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精華】水利類實習報告3篇

實習2.43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利類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水利類實習報告3篇

水利類實習報告 篇1

XX年年7月至9月,我有幸在湖南省漣源市水利局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實習。由於只是一個實習生,所能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不是很多,所以我只能根據我實習的見聞及三防辦裏的工作組織概述起來,研究一下三防辦行政管理上的狀況。

以下是三防辦工作組織的一些簡單章程的介紹,三防辦在國家行政機構中並非三防,而是兩防,防旱防澇,防風是沿海地區特有的工作項目,防風即防颱風。一般三防辦的基本的職責範圍是:各級三防辦是當地政府的三防指揮機構的常設辦事機構。《防洪法》規定,該機構掛靠在當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漣源市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就是掛靠在漣源市水利局這一水行政主管部門上。

三防辦公室具體負責貫徹執行上級三防部門和政府有關防汛防風防旱的法律,法規,政策,決定,貫徹執行指揮部的命令,指示,計劃措施等,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水,旱,風方面的防災,抗災和減災工作。這樣的政策規定表明,三防辦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它也像遍佈大地的水脈經絡一樣是網狀機構,有上行下行機構,也需要縱向橫向溝通,這樣的行政機構中流通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漣源市三防辦屬於基層三防辦機構的一個環節,基層三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有劃分的。省以上的三防辦(我國絕大部分省叫防汛抗災辦)內設分工較細。省三防辦設有綜合科,工程科,通訊科。漣源市三防辦目前未做內設科室劃分,但工作內容是清楚明確的工作分工仍是有的,主要工作有八個方面。(一)綜合工作,綜合工作包括編制三防工作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擬製工作簡報,綜合彙報,階段性工作總結;三防報表統計;來往文書收發,傳閲,保存,歸檔,會議籌辦,值班安排和日常維護等,而另有一人專職編制工作規劃等一類文書。

(三)三防情報各工作。三防情報工作主要指與三防工作相關的雨情,水情,風情,災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漣源市三防辦的情報工作方式有:與情報來源單位建立最初的溝通渠道;動態收集雨情,水情,風情;情況異常時,組織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員分析,結論報指揮部或上級三防部門;情報資料整編,彙總,積累歷史資料。以上工作是所有漣源市三防辦工作人員都在做的工作,相當於每日必做的作業。為了更有效更科學地做好情報工作,三防辦建立了現代化的通訊網絡,運用高科技手段,引進電腦模擬分析系統,架建了自己的工作網頁,並且將建立一個網絡操作平台以更迅速全面掌握三防情報信息。

(四)通信和計算機系統工作。漣源市三防辦日常各種都離不開通信與計算機系統的運用,這方面工作包括:保障三防無線專網和計算機網的正常運行;維護三防無線通訊設備和計算機設備;協調有關部門,保障公網通訊正常;規劃、實施三防指揮決策系統的建設。這方面工作由專業人員負責,漣源市三防辦配備了一位計算機專業人員,並且有一位負責工程工作的副主任兼管通信設備。日常通信與電腦技術方面的'問題就由他們兩位負責維護。

(五)防汛物資和專項資金管理,這方面工作由於接觸最少,只知道由一位副主任管理,具體事務不能深入瞭解。管理財務的工作內容及要求有:建立直接管理或委託管理的物資帳目,物資進出倉庫記錄清楚,手續齊全,帳物相符;定期檢查物質狀態,作好安全管理,注意防火、防爆、防盜;擬定物資更新、存儲計劃,防汛類物資在汛期要作好調撥準備;指導、檢查督促工程防汛物料儲備;作好防汛抗旱專項資金的下達和監督管理。

(六)部門協調工作,這是漣源市三防辦比較重要的工作,工作內容有:提出三防指揮機構的組成建議;擬定各部門的分工與職責建議;協調有關部門通報有關部門三防工作情況;必要時抽調有關部門人員參與三防值班。這是全體三防辦工作人員都要參與的工作,對平日以及出現緊急情況時的部門和人員的協調指導工作是三防協調工作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八)管理社會有關三防的事務,如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審批有關牽涉防洪規劃、防洪工程建築物、構建物;河道行洪障礙物的檢查、處理和強制清除。

水利類實習報告 篇2

學校:寧夏大學

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專業

專業:XX級水利水電班

姓名:XX

學號:12009243217

  農田水利學實習

  一、實習方式:

1、青銅峽水庫實地參觀實習,寧東基地淨水系統的參觀學習,青銅峽農田水利灌溉的實地參觀實習

2、觀看相關錄像資料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講解

  二、實習目的

通過對水庫和灌區等農田水利樞紐工程的實地參觀和現場報告,加深學生對水庫以及灌溉系統的感性認識;通過觀看錄像資料和工作人員的現場講解,進一步認識和掌握灌水方法和節水灌溉技術以及淨水的過程。通過實習有利於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進行結合,豐富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後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三、實習任務

通過實習,對農田灌溉排水工程以及淨水系統有一個比較系統的瞭解和認識。

1、瞭解青銅峽水庫的概況和寧東基地的淨水系統;

2、初步瞭解水庫和大壩的基本構成;

3、對灌溉系統有一個初步的整體的認識,包括水源工程、輸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間工程等;

4、瞭解認識節水灌溉技術體系;

5、瞭解各種灌水技術;

6、瞭解寧東基地

  四、實習成果

  1、青銅峽水庫概況

一期工程從1958年8月——1960年2月河牀截流止,建成了河東河西圍堰在河西(左岸)基坑內澆注河西重力壩、河西渠首電站(1號機)和上下游導牆;在河東(右岸)基坑內澆注河東渠首電站(8號機)及河東重力壩、下游導牆,河水由東西兩圍堰間通過,過水河面寬約105米。二期工程從1960年2月——1966年10月,堆築河牀上下游圍堰,與第一期工程修築的混凝土導牆相接。河水由河東重力壩預留梳齒和水渠下泄,基坑內開挖、澆注河牀機組和溢流壩及護坦。

三期工程從1966年10月封堵河東梳齒,到1967年7月止。修建河東導流明渠下游圍堰,河水通過二期修建的7個溢流壩和6個電站泄水管下泄,基坑內澆注河東泄洪閘及下游護坦、護岸,灌溉底孔,河東8號機尾水渠及澆注梳齒中混凝土。1967年4月,水庫開始蓄水,1967年12月26日,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1978年,8台機組全部安裝完畢,全樞紐有98個閘孔、89個閘門,壩長666、75米,高42、7米,水庫面積113平方公里;電站裝機總容量27、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3、55億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閘墩式水電站之一。

  2、水庫和大壩的基本構成

1)水庫的基本構成:

攔河大壩:主壩、副壩、防滲結構、防洪堤、衝沙閘、攔水閘;

泄洪系統:泄洪閘、泄洪洞、水情監控室;

灌溉系統:放水洞、乾渠、支渠、斗渠、排水乾溝、排水支溝;

管道系統:輸水閘、輸水管道、水利監測系統;

2)大壩的基本構成:主壩、副壩、流水通道;

  3、灌溉系統:

包括水源工程、輸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間工程等

1)水源工程:包括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的供水基礎設施工程;

2)輸配水工程: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築物,其任務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輸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區的各個部分;

3)排水工程:通過修建排水系統將田間多餘的水分排入容泄區,使田間處於適宜的水分狀況的工程。一般包括排水區內的排水溝系和蓄水設施,排水區外的容泄區和排水樞紐;

4)田間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級固定渠道和固定溝道之間條田範圍內的臨時渠道、排水小溝、田間道路、稻田的規格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溝、小型建築物以及土地平整等農田建設工程。

  4、節水灌溉技術體系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獲得最大的產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灌溉水量的農作物產量和產值的灌溉措施。

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滲、低壓管灌、噴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

1)渠道防滲:為防止或減少渠道水量滲漏損失的工程措施。渠道防滲不僅能節約灌溉用水,而且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鹽鹼化;防止渠道的衝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輸水能力,減小渠道斷面和建築物尺寸;;節省佔地,減少工程費用和維修管理費用等;

2)噴灌:利用管道將有壓水送到灌溉地段,並通過噴頭分散成細小水滴,均勻地噴灑到田間,對作物進行灌溉,是一種先進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灌水方式。

3)控制灌溉

4)平整土地,改造溝渠

5)作物灌溉制度:指農作物播種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內的灌水次數,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額以及灌溉定額。灌水定額是指一次灌水單位灌溉面積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額之和,稱為灌溉定額。

6)科學灌溉,節水管理:節水灌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採取措施減少灌溉渠系的水量損失,即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係數,按照作物灌溉制度適時適量把水送入農田;二是改進灌溉制度,調整作物佈局,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進行補充性灌溉,使一定的灌溉水源灌溉更多的農田。

7)農業節水措施

  5、灌水技術

所謂灌水方法是指灌溉水進入田間並濕潤根區土壤內轉化為土壤水分要素的方式與方法。

1)畦灌:用土埂將耕地分隔成長條形的畦田,水流在畦田上形成薄水層,借重力作用沿畦長方向流動並浸潤土壤的灌溉方法。

2)溝灌:在作物行間開挖灌水溝,水在溝中流動,借毛細管作用浸潤溝兩側土壤的灌溉方法。

3)噴灌:利用管道將有壓水送到灌溉地段,並通過噴頭分散成細小水滴,均勻地噴灑到田間,對作物進行灌溉,是一種先進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灌水方式。

4)滴灌: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乾旱缺水地區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增產效果,同時可以結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適用於果樹、蔬菜、經濟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乾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於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處是滴頭易結垢和堵塞,因此應對水源進行嚴格的過濾處理。

按管道的固定程度,滴灌可分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動式三種類型。

主要灌水質量指標有:噴灌強度、噴灌均勻度和水滴直徑。

  五、寧東基地的淨水系統

在距離銀川不遠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黃河水經由兩級泵2公里隧洞和一座調蓄水庫,實現了由農業用水到工業用水的轉換,為基地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寧夏依託該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建設煤炭重化工基地為核心的產業帶的重大工程。基地建設用水量大,不能由銀川市政供水系統直接供水,新建供水工程成為首要任務。

寧東基地供水工包括水源工程和淨配水工程兩部分。水源工程已完工,水庫蓄水1500餘萬立方米;淨配水工程10萬噸原水直供項目,也於20xx年10月正式供水,累計供水已達200餘萬立方米;淨配水工程30萬噸淨水項目20xx年8月建成投運。寧東基地各用水户要申請用水指標,並簽訂水權轉讓協議,從國家分配給寧夏的黃河總用水量指標中,有償獲得工業用水,轉讓費再用於農業節水。

20xx年底成立的寧夏寧東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供排水及污水處理等工程的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建管合一”的模式打破了過去傳統農業水利工程完全由政府投資建設的方式,減輕了自治區財政負擔,也為工程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用水,主要依賴國家分配的年40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人均、畝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全國平均值的1/3和1/8。用水結構也很不均衡,農業用水佔全區總用水量的95%以上。

寧東供水工程實施模式引發了寧夏的“節水革命”。在該工程成功實踐的基礎上,寧夏提出走科學發展之路,進行水權轉換,即農業節水支持工業和城市發展,工業發展反哺農業。由擬用黃河水的建設項目業主單位投資,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節水改造工程,將從農業“摳”出來的水有償轉換給工業,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

寧夏推行灌區節水,向95%的農業用水要效益,向“大水漫灌”式的灌區農業要節水,在確保生活用水、糧食安全和基本生態用水的同時,引導水資源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轉移。寧夏對灌區干支渠進行防滲砌護及節水改造,改進地面灌溉技術,井渠結合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調整農業結構,引導農民發展節水特色農業。

  六、實習小結

通過這次青銅峽水庫和寧東基地的實習,我對水庫以及灌溉系統有了較感性的認識;通過觀看錄像資料和博物館參觀,我進一步認識和掌握了灌水方法和節水灌溉技術。通過實習,我們可以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的進行結合,綜合運用,豐富了我們的生產實踐能力,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後的專業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次實習中,我收穫諸多,既進一步鞏固了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又通過實地瞭解,增強了實踐能力。

水利類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的目的:

1. 瞭解在新形式下的我國水利水電工程以及水利資源綜合利用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趨勢;

2. 熟悉水利樞紐的組成與總體佈置,各種水工建築物的作用,水電站的典型佈置方式,組成建築物及運行管理;

3.認識到本專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典型工程的作用與社會經濟效益等,激發學習熱情,指明努力方向。

4. 瞭解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步驟,加深對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知識的理解,為畢業設計做好準備。

  二、實習要求:

1. 通過現場參觀、報告和講解,交接各種水利工程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工程,並結合學知識其設計特點、形式及佈置合理性進行分析;

2. 瞭解和掌握水庫各部分的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築物的形式選擇和特點;

3. 瞭解水泵、電機等動力設備和電氣及自動化設備,站房結構與佈置,典型水利樞紐的功能及各項水利工程的作用;

4. 讀圖:有關實習單位的水泵、電機總裝圖,水利工程樞紐總體與佈置圖、泵站片面圖、站身剖面圖;

5. 瞭解水利工程建設的一般過程和工程設計報告編寫的主要過程。

 三、實習計劃:

1. 日程安排:4月14日動員及準備,4月19日起程,4月21日返校。

2. 進行方式:聽專題報告、現場參觀講授、現場閲讀資料、工地實習、討論及考查、編寫實習報告等。

3. 實習地點:江蘇省江都水利樞紐、江蘇省蘇北灌溉總渠水利樞紐、邗江瓜洲水利樞紐、鎮江諫壁泵站等大中型泵站。

4. 實習內容:水工建築物、水利工地施工、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水源工程、節水灌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