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文明家庭事蹟集錦15篇

熱點2.8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敍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家庭事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明家庭事蹟集錦15篇

文明家庭事蹟1

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女兒熱情禮貌健康上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xx及他的妻子和女兒、家人一起,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以德治家,譜寫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為創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

一、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作為妻子的在工作中也不示弱,她是xx辦事處xx居委會的一名街道幹部,有人以為居委會的工作婆婆媽媽,做好做好無所謂,她可是認為社區是社會的重要細胞,社區文明就體現着社會文明。所以她認認真真地做自己的每項工作,無論是分管衞生工作還是分管計劃生育工作,她都做得紮紮實實。因為她出色的工作,她光榮入黨,電視台還為她做過採訪報道呢。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愛、和睦平等

xx辦公室工作任務重、在院時間多,照顧家庭的精力相對較少。同志總是理解、支持,從無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認為丈夫的工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為神聖公正的審判事業做保障,堅決支持丈夫的工作實際上就是支持黨和國家的法制建設。一天半夜,同住的母親心臟病突發,此時xx因公出差,她自己將老人送進醫院,一忙就是半個月,這期間五歲的女兒又患重感冒,她堅持着醫院、家庭、單位三處奔忙,而對出差在外的丈夫,她每次電話都説家中一切都好,讓他安心工作。她的賢惠和支持,也得到了xx深情的回報。只要他有空在家,總是修修補補,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職責。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與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成為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三、率先垂範,做女兒的楷模

為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為女兒做出榜樣。

1、生活儉樸。xx與妻子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下,她的女兒衣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嚴於律己。為了以言行影響女兒,為女兒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

3、敬老尊長。自結婚起,岳父母就同xx一家人共同生活。對兩位老人他們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家裏有地位,因而心情開朗。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她們的女兒禮貌懂事、健康活潑。

文明家庭事蹟2

石家莊電務段邯鄲車間副主任李延新憑着紮實、過硬的技術素質和勤勉、精細的作風,在十多年的工作中無論做普通信號工,還是工長,乃至今天的車間副主任,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是個多次榮獲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的年輕老先進。這次向路局推選“鐵路文明家庭”,幹部職工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他。

這家人,丈夫是敬業愛崗的帶頭人

工作中的李延新是個事必躬親、身先士卒的實幹家。多年來,憑着舍小家、顧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對待工作,帶領職工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近年來,由於邯鄲站內信號設備超過大修期,老化嚴重,不斷暴露出各種安全隱患。面對困難,李延新不等不靠,帶領職工主動出擊,攻堅克難,努力確保設備質量穩定。從20xx年開始,他和班組職工們通過頻繁的設備平推整治和精細化管理,針對發現的問題做到日清日畢逐一進行了認真處理。

對區間室內JTC架的器材搭接不良隱患,他組織班組一方面加強清掃、養護、監測,另一方面對可以並接的調整線進行並接處理,確保了設備平穩運行。

邯鄲西場是車間的防洪重點,在汛期他就紮在班組包保盯控,每逢雨後就立即帶領職工做好設備檢查、測試,對可能進水的箱盒逐一開蓋檢查並進行抬高、穩固。據統計,僅20xx年就帶領職工克服設備隱患153件,確保了設備安全。

針對邯鄲站道岔運用率高,鈎鎖磨損嚴重的安全隱患,李延新一方面帶領職工加強道岔整治,先後克服道岔工務病害198處,確保了道岔運行穩定性;另一方面對特別嚴重的6組外鎖設備及時請示彙報並在上級組織下進行了更換,確保了正線道岔良好運行。

李延新對電纜安全格外重視,積極強化電纜測試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了多處電纜對地絕緣不良隱患,還組織對區間25G發送TAD、Q1G至QF6電纜盒的4芯不良電纜進行了更換施工,防止了區間大點延時故障的發生,榮獲了年度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在邯鄲站配合工務集中修過程中,李延新組織職工出色完成了12組ZY4道岔的更換任務。期間為盯控前半夜、後半夜的大機清篩、搗固、打磨等重點,發着高燒連續作業20天,直到暈倒在現場。但他僅休息了3天又返回崗位繼續投入工作中。通過紮實做好準備工作,細化施工應急措施,堅持每次作業前親自核對配線,親自組織實驗道岔,確保了各項工作萬無一失,受到段通報嘉獎。

在今春邯鄲站和邯鄲西場第一次站內清篩搗固作業時,李延新針對設備移動多、地下電纜徑路複雜、電纜過道多的實際困難,做到精心準備,精細施工,嚴格卡控施工標準和安全環節。在清篩前,連續作戰,數日不回家,加班加點完成了所有地下電纜的探測工作。在清篩過程中認真做好現場盯控,每次都提前到達現場,最後一個離開,圓滿完成了任務。

特別是在邯長線擴能改造施工中,李延新連續20多天沒有回家駐守邯鄲西場盯控施工全過程。每天天不亮就起牀工作,晚上忙於工作總結和做好次日工作安排,即便是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期間也始終堅守在施工現場。邯鄲西場開通後,他帶領職工連續作戰完成了設備平推整治,確保了設備良好運用。

在採訪中,車間主任張培福動情地告訴我們:“李延新這個副主任是百分百地把自己賣給了崗位,他是靠無私奉獻和拼搏進取的黨員形象影響和帶動了身邊的每個人。”

這家人,妻子是賢淑友善的賢內助

都説“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妻子韓濤濤與丈夫一樣都是具有敬業精神的人。她在聯通公司時就是工作骨幹,曾代表邯鄲分公司奪得河北省業務知識比武第一名,她負責的團隊連續3年獲得邯鄲分公司營銷業績前兩名。調入復興區政府工作後同樣是工作業績的佼佼者。但在家裏,她更以賢淑友善的品格贏得了公婆和街坊鄰居的普遍讚譽。

今年3月份初,婆婆因病住院手術,正趕上李延新施工不斷和“兩會”包保。韓濤濤獨自擔當起照顧婆婆的重任,每天從家到醫院往返好幾次。婆婆動手術後的幾天裏只能吃流食,她就一口一口的給老人餵飯。每次得空,她就給丈夫打電話,及時告訴老人病情好轉的狀況,並要求丈夫安心工作,家裏的事不必擔心。在病牀前伺候婆婆的日子裏,每當人們稱讚韓濤濤的賢惠時,老公公也跟着誇讚兒媳婦就像親女兒一樣。

自打結婚後,韓濤濤逐漸瞭解了丈夫的工作性質,當得知李延新幾乎每天都在線路上與行車打交道後,暗下決心做好後勤當好後盾,讓丈夫安心工作,不為家庭瑣事分心。孩子上學後參加的課外輔導班越來越多,她既要工作還要輔導孩子學習。因為工作緊張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不得已減少了孩子上輔導班的時間。為此儘管每天很累,但她依舊毫無怨言地獨自把輔導孩子學習的任務承擔起來,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優秀。

李延新家在市內,距離單位不遠,按理説每天下班回家是常理。但他是個責任心很重的人,每當有重要任務都全身心投入,經常是晚回家甚至不回家。然而妻子沒有過多的埋怨,而是用温存給予丈夫莫大的關愛。每逢丈夫加班或因包保任務不能回家時,韓濤濤都要打電話或發短信提醒丈夫注意身體和安全,這已經成為習慣。正是由於聚少離多的生活,使這對小夫妻倍加珍惜相聚的日子,結婚十多年來,他們互敬互愛、恩愛有加,在鄰居們的眼裏從沒有見過小兩口紅過臉,他們總是快樂友善地對待街坊鄰居,熱心幫助鄰里解決生活上的大事小情,在小區鄰居間樹立了良好口碑。

最讓李延新感動的還是妻子對他工作的直接參與和支持。一天,李延新無意間説起新來的職工家都在外地,妻子就留意上週圍的未婚女孩,經常給車間的小夥子們牽紅線。當李延新笑着問她:“怎麼還有時間操這閒心?”妻子告訴他,如果這些年輕人成了家就會更加懂得責任,就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同時還能增強你和同志們的友誼。聽了妻子一席話,李延新不得不佩服妻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這家人,夫妻是彼此珍惜的比翼鳥

在完成本文的時候,我與正在“包保”現場盯班的李延新通電話,向他索取一張全家福照片,不料難倒了李延新。他的手機中滿是女兒與妻子或爺爺奶奶的合影,唯獨沒有他和妻子、女兒的合影。當我要為他們拍一張時,他爽快地答應了。

我按約定在第二天晚上7點半與他見了面。風塵僕僕的李延新是利用吃晚飯的時間趕回家的,還必須抓緊時間回到崗位。於是我們省略了寒暄直入主題,在他們温馨的小家裏,我把鏡頭定格在這三口之家的幸福笑臉上。他們的女兒對與父母合影表現出少有的興奮,緊緊地摟着父母的雙肩露出童真的快樂。臨別時,韓濤濤的一句話讓李延新露出了難掩的激動。“今天晚上真高興。我們全家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少。”

告別熱情相送的母女,與我一起走下樓梯的李延新依舊帶着招牌式地微笑,用很短的時間,再次説出了肺腑之言。

“如果説我工作還有些成績的話,真的得益於領導的支持和大家的幫助,更得益於我的父母和妻兒的支持和理解。想想因為工作有時半個多月不回家,家裏沒有一人埋怨,反而都給我關心和理解;女兒小時身體弱,經常生病需要照顧,而我幾乎都是在現場。當女兒問我為什麼總是這麼忙我都無言可答。而妻子總能替我解圍説爸爸是為了千千萬萬個小朋友幸福,為了火車不停地多拉快跑而忙;我爸媽常説媳婦比我這兒子還孝順,我只能從心裏説媳婦辛苦了!每當回到家裏就有一種船回港灣的温馨感,……”

在燈火闌珊的小區門口,李延新回頭望着家中那扇温暖的窗,沒再言語。而我知道他想説的是什麼,“有這樣的堅強後盾,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幹好工作。”

街邊,大幅的LED廣告屏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醒目標語映紅了車水馬龍的街道和小區。我彷彿看見了韓濤濤繼續在燈下輔導着女兒學習,而李延新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文明家庭事蹟3

張根,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公用事業分公司生產科科長;馬愛卿,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公用事業分公司自來水廠安監員。

自從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張根、馬愛卿夫妻二人一直在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公用事業分公司工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張根擔任公司生產科科長以來,負責公司生產運行管理和考核工作。他認真踐行情況瞭解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難點突破在一線、服務重心在一線的工作原則,各項工作得到公司領導的肯定;作為成果主要創造人之一,完成的《西山礦區供熱管理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榮獲山西省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優秀成果度一等獎。20xx年開始,妻子馬愛卿擔任自來水廠的專職安全員,責任大了,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深入一線查隱患、堵漏洞、促整改不遺餘力。

文明家庭事蹟4

患難與共三十載 無怨無悔伴永遠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灣,是温馨的愛巢。新壩鎮曙光村的杜發奮家庭他們用心經營愛情,共同克服生活中的坎坷,相互理解包容,杜發奮用他勤勞、善良、耐心和無微不至地關心呵護着生病的妻子,他用堅實的身體為多災多難的家庭撐起了一片温暖的天。他的大愛和感人事蹟被眾鄰里傳為佳話,並被新壩鎮黨委政府授予“最美丈夫”榮譽稱號。

妻患重病 不離左右顯大愛

1987年,杜發奮與丁玉桂結為夫婦,婚後小兩口的日子過得拮据而清貧,但夫妻兩人恩愛有加,相敬如賓,相互關愛和支持,一起承擔着生活的重壓。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96年妻子丁玉桂患上了精神病,這個噩耗對於他們家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妻子終日鬱鬱寡歡以淚洗面,此刻的他心疼着妻子又擔心着家庭未來的生活,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為他是這個家唯一的支柱。杜發奮帶着妻子開始了漫漫求醫路,從大醫院到小診所,從西藥到中藥乃至民間偏方,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妻子的病情沒有絲毫轉變,反而欠下了上萬元的債務。從1996年至今,二十載寒暑交替,他對妻子和家庭的付出超越了人們的想象, 他把生活的苦澀留給自己,把歲月的重負悄然擔起。

抗爭命運播撒真情偉丈夫

夫妻本是同林鳥,病苦來時不分離。杜發奮扛起家庭的大梁,肩負起當家作主的責任。二十年如一日照顧妻子和孩子,每天重複着給妻子洗漱、穿衣服、按摩、做飯、喂藥這些瑣碎事情,有好吃的先讓妻子和女兒吃,買新衣也先顧着她們。因為精神問題,妻子脾氣古怪,有時會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和扔東西,但他從來不衝妻子發脾氣,心裏更多的是對妻子的心疼,每到這個時候他會耐心的抱着妻子讓她慢慢平靜下來。妻子丁玉桂雖然智力如兒童那般,但是每當有人問她,“你丈夫杜發奮好嗎”,她便會呵呵的傻笑,口齒很不清晰的唸叨着,“好好.....” 家中15畝土地耕田打耙全由杜發奮一人承擔,從春播到秋收,他的脊背已有些彎曲,雙手粗糙滿是老繭。多年來從沒聽他在別人面前抱怨過生活的苦累,他常説:“我不覺得苦,打心眼裏感激妻子為我生了可愛的女兒,給我一個温暖的家,照顧她們就是我的責任。”

言傳身教良好家風育春苗

光陰荏苒,時光如梭。眨眼間,女兒杜愛萍一天天長大了,現在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學習成績也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杜發奮既當爹又當媽,既是丈夫又是“保姆”。他在學習和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着女兒,有時女兒回不了家,他就託人為女兒送去衣物和家裏做的好吃的。在培養女兒方面,他要求女兒不僅要有良好的品質,還要學會農民家庭的吃苦耐勞。在家中,他提倡“講愛”,用“愛”來維繫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對鄰里講的是“禮”,凡事禮讓三分。如果他家的孩子與外面的孩子發生了口角和矛盾,可別指望家庭中的人為其“出氣”和“幫忙”,因為他們首先是找自己家中孩子的不足。因為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使得女兒德才兼備,村民鄰里都誇杜發奮的女兒有教養。

熱心公益 勤勤勉勉好乾部

杜發奮之前擔任曙光村村委會文書,因為手勤、腿勤、腦勤,工作認真負責,被村民選為村委會主任。擔任村委會主任後,他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早早處理完家裏的瑣事,安頓好妻子後,準時去村上上班。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抓思想、做實事,積極為村裏爭取一事一議項目建設,修渠鋪路,架設路燈,建文化廣場,豐富老百姓的物質文化生活,在村幹部們的帶領和羣眾的積極配合下,現在村裏的居住環境明顯改變,村民素質顯著提高,幹羣關係進一步密切。杜發奮謙虛好學,平時特別愛看書,博聞多識,村民們都特別喜歡和他聊天。而且他為人熱心善良,無論誰家有困難還是矛盾糾紛,他都會盡力去幫忙解決。曙光村的村民們對杜發奮紛紛伸出了大拇指,説他是個好丈夫、好男人、好乾部。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才是愛的真諦,三十年光陰,從青春小夥到半百老人,從最初的守護到現在的始終不渝,青絲變白髮,他用真情讓這個小家安然無恙,用一雙堅強的臂膀,為所愛的人撐起了一片晴空。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從容,是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態,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幸福不是在別人的眼裏,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心裏。

文明家庭事蹟5

這是一個平凡、普通而又特殊的四口之家。

父親:xxx,現年46歲,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1982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從事教育教學和組織人事工作,現任運城市委組織部幹部綜合科科長。

母親:xx,現年41歲,大學專科學歷,1993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從事醫療、醫保和城建節水工作,現在運城市節水辦工作。

女兒:xxx,現年19歲,中國共產黨黨員,現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大學一級就讀。

兒子:xxx,現年13歲,少先隊員,現在運城市實驗中學國中一級就讀。

就是這樣一個家庭,近年來,按照《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要求,從思想、道德、學習、工作、生活、紀律、制度等方面入手,團結拼搏,持之以恆,積極構建和諧型、學習型、規範型和民主型文明家庭。其先進事蹟材料如下:

一、認真攻讀,提升素質,努力建設學習思考型家庭

“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創新創新再新”在新形勢下對我們提出的新要。建設學習型的社會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建設學習型的家庭是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基石。按照這一要求,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不僅在單位和學校認真學政治、學文化、學業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在家庭這個環境中,堅持學習家庭教育、課外書籍,並且聯繫家庭實際,定期召開專題學習討論會,撰寫心得體會。先後訂閲《運城日報》、《黃河晨報》、《電影評價》、《半月談》、《國小生拼音報》等十餘種報章雜誌。舉辦專題課本劇、文藝表演、演講大賽、才藝展示、背誦大賽等多項家庭學習展示活動,有利促進了家庭成員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有效提升了家庭成員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

二、面對不幸,積極應對,理智營建特殊重組型家庭

之所以説這個家庭特殊,主要是指這個家庭原本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丈夫xxx從事教育工作的講台生涯十年,深受學生愛戴,被評為“省級優秀班主任”、“省級優秀教師”和“優秀輔導員”等榮譽,因工作中能吃苦,善動腦,敬業奉獻,成績顯著,被從平陸山區學校榮調到地區教育局辦公室工作;妻子毛耀芳性情温和,平易近人,也是一名地區優秀教師,也從平陸山區商業幼兒園榮調到原運城市南街國小任教;女兒xxx活潑可愛,就是這樣的三口之家曾令多少人和多少家庭羨慕。1995年5月,一場災難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妻子毛耀芳突發腦膠質瘤(癌症),先後到地區人民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宣武醫院手術治療,花費高達十五、六萬元,最後還是人財兩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挫折和打擊,這個家庭沒有被困難所嚇倒,不氣餒、不屈服、不彎腰,重新組建新的家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想方設法,利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藉助市場經濟日益繁榮的平台,苦苦奮鬥,奮力拼搏,不僅還清了數額巨大的外債,而且又增添了兒子xxx,使這個家庭重獲新生,重得幸福,又成了一個令人羨慕的特殊家庭。

三、融洽關係,處理矛盾,注重建立文明和諧型家庭

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元素,家庭成員的和諧是家庭和諧的堅實基礎。一個完整的家庭構建文明和諧不容易,一個特殊重組的家庭構建文明和諧更不容易。這個家庭的特殊不僅表現在是一個重組的家庭,還表現在這個家庭丈夫的現任妻子是一個從小被人收養的孩子,在生母家有親姊妹5個,在養母家有兄妹2個,而且兩家來往頻繁。如何處理好新組建的家庭與原有家庭的關係?如何處理好原有家庭與生母、養母家庭的關係?特別是如何處理好重組家庭之間的關係?這是擺在這個家庭每個成員之間的頭等大事。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面對比普通家庭的3—4倍直系關係,家庭中的主要成員把這些關係處理得非常到位,受到鄰里、小區、單位和社會的普遍好評。

四、成立機構,嚴格要求,全員構建規範規矩型家庭

“無規矩不成方圓”o這個家庭從20xx年開始,成立了家庭委員會。父親是“委員長”、母親是“副委員長”、女兒是“祕書長”、兒子是“辦公室主任”,每個成員在家庭中都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每一項活動、每一項任務都按照這個組織機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較好地完成了各項活動和任務。這個家庭先後制定了《家庭文明公約》、《家庭新文明公約》等規章制度,對家庭成員的學習、生活、鍛鍊、紀律等日常行為進行規範。比如規定家庭成員禮貌待人,不打罵孩子,不隨便批評孩子,批評一次罰掃地一次或洗碗兩次。再比如家庭成員要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每天鍛鍊時間不少於一個小時。

五、勤於溝通,善於交流,積極打造民主公平型家庭

民主社會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協的價值觀念,民主公平型家庭也應如此。這個家庭遇到重大開支、重要活動、紅白喜事等都要經過家庭委員會主要成員集體研究決定,家庭委員會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集中制,遇事多商量、勤溝通,人人都有發言權。家庭成員心情舒暢地處事、辦事,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文明的良好氛圍。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不僅在單位和學校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三好學生”的光榮稱號,而且在家庭和社會上也獲得了多種榮譽和獎勵。父親xxx在工作之餘辛勤耕作,先後在市級以上報紙、雜誌、網絡等媒體發表有120餘篇新聞報道、通訊、論文、調研報告和領導署名文章。母親xx在家庭中注重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矛盾,協調各方關係,樂於助人,受到方方面面的好評。女兒xxx文雅懂事,愛好寫作,先後在《國小生拼音報》、《青少年日記》、《雛鷹報》等報刊上發表多篇文章。20xx年8月暑假期間出了一本8萬字書籍《那些五彩斑斕的歲月一我的少年時代之印》。20xx年寒假期間又出了一本8萬字書籍《桃李年華》。兒子xxx乖巧伶俐,勤學好問,課餘時間讀完了《史記》、《資治通鑑》、《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等十大名著和中國上下五千年書籍。20xx年12月寒假期間獲全國英語大賽山西賽區二等獎。

文明家庭事蹟6

馬得倉同志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兒女熱情禮貌健康上進,鄰里相處融洽和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馬得倉同志及他的妻子、兒女一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德治家,公辦事,譜寫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為創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

一、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馬得倉同志擔任葉素村支書工作,幾年來,在工作中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幹一行愛一行。擔任支書,他是全鄉支書學習的榜樣,對自己的所學所知從不保留地傳授給他人;羣眾誰家有難事,只要找他,保準讓你稱心如意。去年葉素馬槐路進行硬化,由於經過的村莊多,需要拆遷協調的事也多,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展,馬書記每天跟工程人員在一起,施工機械走到哪裏,馬書記就跟到哪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協調處理矛盾5件,件件讓施工方和百姓滿意,因此羣眾喜歡的稱他為“我們的好當家人”。

作為妻子的高排雞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不示弱。她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就去年,她組織隔壁鄰家的組妹就近到本村挖黨蔘苗,使每個婦女也有了相對的收入。她還利用自己會騎摩托車的本事,每天下午收購點黨蔘苗,第二天再拿到集市上出售,既增長了見識,又為家庭增加了收入,在她的帶動下,已有三名婦女也做上了“生意”。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愛、和睦平等

馬得倉同志任葉素村支書工作任務重,在家時間少,相對照顧家庭的精力就少了。妻子高排雞總是理解、支持,從無怨言,她十分尊重體諒丈夫,認為丈夫的工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對全體村民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對他們諾言的實踐。她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作為媳婦,她恪守婦道,對老人虛寒問暖,還經常陪老人談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為母親,她慈愛,但從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女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兒子成材的重任,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

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為了讓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濫用權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純樸和節儉的作風,牢固地守護着自己家門。她常吹家庭廉潔風,常念家庭廉潔經,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外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一天深夜,隔壁的馬色買因心臟病突發,此時馬得倉外出學習不在家,馬色買的男人打工不在家,高排雞背起馬色買就往醫院送,因送醫及時,馬色買得到了及時醫治。她還堅持每天往醫院跑,家庭、醫院都不誤,對外出學習的丈夫,她每次電話都説家中一切都好,讓他安心學習。她的賢惠和支持,也得到了馬得倉深情的回報。只要他有空在家,總是修修補補,幹這幹那,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職責,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處理鄰里關係,他總是與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成為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三、尊老愛幼,家中模範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馬得倉同志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工作之餘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為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為兒子,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他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為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好兒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重、學會做事、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四、率先垂範,做兒女的楷模

為了使兒女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為兒女做出榜樣。

1、生活儉樸。馬得倉與妻子高排雞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兒女一菜一湯,當思來之不易。在他們的教育下,他的兒女本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藥的好習慣。

2、嚴於律己。為了以言行影響兒女,為兒女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

3、敬老尊長。自結婚起,夫妻對雙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家裏有地位,因而心情開朗。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兒女禮貌懂事、健康活潑、小小的年紀就非常為大人着想。四口人同住十幾年來,從未紅過臉,從未發生過爭執,在葉素村他們一家年年都受到了好評。

文明家庭事蹟7

這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親的祖孫四代,也有主婦殘疾的哥哥。30年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飯,一屋住,家庭成員至今從未紅過臉,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勝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這是一個事業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兒子子承父業,經營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兒子遠赴貴州發展,成立名副其實的'青年企業家',企業涉足建材、礦產資源、房地產、酒店、商業超市等行業,全家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這也是一個備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尊重的家庭,數十年來,家庭成員傾心'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扶弱濟困,儘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聽着他侃侃而談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深深地為這個家庭所藴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後擔任了湖坊公社農技員、農技站長、農民副鄉長、鎮黨委副書記、鎮人大主席等職務,並於20xx年退休。退休了,這位身上安裝着心臟起搏器的老人,並沒有因為歲月更替、職位變換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懷着一顆為民奉獻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農村建設上唱響一曲奉獻者之歌。

20xx年湖坊鎮灣裏自然村被上級列為全縣新農村建設試點,鄉親們渴望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盼了幾十年,深受羣眾信賴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選為理事會顧問。老百姓説,有了方書記來村裏管事,我們最放心。

為了將灣裏建設成全縣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農村,方早德將自己的整體構想告訴了遠在貴州遵義創業的小兒子,並且掏出了心裏話:'我從年輕時就立志要讓鄉親們過上城裏人一樣的生活,再説,回報家鄉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灣裏的新農村建設就是咱家的事!'兒子方勇軍被父親所感動,承諾:除上級專項劃撥資金和羣眾自籌資金外,其餘所需建設費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擔。

那些日子裏,方早德不顧自己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心臟病可能隨時發作的危險,經常忙裏忙外,操心費力。夏日炎炎、暑氣逼人,他頭戴草帽,挽起褲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幹活;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他又提着熱水瓶跑前跑後給正在建設新農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茶,給大家加油鼓勁。

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設公共設施,為農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萬元資金。鉅額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換來了灣裏面貌的大改觀。20xx年灣裏在全縣、全市新農村建設評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十個'最美的村莊'6之一。20xx年、20xx年灣裏6組新農村建設圖片在人民網滾動播出60批次。從省內外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對灣裏新村的建設讚歎不已。

如果説方家是一棟生機盎然的房子,那麼每一名成員就是支撐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個家庭成員看似普通低調,但個個擁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和甘為人梯的奉獻情懷。他們各自堅守着自己的職責,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心力,為社會的和諧奉獻着自己的力量。

小兒子方勇軍開始創業生涯時,大哥方加軍已接過父親的衣缽,成了一名農技員,後來還當上了鎮裏的農機服務站站長。憑着鑽勁和過硬的育種技術,把農技站經營的紅紅火火。

與此同時,弟弟在當地鄉鎮水泥廠上班並通過入股煤礦掙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當地的一家水泥企業改制。工作量驟然增加,工作強度加大,資金、管理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就在弟弟創業啟動缺少資金時,方加軍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以自己的名義貸了20多萬給弟弟;一聽説弟弟要遠赴貴州發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業需要人管理時,毫不猶豫地離開農技站,到弟弟手下當了三年的廠長,直到弟弟將所有業務全面轉往貴州發展時,他才重新回到農技站,由弟弟投資成立了江西省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幹回了自己喜歡的老本行。

如今小兒子方勇軍的'蛋糕'越做越大,獨資的10家企業分佈在黔、贛兩省,已形成以水泥為主,科、工、貿、農多業並舉的綜合性經營實體,各類企業累計年實現利税6000多萬元。

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團結互相扶持,沒有來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業不可能發展至如此規模。方勇軍對此滿懷感激。

回首1969年到鉛山湖坊落户至今,方早德對自己家的變遷,總結為"三個變"和三個不變"——變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變的是家庭由農耕邁向企業的生活方式,變的是由温飽轉向小康的生活質量;而不變的是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不變的是和諧美滿、敬老愛幼的家庭關係,不變的是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鄰里關係。

的確,和諧、敬業、勤儉,鋪就了方家事業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滿!

文明家庭事蹟8

沈同志家庭,江蘇省如東縣掘港昌和水岸花城,家庭成員4人。

這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妻子與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演繹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愛故事。

1997年,在童店鄉文化站工作的沈同志與在公安系統工作的張恆俊相識,兩人互生好感。當張恆俊告訴沈同志,因為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應過小惠要把她的父母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時,沈同志被眼前這個誠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動了,並表示願意和他一起履行愛的承諾,照顧莫永鑑和馬桂蘭兩位老人。

此後,小兩口不僅將自己女兒取名張莫凝雨,中間加上了莫姓,而且當馬桂蘭生病時更是悉心照顧。馬桂蘭去世後,夫妻倆主動提出讓莫永鑑老人搬到縣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諾,跟丈夫一起照顧前女友的父母,沈同志對待公公、婆婆也同樣用心。婆婆張玉由於患多種腦梗,中風摔倒,引發股骨破裂,兩個月內3次入院治療,不幸落下癱瘓的後遺症,長年卧牀不起。公公鬱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沈同志帶着老人四處尋醫,即使自己病倒,也傾盡心力照顧公婆。對丈夫的中風伯父、伯母,沈同志夫妻倆同樣也給予了超越血緣的愛。從買米買油,到買藥看病,不論大事還是小事,都心繫他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

沈同志家庭及其成員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文明家庭事蹟9

我叫喬xx,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全家人遵紀守法,積極奉獻,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勤儉節約,樂於助人,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我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結婚20年來相敬如賓,非常恩愛,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能搶挑重擔,任勞任怨;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和睦,有困難互相幫助、遵紀守法,相信科學,樂於助人;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一對兒女聰明可愛,熱情禮貌,好學上進,成績優異。

我家共有7口人,上有年齡都在八旬以上的父母和岳父,下有正在大學的女兒和兒子,是典型的1+2家庭,因此雙方的父母都要照顧。我的父母沒有退休金,在生活上並不算寬裕,但全家人還是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美滿;按一般人的狀況來説,這樣的一個家庭,作為妻子要各方面協調好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的愛人卻有着吃苦耐勞的精神,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條。在家中,夫妻二人互敬互愛,一有時間,我總是抽出時間做一些洗衣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妻子更能體會丈夫的工作苦處,家中的大小事務基本全包,從無怨言。斗轉星移20幾個寒暑,二人攜手相伴,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鬥過一次嘴。

一、全家人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

我在延煉總務科上班前前後後幹遍了總務科的所有業務崗位作為一名黨員我深知畢生要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我老婆是廠服務公司的家屬工是一名保潔員,雖然工資很低,但她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

二、全家人學習進取、嚴於律己,關愛社會,熱心公益事業。

為了以言行影響女兒,為女兒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響應企業號召,積極參加“獻愛心捐款、捐物活動”。

三、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言傳身教,家庭和眭,志同道合,和諧維家。

1,生活儉樸。

我們家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下,他們的女兒衣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2,敬老尊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精神生活上給老人家體貼和安慰,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享受到晚年之福的樂趣。經常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回去看望他們,或帶上一些水果、營養品之類的東西給他們,或帶他們去醫院看病、拿藥。父母80歲以後從老家來到我這裏,因為家裏住不下,我在外面給二老租了房子,我常去給父母生爐子做飯,拉家常。後來岳父也來了,岳父也80多了,因為岳父孤身一人,就讓岳父住在家裏,老婆好隨時照顧。

雖然有些忙亂,但我理解老人的心情:老人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想和兒女們多待一會。作為兒女,是盡孝的時候了!

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温馨的。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緣份。我們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非常注重榜樣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我們家中同樣表現得更細緻入微。兒女在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強,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懂禮貌,講衞生,愛清潔,是個好公民;在學校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興趣廣泛,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的好夥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標兵”。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應享受生活。我們經常去老人那裏問寒問暖,幫忙做一些家務,節假日陪老人聊天,講些單位、社會上發生的一些趣事,對老人也是一種安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輕説教、重引導,要學會傾聽,關注他們的感受,鍛鍊她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愛,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教她做人要坦誠,做事要嚴謹,樹立遠大理想,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老有所養,平等關愛,有事業上的成就,也有學業上的進步,在我們家每個人都努力實現着自身價值。

四,勤儉持家,注重搞好鄰里關係。

生活中,我們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全家人能夠省吃儉用,勤儉持家。但對外,我們全家非常善良熱心,極具同情心,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在我們這個家庭裏,家庭成員之間有一個能相互理解、和睦相處生活氛圍;有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有一個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態……願我們全社會齊心協力,共同營造出更多的温馨、和諧、向上的五好家庭。

五、夫妻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顧。

要建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夫妻關係。因為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夫妻關係在家庭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家庭幸福、在處理家庭的大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在共同料理家庭的事情時,不分你我,一起商議,取得共識,家務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受到鄰里的讚揚。遵紀守法,在社會是好公民,在單位是好職工,子女在校是好學生,家庭是一個好家庭。

文明家庭事蹟10

在南譙區大柳鎮曲亭村,有這樣一户人家,只要當地人一提及,無不知曉,他們就是陳世榮老師一家。多年來該家庭,能夠認真執行國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愛幼,與鄰里團結融洽,真正以“平等、禮貌、和睦、穩定”的形象,弘揚家庭美德,帶動周邊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環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他的家庭成員中,有三位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他們年老體弱個個患有慢性病,完全喪失了勞動潛質,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方便照顧,陳老師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從生活上關心老人,給老人買衣服和禮物,更從精神上關心他們,一有時刻就陪陪他們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間,他們夫妻倆悉心照料,儘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讓老人感受快樂。

陳世榮老師的父親其實是他的繼父,今年已有84的高齡,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藥,只要天氣一變冷,吃藥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針輸液治療,年年如此,村衞生院治不好,就來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親看到58歲陳老師為他治療花去了超多的工資,為了支撐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而忙於生計時,竟然主動放下治療,不願意去滁州治療。每當這個時候,陳老師總是耐心勸導她。就在20xx年的3月份,他父親的病又加重了,在村衞生院看了十幾天也不見好轉,可父親怎樣也不願意去滁城治療。這時陳老師從親友借了600多元,強行將老人扶上車送到滁州二院,經過治療病情此刻大有好轉。看到老人又一次從死神那裏回來,陳老師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陳老師的母親今年84歲,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平時直不起腰,同時她還患有嚴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陳老師平時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藥房買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風濕的藥。

他的岳母也有80多歲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覺時不知道脱衣、脱鞋,起牀時不會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陳老師從來沒有怨言,從不對老人發脾氣,而是默默地給老人換衣服,幫他洗臉、梳頭、擦背、剪指甲、洗弄髒的衣褲。鄰居們都説這個女婿比兒子還要親啊。(造句)

陳老師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學校、農田來回奔波這麼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淚,同時也為能嫁給這樣一個孝順父母、吃苦耐勞的好老師而感到自豪。此刻陳老師夫妻倆主動挑起了贍養三位老人的重擔,對待老人他們始終毫無怨言。

二、呵護子女,不離不棄

為了培養子女成長,他們夫妻倆重視對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陳老師不僅僅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潛質,時時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勵子女刻苦學習。

陳老師有個女兒,十幾年前就出嫁了。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勞能幹、孝順父母,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是天有不測風雲,20xx年陳老師的女婿因病治療無效,丟下了他的女兒和他的小外孫。母子二人艱難度日,由於生活的壓力,去年他的女兒患上了抑鬱症,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幾次自殺未遂。陳老師夫妻倆心如刀絞,他含着眼淚把女兒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邁的父母、看着女兒憂鬱的眼神、聽着小外孫口口聲聲“父親、母親”稚嫩的話語,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孫嚎啕大哭起來。是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悲哀時。應對困難,陳老師沒有倒下,沒有選取放下,而是以樂觀的態度去用心應對。從此以後,他便利用雙休日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尋找偏方。大柳鎮府聽説陳老師家的不幸遭遇後,也用心伸出援助之手,陳老師把政府送的糧食、油送給女兒看,並告訴她有黨和政府的幫忙、有父母的關心,日子必須會好起來的。他期望女兒鼓起勇氣,用心應對生活,把孩子培養長大,回報那些幫忙過他們的人,也算的上對得起孩子的父親了。在陳老師夫妻倆的關心愛護下,他女兒的病情已經穩定了,情緒也好多了,3月底,陳老師用剛到的工資加上省吃儉用的零用錢湊了20xx元錢,帶女兒又去鞏固治療了,堅信在社會各界的幫忙下,陳老師的女兒必須會好起來的。

三、紮根山區教育,任勞任怨

陳老師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組,位於皇甫山腳下,地處偏僻,當地人戲稱是南譙區的大西北。陳老師任教於曲亭村校,是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他幾十年如一日紮根在山區,從未有過怨言。他是曲亭國小的骨幹教師,多年所帶班級在南譙區教育局組織期末檢測時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多次榮獲“先進個人”“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後,敬業愛崗,深得大家的好評。

他雖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對學生視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貧困的學生,他主動資助,直到國小畢業。陳老師身處在教學第一線,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成才、成人。無論家裏多忙、多累,始終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用心鑽研業務,探索教學新方法,發奮提高教學質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滿意的收穫,多年來,他深受學生喜愛,所任班級各項成績均名列大柳鎮前茅。

雖然陳老師家的狀況特殊,但他從不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回家,也從不把生活中的煩惱帶進課堂,總是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學生。他的堅強,他的執着,他的孝順,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

四、勤儉持家,鄰里和睦

在處理家庭的重大事項時,夫妻倆平等對待,互相溝通,共同商議決定,只要是合理的推薦,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情緒舒暢。他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經費,從不鋪張浪費。夫妻倆應對困難,應對挫折,二人攜手相伴,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鬥過一次嘴,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沒有不羨慕她們這對夫妻的。

雖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親朋好友、鄰居有事説一聲,他盡其所能幫忙,他深知人在困難時的難處,因此當他看到有殘疾人在乞討,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錢;自己所教的學生沒錢買文具,他幫孩子們買;農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夠時,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給學生。

在對待鄰里關聯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忙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聯親如弟兄,情同手足。記得有一次,他的鄰居吳某身患重病,承擔不起醫藥費,當陳老師老伴得知這個消息後,毅然拿出了自己準備帶女兒看病的錢,幫忙吳某渡過難關。在他們夫妻倆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終高於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裏的兩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較困難,陳老師夫妻倆向這對老人伸出了熱情的雙手,不僅僅多次上門問寒問暖,照顧生活,多次買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這對老人家,讓他們感覺到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感覺到社會的温暖。鄰居家有了事他主動過去幫忙,誰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便盡力去辦,從不推諉,大家相處在一齊,彼此感到情緒舒暢。

陳老師一家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夫妻恩愛、孝敬老人、關懷子女、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

文明家庭事蹟11

我叫xx,女,今年40歲,是撫順市自來水公司一名普通的職工,我家祖孫三代,上有父母公婆,下有13歲兒子,常年生活居住在一塊,從未發生過生活方面的爭吵,對老敬孝,對下愛護重教,以理服人,不爭強好勝,心態平和,做到以身作則,以行動創立和睦家庭,對鄰居和諧,從未發生過爭吵。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中國有句古話“孝,德之始也”。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評價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一個人道德高尚的體現。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僅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

我們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小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我們全家人互敬互愛,育子有道,和睦鄰里,是大家羨慕的.幸福之家。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温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

一是相敬如賓,比翼雙飛。我和老公是國中同學,畢業後分配到了一個單位,能夠説是青梅竹馬,相互之間十分了解。我在自來水河南分公司擔任後勤工作,愛人是河南分公司營業所的一名普通維修工人,我們兩人在河南分公司工作了十多個年頭。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俗語説:夫妻都是鴛鴦配。這話説得一點都不假,我就是個急脾氣,説話辦事異常麻利,可是老公卻是個慢性子,辦什麼都有條不絮的。這樣的優勢互補使我們在單位工作中也是齊頭並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屢獲佳績。同事們都誇我們是比翼雙飛。可是每對夫妻都會有矛盾,有爭吵,寬容和愛是我們化解家庭矛盾衝突的良方。“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融在雲裏”。我們彼此依靠又相互獨立,有着單獨個體卻又緊密不分。愛使我們相融在一齊。

二是言傳身教,以德育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一向遵行“百教德為先,欲成才,先成人”的教育原則。不窮養,不富養,注重培養孩子的教養,培養他良好的習慣和優秀的品質,讓他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進取樂觀的心理。從小就培養他有個獨立的學習理念,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重來不依靠家長,在學習上從來不拖拉,不怠慢,認真對待每個問題。由於這些好習慣的養成,在孩子身上也看到了一些成果。從國小的時候,成績在班級一向名列前茅,數一數二,並且品嚐兼優,曾多次被評為學校、區裏,乃至市裏的“三好學生”。此刻升入國中,就讀於市五十中學,在學校排行前十名的好成績。這些好成績的取得與從小養成的習慣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我們做為家長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的!身邊的人每每談到我優秀的兒子,也都投來羨慕的眼光。

三是孝敬老人,勤儉持家。和眾多的中交人一樣,我們結婚後,就把兩位老人接過來,過着媳婦、公婆帶着孩子的生活。老人幫我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照顧孩子。人説最難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在這幾年中,我婆婆一向把我當成自我的閨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掃衞生、做飯等能做家務活都幫着做,有時單位遇到事情也會跟老人説説,老人也能幫着出出主意。都説“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節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講講單位、社會發生的一些趣事。婆婆明白我這次要申報最美家庭,説必須要把這件事寫進去,婆婆説:“有一次兒子、兒媳張羅着帶我去新華大街買鞋,他們告訴我不要去看價籤,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兒媳説:‘媽平時坐車昏車,今日好不容易出來逛逛街,多買兩雙吧。’這傢伙一口氣給我買了四雙,又從裏到外的買了內衣、襪子,説實話,平時我自我是捨不得花這麼多錢的,兒子對我好是應當的,但娶到一個好兒媳才真是不容易,兒媳平時給自我買衣服挺捨不得的,只要一提給我們老兩口買東西,沒有不願意的時候,都是頭頭先張羅。我心中真是感動啊!”説實話,我一向都覺得這是我應當做得,鄰居的大爺大娘都誇我是孝順的兒媳婦,我老公也經常自豪地説:“在外邊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裏媳婦和公婆相處比我這個兒子還要親”。在婆婆的影響下我們生活上提倡節儉,精打細算,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衣水拖地。教育孩子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我們的大家庭是四世同堂,我和老公雙方都有兩代老人,我們基本做到每週都抽出時間帶着孩子去看望他們,一齊吃飯,聊天,其樂融融,家裏總是充滿着和諧的氣氛。“百行孝為先”我們也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在我們的教育下,兒子衣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養成了勤儉節儉的好習慣。兒子逐漸自立,假期經常參加社區的社會獻愛心活動。

四是鄰里和睦,熱心公益。真心待人是我們全家的處事態度,我們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困難的時候,我們都熱心幫忙。每次下雪後,老公都主動去樓下把雪打掃乾淨,由於我們居住的小區是個陳舊的小區,老年人居住的比較多,出行不太方便。我和兒子出門時,只要看到樓道里有垃圾袋堆在家門口,就主動幫忙扔到小區外的垃圾箱裏。每次看見兒子用胖呼呼的小手拎着垃圾往外走的時候,就感覺像這樣一個陽光大男孩能做到這些心理就十分安慰。我們一家人都期望經過自我的微薄之力,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出自我的一份力量,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愛心募捐活動,雖然只是綿薄之力,但對於處於困境中的人來説,也許能夠解決燃眉之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從之幼”是我們的待人之道,我們在奉獻和付出的同時,收穫了更多的歡樂。

五是崇尚環保,注重細節。“靜以修身,檢以養德”雖然此刻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從小事做起,注意勤儉節儉,強化環保意識,這些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我們出行提倡步行,低碳環保。還為小區內的樹木和花草除草剪枝,為家庭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自從我們結婚十五年來,相敬相愛,相互瞭解,相互包容,我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我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我們都擁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互幫互助,用自我的方式攜手超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

文明家庭事蹟12

她——一位有62年黨齡的清貧老黨員,一位88歲高齡的離休老幹部,更是一名無私奉獻、優秀的共產黨員!張若平。

她熱心青少年教育,投入其中,甘於奉獻;她熱心社區活動,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她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助人,無私捐助。她不圖名、不圖利,她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她生活儉樸、默默奉獻,她用畢生踐行着自己的入黨誓言,將革命事業自覺進行到底!儘自己所能將黨的温暖帶到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不圖任何對自己的回報,但求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共產黨員,為黨旗添光彩!

她住在學府街天大六村社區。該社區位於天津大學西南方,由兩個自然村組成,佔地6.1平方公里,是天大老住宅區。社區有1022户居民,3455人,其中625名黨員,670位60歲以上的老人。經過舊樓改造,統一清整翻蓋小院,重新鋪設甬道路面,修建花園,安裝健身器材,去年又新蓋了社區活動站,現在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難忘經歷堅定信念

她名叫張若平,1945年懷揣着理想參加革命,入過獄,負過傷,是一名為新中國的成立揮灑過青春熱血的老黨員,離休近30年來,解放戰爭的硝煙、老區人民的身影和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倒下去的戰友們還經常浮現在她的腦海裏,激勵着她履行黨員義務不停步,人退休思想不退休,堅定信念永不變,落實黨的宗旨永不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不變,時刻把社區羣眾的冷暖放心上。

人雖退休奉獻不止

自八三年離休來到社區後,她牢記黨中央提出的,老一代的幹部要關心培養革命接班人,對青年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儘可能找機會與青年聯繫,與學生們交朋友、談心,熱忱的為他們服務;她以旺盛的精力自願報名參加志願者隊伍;她到幼師學生宿舍值班幫助教育那裏的年輕學生;她去天大圖書館加班加點服務青年學子;她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忘記了患多種慢性病的身體,放下失業、下崗的兒女,誠心誠意為廣大青少年服務,關心幫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家庭困難生活儉樸

張大娘家庭生活並不寬裕,她的老伴兒去世多年,兒女又早早下崗,她的生活來源只有自己的離休工資,而且她退休早工資低,自己又體弱多病還要吃藥,她卻省儉仔細,不捨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吃穿都非常簡單。對於五個生活也不富裕的子女,她曾經跟他們説:“你們都長大成人了,我有我的生活,你們有你們的生活,要想有好的生活,要靠你們自己去奮鬥,我是給不了你們什麼幫助的。”對於社區困難羣眾,她卻説那些困難羣眾比她艱難,共產黨員就該先人後己,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社區居民都知道,她平時買菜撿最便宜的,身體不好也捨不得花錢請保姆,但幫助困難羣眾時卻十分慷慨!

融入社區發揮餘熱

張若平大娘常説:我不工作了,但還有一份養老金。看到那些生活有困難的鄰居,我心裏就過不去,就要去幫助她們。幫助了她們,我心裏就有一種幸福感,我想:我這是在為黨做工作。

她積極投入社區工作中,紮根社區、奉獻社區、服務羣眾!她主動找社區黨組織當志願者,當社區老年協會會長。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先為社區80歲以上老年人登記造冊,自費買些營養品,代表黨組織入户慰問,給獨居老人送上生日蛋糕,為殘疾人送保健品,耐心給情緒鬱悶的老年人做思想工作。

看到社區裏患病在家的老人孤獨寂寞,張大娘不顧自己年事高腿腳不好時常上門與他們談心聊天,噓寒問暖,為生病的老人送去藥品、可口的飯菜,她每年入户探望的羣眾多達二、三百人次。

鄰居王金梅是她經常關照的孤寡老人,她身體殘疾行動不便,白天家中沒有人照顧,每次看望她時張大娘都要給她帶上一些可口的飯菜,有一次,王大娘患病發高燒,張大娘情急之下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腿疾,竟蹬三輪車把王大娘送到了醫院。

社區老年活動站成立了,她自費購買了鐘錶、書籍等物品,還年年冬季送上500元錢買煤,為大家取暖。

她還總是拿出自己的養老金去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鄰居,她每季度多交50元愛心黨費,每年雙節期間她都交給社區黨組織1000元,讓以黨組織的名義給社區的困難家庭買些生活用品送去,還一再囑咐:“不要説是我捐的錢”。在歷年的募捐活動中,她都帶頭捐款捐物,XX年的汶川地震她捐款1000元,XX年的“四助”活動和台灣莫拉克風災她捐款1000元,XX年青海玉樹地震又捐款1000元。她每年捐款和幫助他人的資金至少有3000餘元,多年來少説也有幾萬元。當她一次次交上特殊黨費時,總要叮嚀一句:“要以黨組織的名義交到困難羣眾手中。”張若平大娘還經常自己買了慰問品直接送到困難家庭,這部分已無法再進行計算。

家徒四壁榮譽生輝

多年來,張若平始終用她的一言一行為構建和諧社區做着貢獻,為黨旗增光添彩!張若平大娘家境清貧卻慷慨奉獻,她那光線昏暗、裝修簡陋,擺放着陳舊的傢俱及老人常用藥品的屋內,還擺滿了張大娘那一張張載滿她過去光輝歲月的舊照片和一本本沉甸甸的榮譽證書。她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優秀黨員,文明市民,她胸前佩戴的抗戰勝利和50年黨齡紀念徽章是她畢生的驕傲和力量!

精神力量感召無限

天大六村社區的居民是這樣描述張若平大娘的:張若平同志歷來是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地為黨工作。我們是多年的老鄰居,她幾十年來一直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上班工作時她孝敬公婆、撫育子女,默默無聞地做好本職工作。離休後到社區,她待人熱情,經常主動幫助困難鄰居,經常個人出資以黨支部的名義幫助他人。她的子女下崗後,她還是一如繼往地熱心幫助他人。她説;子女獨立了,應該自己去創造生活。她總是一心一意地為黨工作,她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出錢出物去幫助他人。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她是活着的焦裕祿!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在張若平大娘精神的感召下,天大六村社區黨總支的黨員90%以上繳納特殊黨費。

堅守一生奉獻一生

面對來自各界的榮譽、大家的讚譽和敬佩,張若平大娘卻説: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入黨時我就宣誓,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樹立黨的形象,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工作這幾十年我是一直這樣要求自己的。我在六村住了50多年,這裏就是我的大家庭,現在建設和諧社區應該是大家都努力,作為一個黨員更應該帶頭幹,但是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也沒有多大的力量,只能夠在黨的領導下力所能及的為人民幹些有益的事!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在我有生之年,我會堅持我的做法。

有段毛主席語錄是張大娘記憶最為深刻的,那就是:“我們共產黨員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和那裏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多年來,張若平大娘就是在社區這片廣闊的天地裏播撒着和諧奉獻的種子,她用自己多半個世紀對誓言至死不渝的堅守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

文明家庭事蹟13

"俗話説‘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在一起生活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能在一起就是緣分,以和為貴"海滄社區張x作為廈門市"五好文明家庭"代表説出了大家對"家"的希望。

張x,女,現年44歲,中國共產黨員,20xx年至今連續三屆擔任廈門市海滄區海滄街道海滄社區黨委書記。張x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兒女熱情禮貌健康上進,鄰里相處融洽和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張x及他的丈夫、女兒一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德治家,以公辦事,譜寫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為創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

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張x在擔任海滄社區黨委書記這幾年來,工作中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對自己的所學所知從不保留地傳授給他人;羣眾誰家有難事,只要找他,保準讓你稱心如意。海滄社區地處偏僻,人口流動量少,加上近年來政府的多次徵地,農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種植地、魚塘,也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收入一路下滑。面對這樣的困境,作為社區黨委書記的張x十分着急,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農民,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社區經濟收入呢?於是張x着手走家入户,瞭解居民想法;穿街走巷,對市場進行調研。20xx年6月,張x與社區能人陳義青帶領一班人馬成立起海滄社區滄江蔬菜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佔地面積近150平方米,產業規模正持續擴大,不斷髮揮自身特有優勢,預計年產值將達1.2億,形成了我社區一大亮點。與此同時,合作社的發展還帶動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特別是婦女、低保困難户、殘疾以及失地村民,大大增加了村民的勞動收入。在她的帶動下,社區已有40餘名羣眾走上崗位,擺脱了無工作、無收入問題。

尊老愛幼家中模範

夫妻和睦、互敬互愛是該家庭的一大準則。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妯娌之間、姑嫂之間關係十分親近,張x還時常帶頭組織登山、野炊等各類家庭聚會活動,培養家人情感。同時,張x還努力做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作為女兒,她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仍然堅持,抽空陪伴八十有餘的父母,給老人洗澡、剪髮,從不計較做多做少;作為妻子,她與丈夫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母親,以身作則,注重好女兒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重、學會做事、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文明家庭事蹟14

古訓:“妻賢夫禍少,子孝母心寬。”小梅的家庭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愛人和她,還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她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她們全家人遵紀守法,尊敬老人,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結婚12年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相互幫忙、相濡以沫、和諧恩愛、相敬如賓,共同構建了一個禮貌健康的和諧家庭。

一、夫妻恩愛,同舟共濟

在這個家庭中夫妻倆恩愛和睦,一齊承載家庭工作、生活的壓力,雖然各自工作繁重,但二人能互相明白、尊重、關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因此,夫妻二人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小梅喜愛養豬,丈夫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孩子上學的職責,支持她。

看着滿圈健康的豬仔,小梅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逢人便説養豬好、養豬容易、養豬給她帶來了財富,看着逐漸構成規模化生產的豬舍,有誰能想到在這些成就背後小梅付出了多大的發奮,經歷了多少艱辛。

今年41歲的小梅,其實很早在未結婚的時候就開始養豬了,她説,農民家的孩子,沒什麼文化,早些年家裏生活困難,養一頭豬也就為了能在過年的時候改善改善家中的生活,自己也就總拿豬當寶貝,總期望它能長的大一點、壯一點,好讓大家的飯菜裏能多一些油水,之後結了婚,嫁到了王堡村,養豬依然是她的愛好,看到豬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她心裏總會感到很滿足。而早些年養豬,只但是和其他農户家中一樣,也但是是為了給家中添些油水,並沒指望着養豬能賺錢。

之後,遇到災後重建,他們倆合計,孩子漸漸長大了,要上好學校,日子是守着幾畝薄田、靠天過日子總不是辦法,既然自己喜愛養豬,何不多養幾隻,或許能夠補貼些家用,於是,從開始養的一兩頭,慢慢增加到五六頭、十幾頭,豬多了,豬舍就得擴建,但是錢從哪裏來?小梅和丈夫商量着,看能不能向親戚借些錢或貸些款蓋個新的豬舍,透過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和向親朋好友借的錢,小梅硬是憑着對養豬的熱情蓋起了新的圈舍,養豬的規模一下子發展到五六十頭。自以為對養豬十分的精通,但是,家庭式養豬和規模化養豬畢竟有很大的區別,僅防疫工作一項就讓小梅有些力不存心,豬多了,容易羣體生病的概率也就大了,她得一頭一頭的給沒治豬打疫苗,豬病了還得自己給買藥治療,天天除了餵食、打掃衞生,還得像照顧孩子一樣時時刻刻關注豬仔的健康狀況,勞累程度可見一般,丈夫看着她每一天為了豬焦頭爛額的也很心疼。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小梅年地震後,災後重建工作的開展,為小梅夫婦的豬舍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們自己籌集兩萬多元加上災後重建項目補助資金六萬四千元,重新選址,建成新的豬舍420多平方米,配備了先進的沖洗設備,又購買了新品種種豬,現有能繁母豬十五頭,實現了自繁自己養,不僅僅免去購買豬種的花銷,又避免了外來豬種帶有疾病的隱患。年出欄量到達兩百頭,僅去年一年的純利潤就有十幾萬。他們想着,有了錢要把養豬場辦的更有規模,不僅僅要富了自家,更要帶動全村人致富,帶頭成立了顯龍鄉王堡村生豬養殖合作社,使王堡村的生豬養殖構成規模化生產。

二、尊老愛幼,家庭和睦

在他們的家裏,雖然個人的年齡、性格、愛好志趣不一樣,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相互體諒,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寬容謙讓,構成了互相明白,尊重,平等,關愛的禮貌家風。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這的確使他們的這個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滿幸福。

勤儉節約,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尊老愛幼,與人為善,男女平等,夫妻和睦,互敬互愛是這個家庭的良好家規和家風。

三、為國教子,以德育人

把孩子培養好,也是對國家,對社會的一種貢獻。因此,夫妻倆不管多忙,也要抽出時刻教育孩子。正確教育,不能驕縱、溺愛孩子,既教育孩子學知識,又教她學習怎樣做人,要創造一個温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的成長。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學會感恩,他們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感染他,教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中來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潛質和意志,使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平時家長也教育孩子如何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奉獻愛心。正確教育引導孩子,熱愛羣眾,助人為樂,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講禮貌,講禮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四、鄰里團結,互相幫忙

在對待鄰里的關聯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鄰里之間能做到相互照應,互相團結。鄰里誰家有事主動去幫忙,小梅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為鄰里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鄰里之間的關聯親如兄弟,情同手足。

文明家庭事蹟15

羅xx一家是低收入家庭,但她們一家依然熱心公益。多年來只要社區一個電話,她們一家就積極投入義工工作,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在交通協管、為災民募捐、社區環境衞生清潔行動、萬人行募捐、創文等活動都少了不她及家人的身影。在20xx年羅xx家庭被評為xx區優秀義工家庭,20xx年羅xx被評為xx區一星級義工。

一、樂觀向上,熱心公益

羅xx,一個温暖的名,但在她的人生歷程裏,伴隨着她更多的是貧困和疾病。這位20xx年就下崗的女工,到如今已經動了兩次手術,入院多次,她坦言,已經成了醫院的常客。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這一家,因為疾病,更是雪上加霜,羅xx家庭成了低保户。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心懷感激的羅xx還是不忘回報社會,服務社會。20xx年底,她成了xx區首批註冊義工。

羅xx的家位於躍進路54號,一房一廳只有30多平方米,羅xx家庭在這裏住了21年。生活雖然貧困,但慈善的情懷、慈善的愛心和衝動還是一樣在羅xx的心中跳躍。在浮石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她毫不猶豫地加入義工行列。五年來,她以羸弱之軀,盡微薄之力,堅守在義務交通協管員崗位上,活躍在慈善萬人行募捐活動中。在羅xx的身體力行和感召下,她的丈夫、女兒相繼加入義工行列。四川汶川發生“512”大地震後,羅xx一家也到社區捐了50元,她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個人都應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她們一家還穿着義工服,抱着捐款箱,走向街頭,走向社區,為災民募捐。有一次,輪到羅xx做交通協管員,當時她舊病復發,躺在牀上,可仍惦記着當義工的事,並叫她丈夫趕快替她去值勤……

二、夫妻和睦,鄰里融洽

羅xx夫妻倆恩愛和睦,一起承載家庭、生活的重壓。由於羅xx長期患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等疾病,身體虛弱,不能正常參加工作;女兒xx身體也不好,因此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丈夫曾華標一個人身上。曾華標沒有穩定的工作,平時靠打散工為生,收入微薄,難以支撐家庭,但他們一家能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家務勞動。

羅xx家庭還積極參加社區舉辦的各項活動,參與社區的各項工作,注重搞好鄰里關係,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她們一家經常關心照顧老人,幫他們做家務,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

三、感恩社會,以德育人

在羅xx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女兒xx自小就很懂事。考入廣東科學職業技術學院後,一家人為學費發愁,熱心的社區工作人員送政策上門,提醒她們一家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助學金。3年來,xx共獲得8000元的補助,緩解了入學之困。正是得到政府的關懷,羅xx一家內心充滿感恩。xx在大學期間把申請助學貸款的機會給了其他同學,自己則省吃儉用。xx和她的媽媽一樣,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她雖然身體瘦弱,卻在學校的無償獻血活動中積極爭先,她説團員就要起帶頭作用;在暑假,她不顧酷暑高温,義務為社區整理檔案10多天,累得滿嘴起泡。

羅xx及家人認為:我們一家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快樂。能成為為社會獻愛心的義工,我們感到無比的高興,希望能在以後的日子裏,能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將義工的真、善、美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為創建和諧、文明社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