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2023年開學第一課實景課堂: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節目介紹

熱點2.74W

《2023開學第一課》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從傳統文化、文明探源、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國防教育、科技創新、“一帶一路”等方面,全景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開學第一課實景課堂: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節目介紹,歡迎大家收藏和閲讀

2023年開學第一課實景課堂: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節目介紹

實景課堂: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節目介紹

中華文明不僅體現在博大精深、深厚廣闊的文化中國,也體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在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馬方舟的帶領下,少年們變身小小生物多樣性調查員,來到武夷山國家公園體驗收集神奇昆蟲。

通過振落法,他們首先尋找到的是象甲蟲,在科普下,少年們瞭解到甲蟲的假死現象。大家還找到了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是國內已知金龜子裏面最大個體之一。

" 武夷山國家公園能找到 6000 多種昆蟲,昆蟲在大自然裏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很多開花植物,需要昆蟲授粉。有些昆蟲幫助大自然分解有機質,讓土壤有更多的營養,這樣森林就會長得更加繁盛。" 馬方舟介紹。

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少年們還尋找到了在地球上已經生活 250 萬年的紅豆杉、全球新物種武夷林蛙。

節目觀看入口

2023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在9月1日晚上8點,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守在電腦前面,等待着《開學第一課》的開始。爸爸告訴我今天會有很多時代楷模,讓我學習他們的精神。

節目開始了,今年節目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節目裏面的叔叔、阿姨真的是太優秀啦,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航天員、科學家,是我以後要長期學習的榜樣!雖然我現在是一名國小生,但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只要敢想敢做,就一定能實現理想,成為和他們一樣優秀的人!

中華文明不僅體現在博大精深,深厚廣闊的文化中國,也體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實景課堂帶領我們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們國家唯一的一個世界和自然文化“雙遺產”的公園。被譽為“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馬方舟老師教我們用“振落法”收集昆蟲,跟我們介紹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

廖紅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生態茶園,2015年廖老師開始了以武夷山為基地探索創建生態茶園之路,八年來為茶葉優質率提高了30%左右,水體磷污染減幅超過60%,讓我們深刻體驗到了“你對大自然好,大自然也會回饋你的”感受。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敢於有夢,從小樹立高遠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志向,敢於追夢築夢。我堅信,青春並不僅僅意味着年齡或身體的年輕,只有終生恪守青年時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掌握文化知識,既要勤學書本上的知識,又要多學課外知識。知識猶如浩瀚的大海,無邊無際,永遠也沒有盡頭,也永遠不會枯竭。對於我們的學習來説,持之以恆是極為重要的。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熱愛祖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養成良好品德,做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的好少年。我們現在是一株株小樹苗,必須抓好習慣養成,吸收豐富營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讓我們挑起復興中華的重任,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美好富強而努力吧!

武夷山國家公園簡介

武夷山國家公園,橫跨江西、福建兩省,是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的國家公園。地理座標為東經117°24′13″-117°59′19″,北緯27°31′20″-27°55′49″,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里,其中江西區域總面積約278.57平方公里。

武夷山國家公園地處內陸山區,主要山脈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勢為西北、東北高,西南、東南低,自西向東分別屬於中山、中低山和丘陵地貌區,海拔1630米(九重天),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等植被類型,有高等植物269科2799種,有野生脊椎動物5綱35目125科332屬558種。

2017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成立。2021年9月30日,經國務院同意設立武夷山國家公園;10月12日,武夷山國家公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公園名單。

2022年01月,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通過論證。

主要景點

武夷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有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武夷源森林生態旅遊區、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地處武夷山市、建陽區、邵武市、光澤縣境內,總面積5.65萬公頃,主峯黃崗山海拔2160.8米。1979年4月由國務院批准建立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曬布巖位於武夷山國家公園六曲溪北天遊峯下,是一座巖壁,高達400米,寬約200米,把武夷山風景區隔為溪南山北。

玉龍谷景區位於武夷山國家公園武夷山景區和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之間,核心區面積858公頃,以展示明代銀礦歷史和瀑布羣為特色,有玉龍瀑、木龍瀑、照天燭、珍珠瀑、劍池、思鄉瀑、九疊灘、伏羲洞、玉龍洞等景點。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光澤縣境內,由武夷天池景區、大岐山景區、龔家灣景區和卧牛山景區等4個景區組成,規劃總面積達2525.27公頃。

歷史文化

在新石器時期,武夷山地區就有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懸崖絕壁上遺留的“架壑船”和“虹橋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西漢時,漢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用乾魚祭祀武夷君。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武夷山也受到封表,並刻石記載。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記》裏,把武夷山列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稱之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武夷山國家公園內的文化遺存有:架壑船棺18處;朱熹、遊酢、熊禾、蔡元定等人活動過的書院遺址35處;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