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400字(通用6篇)

熱點2.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400字(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400字(通用6篇)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1

“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説。57歲的張定宇用行動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被湖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9年12月,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多年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職業敏感讓張定宇第一時間判斷,這不是普通的傳染病。他果斷決策將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離病房,穿上防護服,進隔離區查看症狀,分析研判並進行救治。然而,就在金銀潭醫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同為醫療人員的張定宇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冠肺炎,住進了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妻子入院三天後,張定宇前去探望,卻只待了不到半小時,就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鮮為人知的是,張定宇在2018年被確診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這種罕見病目前無藥可救,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他向全院職工隱瞞了自己的病情,繼續奮戰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線。

每日燈火通明的金銀潭醫院,張定宇以“漸凍”之軀衝鋒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腳步追趕時間,帶領醫院幹部職工救治2800餘名患者,其中不少為重症、危重症患者。一個多月,夜以繼日,張定宇病了。躺在牀上輸液時,他手裏仍拿着各種材料數據瞭解病人情況、重症人數、救治進展……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張定宇的三重身份。當人們勸他休息時,他説:“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聽者為之動容落淚。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2

“我是一個沒有任何資源的人……大家都在為這個事情努力,我只是一個組局的人。”汪勇説。2月26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遞員”稱號,並號召向汪勇學習,凝聚起全行業投身疫情防控鬥爭的強大力量。

1月23日,武漢全城公交地鐵停運。金銀潭醫院因為位置偏遠,醫護人員上下班通勤成為難題。在經歷了反覆的思想鬥爭之後,順豐快遞員汪勇下定決心去接送醫院下夜班的求助者。隨後,汪勇把金銀潭醫院的需求信息往其他羣裏發送,並開始招募志願者。出行問題初步解決後,讓援鄂的醫護人員吃上熱乎乎的白米飯成為汪勇的執着心願。他採取掃街的方法,看到開門的'餐廳就進去談合作,終於找到了一家固定供餐的餐廳。愛心就像雪球,越滾越大。一個又一個新的“局”不斷組成,一點一點的愛不斷傳遞,一點一點的計劃漸進實施,這背後,是眾多如汪勇一般的志願者懷着愛心、憑着勇氣聚到一起。平凡之人追隨本心,做出了非凡之事。

汪勇有一段話樸實又感人:“人這一輩子碰不到這麼大的事情,不管做什麼,盡全力做,不後悔。其實想想,我開始做這件事的初衷很簡單,一天接送一個醫護人員可以節省4個小時,接送100個就是400小時,400個小時,醫護人員能救多少人,怎麼算我都是賺的。”

汪勇只是一個快遞小哥,但他同樣在一線為抗擊疫情英勇戰鬥,他以自己的行為,告訴我們:只要力所能及地為別人、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奉獻,一個普通勞動者也可以在平凡崗位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3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代價很大。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做到了。”9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蹟報告會上説。

1月18日,鍾南山登上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他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為的是查明在武漢報告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此前幾天,鍾南山還向全國民眾呼籲,普通人如果沒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漢。

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鍾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裏來”落地有聲、鏗鏘有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再次做出“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患者”的莊嚴承諾。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鍾南山還多次通過遠程醫療平台為湖北等地危重症患者會診,給當地醫生和患者吃下“定心丸”。

“由於武漢的患者多,中央立刻組織了全國42000多名醫務人員來支援武漢,而且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鄂醫務人員們,個個以能夠參加抗疫為榮。”鍾南山説:“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做到了。”

“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鍾南山説,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未來可能爆發的其他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共同面對。“通過交流,可讓其他國家少走彎路。因為我們走過了艱難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

如今,鍾南山帶領的科研團隊已經在快速檢測、老藥新用、疫苗研發、院感防控、動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鐘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4

2月12日晚,早過了下班時間的急診科護士王歡歡脱下防護裝備,正用手輕揉自己的臉,想緩解一下長時間穿戴隔離面罩在臉上磨出的印記。雖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裏仍透着剛毅與堅定。

在疫情期間,王歡歡不僅承擔急診科的本職護理工作,還是醫院發熱門診的專職護士。春節前她就進入發熱門診值守,連續在一線奮戰十天,整個春節假期都沒有休息。有同事關心她“別這麼拼,休息一會",她笑着反問:“沒事,我是黨員,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老家的親人曾問她“春節還回來嗎?”她只能推説工作上忙可能還回不來。她不敢告訴年邁的父母,自己在“危險”的地方值守,對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連年夜飯也只是在醫院匆匆對付。

每次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王歡歡都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穿脱次數,她時常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工作,毫無怨言。

她因為基礎紮實、技術到位,還同時承擔起發熱門診護理帶教老師的職責,指導進入發熱門診增援的護理人員及收款處非醫人員如何做好防護、規範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時間耐心指導年輕護士解決發熱門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如此,細心的她還發現進入發熱門的患者大多非常緊張、害怕,她就主動和患者聊聊天、説説話,安慰他們。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導下平復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鬆後的神情,她都感覺工作沒有白費,自己心裏也暖和和的。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5

許煥麗,女,40歲,舞鋼市中醫院控感辦主任、疾控科主任。疫情面前,她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雖然身為醫護工作人員,但她也是父母最牽掛的女兒,是孩子最親愛的母親。可是,面對疫情,她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從2020年1月21日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以來,她身為醫院疾控科和控感辦主任,深知責任重大,立即組織全院職工培訓學習關於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和院感防控,為確保每一位職工都掌握最新的診療方案和院感防護要求,總的培訓次數高達20餘次,同時還協助埡口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對埡口轄區診所的醫務人員也進行了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和院感防控的培訓,至少有10餘次。疫情面前,她是鋭意進取的“實幹者”。疫情防控工作決不允許抱有敷衍應付、交差了事的態度,為了切實落實崗位責任,她每天都會深入科室檢查,保證各門診科室做到一人一診一室一消毒,以及各科室醫務人員是否按照要求做好防護、消毒和登記,真正做到了顧大家、舍小家。

抗疫先進事蹟個人材料6

袁曉陽,男,35歲,礦建街道辦事處武裝部長。從春節前臘月二十八舞鋼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式開始起,直到3月上旬,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未曾休息一天,就連大年三十和七年級都是在辦公室度過的。多次召開村組幹部會議,傳達會議精神,詳細講解報表,之後全力以赴收集核實各村社區上報的信息,為全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於前期統計表格較多,且樣式不固定,統計起來難度較大,又無人予以配合,他忙的經常無暇顧及吃飯,基本上就是一天一頓飯。剛開始的半個月裏,經常加班到深夜,幾乎吃住都在辦公室,餓了吃點方便麪,累了眯一會繼續幹,沒叫過苦,沒喊過累。“疫情期間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兩個未上幼兒園的孩子,苦了他們”,這是袁曉陽經常説的一句話,由於工作忙,連續幾天都不回家已成為常事。在大家都閉門不出時,袁曉陽選擇逆行,他主動深入村組中,和村組幹部一起逐村逐户進行宣講政策,摸底排查,做實做細各類人員台賬。遇到不願居家隔離的人員,他通過電話等方式耐心細緻的講政策,做工作,確保每一個外地返鄉人員都能安心的居家隔離。舞鋼解除管控後,因大量人員外出務工需開具健康證明,他又主動承擔起了這項工作,無論節假日,他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天早到,晚上晚歸,確保每人都能及時的辦理健康證明。認真細緻的審核每一張居住證明,仔細耐心的講解各項政策,叮囑他們出門在外要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前往地的防控政策,有困難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