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鄉村振興的事蹟15篇

熱點1.6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蹟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敍事為主要表達方式。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村振興的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振興的事蹟15篇

鄉村振興的事蹟1

荔波縣小七孔鎮覺鞏村有這麼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他叫xxx,擁有一個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愛人,還有兩個活潑懂事的女兒。他的家庭也許沒有轟轟烈烈的偉大事蹟,但全家人都在用自己的真摯、樸實和寬容守護着平平淡淡、最真實的幸福。

愛崗敬業守底線,願做鄉村振興銜接人

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他在工作中虛心、勤勞,積極主動,尤其是在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做好鄉村振興銜接的工作上,主動關心脱貧不穩定羣眾,積極為脱貧監測户申請各類項目分紅;對包保網格家庭情況進行全面摸排,發現有突發困難羣眾及時制定幫扶計劃精準開展幫扶工作;協助村級開展疫情防控與疫苗接種工作,對於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做到“包接包送”並做好相關疫情防控政策的宣傳。鄉村振興工作開始以來,他積極參與村級項目謀劃,協助村支兩委做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等項目的謀劃工作。此外,積極做好脱貧攻堅成果鞏固,幫助羣眾介紹外出務工、登記好已就業人員的信息台賬,做好防貧、返貧等相關事宜,為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並獲得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認可。

任勞任怨睦鄉鄰,願做勤儉節約持家人

xxx的母親一直秉持着中國傳統婦女的樸素和勤勞,盡心竭力地處理好家中瑣事,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和身患重度殘疾的xxx的父親。每天的日常就是騎着一輛電三輪風雨無阻的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到家後又急忙洗衣做飯,一刻不得清閒。為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她嘗試發展生豬養殖產業,每天起早貪黑的勞動,希望通過辛勤勞作,能夠給予一家人最無微不至的關懷,在讓家庭變得更加温暖的同時讓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在對待鄰里關係上,王母也表現得很積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的母親就一定會伸出援手,為大家排憂解難。

敢於擔當甘奉獻,願做傳道授業園藝人

xxx的妻子是一名鄉村幼兒教師,為了能給孩子們上好課,她除了積極向身邊的優秀老師學習,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自學網上優秀教師的課程,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常常觀看視頻,查找書籍,為給孩子們製作教學用具常加班到深夜。她常説“當了幼兒教師,我才知道,真的要會十八般武藝。我要努力勤學習,做我們班孩子的榜樣。”“班上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缺乏父母的陪伴,我更要多關心和愛護孩子們一些”。xxx的妻子從兩個孩子的媽媽,變成一羣鄉村孩子的“媽媽”,她心疼班裏的孩子,同樣更能切身體會這些村裏孩子們對愛的渴望,所以她總是竭盡所能陪伴和愛護孩子們,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尊敬長輩愛學習,願做舞蹈繪畫追夢人

xxx育有兩個聰明可愛的女兒,“説起女兒,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驕傲”xxx説。他的兩個女兒非常地聽話懂事,雖然小小年紀,但是在奶奶的教育下,平時她們在家也總是互相幫助,一起玩耍,不給奶奶添亂。特別是剛五歲的大女兒,經常幫助奶奶掃地、洗碗、整理玩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三歲的小女兒總是跟在姐姐身邊有樣學樣,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大女兒從小就表現出對舞蹈和繪畫的熱愛,所以四歲時xxx就給她報了舞蹈班,四歲半給她報了繪畫班,每次課程奶奶都會帶着妹妹接送姐姐,一年多下來,姐姐也堅持從未請假曠課或遲到。短短一年時間下來,孩子已經取得中國舞一級資格,繪畫方面獲得了2021年貴州省全省創意書籤設計賽學齡前組一等獎。

鄉村振興的事蹟2

現在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xx村村部辦公室的燈還亮着,鄉村振興專幹小平還在電腦旁錄監測户的個人信息以及核查脱貧户繳納醫保情況。小平告訴大家鄉村振興工作是村裏的中心工作,自己也不敢馬虎。當問到在這裏熬夜加班有沒有覺得很辛苦,她説道,由於鄉村振興工作任務重,加班是常事,但看到村裏建設的越來越好,自己心裏也有成就感,也就不覺得辛苦。

xx村非貧困村,全村686户,其中脱貧户72户,邊緣户3户,監測户10户,這些對象主要包括:殘疾户、大病户、喪失勞動力。按照監測户的申報程序是村民到村自主申報,接到個人申報,小平第一時間就趕往對象家裏走訪瞭解況,為了保證評選公正公平,讓政策真正落地實效,小平會向調查對象所在組的組長以及其他村民求證申報對象反映情況是否屬實,最後召開村委會進行評議,評選過程做到公開透明,評選結果做到公平公正。

小平告訴我們,通過幾年的脱貧攻堅,一路走來,真心覺得為民服務是一件快樂的事,儘管很多事通需要跟多級領導溝通,程序複雜,她依然沒有產生退縮的念頭。每一次的村裏更換工作隊員,她不管多忙都會停下來手頭的工作,帶着工作隊新成員走組串家瞭解情況,幫助工作隊員儘快瞭解村裏情況,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開展。

去年年底,貧困户蘇姣妹得病手術後在家休養,小平得知他一個人帶着孫子不那麼方便,於是積極與縣、鎮有關部門溝通,陪護她辦好理賠並理賠到位。蘇姣妹告訴我們,正是村裏有許多像小平這樣熱心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所以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才越過越好,她非常感謝國家,也感謝這些默默給他們提供幫助的村幹部。

鄉村振興的事蹟3

譚xx,男,漢族,中共黨員,34歲,20xx年7月入黨,現任xx鎮合旺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農民疾苦,自擔任合旺村支書以來,他就紮根在了村委辦公室,基層黨建、脱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壓在了他的肩頭。

心繫民生,一言一行皆為民

20xx年是脱貧攻堅任務最重的一年,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他從來沒有抱怨,他率先垂範,帶頭領着村、組幹部逐户逐人進行摸排,完成了全村貧困户的調查摸底,建立貧困户台賬,為精準落實脱貧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鞏固脱貧政策落地有聲,加大幫扶力度,他組織包保幹部定期走訪,及時動態調整貧困户基本信息,駐村幹部和村支兩委及包保幹部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摸排,時時掌握貧困户的生產生活和存在的困難。並對接鎮裏相關政策,及時提供幫助,對照“脱貧不脱政策、不脱幫扶、不脱項目”要求,對標查找短板和返貧項目,核查未落實的扶貧政策,建好“回頭看”台賬,對達標不穩定和存在返貧風險的農户,研究“回頭幫”措施,完善幫扶計劃,做到脱貧路上不掉隊,不漏一户一人。

兩年多來,他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硬化通組路、機耕道等15公里,為185户農户硬化了庭院和串户路,67户老舊房和危房改造,新建文化活動廣場2座,組織農業技術培訓145人次,為特殊困難羣眾申請社會救助等等,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合旺村代表平壩區接受國家第三方脱貧評估,零問題通過評估,同時合旺村被列為20xx年全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示範村,得到幹部羣眾的一致好評。

嘗新嘗變,闖出脱貧致富好路徑

自脱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作為合旺村脱貧攻堅隊的隊長,他進一步完善脱貧制度上牆和責任分工,實現掛圖作戰,把脱貧攻堅工作作為當前全村開展工作的重點納入到村委重要議事日程,為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製度保障。除此以外,為建好基層黨組織這個戰鬥堡壘,他嚴格規範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積極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錘鍊黨員作風,完善黨員發展流程,積極吸納優秀青年,壯大後備隊伍,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戰鬥力量。與此同時,他深深明白,產業發展是鄉村富裕的必要途徑,單靠村民單打獨鬥,種植農作物是很難實現脱貧奔小康的。他守正創新,多次到地裏進行考察調研,並派請專家、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調研、外地考察,借鑑多個優秀種植基地經驗,結合合旺村實際,利用交通區位優勢和傳統的蔬菜、瓜果種植經驗基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引進以種植大頂苦瓜,毛節瓜,香芋南瓜等反季節瓜系列蔬菜為主廣東江門鶴山市共和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安順市平壩區天地和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構建產、供、銷一條龍、“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户”、“公司+基地+農户”的雙向合作模式,帶動農户增收。

20xx年,合旺村又迎來了一次歷史發展機遇,省委、省政府決定,以合旺村、高田村為核心,打造萬畝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共涉及3600餘塊土地,涉及農户1100餘户;基礎設施建設需徵地100餘畝,需遷墳300餘井。面對這個“大活路”,他沒有退縮,總是把最困難,最嚴峻的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入户走訪、協調矛盾、流轉土地、查看產業項目,他的足跡踏遍了合旺村的每一個角落。走訪、考察歸來,連夜在辦公室整理走訪資料,夜深人靜,合旺村村委辦公室總有一盞燈亮至深夜,彷彿是整個村的燈塔;白加黑,5+2的工作機制,讓他本來年輕的臉龐顯得有些憔悴,每次見他總能看的他的眼圈佈滿血絲。但他從不覺得累,總想着再快一點,再努力一點,村民就能早一步踏上小康之路。正是他這種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動了合旺村的許多羣眾,漸漸地贏得了他們的理解、信任與支持,紛紛積極參與脱貧攻堅工作中來。人心齊,泰山移,一年以來,在他的帶領下,合旺村遷墳幾十井,倒地坎兩萬多米,全村流轉土地4500餘畝,完成蔬菜基地供水灌溉保障工作以及產業大道排水溝建設,蔬菜種植不斷規模化,羣眾收入不斷增加。

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讓羣眾滿意,切實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譚xx奮鬥目標和永遠追求。在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中,他一直兢兢業業,敢扛事、願做事,時刻體現着一名青年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真正本色。

鄉村振興的事蹟4

她,雖是一名90後女孩,卻有着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和擔當;她,雖從小生活在市裏,卻對農村有着一份特殊的眷戀和情懷;她,雖有拿高薪做白領的機會,卻毅然放棄選擇服務家鄉和父老……,她就是董家街道董家村鄉村振興專員xx。她入職以來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參與村級各項工作,成為董家村的一名得力干將。

做好黨員的帶頭示範員

作為董家莊村黨委第一黨支部書記,她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黨委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中,積極主動、衝鋒在前,為第一黨支部其他35名黨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在支部日常管理中,她積極下達上級的各項指示和學習任務,對於支部內行動不便的老齡黨員,及時將學習材料送達老同志手中,不讓第一黨支部內的一名黨員掉隊。

疫情期間,她作為分網格長,積極調配網格內的黨員團員防控志願者分片分段,進行人員排查盯控、村內大集勸離、宣傳防控知識、下達防控通知,有效地防止了人員聚集,提高了村民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築牢了村黨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她帶頭上交了壹仟元“特殊黨費”,支部36名黨員全部上交併積極捐贈,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在安置房分房現場,她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擔任志願者,為村民提供服務,保障分房現場有序進行,保障村民按時按規進行抽籤選房。

做好羣眾的政策講解員

作為董家村第1、2、3村民小組的臨時負責人,她積極做好政策的講解員,讓村民真正聽懂弄通相關政策,尤其在處理十村整合分房問題過程中,為了協助村兩委積極穩定村民情緒,化解存在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吾鄉董家”在網絡上積極發聲,弘揚正能量,使區委、區政府的政策、答覆意見和聲音及時貫徹到全村,點擊閲讀量每次都能達到三四千,幾乎覆蓋了董家村全體人員並通過各種微信羣向外擴散,使更多不明真相的羣眾瞭解實情,及時有力正面宣傳引導羣眾把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政策意見上來,使矛盾逐步化解,使分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姑娘户土地收益分配問題上,她配合管區、村積極參與到調解中,整理歸類相關法律政策文件,為順利調解提供依據,避免了矛盾升級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做好黨建工作的創新策劃員

服務黨建,融入黨建,開展活動是關鍵。她積極協助村黨委開展好傳統學習課堂的同時,改變和創新學習方式,協助策劃組織開展了“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宣講報告會、慶七一“愛誠仁孝虞麓下,喬遷新居頌黨恩”朗誦活動暨“中國夢 新時代 話小康”系列宣講活動,從“被動聽”到“主動講”,從“傾聽者”變成“講述者”,直觀生動的宣講,身邊的黨員講述身邊的事,更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把純粹的理論轉化變成黨員的身邊實踐,從“細微處”凸顯“大格局”,切實激發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頭做實事,主動擔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行,讓實地課堂用起來。在黨員教育中,她協助配合村黨委運用觀摩、體驗、講授、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採取主動學、走出去、學回來等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先後協助策劃組織黨員赴長清大峯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董家街道甄家村等地學習教育用實地實情實景教育黨員、感化黨員、激勵黨員,進一步了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學習模範人物典型事蹟的積極性,以及對標進行黨性自檢,汲取精神營養的自覺性。

發揮科技優勢,改變教育模式,讓網絡課堂聯起來。在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接觸,她協助村黨委利用網絡平台,運用學習強國APP中的強國視頻會議,協助開展多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雲學習不斷檔。每次視頻會議後,積極聽取黨員意見,羣策羣力,不斷優化學習流程,努力讓老齡黨員也加入到網絡學習中,更努力滿足年輕黨員自主便捷的學習需求,延伸學習研討時間空間,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網絡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網絡課堂豐富的學習資源,讓黨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學,帶着問題學,從而運用到實踐中。

做好黨建工作的總結宣傳員

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適應村改居管理模式的變化,在管理區崔書記的指導下,她總結歸納出《董家莊村黨委“321+6”黨建工作法》,是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的再延續,更是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探索。

運營“吾鄉董家”微信公眾號,充分發揮其輿論傳播功能,宣傳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村委會村務工作新動態,廣泛收集民意,提升羣眾對村兩委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她積極協助編寫村兩委各類彙報材料,如優秀黨支部事蹟材料、文明單位申報材料等。仔細認真梳理董家莊村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相關檔案,規範早期檔案,提升創建水平,將村兩委各類工作切實展現出來,做好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檔案整理員。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員,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立足本職,為董家的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

鄉村振興的事蹟5

xxx,性別男,民族漢,1987年1月出生於xx省xx市,20xx年參加工作,20xx年7月入黨,本科學歷,就職於河北省建設投資集團秦皇島秦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內職務為駐村第一書記(中層副職)。根據工作需要,xxx於20xx年2月至今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關於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關工作。在脱貧攻堅時期主要榮獲了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河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河北省優秀駐村工作隊”;20xx年度被共青團河北省委評為“脱貧攻堅·鄉村振興·團青建功”—“百名青年風尚人物”;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河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xx年度被評為秦皇島秦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被赤城縣委評為赤城縣“優秀第一書記”;20xx年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扶貧脱貧進駐村工作隊”;20xx年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脱貧進駐村工作隊”;20xx年被河北省總工會評為“河北省職工道德先進個人”。

近年來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東溝村基本情況

東溝村位於赤城縣以北35公里,東溝村目前由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全村耕地面積約為591畝,其中主要耕種玉米、土豆、油麥,無水澆地。東溝村地形為“兩山夾一溝”,山多地少,資源匱乏,自然條件惡劣,生產條件艱苦;農業基礎設施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極低,耕地少且土質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衞生等社會成果共享程度低;勞動者素質差,勞動技能低,科技發展意識淡薄,傳統的經營、養殖模式依然存在,貧困人口觀念落後,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自身發展能力不足;醫療條件落後,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時醫治,久而久之,小病就變成重病,從而影響自身發展。

全村總人口253户502人,常駐貧困户30户59人,非貧困户7户10人。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户147户272人,20xx年整村貧困退出,20xx年全村貧困户全部脱貧。東溝村作為易地搬遷安置村,預計於20xx年10月遷入安置區。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1、協調資金建設基礎設施。為了改善農村面貌和提升生活質量,解決村民迫切解決的各項問題,20xx-2018年期間協調派出單位捐贈資金累計56萬元分修繕村委會、全村路燈亮化工程、新建文化廣場500平米、全村巷道硬化入户工程、全村引水入户等工程;

2、產業發展,助力脱貧攻堅。20xx年-20xx年期間為了能夠因地制宜落地產業項目,切實提升貧困户收入,轉變農户傳統種植思想,也為了增強貧困户參與的積極性和種植信心,開展調研和制定參與及分配模式。協調派出單位捐助28。35萬元建成春秋大棚11個佔地13畝,確定了種植錯季蔬菜,按捐贈大棚面積免費平均分配給參與種植貧困户,第一年的種植成本由派出單位進行幫扶,次年以後由村民們自行承擔。我們積極跑辦購買種子、化肥、農藥,考慮到種植風險,引進架豆種植技術、聘請專家現場授課,聯繫銷售渠道,打消羣眾的顧慮。最終,帶動貧困户27户54人,此舉不僅不耽誤他們的正常外出打工和田間種地,20xx-2020年期間實現了參與貧困户每年額外增收至少3000元以上。

3、做好橋樑紐帶作用,全心全意為民辦事服務。中秋、春節等重要節日慰問常在村貧困户,送去米麪油、棉被、春聯等物資,將黨和政府、幫扶單位的關懷送到農户身邊,增加村民幸福感。凡事村裏家中有人去世,第一時間自發出錢出物進行慰問,村裏老人李世亮、李春艮、李愛葉、李大義等老人去世,第一時間送去慰問金;村裏老人戚文梅老人冬天突發腦梗,第一時間趕到拉往醫院,及時搶救;多次幫助老人李勇前往張家口取藥等等。通過真心實意服務羣眾,和村民們建立了真正的血脈聯繫。

鄉村振興的事蹟6

小飛,女,1970年10月出生,20xx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xx區xx鎮杜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自20xx年擔任村書記以來,她始終葆有闖勁、幹勁、韌勁,着力提升村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整合村莊資源,深挖村莊歷史文化底藴,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下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途徑。在她的帶領下,杜莊村先後被評為省級善治示範村、省級衞生村、省級綠化示範村、市級文明村。

勇於破題的“闖勁”

20xx年,小飛任xx賀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少,不夠支付村裏日常事務支出和村幹部工資,無法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小飛下定決心,要為村裏發展闖出一條路。

“當時村裏有大量土地長期荒蕪。國家出台土地流轉政策,我就挨家挨户宣傳,通過土地流轉搞活經濟,帶領村民富起來。結果,99%以上村民都願意把承包的荒蕪土地進行流轉。”小飛説。而後,村裏流轉土地達300多畝,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體經濟。

“沒想到拋荒的土地也可以帶來好收益,我們的生活條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劉先生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開心極了。

攻堅創富的“幹勁”

20xx年,原杜莊、賀家、橫安3個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小飛擔任合併後的杜莊村黨總支書記。上任後,她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建設項目,在峧頭、台門購買了4間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萬元。“現在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經濟上去了,更能為羣眾辦實事。”小飛説。

此外,小飛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帶領杜莊村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月老杜莊”文化品牌。每年舉辦的七夕活動都會吸引當地及周邊地區青年男女參加,培育開發的鄉村特色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步步幹出了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浪漫經濟”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新事業。

為民擔當的“韌勁”

“羣眾的事是首要大事。”小飛平常十分注重與村民溝通聯繫,建立了黨員聯户清單,將責任落實到每個黨員,實現村內黨員和羣眾聯繫的全覆蓋。

在抗擊颱風“利奇馬”期間,小飛率先帶頭組織黨員幹部轉移受災羣眾、清理受災道路。在查看高危地段時,她摔傷手腕骨折仍堅持工作,履行一名黨員幹部對村民的承諾,得到杜莊村村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有一次颱風來了,我家住在低窪地帶,鄭書記帶人幫我搬傢俱和生活物資,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謝她。”村民陳女士説。也就是在這一次防颱工作中,小飛帶着村幹部走在約60公分深的水窪地裏幫助村民搬東西,盡全力幫助村民挽回損失,獲得村民的認可。

“我要更加努力讓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獲評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後,小飛表示,她要繼續跟隨黨的步伐,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把杜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帶領羣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鄉村振興的事蹟7

20xx年,安圖縣委組織部委派xxx到亮兵鎮大西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4年來,他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建強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和持續為民辦事服務,統籌推進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較好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強黨建築堡壘,建強“一心為民”的基層組織

xxx利用換屆契機,配合鎮黨委選優配強村班子隊伍。創新實施黨員積分管理,用積分衡量黨員作用、評定黨員優劣,促使黨員肩上有責、考核有據,有效解決了農村黨員管理難問題。同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帶領村“兩委”幹部學習先進理論和各項國家政策方針,不斷提升村幹部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大西村連續兩年被鎮黨委評為“優秀黨支部”。

根據村情,xxx與幫扶單位積極謀劃實施綠皮蛋雞養殖項目,以發放養殖補貼為推手發展庭院經濟。三年來,累計發放綠皮蛋雞雞苗補助4.7萬元,村民銷售雞蛋獲利30餘萬元。為進一步拓寬村民致富增收渠道,在全村推廣辣椒訂單種植項目和刺嫩芽種植項目,全力打造山野菜繁育基地。全村先後成立了養雞、養蜂、養豬、養牛、水果種植等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致富合力,實現了由弱變強的根本性轉變。

夯根基扶志智,培育“重德崇善”的文明鄉風

xxx帶領工作隊隊員以環境整治、移風易俗、選樹典型為重要抓手,不斷推進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從選樹典型模範入手,組織開展了“共產黨員户”“勤勞致富光榮户”“勤儉持家榮譽户”等掛牌活動,不斷激發村民勤勞致富、自主脱貧積極性。從涵養良好家風入手,組織開展“乾淨人家”和“美麗庭院”評選活動,以典型引領、榜樣示範,在全村營造整治環境的濃厚氛圍。

辦實事惠民生,爭做“羣眾滿意”的駐村幹部

xxx聚焦困難羣眾,幫助重病家庭申請慈善救助,送重病患者到外地就醫,幫助村民銷售土特產。他積極協調州鐵路護路辦和延吉工務段整修鐵路沿線機耕道,及時解決農民春耕出行難題;協調縣交通局為村民捐贈“愛心”長椅,解決村民休閒無場地難題;協調相關部門幫助村內合作社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登記,全力打造大西特色農產品品牌;協調聯通公司,為水庫屯村民安裝寬帶網絡,實現網絡覆蓋,終於解決了多年網絡不通的難題。

幫助水庫屯居民解決多年無寬帶網絡難題

俯下身抓治理,創建“環境優美”的魅力鄉村xxx積極協調幫扶部門向上爭取了價值30餘萬元的環境衞生整治車輛,結合村情實際,建立“全體村民月集中清理、老年衞生隊日常維護、村民責任擔當區劃分”工作方式,組建“脱貧户衞生隊”,促使村容村貌和村民環境衞生意識向好轉變,着力打造示範村建設。

鄉村振興的事蹟8

當塗縣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是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鎮的一名90後大學生,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20xx年,他放棄大城市的高薪職位,辭職回鄉創業,成立了安徽一對活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採用“電商企業+線下門店+養殖基地+合作社+農户”的新型企業運營模式,註冊品牌商標“一對活寶”,以全新業態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能人回鄉創業,線上賣蟹新業態:小徐回鄉創業前是在某電商平台公司負責運營管理,憑藉對互聯網電商運營的研究和接受專業的農村電商知識培訓,回鄉創業第一年,他就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網購平台開設旗艦店,進行農產品網絡銷售。“他們想通過電商這種年輕化渠道,把這裏的螃蟹推廣出去。‘一對活寶’這個品牌具有年輕、活力並且俏皮的特點,符合他們產品線上發展的定位,然後在知名電商平台開設了一些旗艦店。因為有自己的養殖基地,真正實現產地直銷,且在品質方面把控得較好。”小徐説。

“一對活寶”先後獲得“安徽省百佳好網貨”、“安徽省農村電商重點企業”、“中國十大名蟹”、“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範基地”、“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範基地”等榮譽。在企業的示範帶動下,當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農產品電商銷售,均慶村20xx年成為首批省級農村電商示範村,湖陽鎮20xx年被評為省級農村電商示範鎮。

三產帶動一產,科技養蟹新業態:農業產業發展是基石,農產品質量才是銷售的致勝法寶。為了提升產品品質和口感,小徐通過合作社建立了近6000畝一對活寶養殖基地,基地全部採取“種草、投螺、稀放、控水、混養”的生態養殖模式,為了提升養殖技術,合作社尋求當地農業部門幫助,先後與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上海海洋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長期開展“產、學、研”合作,為企業水產養殖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截至目前,企業取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制定企業標準9項,申報中發明專利6項,參與養殖技術項目20xx年獲得“中國范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通過幾年建設,產品取得了綠色食品A級認證,養殖基地目前是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年產值超過4000萬元。20xx年均慶合作社在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中排名第181位。

經過近幾年快速發展,如今的“一對活寶”依託“三科”(科研創新、科技助農、科普基地),結合物聯網、智慧漁業等現代農業管理髮展模式,不斷提升養殖技術、規範養殖流程、創新養殖模式、探索養殖工藝。合作社先後被認定為安徽省農業標準化養殖基地、安徽省農業科技示範園、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安徽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工作站,目前正向高新技術企業方向發展。“企業將持續進行研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真正做到養殖技術化、技術數字化、數字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對此小徐信心十足。20xx年合作社入選了第三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帶領鄉親發展,集體致富新業態:一方面發展特色產業,另一方面為了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小徐依託合作社與養殖户簽訂採購協議,創新訂單養殖模式,將它們發展成為了“一對活寶”的線下貨源,合作社以高於市場價5-20元每斤收購農户的優質螃蟹,根據協議來採購,養殖户根據協議訂單來養殖,通過這套利益聯結機制,帶動200多户每年户均增收約4000元。20xx年均慶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鄉村振興就要以產業發展實現強村富民。”小徐説,“一個企業不僅自己發展起來,更要帶動村集體和村民都富起來。”為了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事業,20xx年合作社積極主動改革創新,通過持股16.5%,聯合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其他養殖大户、村民等共同投資成立當塗縣均慶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小徐出任公司法人。村控股企業依託1萬多畝河蟹產業基地,建設大型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在苗種引進、農資供應、生產技術、電商銷售等方面做好“產前、產中、產後”全程參與和全方面服務。

經過2年發展,目前均慶公司已累計給村集體分紅了12萬元。同時隨着村控股企業的發展壯大,小徐再次承諾首先減少一對活寶公司所佔股份,讓出股份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户加入進來,帶領大家共同發展致富。

數字農業和農村電商的興起及蓬勃發展,為年輕創業者打開了一片全新的藍海市場,作為“後浪”的90後一代,小徐滿懷感恩、無所畏懼、奔湧前行,力爭在大時代中有所作為,這是他對鄉村振興的躬身實踐,也是對現代農業美好明天的強烈表達。

鄉村振興的事蹟9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辦指派,劉豔軍來到了省定貧困村——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四年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瑤鄉、甘於奉獻,唱響了一曲新時代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雄渾樂章,讓村民們收穫了脱貧奔康的成果:目前,上東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村集體收入由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至39萬元,實現從貧困村向小康村、從“後進村”向“後勁村”、從產業空心村向網紅打卡地的蜕變。

用真情贏民心,激發脱貧攻堅內生力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但這裏的貧困卻在省裏“掛了號”:全村因病、因殘、因智致貧現象突出,集體經濟薄弱,交通閉塞,公共基礎設施缺乏,羣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駐上東村時,劉豔軍既興奮又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打造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這就意味着,上東村的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得好,還要出新、出彩。作為軍轉幹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裏暗暗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不拔窮根不摘窮帽絕不收兵!

要改變貧困,先改變自己。從機關到鄉村,紮下根來,才能把“兩條心”變成“一條心”。白天走訪貧困户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歸整扶貧資料,一到上東村,劉豔軍就忙活開了。

初來乍到,有些村民對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猜想劉豔軍是不是來“鍍金”的。但劉豔軍決心以真心贏民心,凝聚脱貧攻堅向心力。週一到週五,吃、住、工作都在村裏的工作模式,讓他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噓寒問暖拉家常,瞭解村民們的家庭成員和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户35户153人,無勞動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尋致富良策,與貧困户同勞動。四年來,劉豔軍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羣眾籌措扶貧慈善款和物資共計100餘萬元,幫助羣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300多人次。最讓村民們感動的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劉豔軍始終同村黨員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為了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甘當守護者。

劉豔軍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上東村村民。如今,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內生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謀良策出實招,鋪築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窮要治根。產業扶貧是剷除窮根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羣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難以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這張牌,最大限度地將現有的資源稟賦轉化為現實財富?劉豔軍認為,產業扶貧只有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效穩定脱貧。

在實際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劉豔軍與村“兩委”班子一道謀思路、出主意,找準產業興村突破口。他立足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位出租、竹製品加工等。另外,劉豔軍還為上東村爭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個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稱他這是為上東人民做了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劉豔軍還通過建立致富帶頭人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對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通電商、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3個。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一道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長效、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黨建促和諧,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劉豔軍以省、市、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實施方案》為指導,突出重點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較多、經常性教育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微信羣,在羣裏及時發佈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的黨員搭建起一個學習教育的便捷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注重發展培養黨員,近三年來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歲左右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黨務村務,着力解決班子“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建促和諧,如今的上東村各項社會事務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該村也先後榮獲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劉豔軍堅信,在黨建的引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如今的上東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勁頭更足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豔軍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豔軍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的事蹟10

XX,男,20xx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自20xx年10月以來,該同志一直從事基層鄉村振興工作,現任鎮鄉村振興辦主任。作為一名基層的共產黨員,在黨性上,該同志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履職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堅決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在工作當中,全心全意服務於貧困對象,把困難羣眾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去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在人際關係上,團結同事,真心待人,把同事當家人,遇到問題多向同事請教,同事遇到困難能夠主動幫忙;在業務上,主動鑽研業務知識,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始終把羣眾滿意放在首位,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上級交予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積極主動學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始終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該同志立場堅定,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在思想與行動上始終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持續一致,始終帶着濃厚的為民情懷,認真貫徹執行好黨中央在基層的鄉村振興政策方針,讓貧困對象“有幹部幫、有政策扶”,能夠如期鄉村振興。在學習上,認真學習,讓自己真正在學習上有實效、思想上有昇華、為民服務上有方法,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全面打贏鄉村振興戰添磚加瓦。

二、腳踏實地的工作,把業務學精、把服務對象當家人,個人服從集體,把為人民服務切實落到實處。自20xx年該同志通過省公務員考試就職以來,始終保持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以不服輸的態度對待工作中出現的疑難雜症,刻苦鑽研業務,真正的讓領導放心、讓羣眾滿意。在為民服務上,他始終秉着耐心、細心、貼心的工作原則,用微笑化解矛盾,用耐心換來羣眾的理解。在工作中,加班加點是常態,但是他始終保持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堅持把工作做好做細,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在對村級鄉村振興信息員的業務培訓指導上,他總是不厭其煩,能夠給對方耐心的講解、分析,講一遍聽不懂講兩遍,一直講到別人能夠真正理解為止,把村級鄉村振興信息員培養成基層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近三年以來,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加上他在鄉村振興崗位的無私付出和全體黨政幹部的共同努力,全鎮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20xx-2017年度全縣鄉村振興成效考核連續兩年第二,20xx年度全縣鄉村振興成效考核第四。在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的近十年來,經常加班不能回家,作為一名兒子、丈夫、父親,無法陪伴家人、缺乏對家庭的關愛讓他深感自責和內疚,但是他始終牢記黨員幹部要以國家利益為重,而作為一名基層的鄉村振興工作者,更要以黨中央精心部署的鄉村振興大局為重。

三是敢於承擔責任、嚴於律己、遇事不推諉、有擔當。該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敢於承擔責任,堅持原則,不説謊、不退避、不推諉,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為民辦事上,嚴把政策口徑和標準,堅持依規依章辦事,時刻持續着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始終堅信“只有辦事公允、百姓才能滿意”;在作風上,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幹部底線不動搖,做到了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為,始終把權力當做是人民賦予的一種責任、一種信任。

總之,該同志作為一名基層共產黨員、一名基層鄉村振興幹部,始終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樂於奉獻,一直以一個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務實作風、敢於擔當的奉獻精神在行動中證明了黨員在鄉村振興戰中的“排頭兵”作用。

鄉村振興的事蹟11

20xx年,XXX當選佘家鎮高店村村委會主任,20xx年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任職以來,他始終像一頭老黃牛一樣駕轅拉犁、任勞任怨,辛勤的付出換來了村內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近年來,高店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過硬,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鄉村振興走在長垣前列,先後被評為省級基層黨建示範村、新鄉市文明村、長垣市鄉村振興三星級示範村、河南省森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一、知難而上 勇挑重擔

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XXX至今還清晰記得上任前高店村的狀況,村情複雜、“兩委”班子長期軟弱渙散,村級集體經濟一片空白。當時很多人對他説,“高店是個爛攤子,村情太複雜,你不要蹚渾水”。XXX沒有打退堂鼓,他決定迎難而上,帶領羣眾共同致富,讓高店村舊貌換新顏。XXX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必須做好表率、帶好隊伍。他帶頭落實村幹部值班制度,規範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帶領村幹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幹事、為羣眾謀福利上來。他堅持“小事議、大事商”,充分利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着力解決脱貧攻堅、宅基地改革、人居環境改善、居家養老等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在探索實踐中,他總結出“三個一”黨建工作模式:一是抓好一個根本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確保班子成員思想不滑坡、行動不偏向;二是吸納一批精兵強將,注重在退役軍人、返鄉創業青年、優秀鄉賢等重點羣體中物色好苗子,將其鍛造成村裏的領頭雁、羣眾的當家人、黨員的主心骨;三是牢記一個工作中心,始終把羣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講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讓村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通過落實“三個一”,班子的心、黨員的心、羣眾的心被緊緊的“箍”在一起,現在的高店村只要村裏有啥事,“喇叭一響,全村到場”,“合村、合心、合力”的局面已經形成。

二、甘做公僕 一心為民

XXX常説,“別把自己當幹部!只有把羣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羣眾的難事當成心事,才能做個好乾部”,XXX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從當上村幹部的第一天起,他就與家人約法三章,一不拿村裏一分錢,二不收村民一針一線,三不以任何形式搞特殊。這條家規,他堅持至今。全村2200多口人,每户家庭情況如何,有什麼煩心事揪心事,他都牽掛於心;田間地頭、溝渠河段,低保補貼、鄰里糾紛,他都瞭然於心。

村裏一名村民要辦理獨生子女證,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辦理成功,便找XXX幫忙。XXX得知後,立即着手,前後跑了十多次補充材料才最終獲批,村民為了感謝他,找到他家送去兩條香煙,被XXX嚴詞拒絕。

不僅不拿村裏一分錢,XXX還經常往村裏倒貼錢,關於高支書辦過的那些“吃虧”事,大家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20xx年他出資十多萬元整修老舊下水道;看到村裏保潔員年齡較大,腳蹬三輪車太費體力,20xx年他出資兩萬餘元購買了6輛電動三輪車用於衞生保潔工作,沒幾天又花兩萬多買了21個垃圾箱,同時還為村民每家每户購買了垃圾桶;20xx年他捐出十萬元用於村室、學校建設;為減輕村民負擔,多年來他累計墊資水費衞生費10餘萬元。幾年來,他不但沒從村裏領過一分錢,還倒貼了將近40萬元。家人剛開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當一個窮書記,天天做難圖的啥”。時間長了,看到世代居住的村子一天天的變化,家人理解了,村民認同了,XXX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三、中藥種植 富村扶貧

XXX深知,“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才叫富”,作為省定貧困村,高店村是典型的無資源、無產業、無區位的“三無”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幾乎為零。怎樣才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羣眾共同致富,一直在他腦海中徘徊,最終他下定決心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之路”。

在充分調研、掌握市場信息和檢測本村土地質量的基礎上,XXX決定引進中藥材虎杖,實施“虎杖種植+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的產業發展模式。土地流轉初期,大多數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土地流轉了我們吃什麼。”説了算,定了幹,再大困難也不變,XXX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一家一户做工作,一次不行跑兩趟,兩趟不行跑三趟,直到工作做通為止。經過兩年努力,村民們都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土地流轉順利完成。

目前,高店村簽訂了虎杖每噸4500元保底收益的訂單農業,以政府提供租地啟動資金、合作社提供技術、村內提供勞務“三提供”模式,三方分紅收益,形成了“土地流轉+務工”“訂單藥材+集體經濟”的鏈條化收益模式。村內累計流轉土地1406畝,80餘户貧困户先後投入虎杖種植,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50—100萬元,既解決了貧困户收入問題,又壯大了集體經濟,真正實現了“一塊土地、兩份收益”。此外,高店村在以虎杖產業基地為核心的特色農業基礎上,延伸產業價值鏈,積極開發集休閒觀光、農家樂等於一體的特色立體農業,打破“單一種植走到底,帶貧不佳效益低”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之路。

四、盤活資源 全面振興

20xx年長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縣,如何藉助宅改的東風,盤活土地資源、推進鄉村振興,成為壓在XXX身上沉甸甸的.責任。他帶領村“兩委”幹部、黨員率先補繳有償使用費、退出超佔宅基地,堅持一户一策、對症下藥,一户不落的完成宅基地改革的收費退出工作,宅基地超佔136户,一户多宅6户,全部退出,騰退面積9.28畝。利用趙朋超家的202平方米無償退出宅基地,建成了遊樂場;趙朋京無償退出的166平方米宅基地,建成了遊園;高徵國的宅基地長期無人居住,無償退出建成養老中心。

宅基地改革時,村集體經濟組織反覆研究,決定利用村內閒散勞動力和閒置土地,進行招商引資。為此,XXX多次到平頂山,找到鄉土人才高洋,讓他看村裏的變化,引導其把企業辦在家門口,最終高店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村辦企業,並與河南子金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優先為高店村提供就業崗位50名,預計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

為提高村莊人居環境,XXX帶領村“兩委”幹部,按照“統一規劃、適當改造、保留原貌、留住鄉愁”原則,全方位推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黨員幹部帶頭參與污水管網建設、遊園建設、坑塘和空閒宅基地改造等工作,目前,村內標準化衞生室、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圖書室、學生四點半課堂、養老中心、村史館等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對主街84處牆體進行拆除改造,拆除違章建築800平方米,主次幹道全部實現亮化、綠化;強弱電管網已鋪設,天然氣已入户,無公害廁所改造率達95%以上,整村環境衞生達到“一眼淨”標準。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高店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們的生活質量節節攀升,大家都説:“生活在高店,比在城市裏更幸福,大傢伙打心眼裏感謝我們的支部書記XXX”。

鄉村振興的事蹟12

馬鞍山“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共黨員。2007年和弟弟創辦了馬鞍山“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14年,小王加入黨組織;2016年公司成立黨支部,他擔任黨支部書記。

學無止境——在技術革新上不斷更新

創業中,小王堅信,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上下求索,激流勇進,要不斷創新、打造品牌,利用科技創新讓產品迸發出市場競爭力。2016年,公司成立了科學技術協會,同年和安徽省農產品加工協會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專家服務站。2020年10月,“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上下求索——在經營管理上不斷創新

創業十多年來,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在“食品安全”上求生存,在“品牌效益”上求發展,在“科技創新”上求突破,在“舌尖美味”上求聲譽。2020年6月,“十月豐”被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認定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回報社會——致力鄉村振興

作為企業支部書記,小王歷來對企業黨建工作尤其重視。要求全體黨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三會一課”,按時交納黨費,強調要求企業黨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平時,他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主動幫扶慰問貧困殘疾人士和關心困難職工生活。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他勇擔社會責任。帶動周邊農户致富,尤其幫助貧困殘疾人士脱貧,與善厚集社區9户困難户簽訂了扶貧協議,2018年每户當年分紅3080元。在“百企幫百村”活動中,資助皂角貧困村生產資料,積極參加“慈善一日捐”活動,疫情防控期間,慰問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抗洪搶險的時候,慰問在善厚鎮的人民子弟兵,資助困難優秀學子,為“和州紅”公益項目捐贈款項,慰問困難殘疾人士等,近年來共捐贈各類款項、贈送慰問品,達十萬餘元。

小王帶領公司在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投資6000萬元新建標準化廠房20000平米。今年將收購訂單辣椒400萬斤,帶動2000種植户,就業人員150人增收。

鄉村振興的事蹟13

XX,男,1971年10月出生,大專文化程度,20xx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xx年12月至今任百子庵村黨總支書記。百子庵村在他的帶領下多次受到市、鎮表彰,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市、鎮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

談到鄉村振興建設的翻天覆地變化,也許百子庵村的村民感受最深。怡雅新區造型別致的樓羣別墅、綠樹成蔭的鄉間道路、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的工業企業以及村民們一張張純樸、幸福的笑臉,無不向你盡情展示着鄉村振興建設的豐碩成果。這些成果,都是在該村黨員幹部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來的,XX就是這個團隊的領頭雁。

學用結合提升工作能力

XX自20xx年擔任總支書記以來,從各項活動方案的制定到每年黨費的收繳,他都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個細節的工作。為了能更好地勝任各項工作,他不斷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中他認真做筆記,撰寫心得體會,並努力將所學到的理念運用到具體的工作實際中。深入的學習,使他政治理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組織村黨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都能着眼大局,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增強了黨總支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他時時處處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無論開展什麼活動,他都能行在前,走在先,努力起到好的表率作用。他以村為家,為了百子庵村鄉村振興建設,為了改變百子庵村的村容村貌。他默默無聞地奉獻着,就在這些平凡的小事裏,他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工農並進拓寬致富之路

XX結合本村地勢高朗無遮蔽,湖泊眾多取水近的實際,花費了很大精力成功引進了武漢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水稻制種產業。面對羣眾半信半疑的態度,他多次找到黨員種田能手孫文霞和劉吉祥交談商討,由他們牽頭負責成立了霞鬆制種合作社,他動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和廣大村民積極加入合作社,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有253户村民入社,他還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排除各種阻力為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畝,合作社當年畝均收入達20xx多元,每畝增收1000多元。這在全村羣眾中“炸開了鍋”,先後又有15户農户加入到制種合作社。XX趁熱打鐵,深入羣眾家中幫農户算經濟賬、風險賬,以身邊的例子和切身感受動員羣眾調整產業結構,激發羣眾積極性、主動性。他又成功引進1家蝦稻連作合作社,流轉土地150畝,入户農户16户。他還組織村民代表和種田能手到外地參觀學習,引進了頗有前景的綠色水稻種植模式----鴨蛙稻再生水稻。他多次與市農業推廣中心專家聯繫,在市農業推廣中心專家的指導下,20xx年鴨蛙稻再生水稻種植首次嘗試,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專家、農户、消費者的認可。入社農户168户,基地面積1200畝,一季雙收可讓種植農户每畝比常規稻增收1200元。在鎮委鎮政府“工業興鎮”的總要求下,XX一次又一次北上南下進行招商引資,對外地客商宣傳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在他的努力下,終於先後引進了軒陽石材、萬富食品、興紅森化等6家企業。目前,這幾家企業經營狀況良好,20xx年完成工業營業額1億多元,實現利税600多萬元,且年年增長20%以。這些企業的入駐投產,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10多萬元。

殫精竭力建設美麗新村

XX抓住高基廟鎮建設中心村莊的大好機遇,積極盤活閒置的荒坡荒地,大魄力大手筆支持高基廟鎮怡雅新區項目工程建設。他白天跑發改局、國土局、規劃局、環保局、設計院等相關部門,忙着辦理一系列批覆手續和過程設計工作,晚上深入幾個拆遷農户,苦口婆心做工作,在他三番五次軟磨硬泡下,幾個拆遷户終於與村委簽訂了拆遷協議。在建設過程中,他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指導、監督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確保了質量達到優質標準。怡雅新區計劃投資1.6億元,規劃安置農户260户。怡雅新區的建設大大改變了村容村貌,還讓部分貧困户通過土地出讓實現搬遷扶貧,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而且還為村集體增收60餘萬元,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近年來,為了有效改變村基礎設施陳舊老化、村民出行艱難、羣眾幸福指數偏低的現狀,XX積極向上爭取鄉村振興、便民服務中心、黨員羣眾活動陣地建設等專項資金500多萬元,投資260萬元改擴建通組公路1.6公里、新修建通組公路4.6公里, 投資100多萬元實施了“村莊綠化、道路亮化、院落美化”三化工程,投資20萬元整修了4座泵站,投資50萬元高規格建起了農家書屋和文化娛樂休閒廣場。這些工程的實施並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村基礎設施,通組公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羣眾幸福指數大幅提高。正是在XX的帶動下,百子庵村鄉村振興建設才如此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

鄉村振興的事蹟14

走進寧谷鎮林哨村,一問起小起,大人小孩都知曉,大家都會説,“她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村幹部”,小孩會説,“她是一個善良的好阿姨。”

小起,彝族,本是四川甘孜州人的她,20xx年從老家四川甘孜到成都電子廠打工,20xx年與同廠的貴州小夥牟安林相識相愛,20xx年跟隨男友回到西秀區林哨村。小起的家鄉四川甘孜屬於貧困落後地區,來到林哨村後,小起意識到林哨村的經濟條件也不太好。面對現實,小起便和丈夫商量,如今國家惠農政策力度越來越大,結合林哨村實際,夫婦二人決定發展種植業。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後,小起和丈夫與村裏簽訂了210畝的荒山承包協議,種了10畝桃子,200畝茶葉。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桃園和茶園如今已進入盛產高產期,10畝桃園年產值60000元,200畝茶園年產值40萬元,每年可為村民提供務工收入高達20萬元。幾年累計下來,小起和丈夫的果園和茶場已為村民增加務工收入一百萬餘元,自已的生活也已從剛來的迷茫艱難走向希望。

20xx年3月,寧谷鎮林哨村“兩委”看到小起的勤勞,看到小起和丈夫種植場對貧困户所作的貢獻,對小起的能力給予了極大的肯定,便動員小起擔任村計生員,得到領導的認可後,小起便和村支兩委一起工作,分擔子,帶領村民脱貧致富。

20xx年寧谷鎮林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小起把實踐站的工作扛在肩上,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在林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起了五支志願服務快樂小分隊:愛心媽媽快樂小分隊,文化文藝快樂小分隊、法律保障服務快樂小分隊、農技知識宣傳培訓快樂小分隊、黨員志願服務快樂小分隊。小起積極籌劃小分隊活動,把志願服務活動和村“兩委”工作結合起來,五支志願服務工作小分隊的工作在小起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得有聲有色。

今天,走進林哨村委,一塊“文明超市”的牌子赫然在目,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登記在冊志願者有50餘人,每週的“靚麗星期五”活動開展成了常態。走進林哨村,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讚歎於它的美麗、乾淨、整潔。但這一切美麗、文明的後面,都離不開我們的“美麗使者”——小起。

鄉村振興的事蹟15

小珍在20xx年從工作崗位退休後,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紮根基層,投身農業,創辦珍果園家庭農場,發展葡萄特色產業,農場種植規模達200畝,她以居家婦女為主體,以農場為載體,採取“基地培訓、合作互利”的方式組建了居家靈活就業基地,帶動周邊鄉村200餘名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在農場經營過程中,她始終把創新作為農場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和外出學習考察,積極探索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和營銷模式,在葡萄成熟時,客商聞名而來,農場優質葡萄不僅暢銷國內大中城市,還出口東南亞及非洲肯尼亞,產品得到市場高度認可。

小珍在東位村支村兩委的引領下,堅持“走在鄉村振興最前列”,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採用“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户”的模式實施產業化發展,積極發揮產業試點平台作用,通過特色產業導入拉動鄉村經濟升級轉型,帶動周邊葡萄種植面積新增260餘畝,使當地老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為當地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了卓越力量。

標籤:事蹟 鄉村 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