還清外債,媽媽賣掉了家裏的房子,現在住在一間不足四十平米的廉租房裏,如今家裏一貧如洗,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和家電,就連小於住的牀都是用板子臨時搭建的,現在爸爸仍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媽媽説:“只要爸爸在,家就在”,為了改變生活現狀,多增加一些收入,媽媽不僅要照顧爸爸,還要做幾份小時工,累了一天的媽媽在給爸爸餵飯時,喂着喂着自己卻睡着了。望着疲憊的媽媽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心要幫媽媽一起撐起這個家。於是他開始學着給爸爸洗漱、喂水、餵飯、剪指甲、洗衣服等。起初,做每件事時,動作都很笨拙,要花費很長時間,有時把水弄滿一地,有時給爸爸喂嗆着了,自己非常自責。經過多次的練習,嫻熟的動作,讓爸爸每次都能給他一個微笑,現在,他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幫爸爸把衞生打理一番,給爸爸講一下今天發生有趣的事,哄着爸爸開心,然後才能去完成作業,直到很晚。

幾年來,生活讓他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做飯、照顧爸爸,打理家務等小本領。記得有一次,媽媽去看望生病的爺爺,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一天的勞累,再加上暈車,回到家的.媽媽一下子癱軟到牀上,他和平時一樣照顧完爸爸,又給媽媽煮了一碗麪條,還加了個雞蛋,當媽媽看着熱騰騰的麪條時,不禁流下了眼淚,她欣慰的説:“兒子,你真的長大了!這是媽媽吃的最幸福的一頓飯。”

為了給家裏減輕生活負擔,他從不開口要吃的、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好心人送的,他從不挑剔,自己把衣服洗乾淨後,只要能穿就好,懂事的他放學後還經常會幫媽媽打掃小區樓道。這是一項需要有耐心而且很辛苦的活,每次都要掃、擦、拖幾個來回,打掃一次衞生要上下一百多個台階,再加上外出打水,每次打掃完都是大汗淋漓,經常是手磨破了,衣服弄髒了,但他從不説苦説累,生活中時刻體現出一個小男子漢的勇敢和堅強。

記得有一次在幫媽媽撿拾廢品時,不小心手被劃破了,出來很多血,媽媽給他包紮時心疼地説,讓他不要再做了,他忍着疼痛,笑着對媽媽説:“沒事的,不用擔心,男子漢沒有那麼嬌氣,一會就好了。”説完,就又去幫媽媽把事情做完,就這樣,他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在幫媽媽分擔着,像個“小大人”似的為家裏增添着力量。

在學校,他勤奮好學,熱愛集體,關係同學,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更是勞動的小能手。上學時,有的同學不會騎自行車,他就主動伸出援手,帶他們一起去上學,成為同學們的好朋友。俗話説:“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生活中,在媽媽的影響下,在老師的教導下,讓他學會了善良做人,誠信做事,學會了自強、自立、自信。20xx年度被評為“枱安好人”稱號。讓父母和老師看到了希望,成為同學們的學校榜樣,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陽光好少年,小於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中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他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4

小旗,安徽亳州,11歲。

在他5歲時,媽媽病逝,爸爸入獄。從此小旗就和奶奶、身患重病的爺爺相依為命,也就是從那時起,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小旗每天凌晨就要從被窩裏鑽出來,和奶奶一起掃馬路,這一掃就是6年。

凌晨四點半,小旗和奶奶便起牀了,走出四五里地,來到了祖孫倆的“責任區”。奶奶負責掃大路,而小旗則拿着小掃帚清掃角落裏的垃圾。因為這一帶是老居民區,生活垃圾很多,為了不讓奶奶乾重活,小旗就一路拖着垃圾車往前走。跟隨奶奶掃地這六年多,小旗已習慣了拖着重重的垃圾車走街串巷,他説自己不怕髒和累,就怕有些死角掃得不乾淨。不知不覺中,垃圾車已裝得滿滿當當,祖孫倆要趕在七點前將這些垃圾送到中轉站裝車。一路上,心疼孫子的奶奶總想替換他,可小旗始終沒同意。

11歲的小旗現在上國小五年級,學校離他們要去的垃圾中轉站只有不到100米,以前沒放假時,小旗最怕在路上碰到同學。每當同學問他在幹什麼,他説在幫奶奶幹活時,同學們都説,你看他髒不拉幾的,越髒他越幹活,越掃垃圾越髒。

後來時間一長,小旗也就慢慢習慣了,因為他覺得,能幫奶奶幹些活,這比什麼都重要。而且每天打掃衞生,還可以沿路撿一些塑料瓶。一個瓶子可以賣五分錢,一天能撿二三十個。

忙碌一上午,祖孫倆只能掙30塊錢,小旗深知每一分錢來之不易,所以他從來不要零花錢,即使大熱天渴得不行,小旗也捨不得買水,而是趁着奶奶不注意,偷偷跑到街對面的醫院接水喝。

下午兩點,祖孫倆才忙活完回到家,顧不上休息,小旗又鑽進廚房給爺爺和奶奶下面條。一碗茄子打滷麪、一碟醬豆,就是全家人的午飯,小旗説,現在茄子便宜,只要五毛錢一斤,所以家裏幾乎每天都是同樣的飯菜。而他曾經最喜歡吃的是土豆絲炒肉,在媽媽去世,爸爸入獄和爺爺被查出嚴重腹積水後,就漸漸地成了一種奢望。

吃過午飯,小旗打算把自己積攢的廢品拿去賣掉。小旗揹着兩袋廢品,走了五六里路才來到廢品收購站,一番討價還價,總共賣了十六塊錢,小旗説,一個月他能賣三四回,加起來也能賺上五六十塊錢。攢下這些錢,可以給爺爺治病。

賣完廢品,小旗來到公園,他知道女貞樹結的`果子可以當中藥,用來治療高血壓,所以他要採一些回去。

回到家,小旗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爺爺按摩,因為長期卧牀不能活動,爺爺的腹部經常會感覺不舒服。

這些年間,許多好心人都曾向小旗家伸出了援手,現在一家人住的就是政府安排的廉租房,學校也免除了小旗的學雜費,去年11月,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小旗還有了去北京上學的機會。在那裏,他參加了學校的棒球隊,擁有了和大城市孩子一樣的學習環境。但誰都沒有想到,剛剛入學三個月,小旗又回到了亳州。他説:“因為爺爺奶奶還在家呢,我走了誰來替奶奶掃地,誰來照顧爺爺,所以我要留在家裏面照顧爺爺奶奶。”

小旗希望爸爸在獄中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來,和他一起照顧爺爺奶奶,好讓他們安享晚年。而在一篇日記裏,小旗也一筆一劃的寫下了自己的願望:快快長大!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5

姓名:小鋒

性別:男

所屬地區:成都市蒲江縣壽安鎮五星九年制學校

簡介:小鋒,一位可愛的20xx年成都市自強美德少年,面對家庭的突然變故,他依然樂觀面對生活,自信自強,保持陽光心態,積極向上。每天放學回家,總是幫助爺爺分擔家務活,堅持幫助奶奶做康復訓練。面對患有罕見腦膜炎留下後遺症的媽媽,他心裏承受着同齡孩子沒有的痛苦,高興地給媽媽講述學校裏的新鮮事。

【孝心故事】

小峯同學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庭,20xx年因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原本不富裕的'家裏陷入困境。奶奶因半邊中風手腳都不同程度致殘;媽媽因腦部感染入住華西醫院,在生死邊緣徘徊8個月,至今眼睛留下了殘疾。爺爺和爸爸每天忙於照顧奶奶和媽媽,家裏從此沒有了經濟來源。小小的小峯面對家庭突然而來的災難,勇敢面對,自尊自愛,自信自強,保持陽光心態,積極向上。

在家庭陷入困境後,小峯變得更加懂事。他從不亂花錢,也不和同學攀比,自覺負責自己的學習生活。每天放學回家,小鋒總是幫助爺爺分擔家務活,洗衣、做飯,樣樣不賴。每天堅持給奶奶做按摩,幫助奶奶做康復訓練,給奶奶講笑話,鼓勵奶奶堅持做鍛鍊。他每個禮拜還要去華西幫助爸爸照顧媽媽。媽媽生的病是一種很罕見的腦膜炎。治療的時間很長,花費的錢也很龐大。腦部的感染對全身的影響都很大,特別是腸胃,經常吃不下東西,吃什麼吐什麼。小峯看着日漸消瘦的媽媽,心裏承受着同齡孩子沒有的痛苦,雖然心裏痛苦,但他從不表現出來,每次都高興地給媽媽講述學校裏的新鮮事,講故事,講笑話,快樂地和媽媽做遊戲,讓媽媽堅強起來。給媽媽按摩,接屎接尿,一點都不怕髒,不怕累。

儘管家庭條件艱苦,小峯卻沒有表現在學校裏,在校依然團結同學,幫助老師批閲作業,輔助同學的功課,堅持完成老師佈置的功課,班上的同學出現困難時,總能看到他熱情的雙手。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6

八年前因為汶川大地震,當時只有4歲的李瑤被倒塌的牆壁砸成重傷,經過幾次大手術,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李瑤從此失去了右手。只有一隻左手的李瑤,為了讓家裏人放心,從生活到學習都靠自己頑強成長。爺爺生病住院,她靠一隻手給全家做飯、爸爸媽媽出門打工,她靠一隻手照顧年幼的.妹妹……她説,我一隻手不比別人差,我不想讓家裏人替我擔心。地震受傷後,李瑤在綿陽市治療一年,又到都江堰殘疾人學校進行康復訓練,所有的治療康復費用全部免除,這也是政策期內,國家針對汶川地震致殘人員的扶持政策之一。

有智者曾説,“生性樂觀的人,更懂得如何在平淡中發現快樂,在逆境中找到光明。”

包頭市蒙古族學校六年一班男孩12歲的小德似乎就是這樣的人,他永遠面帶淡淡的微笑,即便是他的爸爸媽媽都聽不見,他依然笑着説,“別怕,我就是你們的耳朵。”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7

小樑

性別:女

年齡:5歲

地區:內蒙古 小樑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出先天性血管瘤,兩歲多時,媽媽又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偏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久後爸爸離家出走,小小樑就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小樑和媽媽生活在只有10多平米的出租屋裏。以前,小樑的頭上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血管瘤,去年在當地政府和一些愛心人士的資助下通過手術切除了,後來,小小樑又在大家的幫助下上了幼兒園,媽媽謝清麗識字不多,得病後記憶力也不大好,經常把藥記錯。小小樑在幼兒園學了漢語拼音後,就用字母幫媽媽做標記。懂事的'小小樑總是把媽媽給她買零食的錢用來買一些生活用品。偶爾買了一塊口香糖,也要分着吃上好幾天。一個雞蛋,母女倆一人一口,要吃十幾口才能吃完。有時候媽媽的手用不上勁常常在剝土豆皮時,把土豆掉在了地上小樑會搶着吃掉在地上的土豆。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8

小陳,男,2000年4月生,安慶市迎江區綠地實驗學校學生。

父母外出務工,小陳跟着收破爛的爺爺來到安慶。爺爺每天出門收破爛,風裏來雨裏去,很辛苦。小小陳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每天除了學習外,他還學着做一些家務勞動,漸漸學會了打掃衞生、買菜、煮飯、洗衣。這樣,他多做一些事,爺爺回來就可以少做一些事,就可以吃上熱飯熱菜。3年前,爺爺身體漸漸差了,小陳不忍心看着爺爺每天拖着年邁的`身體去收廢品,於是他決定帶着爺爺收廢品。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小陳每天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踏上三輪車載着爺爺收廢品。他利用下課和深夜的時間努力複習功課,成績依然在全校名列前茅。

小陳獲評“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安徽省江淮敬老好少年”,20xx年1月獲全國“宋慶齡獎學金”。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19

小覃,女,2000年4月出生,漢中市西鄉縣五中學生

小覃的家在農村,父母也都是農民。父親去年患了重病,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肩上,雙休日回家時她總會盡力幫她分擔,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因病情嚴重整天難過傷心,她努力開導關心父親。現實是殘酷的,後來父親去世了。

在父親去世後,母親辛勤勞動供她和弟弟上學

每週放學回家,她都幫母親去農田幹活,鋤草,送飯,不忘認真完成作業,有時還輔導弟弟寫作業。因農活繁重,母親也病倒了,她帶母親到縣城看病及時治療,雖不放心母親,仍然堅持回校讀書,週末用零花錢買了一些母親愛吃的東西帶回家。

父親生前也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好好上學,將來考個好大學,出人頭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後,她又恢復了原來的學習狀態,步入了正常的學習軌道。雖然經歷了這麼多事,生活也更艱苦了,但她比以前更堅強了,滿載着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友好及親人的期盼。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20

小劉,女,2001年10月出生,兩家子九年制學校九年一班學生,共青團員。

在小劉很小的時候,母親精神異常,父母離異,此後,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裏只剩小劉和年邁的爺爺。為了維持家用,爺爺支撐年邁的身體收廢品,家裏所有家務都落在小劉身上。小小年紀,就這樣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然而,小劉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這朵開在角落裏的堅強小花,用她的樂觀照顧着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着夢想。從小就沒有母親的相伴,每天掃地、做飯,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堅強獨立樂觀的小劉,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看似柔弱卻一直迎着苦難堅強馳逐。懷揣着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5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着青春最華美的篇章!如今,她正憑着自己頑強的毅力,憑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遊,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峯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21

性別:女

年齡:11歲

地區:天津

小婧6歲時母親突患乳腺癌,變故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艱難。為了支付醫藥費,小婧的父親開始外出打工。爸爸是長途車司機,常年在外出差,全家都要靠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生活,而媽媽則選擇了在家保守治療。當時年僅5歲的小婧看着病重的媽媽、勞累後變瘦的爸爸,她意識到自己要自立起來,主動承擔了買菜做飯、洗碗洗衣、照顧媽媽的重擔。

小婧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每天晚上不管多累都要練琴,2015年她在全國少兒小提琴獨奏展演活動中榮獲金獎。2015年小婧的母親因病情惡化使得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小婧的媽媽想把女兒送到外婆家住,但是小婧堅決要留在家裏照顧媽媽。病痛讓母親難以入睡,小婧每天晚上都會站在媽媽的牀頭拉小提琴哄媽媽睡覺,每當媽媽睡着都已經凌晨兩三點,她説只要有自己和小提琴的'陪伴媽媽就能戰勝病魔。

沉浸在音樂世界中的小婧總是積極樂觀,她正在學習譜曲,她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小提琴家,想給媽媽寫一首曲子,想用琴聲帶幫助媽媽早點好起來。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22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是呀,孝心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往往我們每一次小小的孝舉都會令我們的父母感動不已,甚至潸然淚下,但是,自從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才深感自己的這些孝舉是這麼的微不足道,我不禁自愧不如。

“板車姑娘”黃鳳,“茶園姐弟”何秀巡,林章羽,“烤串姑娘”高雨欣,“捐髓少年”邵帥。一個個令人感動的片段如同電影一般在我的眼前不停着回放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為了父母,他們捨棄了好多好多,可是,我們呢,能為父母做的就只能是那麼一丁點的'家務,可是父母卻總是默默地包攬了家務活,能幫父母做事兒的機會是少之又少,也他們相比,我們就好似温室裏的花朵,就好似少爺小姐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們為我們詮釋了“孝”,其實,孝。無非就是幫父母們捶捶背,與父母們談談心,雖然,我們現在不能給父母們物質上的.報答,但是,我們卻可以讓父母們為我們而感到驕傲、欣慰。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孝傳萬家!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23

邵帥目前和媽媽邵丹租住在北京。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邵丹突發白血病,急需進行骨髓移植,否則性命堪憂。邵丹在電話裏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遠在江蘇徐州的母親。沒想到,這個電話卻被兒子邵帥偷聽到了。邵帥向學校申請休學一年和外婆一起趕到北京,而親人配型的結果只有邵帥滿足移植條件,可邵丹卻堅決不同意。除了擔心兒子的身體,在內心深處,邵丹對兒子還懷有深深的愧疚。在邵帥一歲的時候邵丹就離異了,邵帥一直跟着媽媽生活。2004年,邵丹獨自北上到北京打工,把7歲的邵帥留在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邵丹一直想着將來給兒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卻沒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兒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最終在醫生的共同勸説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

當時,邵帥年邁的外婆已經心力交瘁,於是做飯和送飯的任務就落在了邵帥身上。每天凌晨五點邵帥就起牀為媽媽準備早飯,坐兩個多小時公交車把早飯送到醫院,然後再急匆匆地趕回來為媽媽準備午飯,每天光坐公交就八九個小時,往返八十多公里。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 篇24

姓名:小宇

性別:女

所屬地區:重慶兩江新區金山國小

簡介: 一個11歲的少年小宇,從5歲開始跟着媽媽做公益,當志願者,直到現在已經堅持了6年,並且帶動了身邊一大批的人。

【孝心故事】

經歷:

5歲開始當志願者

“這個娃娃5歲開始跟媽媽一起做公益,堅持了6年,真不簡單。”

小華出生在北碚農村,家裏有8個兄弟姊妹,條件不好。她考上中專後,父母沒錢給她交學費,她就去打工,後來去了深圳。29歲自主創業,她在渝北闖出了一點名堂。

“條件好了,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了。”小華30歲左右就開始對身邊、老家的'“窮親戚”特別關照,兒子也跟着她一起做公益,現在大學剛畢業。

“從女兒5歲開始,我再也沒給她辦過生日宴。”小華説,小宇5歲的生日是在渝北區龍門敬老院跟那裏的爺爺奶奶們一起過的。生日前一週的週末女兒將自己的玩具、文具、手工繪畫作品拿到中央公園去義賣,將義賣所得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買禮物。這樣特別的生日一直堅持了6年。

小宇今年生日前夕,恰逢端午節,她拿出1000多元壓歲錢給渝北石坪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買了8盒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