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高覺新人物形象分析

長篇小説《家》,是文學大師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長篇鉅製。在小説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手段,塑造了眾多的富有典型意義的文學形象。書中人物不下七十餘個,我今天來説説其中的高覺新。

高覺新人物形象分析

《家》中的高覺新,是一個新舊摻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但也對封建家庭的腐-敗感到不滿。他的性格上具有較突出的兩重性。

高覺新具有美好的素質,才資優異,聰明好學,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覺新自小就是個聽話、孝順的好孩子,這是一種合於傳統禮教的孝子賢孫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寧馨兒“,卻也是導致他悲劇命運的致命弱點。他是成績名列全校第一的優秀生,也曾經有過夢想,想做化學家,曾想畢業後繼續上大學,甚至去德國留學深造。但作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業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統觀念,奉為行動的準則。雖然五四運動的新思潮對他有所觸動,但他難以擺拖封建思想的束縛。覺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觀念和封建禮教嚴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們的鬥爭,但長房長孫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養又使他逆來順受。覺新的青春朝氣和青年的夢想在沉悶的實際生活中漸漸消失,生活磨鈍了他的感覺,但自身又無力擺脱困境,經常陷於極度的痛苦之中。

高覺新自幼生活在一個封建大家庭,受到過充分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識在他的思想意識中是非常深刻的。“孝道”要求子女無條件地順從父母的意願,為了實現父母的意願,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當然的。在祖父與父母面前,他必須要“孝”,父母死後,他必須承擔起“長兄如父”的責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劇。高覺新的父母早亡,繼母周氏軟弱無能,又不是高覺新父親的原配夫人,而覺民、覺慧與淑華年齡還小,在整個高家都沒有充分的發言權。這樣身為“長子”的高覺新就不得不自覺地承擔起“長兄如父”的重擔。由於頑固的封建勢力和社會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覺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與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協與懦弱。他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五四時期家庭倫理關係的變化和處於新舊思想交替時期人們的精神特徵。

覺新悲劇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為悲劇的社會歷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為害人害己,卻不敢也不想改變這灰色的命運。同時,無奈中製造他人的悲劇,所以也就覺得特別可悲、可歎、可憐、可恨,使讀者於強烈的震撼之後開始反省。高覺新做奴隸而不得的性格悲劇,則深刻地展現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歷史痕跡,同樣警示人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中,進行更高的要求,文學形象是作家對生活的真實的描寫和對生活評價的深刻性的統一。高覺新形象的價值是他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揭露和攻擊。

高覺新這個文學形象在巴金先生有潛在的創作動因, 他代表着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特徵。即使對當代人, 這些精神特徵也沒有變得陌生,因為它的歷史根據依然存在。

高覺新人物形象分析 [篇2]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其中高覺新是一個貫穿始終的關鍵性人物,高家這個封建大家庭及其親戚家的悲歡離合大事小事,都無一不與他發生關係。而他的性格也如高家這個複雜混亂的大家庭一樣,是與非、真與偽、善與惡、喜與悲、追求與失望、屈辱與痛苦……纏繞、糾葛在一起,體現出矛盾面和複雜性。

1、高覺新性格的二面性

1.1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殉道者

高覺新始終奉行作揖主義,為此首先他不得不捨棄了自己的夢想和前途。“在中學裏他是一個成績優良的學生,四年課程修滿畢業的時候又名列第一。他對於化學很感到興趣,打算畢業以後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學裏去繼續研究,他還想到德國去留學。他的腦子裏充滿了美麗的幻想。在那個時期中他是一般同學所最羨慕的人。”作為一個年青人,覺新也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是中學畢業以後,家裏開

始給他定親,祖父和父親都想要他早日娶妻生子,這自然是與他想要升學的夢想相違背的,但是他沒有反抗也不敢向父親説出自己的想法。就這樣他接受了家裏“抓鬮”給他定下的親事,成親之後又在父親的安排之下進公司工作。對於父親的安排,不管是婚事還是工作,他都不能有絲毫的異議。“他聽着,他應着。他並不説他願意或是不願意。一個念頭在他的腦子裏打轉:“一切都完了。”他的心裏藏着不少的話,可是他一句話也不説。”

作揖主義讓他失去的不僅是他的前途和夢想,還有他的愛情。錢梅芬是在他的不抵抗主義之下他失去的第一個愛人,本來覺新與梅是青梅竹馬,覺新滿心以為自己一定可以與梅結合的,但是由於雙方母親在牌桌上的不愉快,居然拿兩人的婚姻作為報復,因此,兩個彼此相愛的人被殘忍的分開了。梅遠嫁,覺新也在家裏的安排下,與“抓鬮”決定的妻子李瑞珏結婚了。好在瑞珏是一個善解人意又心地善良的女人,所以覺新很快就滿足了,每天在房間裏陪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但是他的悲劇並沒有停止,在老太爺死後,陳姨太等人以“血光之災”的説法逼得覺新把即將臨盆的妻子瑞珏送到荒涼,衞生條件極差的城郊,並且不允許覺新與她相見,就這樣,深愛的妻子被-逼死,留下覺新與孩子孤寂的生活,但是就是這樣的苦難和辛酸,覺新也只是默默的忍受,並沒有一絲的反抗。連覺民和琴等人都不能理解覺新只是不説,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但是就是這樣的“不説”,覺新只能把一切的苦水往心裏吞,獨自一人承受不能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高覺新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標籤:高覺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