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我國所有制改革基本經濟規則理解範文

熱點1.29W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制改革不斷深化,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實踐證明,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適合中國基本國情。然而,對於為什麼要實行這樣的基本經濟制度,目前還有一些人存在模糊乃至錯誤的認識。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自覺劃清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結合新的實踐深化對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

我國所有制改革基本經濟規則理解範文

正確認識判斷所有制優劣的標準。判斷一種所有制優劣的標準究竟是什麼?長期以來,我們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完全搞清楚,不少人甚至陷入了用所有制判斷所有制的錯誤邏輯中。於是,就有人得出了公比私好的結論,主張搞單一公有制;也有人得出了私比公好的結論,主張搞私有化。實際上,所有制屬於生產關係的範疇,一種生產關係是先進還是落後,關鍵是看其能否適應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看出,奴隸社會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係與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相比是一種歷史的進步;而隨着時代的演進,奴隸社會私有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被封建社會的私有制所代替,這也是一種歷史的進步;隨着封建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其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最終又被資本主義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係所取代,這還是一種歷史的進步。隨着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關係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最終必將被社會主義公有制生產關係所代替。因此,判斷一種所有制優劣的標準就是生產力,能夠適應並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就是好的,不適應特別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就是不好的。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具有自身的顯著特徵:一是總體水平比較低;二是具有層次性,既有現代化、高科技生產方式,也有傳統手工半手工勞動。不同的生產力發展狀況要求有不同的.所有制關係與其相適應,從而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必然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但這種代替是歷史的自然過程,而不是人為過程。

進一步釐清公有制為主體與單一公有制、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與私有化的界限。公有制為主體並不意味着要搞單一公有制,而是指在全社會的總資產中公有資產要佔優勢。公有制經濟既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如果不顧生產力水平一味強調純而又純的公有制,必然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在所有制上搞“一大二公”,結果帶來許多問題,其教訓應該記取。所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就是要使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外資經濟等都能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得到充分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應形而上學地在各種所有制之間劃分出固定的數量界限。隨着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不同所有制之間將呈現不斷融合的趨勢,混合所有的態勢將更為突出。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也並不意味着要搞私有化。所謂私有化,就是將國有以及其他公有資產全部化為個人資產。這是不符閤中國國情的,也是與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其結果只能導致生產力的倒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降低。蘇聯和東歐的一些國家全盤私有化之後經濟陷入長期停滯,其教訓也應該記取。我國在過去一個時期的改革中確實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但這主要是改革不規範、監管不到位的問題,而不是改革方向問題。在今後的改革中,需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總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既不能實行單一公有制,也不能搞私有化,而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不能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對立起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有機統一的,而不是彼此對立的,必須把二者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可以在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第一,無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都應作為也必須作為獨立平等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

競爭的結果,一方面是各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為社會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和服務,並不斷改進技術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是促進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相互學習借鑑、取長補短,有的還會融合、合作,最終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共同發展。從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都得到了極大發展,沒有因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而削弱公有制經濟。雖然公有制經濟的比重降低了,但總量越來越大、優質資產越來越多,特別是國有經濟的控制力越來越強。同時,也沒有因為公有制經濟的進一步強大而削弱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表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和獨特的競爭優勢。從發展趨勢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融合會越來越明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比重將越來越高。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比如,個體、私營以及外資經濟容納了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分流的數千萬勞動力,為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第二,無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為生產力發展、綜合國力提高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巨大貢獻。第三,無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都必須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框架內活動。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需要繼續改革和發展。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是改革的產物,同時,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需要在深化改革中繼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需要在改革和發展中進一步完善。經過30多年的改革,我國的公有制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但仍然存在一些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障礙,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國有企業要繼續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企業經營者薪酬分配機制,繼續推進戰略重組,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大企業集團。公有制經濟並不意味着國家所有、國家經營,或者集體所有、集體經營,而是可以實行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社會經營,其前提條件是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30多年來,我國的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髮展壯大,在市場競爭中顯示了旺盛活力。但不少非公有制企業也存在一些不利於企業繼續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障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企業特點深化改革。比如,引導條件成熟的家族制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逐步實行股權多元化以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等等。可見,隨着企業不斷壯大、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海內外市場不斷拓展,無論是公有制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都面臨着深化改革的問題,需要在改革中繼續發展、在發展中深化改革。

正確處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與打破行政壟斷的關係。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並不意味着要保持行政壟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規模大小是其自身經營的結果。市場競爭必然帶來優勝劣汰,有的企業會越做越大,直至在某一行業或領域擁有控制地位,形成壟斷;有的企業則被淘汰,同時新的企業不斷湧現。企業一旦擁有壟斷地位,就會牟取高額壟斷利潤,從而既損害消費者利益,又阻礙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因此,很多國家制定了反壟斷的法律制度,以維護市場競爭,保持經濟活力,增進社會利益。從我國的情況來看,目前還沒有通過市場競爭產生的壟斷企業,但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和體制轉軌過程中,少數企業形成了行政壟斷。當然,對於關係國家安全的行業或具有自然壟斷性的生產經營環節,可以在加強監管、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條件下由少數大企業壟斷經營。現在的問題是,有些行業和業務既不關係國家安全,又不具有自然壟斷性,但一些企業卻依靠行政權力形成了壟斷地位。這就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引進更多的投資者和競爭者,通過競爭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有人擔心打破壟斷會動搖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競爭才有活力,競爭才有進步,競爭才能讓消費者受益。愈是打破壟斷、加強競爭,愈是能夠增強相關行業的活力,愈是能夠促使相關企業發展壯大,從而進一步提高國有經濟的素質和控制力。而壟斷的存在,從靜態和表面看是少數甚至一個企業控制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和銷售,有利於相關企業保持強大地位,但實際上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侵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終也將導致相關企業失去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