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十四年抗戰意義不凡

近日,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國小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1月10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瞭解到,這封函確由該司所發,文件中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實。(新京報1月10日)

十四年抗戰意義不凡

對於國家把“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就像有輿論反映來看,絕大部分人是持肯定態度的,但也有個別人認為這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何必在此花閒力氣。筆者以為,其實不然,有關人等是這沒有看到這一改變背後的重大意義。

首先,“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還原了基本的歷史事實。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我國已進入了抗日戰爭時期,只不過與1937“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相比,從1931年到1937年這六年的抗戰,只是局部的、包括共產黨在內的部分力量的抗日。應該説,對80、70以前的人而言,對這些歷史事實基本都是比較清楚地,但對90後等,由於時間的推移、人事的新陳代謝等,如果僅提“八年抗戰”或教育,説起“八年抗戰”,可能知道的`也僅是1937“七七事變”到1945年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日戰爭這一時期,並不能在這些人面前有效還原我國當年抗日戰爭的全部面貌。而確立“十四年抗戰”,無疑有利於在年青一代及後代中全面還原我國當年抗日戰爭的基本歷史事實。

其次,“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尊重了所有為抗日犧牲的仁人志士。雖然説“八年抗戰”與“十四年抗戰年”,並不存在本質矛盾,但也無法否認的是,“八年抗戰”的提法,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客觀上都在人們尤其是年輕及後代心目中,都讓在從1931年到1937年這六年的抗戰歷史,在心目中有些淡忘或不足夠重視,尤其是在這期間為抗日犧牲的仁人志士,有些不夠同等記憶和緬懷的味道。“十四年抗戰”的提法,在還原歷史、更有利教育後人全面記憶抗戰歷史的同時,也讓人一視同仁看待為抗戰做貢獻乃至犧牲的人和事,是對所有為抗日犧牲仁人志士的尊重。

再次,“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具有重大的現實和後續教育警示意義。“八年抗戰”的付出與犧牲,已然讓國人知道當年日寇侵略的野蠻、血腥、殘暴、狼子野心等;抗戰勝利的來之不易;以及中國共產黨等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和關鍵作用等。而“十四年抗戰年”的提法,無疑更加的讓人對這些有更進一步的體認和感受。

再結合近些年一些國家極力美化侵華歷史、否認侵略、否認歷史、割裂和斷章取義歷史等,“十四年抗戰”無疑是以更長的時間、更全面的歷史圖景和事實等,對這些沒有起碼正確歷史觀的人和事的無聲有力反擊,讓國人等更清楚的認識到和看清楚一些反華勢力的醜惡嘴臉。

銘記歷史才能不忘過去,勿忘國恥才能正視未來。還原事實,還原歷史,確保正義公正和客觀真實,我們可做的事有很多,而確立“十四年抗戰”觀無疑是很重要的一件。歷史觀、社會觀、人文觀、價值觀、世界觀、政治觀、信仰觀,無不關乎認知觀。有對比和有比較才能產生正確的認知認識,“十四年抗戰”讓客觀事實説話,讓歷史事實説話,他讓人記住的不單是歷史,以及為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及人民大眾利益而出力流血獻身的所有人,更是讓我們所有人在此基礎上有理性的選擇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