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精華】光盤行動倡議書模板彙編十篇

書信函3.23W

在現在社會,接觸並使用倡議書的人越來越多,通過倡議書倡議者可以更好地申明發布倡議的目的。一聽到寫倡議書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光盤行動倡議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光盤行動倡議書模板彙編十篇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1

同學們:

為弘揚勤儉樸素,提倡文明就餐,培養我們形成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的我們更應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崇高精神,自覺引領“文明消費、節約用餐”的良好風尚,倡導積極向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此,特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一、傳承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做到傳承“禮儀之邦”的美德,號召大家踴躍參加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積極打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環境,享受“文明用餐,光盤行動”的快樂。

二、做到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理性消費,按需點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做到不剩飯菜。

三、倡導文明用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範,不肆意喧譁,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講究用餐衞生,不隨意造成用餐環境污染;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四、講究科學飲食。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新理念,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杜絕垃圾食品,做文明健康中學生

五、牢記:排隊等候,不插隊;一人一位,不佔位;言語文明,不粗魯;安靜就餐,不喧鬧;殘渣入盤,不亂吐;珍惜食物,不浪費。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2

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構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羣眾。這種“舌尖上的浪費”引起人們的關注。

你明白當今世界上還有多少人仍在飽受飢餓之苦嗎?

10億20xx萬!

然而我們的身邊,嚴重的糧食浪費現象卻隨處可見。相信無論你我,都曾因為已經吃飽或者不合口味的原因,“理所應當”地將剩餘或是感覺不可口的飯菜倒掉。然而,換個角度去想,如果這些被浪費的飯菜用於救濟那些飢餓人羣,是不是能夠讓很多人不再飽受飢餓折磨,又會有多少生命所以得到挽救?

滴水成河、聚木成林,小處的浪費久而久之會造成巨大的虧損,而你我身體力行、點滴做起的節儉行為,也必會是一場造福社會的公益行動。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讓我們一齊肩負職責、承擔使命,共同進取響應省教育廳勤儉節儉的號召,加入“光盤活動進學校”活動吧!

在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1.吃飯時,儘量依據自我的食量,點份量適宜的飯菜;

2.在食堂吃飯,食量小的同學主動對食堂師傅提出少給自我打一些飯菜;儘量避免因為飯菜過多吃不下而構成的浪費;

3.能夠約上三四個同學一齊拼桌吃飯,能夠互相“換換口味”,共同分享,減少浪費,儘量“光盤”;

4.實在吃不完的飯菜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打包;

勤儉節儉,同樣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光盤活動”請你和我共同參與!讓我們一齊行動起來吧!共同成為光榮的“光盤”族!相信我們能在學校裏掀起一陣“光盤”風,減少浪費,杜絕浪費!讓勤儉節儉的完美品德大力發揚!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有關數據顯示,飢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與此構成鮮明比較的是另一組數據: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如果每一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能夠多救活四百萬饑民,節儉是一種美德,節儉是一種智慧,節儉是我的行動,也是我的習慣!

近日,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為此,我們號召全體同學進取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儉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我們倡議,樹立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儉,反對浪費。

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裏的最終一粒米、盤中的最終一棵菜。

我們倡議,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為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着走。剩飯要打包,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儉為榮,浪費為恥。

我們倡議,同學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瞭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日午飯開始,讓我們一齊: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盤族,一齊對“浪費”説不!”

“厲行節儉、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那麼,不妨就從參加“光盤行動”開始吧!

有一種節儉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中的食物。

當然,光盤行動不僅僅侷限於節儉糧食,此刻它的意義已經延伸至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能夠從節儉用水、節儉用電、節儉紙張等各方面做起,節儉需要我們從方方面面做起。從我做起,從今日開始,你,願意嗎?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狂天的我們,沐浴在温暖的陽光下,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地生活和學習。但你可知道,此時,世界上還有人們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尤其是非洲地區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糧食。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吃頓像樣的飯菜,温飽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努力爭取的重要目標!

現實中,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越來越不在意了,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的每天的午餐來説,一個不和口味,飯菜隨意丟棄;一個不好吃,雪白的米飯,剩餘的飯菜,原封不動的放回飯箱去了。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丟棄時,是否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可曾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我們做起;不亂倒剩飯,不亂丟食物。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用自己的良好習慣,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5

一、活動背景

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了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者組織的熱烈響應。特此號召全校師生積極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二、活動名稱: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今天你光盤了嗎?

三、活動內容:

條幅簽名活動、發放倡議書、做問卷調查。

四、活動前期宣傳:

1、製作宣傳海報,粘貼在男女生宿舍門口、食堂門口;

2、通過廣播站宣傳。

五、活動流程:

1、條幅宣傳、海報倡議;

2、光盤行動簽名儀式,定於下週三(3月13號)在食堂門口舉行;

3、光盤行動倡議書和問卷調查,下週四(3月14號)晚讓部門成員走 訪各二級學院進行,並於下週末前做好統計。

六、活動對象:所有在校學生

七、活動時間:20xx年3月

活動承辦:校總務處

光盤行動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有關數據顯示,飢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萬饑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我的行動,也是我的習慣!

近日,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為此,我們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裏的最後一粒米、盤中的最後一棵菜。

我們倡議,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為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着走。剩飯要打包,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我們倡議,同學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瞭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午飯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説不!”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那麼,不妨就從參加“光盤行動”開始吧!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中的食物。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你,願意嗎?

“吃光盤中餐,今天不剩飯”。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你,願意嗎?期待您和您身邊的人加入“光盤族”!

關於食堂問卷調查

1、你對學校哪個食堂比較滿意?為什麼?

2、你覺得食堂衞生、員工服務態度如何?

3、你覺得食堂食品口味、種類如何

温馨提示:校設膳食管理委員會,大家有意見可以積極反映,我們會與後勤進行交流,力爭解決大家的問題 。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數據顯示,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20xx年至20xx年,僅在規模以上餐館的餐飲消費中,被倒掉的食物約等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

近日,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學校師生的熱烈響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

統美德。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我們倡議,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為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着走。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那麼,不妨就從參加“光盤行動”開始吧!

同學們,我們作為學生應倡導節約糧食的良好風氣。為了我們的美好校園和生活,特此發出“光盤行動”倡議:

1.珍惜糧食,適量打餐,避免剩餐,減少奢侈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提醒身邊的同學和朋友,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6.積極參加文明餐桌行動,營造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光盤行動”體現的是學生品質和責任。我們都是學校的主人,每個學生都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從細微處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爭做節約糧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的行動中來,讓節約引領風尚,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校園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7

各位家長、各位少先隊員、兒童團員:

大家好!據有關數據顯示,飢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萬饑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我的行動,也是我的習慣!

近年來,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指責,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並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為此,我們學校號召全體家長、學生積極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裏的最後一粒米、盤中的最後一棵菜。

我們倡議,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為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着走。剩飯要打包,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我們倡議,我們每個人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瞭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家長們、少先隊員們、兒童團員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做到: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説不!”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那麼,不妨就從現在開始參加“光盤行動”開始吧!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光盤行動”我能行》 !

清代教育家朱柏廬在《朱子家訓》中寫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告誡世人: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粥飯裏有多少人的付出,真的是來之不易;用每半根絲、每半縷線時,都要想想絲縷間要消耗多少物質能源,應該好好珍惜。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做起,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輕了,從而不知珍惜。

開學之初,我們每個班都上了“三愛三節”的主題班會,知道了節水、節電、節糧的重要性。可是我們每個人把這些要求落實到行動上了嗎?單説節糧,餐桌上摞起來的盤子,有幾個是真正一粒飯不剩的呢?看水池旁的垃圾桶就知道了;給同學們加的水果、點心、牛奶,有多少真正變成了強壯身體的營養?看各班丟出來的垃圾袋就知道了。同學們,當大家以飯菜不合口味而抱怨,甚至把大量飯菜倒掉時,你知道餐廳老師為了這每一餐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嗎?我校師生人數超過了兩千人,餐廳老師每天早上5:30就要上班為大家準備早餐,早餐後一直到大家吃上香噴噴的午餐,他們又在一刻不停地忙碌。而晚上等他們把餐具衞生洗刷打掃完,就七點半多了。當同學們上完一節晚自習,吃着香甜的水果時,他們才結束餐廳一天的工作。每週為了定菜譜,餐廳老師也費盡腦筋,先要保證給同學們足夠的營養,然後再研究所配的菜品和烹製方法,儘量做到每週不重樣。為了照顧同學們的口味,他們不斷捉摸新菜品。餐廳的廚師長老師為同學們創新出麪食蘿蔔絲餅,正在逐個年級推開,爭取較短的時間讓每位同學都能嚐到。同學們,知道了這些,你還忍心浪費這些凝聚着他們的關愛與辛苦的飯菜嗎?可能有的同學飯量小,可能有的同學加餐時間真的'不餓,那就可以告訴老師,提前把多餘的餐點退回餐廳,也可以避免浪費啊。

在我們物質生活比較富裕的此時,同學們可能不知道,飢餓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當我們在教室裏認真聽講,在食堂享受學校可口飯菜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很多同齡人正處在飢餓的水深火熱之中。數據表明,全世界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也就是説,當我們將剩飯剩菜倒入垃圾桶的那一個瞬間,可能就有一位同齡人因為吃不上飯而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統計,中國每年浪費糧食的數目接近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相當於兩億人一年的口糧。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盤,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是對社會資源的節約,更是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在家裏就餐做到光盤,會讓勞累的父母感到欣慰;在飯店就餐做到光盤,會讓周圍的人心生敬佩;在學校就餐做到光盤,會讓餐廳的老師感覺付出有所值,辛苦也快樂。 吃光自己盤中的食物,這對我們來説是多麼容易的事情,但它能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彰顯美德,同學們,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堅決踐行呢?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9

職工食堂,是我們幹部職工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用餐既是我們每個人個人素質的體現,更是我們每個人文明素養的自我提升。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用餐環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我基層央行文明形象,為此,特向幹部職工發出倡議:

一、請珍愛糧食,杜絕浪費。一粥一飯汗水換,堅持吃多少打多少,節約糧食,既是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體現,也是高尚人格的體現。

二、請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自覺排隊就餐。講文明、講禮貌、講謙讓,言語文明、舉止得體。

三、請愛護餐具,不把餐具帶出食堂,也不損壞餐具。用餐後請自覺把餐具送到回收位置。

四、就餐時請不要多拿勺子、筷子,以方便他人就餐。保持桌面衞生,就餐後把桌子上的雜物隨盤帶走。

五、就餐時請勿大聲喧譁,注意維護良好的就餐環境。

六、請不要隨地吐痰、亂扔餐巾紙或者食物殘渣,請勿在食堂吸煙。

細微之處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質,讓我們身體力行,文明就餐,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温馨、祥和的就餐氛圍!

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10

世界糧食數據顯示,飢餓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平均每年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我國糧食局數據顯示,現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社科院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萬饑民。

我國有十三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2%,世界上平均每四個人中就有一箇中國人。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飯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有關注過:在我國的邊遠地區,由於經濟落後,交通不發達,有那麼多的人在餓肚子,還有許多同齡的大孩子們連温飽問題都還沒解決,更談何讀書上學?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十三億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大。

肯定會有同學依然對節約幾粒糧食不以為然,那好,下面讓我們繼續用數據來説話。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可節約2186萬斤,那麼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10年,可以給1000多名學生吃60年。

近日,隨着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淨、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興起,並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

為此,我們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

作為淇濱中學的學生,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支持“光盤行動”。為了響應光盤行動,增強全校師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切實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工作,學生會生活部特此發出節約糧食倡議書。

1.珍惜糧食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買多少,不浪費;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起來遏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及朋友宣傳節約糧食、節約資源的思想;

6.不偏食,不挑食,養成健康合理的就餐習慣。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我們是社會的主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愛護它,關心它。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