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解剖學實習報告

實習1.17W

一、概述

解剖學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家畜解剖學是畜牧獸醫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實踐性很強。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通過親自實地解剖小牛,加深對畜體結構的認識,提高臨牀動手能力,特開設解剖教學實習。

(二) 實習內容

按部位解剖觀察小牛的肌肉、內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器官)、心血管、淋巴結、神經系統、內分泌腺等器官的位置、結構和毗鄰關係。

(三) 實習分組

每班分為3組,每組10人,按學號劃分。

(四) 實習器械

每組一套器械,主要包括:手術盒(1個)、手術刀(6把)、手術刀片(2包,每包10片)、鑷子(4把)、止血鉗(3把)、手套(2包)、鋸子、線繩等。

二、 體表及頭頸部解剖

(一) 體表結構和標誌的觀察

1.觀察皮膚及其衍生物

2.觀察觸摸下述結構或突起、凹陷

(1) 頭面部:角間隆凸、顳線、顴弓、面嵴、面結節、面血管切跡、眶下孔、頦孔。

(2) 頸部:寰椎翼、頸淺淋巴結、頸靜脈溝。

(3) 前肢:肩胛岡、肱骨大結節、鷹嘴、副腕骨、肌溝。

(4) 薦臀部和後肢:薦正中嵴、薦結節、髖結節、坐骨結節、大轉子、膝蓋骨、膝韌帶、跟總腱、跟結節、髂下淋巴結、肌溝。

(二) 軀幹及四肢帶解剖

1.沿下列線切開皮膚

(1) 沿背正中線從頭至尾水平線處,沿腹正中線切開。

(2) 沿第1切線的前端沿耳後切至腹正中線。

(3) 從腹腔末端沿腹正中線切開至背正中線。從背正中線向腹正中線仔細剝離皮膚,注意分離、保留肩臂皮肌和軀幹皮肌、清理肌肉表面的筋膜。

2.觀察體表的皮神經和淋巴結

(1) 頸部:頸神經背側皮支在背正中線兩側自斜方肌上部走出,在鎖枕肌和鎖乳突肌之間自前向後可見耳大神經、頸橫神經等、鎖骨上神經在肩關節前方從臂頭肌和肩胛橫突肌之間及臂頭肌穿出。耳大神經沿寰椎翼外側緣前行至耳的凸面和腮腺區。頸橫神經分支越過頸外靜脈的深面和淺面,支配腮腺區、喉區、下頜腹側區和頸腹側區前部的皮膚。

(2)肩臂部:在斜方肌上部表面可見胸神經背側皮支,在三角肌與臂三頭肌外側頭之間可見(腋神經)前臂前皮神經,在臂三頭肌外側頭與腕橈側伸肌之間可見橈神經淺支。

(3) 胸、腹部:在斜方肌、背闊肌和背側鋸肌等上部表面可見胸神經和腰神經的背側支,其中在髖結節前上方走出的幾支為臀前皮神經。從軀幹皮肌表面走出的是肋間神經的外側皮支,沿髖結節下方至最後肋骨下端連線走出的是髂腹股溝神經、髂腹下神經和肋腹神經的外側皮支。在闊筋膜張肌前緣的淋巴結為髂下淋巴結,神經為股外側皮神經。從胸伸肌和軀幹皮肌下部表面走出的是胸神經和腰神經的腹側皮支。

(4) 薦臀部和股部:在胸腰最長肌後部、臀中肌和臀股二頭肌上部之間及前部穿出的是坐骨砷經股後皮支。

3.觀察肩帶肌

除去肩臂皮肌和軀幹皮肌。肩帶肌包括斜方肌、肩胛橫突肌、臂頭肌、背闊肌。自肩胛岡分離斜方肌,並向背側翻開,其上部深面為菱形肌,支配斜方肌的神經是副神經背側支。

在鎖鍵劃附近切斷臂頭肌,分離臂頭肌(鎖乳頭肌和鎖枕肌)和肩胛橫突肌,然後將臂頭肌向頭部翻開,靠近止點將其切斷。副神經的背側支在肩胛橫突肌和鎖枕肌之間向後延伸至斜方肌。從肩胛岡和肩臂筋膜上分離肩胛橫突肌,並將其向前翻開,靠近止點將其切斷。此時暴露出位於臂頭肌和肩胛橫突肌深面的夾肌和頸腹側鋸肌。副神經在第2頸神經腹側支前方分為背側支和腹側支。腹側支伸向腹側支配鎖乳突肌、胸乳突肌和胸下頜肌。背側支沿頸腹側鋸肌表面後行支配斜方肌。頸淺淋巴結位於肩關節前方、肩胛橫突肌深面。在此淋巴結深面的動脈為頸淺動脈。

4.觀察頭頸部

在耳根處、眼周圍一釐米環切,從背正中切開頭部皮膚,並向腹側翻開,可以看見面部皮肌,繼續撥開皮肌,下面是咬肌。在頸部頸靜脈溝中走的是頸靜脈,向腹側是臂頭肌,在下是胸骨甲狀舌骨肌。肌肉的深層是氣管,與食管,同時與頸淺動脈伴行的是迷走神經。清理喉部肌肉,暴露喉,觀察C刑軟骨。

5.取下前肢 為了卸下前肢,將前肢遠端向中線推,自肩胛軟骨內側面分離菱形肌,在臂三頭肌長頭後方切斷背闊肌,自肩胛骨內側的鋸肌面上分離腹側鋸肌,在肩胛骨和胸部之間作鈍性分離,確認臂神經叢主幹和腋動脈、靜脈,靠近胸部,並儘量的向外拉臂神經叢,切斷這些神經和血管,切斷胸降肌、胸橫肌和胸升肌,取下前肢。將前肢打上記號,放入屍體池中,留待以後解剖。

6.觀察頸腹側部的結構 清理腋動脈、靜脈的斷端。在胸腔入口處及其附近的淋巴結為頸深後淋巴結。觀察斜角肌。臂神經叢主幹從斜角肌中穿出。 膈神經由C6~7的分支組成。由C6~7形成的神經索在中斜角肌表面向下向後伸至其腹側緣,在第1肋內側與來自C5的分支聯合。膈神經在前腔靜脈和鎖骨下動脈之間進入胸腔。

頸靜脈溝位於臂頭肌和胸頭肌之間。清理頸外靜脈。頸外靜脈在頸前部由上頜靜脈和舌面靜脈匯合而成,在胸腔入口處與頸內靜脈和腋靜脈匯合成前腔靜脈。在頸前部切斷頸外靜脈,分別向前、後翻開。

清理胸頭肌。胸頭肌分淺、深兩部,淺部稱胸下頜肌,深部稱胸乳突肌。胸乳突肌在頸前部構成頸靜脈溝的底部或深壁,將頸外靜脈和經總動脈鞘隔開。

清理胸骨甲狀舌骨肌。觀察胸腺。在犢牛,胸腺呈分葉狀,頸部胸腺分左、右兩葉,在頸前部位於氣管外側面,在胸腔入口處位於氣管腹側。胸部胸腺位於心前縱膈內。

切開頸總動脈鞘,右側的位於頸長肌和氣管之間的溝中,左側的位於頸長肌和食管之間。鞘內最淺層的結構是頸內靜脈,在胸腔入口處與頸外靜脈相連,在前方消失於肩胛舌骨肌下方。暴露頸總動脈,頸總動脈在後方連接雙頸動脈幹,在前方分為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成年牛退化)。迷走交感幹位於頸總動脈背內側,在頸後部迷走神經與交感幹分開。喉返神經位於位於頸總動脈腹側面,在動脈與與氣管間。在左側,食管插於頸總動脈和反神經間。在食管與咽連接處,反神經消失於環嚥肌的深面,分佈於喉肌。

清除胸頭肌和胸骨甲狀舌骨肌,觀察甲狀腺。甲狀腺腺葉呈三角形,位於氣管和環狀軟骨外側面,腺峽伸過第1或第2氣管環腹側和胸骨甲狀肌深面,連接左右兩腺葉。外甲狀旁腺為灰或紅褐色,位於甲狀腺前方,沿頸總動脈分佈,亦可能位於下頜腺的後緣。內甲狀旁腺位於甲狀腺背側緣附近的氣管面。

下頜腺位於頸總動脈外側,色淺,分葉狀。

頸深前淋巴結位於頸總動脈外側、甲狀腺的前背側。

觀察食管:在食管外側壁上作一切口,注意觀察食管寬大的管腔和黏膜縱褶,從縱褶可使食管大幅度擴張。

觀察氣管:切斷氣管,觀察氣管軟骨。

7.觀察脊柱背側肌 在除去腹側鋸肌之前,觀察胸背側神經和胸長神經。除去腹側鋸肌。除去胸側壁上部的前背側鋸肌和後背側鋸肌。

觀察夾肌。除去夾肌。清理、觀察胸腰最長肌和背髂肋肌表面的背腰筋膜。然後除去背腰筋膜,暴露、觀察胸腰最長肌、背髂肋肌、胸頸棘肌半棘肌、髂肋肌溝、頸最長肌、頭寰最長肌和頭半棘肌。分離頭半棘肌與項韌帶,觀察項韌帶,可見其分為索狀部和板狀部,索狀部向後延續為棘上韌帶。

三.胸部解剖

(一)觀察胸壁肌

清理與胸部相連的胸肌斷端,觀察胸降肌`胸橫肌 鎖骨下肌和胸升肌.胸降肌與臂頭肌之間形成胸外側溝,內有頭靜脈通過.

觀察分佈於胸肌和軀幹皮肌的血管(胸廓外動脈`靜脈)和神經(胸前神經`胸後神經和胸外側神經)胸廓外動脈`靜脈經胸外側溝走行,並有神經相伴.除去胸肌.

觀察肋間肌.肋間外肌位於肋間隙淺層,但不伸達肋軟骨間隙.除任一肋間隙的肋間外肌,觀察肋間內肌.肋間內肌位於肋間外肌的深面,向下伸入肋軟骨間隙.除去背髂肋肌和胸腰最長肌.

(二)胸腔內臟解剖

1.觀察胸膜折轉線和肺底緣 胸膜折轉線是肋胸膜移行為隔胸膜處.在第11肋間隙的背側端除去肋間肌`胸內筋膜和肋胸膜.用手指在胸膜腔內探索肋膈隱窩的後果.在肋的外側面表明胸膜折轉線,向下除去剩餘的肋間組織至此折轉線.按上法清理第5-10肋間隙,但不要將隔切開.颳去肋骨上一小區域的骨外膜,表明每一肋的序數.胸膜折轉線略呈弧線,從第7或第8肋骨肋軟骨接合處,經過第11肋中點稍往下,在背最長肌的外側緣至最後肋.因為胸膜折轉線是胸膜腔的界線,觀察肺底緣,不要喝胸膜折轉線混淆.肺底緣從第6肋骨肋軟骨結合伸至第7肋間隙與過肩關節水平線的交叉點,而後向上至第11肋間隙`背最長肌的外側緣.注意臂三頭肌後部的肺區較小.在第8和第11肋上標出肺的底緣,在肋上標出臂三頭肌的後緣.鷹嘴在正常站立時,常與第5肋的肋間肋軟骨的結合部相對。

2.觀察肺的心切跡 按上述方法打開第1-4肋間隙.在肺的心切跡處心包胸膜與肋胸膜接觸.左側的`心切跡在第3肋間隙下1/3和第4肋間隙下端一小區域內可看到.在第一和第二肋間隙,縱隔胸膜因受右肺尖葉壓迫而與左側的肋胸膜相貼,右肺尖葉位於心前間隙內.在幼齡動物,胸前縱隔的大部分被胸腺佔據,它也推壓縱隔胸膜貼近左側肋胸膜.右側的心切跡較小,與第4肋下端與相鄰的肋間隙相對.

心位於胸腔腹側半,第2-5肋間隙之間.心大部分位於正中平面的左側

(4/7-5/7).提起肺的腹側緣,經肋間隙觸摸證實心的位置.學習者應能夠在活牛體或骨骼標本上畫出胸膜折轉線`肺底緣和心的位置.仔細觀察心與肋表面標出的臂三頭肌後緣的關係.

除的第1`8`11`13肋外,除去其餘各肋,分別在胸最長肌外緣和肋骨肋軟骨結合處將肋切斷.在胸膜折轉線切斷第9`第10和第12肋.

3.觀察肺 觀察肺的位置形態.肺具有三個面(肋面`內側面和底面)和三個緣(背側緣`腹側緣和底緣).左肺分前葉和後葉兩葉.前葉又被心切跡分為前後兩部分.右肺分前中後和副葉四葉.右肺前葉也被心切跡分為前後兩部分.肺的分葉系統是按照主支氣管的分葉來劃分的.右肺比左肺大很多.向後拉出前葉.心前縱隔極度偏向左側.提起右肺後葉的腹側部和中葉,暴露後腔靜脈.右肺副葉位於後腔靜脈和腔靜脈褶的內側.觀察肺的結構.

4.觀察胸腔的血管和神經 在左肺內側面肺門處仔細分離左主支氣管`肺動脈`肺靜脈,靠近肺門將它們切斷,取出左肺.

(1)觀察胸交感幹:透過胸膜可見胸交感神經幹在肋椎關節線上.仔細分離胸交感幹,它牽連頸胸神經節,後接腰交感幹.頸胸神經節由頸後神經節與前兩個胸神經節合併而成,位於第一肋椎關節腹側,經長肌表面,前連椎神經節,由此神經節發出交通支至臂神經叢,發出椎神經進入橫突管,還分出數條頸胸心神經至心叢,分佈於心及心肌部的大血管.胸交感幹上有胸神經節,借灰,白交通與胸神經相連.白交通支粗,位於後方,會交通支細,常有兩支,位於肋間背側動脈前方.由第3-6胸神經節發出胸心神經,走向心,參與構成心叢.由第6-13胸神經節發出內臟大神經,逐漸合併形成大的神經幹,與胸交感幹並列向後延伸,最後胸椎後方離開胸交感幹,經腰小肌與膈角之間進入腹腔,連接腹腔腸繫膜前神經節,分佈於腹腔臟器.

(2)觀察迷走神經:迷走神經在頸後部與頸交感幹分開,經食管左側或氣管右側入胸腔,在心基上方沿縱隔後行.左返神經在迷走神經經過主動脈時自其內側面分出,繞過主動脈弓的後面.左迷走神經在奇動脈和主動脈之間後行,經過左側支氣管上方至食管.右返神經約在第2得出遊迷走神經經過鎖骨下動脈之間向後行時自其分出,繞過鎖骨下動脈的後面轉向背側.由迷走神經經過右肺氣管支氣管的背側抵達食管.

向後追蹤食管表面的迷走神經幹至膈.左右兩側的迷走神經個分為背側支和腹側支.背側支有分枝支配胸部食管,主幹在第8胸椎水平和賓形成迷走神經背側幹.腹側支分出肺支,卡在食管分叉後方,主幹合併形成迷走神經腹側幹,腹側幹鼻背側幹小.背腹側幹之間常有一交通支,在各附近越過食管左側面相連.在背腹側趕上各系一標籤,將它們切斷,並從食管表面向後翻開,將它們保留在膈上.

(3)觀察膈神經:經心肌部沿縱隔後行,分佈於膈.

(4)左奇靜脈:位於行腔左側,起始於第1腰靜脈,沿胸主動脈的右上方向前延伸,約在第4肋間隙月過主動脈弓左側,向前向下向後經肺動脈與左膈神經之間,轉而向有諸如冠狀竇.

(5)觀察胸導管:始於乳糜池,穿過有個叫外側入胸腔,沿胸主動脈的右上方向前延伸,然後月過食管和氣管的左側面向下走行,於胸腔入口處諸如前腔靜脈或左頸外幹靜脈.

(6)觀察主動脈弓和胸主動脈:除前3對外,其餘肋間背側動脈和肋腹側動脈自胸主動脈分出,行向背側,然後眼淚溝走行.在第5-6胸椎腹側,自胸主動脈腹側分出支氣管動脈和食管動脈,分佈於於肺和食管等.從主動脈弓和兔園向前發出臂頭幹,沿氣管腹側與前腔靜脈之間前行,約在第1肋間隙處發出左鎖骨下動脈,其主幹在胸前口處分為雙頸乾和右鎖骨下動脈.鎖骨下動脈發出肋頸幹(肋間最上動脈,肩胛背側動脈),頸深動脈,椎動脈,胸廓內動脈,頸淺動脈.在主動脈背側中的脂肪中,可見到胸背側淋巴中心的胸主動脈淋巴結.

(7)觀察前腔靜脈:在胸前口處由左,右頸外靜脈及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匯合而成,約在與第4類股相對處穿入心包連接右心房.沿途有肋頸靜脈,胸廓內靜脈等匯入.

(8)觀察胸部食管:在食管和主動脈之間的脂肪中有縱隔後淋巴結.

5.取出胸腔內臟 在靠近膈結紮食管並切斷,保留迷走神經及其聯繫.切斷後腔靜脈,如果內容物為液體,則在雙重結紮線中間切斷.在胸腔入口處,從肋,頸長肌和胸骨上分離大血管,食管和氣管.茲胸椎上分離主動脈,並在膈處切斷.從膈上分離肺.切斷2條胸骨心包韌帶,從胸骨上分離心包,將心和肺一起除去.

6.觀察心

將心放置桌上。由心尖到心基切開心包,並翻開。觀察心的形態、冠狀溝、竇下室間溝(右縱溝)和錐旁室間溝(左縱溝)。冠狀溝為靠近心基的C型橫溝,缺口處為肺動脈幹起始部。冠狀溝為心房和心室外表的分界,心房位於背側,心室位於腹側。竇下室間溝位於心的右後方,從冠狀溝起沿心的右側面伸達心尖。錐旁室間溝位於心的左前方,從冠狀溝起沿心的左側面向下延伸,但不到心尖。竇下室間溝和錐旁室間溝為左、右心室外表的分界,右心室位於兩室間溝的前方,左心室位於兩室間溝的後方。

心腔以房間隔和室間隔分為4部分,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經房室口相通。

打開心腔:自動脈韌帶至肺動脈幹起始部切開肺動脈幹左側壁,觀察肺動脈幹瓣;分離左、右心耳與冠狀溝,自後腔靜脈口附近沿冠狀溝底切開至錐旁室間溝上端附近,再由此切線中點至左心耳尖端切開左心房,觀察左房室口;自肺動脈幹起始部附近沿冠狀溝底切開至竇下室間溝上端附近,再由此切線中點至右心耳尖端切開右心房,觀察右房室口;沿冠狀溝下方切開右心室上部室壁至兩室間溝附近,再經此切線兩端分別沿錐旁室間溝和竇下室間溝的前方向下切開右心室,邊切邊翻;沿冠狀溝下方切開左心室上部室壁至兩室間溝,再經此切線兩端分別沿錐旁室間溝和竇下室間溝的後方向下切開左心室。

觀察心腔、房室瓣、卵圓窩、梳狀肌、肺動脈幹瓣、主動脈瓣、乳頭肌、隔緣肉柱,注意左、右心室及肺動脈幹瓣和主動脈瓣的關係位置。右心室繞至左心室前方,肺動脈幹瓣位於主動脈瓣的左側。

觀察心傳導系統。房室結位於右心房的內側壁,在冠狀竇口的前腹側。房室束右支在室間隔的心內膜下伸至隔緣肉柱(心橫肌),經心橫肌越過室腔到達壁乳頭肌。房室束左支穿過室間隔,在主動脈右後半月瓣的下方出現於室間隔的左側。房室束左支在沿室間隔表面向心尖下行過程中,發出分支直接至室間隔。其餘分支在心橫肌內越過心腔抵達乳頭肌,由此分佈至室間壁。竇房結用肉眼看不到,位於前腔靜脈和右心耳之間的終溝內,在心外膜下,呈馬蹄形。

四、腹部解剖

(1)觀察肋腹神經(T13),髂腹下神經(L1)和髂腹股溝神經(L)外側皮支,髂腹股溝神經外側皮支自髖結節下方、腹外斜肌肉質部後緣穿出,肋腹神經和髂腹下神經自最後肋骨肋軟骨結合處至L2外側皮支的連線上穿出。

(2)觀察髂下淋巴結和股外側皮神經,它們位於闊筋膜張肌前緣,有旋髂深動脈後支相伴。

(3)觀察腹外斜肌:在腰椎橫突末端下方、最後肋骨後緣及闊筋膜張肌前緣切斷腹外斜肌或其腱膜(向下不得超過腹直肌背側緣),並向腹側翻轉。

(4)觀察腹內斜肌及其肋腹神經、髂腹下神經和髂腹溝神經外側支:在腰椎橫突末端下方,最後肋骨後緣及闊筋膜張肌前緣切斷腹內斜肌或其腱膜(向下不超過腹直肌背側緣),並向腹側翻轉。觀察肋腹神經、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在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分為內側支與外側支。觀察腹橫肌:在腰椎橫突末端下方、最後肋骨後緣及闊筋膜張肌前緣切斷腹橫肌和腹橫筋膜(向下不超過腹直肌背側緣),並向腹側翻轉。不要切開腹膜。

(5)分離腰大肌和腰小肌,觀察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生殖股神經和股外側皮神經自他們之間走出。

(6)除去胸膜折轉線腹側各肋間隙的組織和膈;切開腹膜,打開腹膜腔;觀察腹腔內臟。

(7)除去右側肋軟骨腹側的腹橫肌和腹膜;觀察腹腔右側的大網膜、十二指長降部、十二指腸細膜、皺胃幽門部(第9、10肋間隙腹側)、十二指腸前部和小網膜,大、小網膜附着於皺胃大、小彎和十二指腸。觸摸瓣胃(第7~9肋間隙腹側端)。

切開網膜囊淺層,向前、向後探察網膜囊,網膜孔開口於網膜囊前庭;腸位於網膜囊上隱窩,不能看到;觸摸十二指腸後曲,向前牽拉可暴露部分腸。

(8)在腹腔左側觀察脾、瘤胃、網胃和皺胃底;在瘤胃背囊上切一口,儘量出去內容物,以便把後背盲囊拉向前方,暴露腸管、左腎、子宮角和卵巢(母畜)。

(9)自十二指腸降部切開大網膜,並向前腹側翻開,暴露右側的子宮、小腸、盲腸和結腸近袢等;觀察盲腸迴腸和回盲韌帶;觀察結腸近袢,遠袢和橫結腸。

(10)在左側觀察十二指腸升部,結腸遠袢,降結腸等。

(11)除去腸管:將胰和十二指腸降部的腹側面從升結腸遠袢上分離。在胰後方雙重結紮十二指腸,在兩道結紮線之間切斷十二指腸。切斷懸吊十二指腸後部的十二指腸繫膜。自椎體分離腸繫膜,儘量把空腸和迴腸拉出腹腔。在盆腔入口結紮並切斷直腸。切斷直腸繫膜,保留左腎和輸尿管。分離結腸和網膜及胰,十二指腸之間的任何聯繫,在網膜孔內側切斷門靜脈和腸繫膜前動脈,將腸整體取出。

(12)將腸放置桌上,觀察腸,腸的血管,淋巴結和神經等。靠近會場口切斷迴腸,盲腸和結腸近袢,取下一段T型腸管,打開觀察迴腸口。

(13)觀察右腎,輸尿管,腎上腺及血管淋巴結和神經等;觀察左腎輸尿管腎上腺及血管,淋巴結和神經等;切開腎和腎上腺,觀察內部結構(腎椎體,腎小盞,腎盂,輸尿管)

(14)觀察公畜精巢,輸精管,睾-丸,精索,腹股溝管,陰-莖等。

(15)取出瘤胃和網胃內的食物,觀察瘤胃內部結構(瘤胃褶,網胃溝,前後肉柱,左右縱柱等),切開皺胃觀察腺體。

(16)取出胃,十二指腸前部肝胰:除去第八肋後方諸肋;在隔前方為交感乾和內臟大神經貼上標籤。內臟大神經在第六胸神經節處與交感幹分開,比交感幹粗,並與交感幹伴行。自椎體上分離這些交感神經和主動脈。在右腎內側切斷主動脈和後腔靜脈。自背側壁切斷十二指腸腸繫膜。托起胃和肝以免撕裂。切斷膈背側和腹側的附着,從肝在背側壁上的附着處分離肝的後部,分離脾,胰和瘤胃的背側附着,取出胃及其附着的器官。

(17)在L1,L2之間鋸斷,包好盆腔入口,以便以後解剖。

(18)將胃和肝放置桌上,自食管裂孔處觀察迷走神經背側乾和腹側幹;觀察肝分頁和膽囊,膽總管及肝淋巴管,血管,神經等等:觀察肝胰管;剝離胰左端,並翻向肝,切斷胃脾靜脈,暴露肝動脈,觀察肝動脈及其分支。

(19)分離胃肝和膈:自胃和脾的前面分離肝,後腔靜脈和膈。分離胃表面的迷走神經。自膈腳分離主動脈,內臟和神經及交感幹。自腹腔動脈切斷肝動脈,在幽門和肝之間切斷十二指腸及主動脈。取出肝胰十二指腸和膈,保留主動脈,腸繫膜前動脈和腹腔動脈及腹腔神經叢於胃上。

(20)觀察胃的動脈,靜脈。觀察網胃,瓣胃,皺胃的內部結構。

(21)觀察脾。

五、骨盆

清理腹主動脈,觀察睾-丸動脈,腸繫膜後動脈和腸繫膜後淋巴結,腹主動脈在後方分為髂外動脈,髂內動脈和薦中動脈。

(1) 分離兩側的股薄肌直至骨盆聯合,分別沿第三腰椎的橫切面和股骨的橫切面鋸開椎骨和股骨。分離、切斷陰-莖退縮肌和坐骨海綿體肌等,使其與生殖器官相連,保留在右側半。

(2) 追蹤生殖股神經入腹股溝管;觀察旋髂深動脈及其分支。觀察髂內側淋巴結和髂外側淋巴結。

(3) 觀察髂外動脈、股深動脈、陰-部外動脈和旋股內側動脈。觀察腹股溝韌帶和腹股溝管深環,注意進入腹股溝管的血管和神經。觀察髂內動脈分為臍動脈、臀前動脈、前列腺動脈,期終支為臀後動脈和陰-部內動脈,陰-部內動脈延續為陰-莖背動脈。

(4) 觀察臍動脈、輸精管動脈、膀胱圓韌帶和膀胱。

(5) 在盆腔內側面觀察閉孔神經、陰-部神經、盆神經、直腸後神經(至尾骨肌和肛提肌的肌支),他們始於薦叢。在坐骨小孔處可見陰-部神經及其分支(由背側向腹側一次為陰-部神經近皮支、遠皮支、會陰深神經和其主幹)。

(6) 追蹤輸精管進入尿生殖褶,氣候不形成輸精管壺腹,末端與精囊腺管合併並開口於精阜。觀察精囊腺和前列腺體部,觀察尿道肌,觀察球腺體和尿道球腺,觀察球海綿體肌、尿道球和坐骨海綿體肌。

(7) 分離、觀察陰-莖(陰-莖根、陰-莖體、乙狀曲、陰-莖頭、陰-莖鋒、尿道突)、陰-莖退縮肌、陰-莖背神經和陰-莖背動脈、靜脈。

六.交流

觀看小組其他成員的解剖,像前肢解剖,頭部解剖,脊柱解剖等前肢解剖

(1) 。沿前肢後緣至蹄緣切開皮膚,並在蹄緣上方環形切開,剝離前肢的皮膚。

(2) 清理肩關節內側的肌肉、血管和神經。觀察腋淋巴結。

(3) 清理附着於前肢的胸肌和臂頭肌,觀察胸降肌、胸橫肌、胸升肌和臂頭肌。在臂頭肌與胸降肌之間(胸外側溝)有頭靜脈和正中肘靜脈,後者連接正中靜脈與頭靜脈。觀察胸肌神經(胸前神經、胸後神經、胸外側神經)、胸廓外動脈和胸廓外靜脈。除去胸肌和臂頭肌。

(4) 觀察肩胛骨內側面的肌肉:觀察岡上肌(肩胛骨前緣的部分)、肩胛下肌、大圓肌、背闊肌(斷端)。

(5) 觀察肱骨內側面的肌肉:肱二頭肌、喙臂肌、臂三頭肌(長頭、內側頭)、前臂筋膜張肌。

(6) 觀察腋動脈、靜脈、分出肩胛上動脈、靜脈,肩胛下動脈、靜脈及旋肱前動脈、靜脈後延續為臂動脈、靜脈。肩胛上動脈、靜脈伴肩胛上神經進入岡上肌和肩胛下肌之間。肩胛下神經有2支,分佈於肩胛下肌。肩胛下動脈、靜脈分為胸背動脈、靜脈,旋肱後動脈、靜脈及旋肩胛動脈、靜脈,追蹤這些分支。胸背動脈、靜脈伴胸背神經走向背闊肌。

(7) 觀察臂動脈、靜脈,分出臂深動脈、靜脈,尺側副動脈、靜脈,二頭肌動脈,肘橫動脈、靜脈,骨間總動脈、靜脈後,延續為正中動脈。尺神經與尺側副動脈一起進入腕尺側屈肌和尺骨外側肌之間(尺溝),分佈於前臂和前腳部的屈肌,尺神經在途中分出前臂後皮神經(接第11條)。肌皮神經經腋動脈外側和腹側與正中神經相連形成腋袢,近肌支伴旋肱前動脈穿過喙臂肌至臂二頭肌,遠肌支至臂二頭肌和臂肌,從臂肌與臂二頭肌之間走出成為前臂內側皮神經。正中神經伴正中動脈下行進入腕橈側屈肌和橈骨之間(正中溝),分佈於前臂和前腳部的屈肌。

(8) 清理、觀察肩胛骨外側面的肌肉,即岡上肌、三角肌、岡下肌(和小圓肌)。自肩峯、肩胛骨後緣和岡下肌表面切斷三角肌,並向腹側翻轉,清理其深面旋肱後動脈和腋神經的分支,腋神經分出前臂前皮神經,自三角肌兩部之間走出。

(9) 清理、觀察臂外側面的肌肉(臂二頭肌、臂三頭肌長頭和外側頭)。

(10) 清理、觀察前臂背外側面的肌肉,即腕橈側伸肌、指總伸肌、指外側伸肌、尺骨外側肌、腕斜伸肌。副頭靜脈位於前腳背側面,在腕關節上方走向內側匯入頭靜脈。切斷臂三頭肌外側頭翻開,清理其深面的臂肌、肘橫動脈和橈神經。橈神經分為深支和淺支,深支分佈於前臂和前腳部的伸肌,淺支自臂三頭肌外側頭下緣走出,分出前臂外側皮神經,主幹在掌背側面下部分為指背側第2和3總神經。

(11) 清理、觀察前臂掌內側面的肌肉、血管和神經:觀察腕橈側屈肌、腕尺側屈肌、指淺屈肌和指深屈肌。尺神經在腕關節上方分為背側支和掌側支。背側支自腕尺側屈肌和尺骨外側肌之間走出,下行延續為指背側第4總神經;掌側支沿指淺屈肌下行,與正中神經外側支交通支相連形成指掌側第4總神經。

(12) 觀察頭靜脈,在腕關節上方有副頭靜脈匯入,頭靜脈內側面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伴行,外側有橈神經淺支伴行。頭靜脈下端連繞靜脈,上端匯入頸外靜脈。

(13) 在近端和遠端切斷腕橈側屈肌,清理正中溝內的正中動脈、正中靜脈及正中神經。正中動脈分出前臂深動脈和橈動脈。橈動脈與正中動脈和正中神經並列經腕管下行,在掌遠端,橈動脈掌淺支、骨間前動脈骨間支的淺支和正中動脈延續幹聯合形成掌淺弓,由其分出指掌側第2、3、4總動脈。正中神經在掌遠端分為內、外側支。內側支分為指掌側第2總神經和指掌側第3總神經,指掌側第2總神經與橈動脈伴行,指掌側第3總神經與正中動脈伴行。外側支與尺神經掌側支相連形成指掌側第4總神經。

後肢解剖

(1) 沿股部、小腿和後腿部後緣切開皮膚,並在體緣下方環形切開,剝離後肢皮膚。觀察臀股二頭肌和半腱肌的止點,分離臀股二頭肌和半腱肌;在跗關節上方外側隱靜脈由背側和跖側支匯合而成,進入這兩塊肌肉之間,遇過膕淋巴結後外側面匯入股深靜脈或股後靜脈。觀察淋巴結,觀察小腿後皮神經。

(2) 觀察闊筋膜張肌、股四頭肌(股外側肌)、臀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切斷闊筋膜張肌后角並向前翻轉,主要觀察臀前神經的分支;靠近起點切斷並向腹側翻開臀股二頭肌,注意其深面的臀後血管、臀後神經;觀察坐骨神經、臀前血管、臀前神經和臀淋巴結。觀察坐骨小孔、臀後動脈和坐骨淋巴結。

(5) 清理觀察小腿背外側面的肌肉(第三腓骨肌、指長伸肌、脛前伸肌、腓骨長肌、趾外側伸肌)。

(6) 找到坐骨神經的遠側端,將臀股二頭肌向前下方翻轉,清理此神經。坐骨神經有肌支分佈於股後肌,約在股中部分為腓總神經核和脛神經。腓總神經越過腓腸肌外側頭走向下方,在脛骨外側踝下方分為腓淺神經和腓深神經,途中有小腿外側皮神經分出。觀察腓淺神經和腓深神經,腓淺神經在跖骨側面分為3支,即趾背側第2、3、4總神經。觀察脛前動脈和脛前靜脈,位於腓深神經和脛骨前肌外側緣。

(7) 觀察腓腸肌和趾淺屈肌,觀察脛神經。觀察縫匠肌和股薄肌。觀察隱動脈、隱靜脈和隱神經,他們分別起始於股動脈、股靜脈和股神經。向下翻轉股薄肌和縫匠肌,觀察恥骨肌和內收肌。觀察股動脈和股神經,股動脈分出旋股外側動脈(入股四頭肌)、隱動脈、膝降動脈、股後動脈,主幹延續為膕動脈。

(8) 觀察趾深屈肌和跟腱。在跗關節上方、跟腱前方的小腿間隙裏,隱動脈分為足底內、外側動脈,脛神經分為足底內、外側神經。足底外側動脈伴足底外側神經沿趾屈肌腱外側面下行,延續為趾跖側第4總動脈,足底外側神經延續為趾跖側第4總神經;足底內側動脈伴足底內側神經沿趾屈肌腱內側面下行延續為趾跖側第2和第3總動脈,足底內側神經延續為趾跖側第2和第3總神經。

(9) 靠近肥腸肌起點切斷其外側頭,在其深面切斷腱的趾淺屈肌。仔細作鈍性分離,出去股脛關節囊後面、膕肌和膕動脈上的脂肪。現在可以證實股動脈穿過腓腸肌內側頭起始腱上一孔後成膕動脈。綿羊的股動脈則在腓腸肌內側頭和外側頭之間通過。膕動脈分出小的脛後動脈到趾深屈肌,然後穿過脛骨和退化的腓骨(觸摸)之間的間隙,延續為脛前動脈。小腿和後腳部背側面的動脈主幹順次為:脛前動脈→足背動脈→跖背側第3動脈→趾背側第3總動脈。

(10) 觀察膝關節:觀察膝韌帶、膝外側韌帶、股膝外側韌帶(想前翻開臀股二頭肌遠端)、股脛關節外側韌帶(向前翻開腓骨長肌起始部後緣)、膝內側韌帶、股膝內側韌帶、股脛關節內側韌帶。出去膝韌帶下方和膕窩的脂肪,暴露、打開關節囊,觀察關節囊和半月板。

(11) 觀察跗關節:伸肌支持帶,內、外側副韌帶,關節囊等。觀察趾關節:趾間韌帶、骨間肌(懸韌帶),籽骨下韌帶等。

腦解剖

清除頭部所有的肌肉、血管、神經,用鋸子在腦部骨骼上鋸開許多的裂縫,但是不能夠徹底切開。用剪刀與鑷子除去所有的骨骼,清理神經,觀看腦的結構,各種劃分,包括端腦,腦幹,間腦,小腦等,和各種神經(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十一副、舌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