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樂不思蜀的故事

熱點2.92W

樂不思蜀的故事1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樂不思蜀的故事

劉禪(207-271),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又字升之(《魏略》)。小名阿斗。劉備之子(非長子,劉備的長子是誰已不可考,但肯定是多次被呂布以及曹操俘虜),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蜀漢被曹魏所滅,劉禪投降曹魏,被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快樂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典故: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劉備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后,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着,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後來輔佐他的人先後去世,自己又只知道玩樂,因此把國家治理得越來越糟糕,國勢日趨衰弱。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攻下綿竹,大軍直逼成都。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投降,當了俘虜,蜀漢滅亡。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裏存着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着手説:“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

還有一次,司馬昭故意問劉禪説:“你思念蜀地嗎?”劉禪回答道:“這裏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地。”過了一會,後主起身上廁所,原在蜀漢任職的進臣跟到廊下,暗地裏對劉禪説:“今後大將軍再問您是否還思念蜀地,您應該哭着説,我沒有一天不思念。這樣,您還有希望回到蜀地去。”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着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説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着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説:“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裏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啟示:玩物喪志,不思進取,樂而忘本。

樂不思蜀的故事2

成語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樂不思蜀的典故如下:

蜀後主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傷感,獨有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常情,乃至於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歷史上的劉禪並不算是十足的昏君,因為在蜀漢他很少下過真正屬於自己的聖旨。但後人已將劉禪逐步醜化成一無所事的人了。其實只要認真想一想就會明白,三國時期作皇帝時間最長的就是劉禪,如果他真是昏庸到了極點,怎麼會坐那麼時間的皇位?

劉禪“樂不思蜀”完全是明哲保身的韜光養晦之計!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樂不思蜀的故事3

公元223年,蜀漢的建立者劉備因病去世。他16歲的兒子劉禪即位,稱後主。劉禪是個昏庸無能的人,即位初由於丞相諸葛亮等人的輔佐,還能很好治理國家。後來輔佐他的人先後去世,自己又只知道玩樂,因此把國家治理得越來越糟糕,國勢日趨衰弱。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攻下綿竹,大軍直逼成都。劉禪投降,當了俘虜,蜀漢滅亡。魏帝曹奐命劉禪遷到魏國都城洛陽居住,並封他為安樂公,給予他很多賞賜。劉禪對此很滿足,心安理得地在異國他鄉重過享樂生活。

一天,晉王司馬昭請劉禪飲酒。席問,特地為他表演蜀地歌舞。在場的蜀漢舊臣看了,觸景生情,十分難過,有的還掉下了眼淚。只有劉禪觀看得津津有味,樂不可支,全無亡國之恨。司馬昭見到這種情況後,私下對一位大臣説:“一個人竟糊塗到這等程度,真是不可思議。如此看來,即使諸葛亮還活着,也不能保住他的江山!”

還有一次,司馬昭故意問劉禪説:“你思念蜀地嗎?” 劉禪回答道:“這裏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地。”過了一會,後主起身上廁所,原在蜀漢任職的郤正跟到廊下,暗地裏對劉禪説:“今後大將軍再問您是否還思念蜀地,您應該哭着説,我沒有一天不思念。這樣,您還有希望回到蜀地去。”不久,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是否還思念蜀地,劉禪照郤正教的説了,還勉強擠出了幾滴眼淚。不料司馬昭已知道郤正教劉禪説這話的情況,聽後哈哈大笑,當場點穿,劉禪只得承認下來.

樂不思蜀的故事4

蜀後主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傷感,獨有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常情,乃至於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

他的舊臣谷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説:“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谷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説“咦,這話怎麼像是谷正説的?”劉禪驚奇道:“你説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餘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標籤: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