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建橋倡議書

書信函1.86W

尊敬的鴿友你們好:

建橋倡議書

“清清的泉水流不停”,江西省樟樹市店下鎮有一個偏僻而又秀美的小山村,由一個美麗的傳説而取名叫官山下村。從古至今,生生不息的人們都要涉水過溪去演繹自己的人生故事,特別春水猛漲的季節,國小生們只能滯留在家中,無法正常上學,這裏的人們特別渴望能有一座橋,既能行人,也能過車,一座能改變全村人命運的幸福橋。

建造橋樑解決渡河之苦,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由樟樹市信鴿協會,江西賽鴿中心,樟樹市盛世壹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樟樹市湘樟化工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捐贈活動,已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而熱心助人的鴿友也希望盡一己之力。在您為您的愛鴿取得佳績而欣喜之時,回報社會的善舉更是您流芳百世的精神昇華!捐款架造橋樑是為民眾做好事,為民造福的善舉。此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此,我們發出最真摯、最誠意的邀請,向富有愛心的鴿友發出愛的呼喚,希望您能加入到為老區農村奉獻愛心這個行列中來。

為此我們將舉行一次愛心鴿義拍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即能讓更多的鴿友認識您和您的鴿子又能讓一方百姓永遠銘記住您,何樂而不為?

授人玫瑰,手留餘香;奉獻愛心,收穫希望。有了鴿友的愛心,我們的建橋就一定有希望!不論-功德多少,都足以表達您對山區人們的深切關愛之心!

信鴿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象徵。而您的善舉會讓和平的使者將您的愛心傳遞給最需要幫助的人!歷史將永遠銘記您的善舉,您的美德!

敬祝:各位鴿友身體健康,鴿家幸福,鴿運發達!

此致

敬禮!

樟樹市信鴿協會

江西賽鴿中心

樟樹市盛世壹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樟樹市湘樟化工有限公司

2015年8月18日

建橋倡議書 [篇2]

尊敬的各位老闆、各位村民:

文昌橋,是我們趁圩入市、出門求財、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近年來,橋面凹陷,坑窪不平,車輛難過,春水猛漲的季節,國小生們也只能滯留在家中,無法正常上學。為了我們出入的方便,必須建好文昌橋,一座通向富裕路之橋、一座能讓全村人奔小康的幸福橋。

建好文昌橋,預計需要13萬元左右。由於政府的重視,博白縣革命老區辦公室撥7萬元建橋款已經到位,尚欠6萬元。村委會和部分生意家聯合發出倡議:真誠希望各位老闆、各位父老鄉親伸出援助之手,捐錢捐物,助建橋一臂之力,早日圓我們的建橋夢。附近村民每一個人頭按10元集資,相信外出的您也想為家鄉獻出您的愛心,有了你們的愛心,文昌橋的建成就有了希望!捐款100元以上的,芳名上碑,流芳千古,歷史將永遠銘記您的善舉,您的美德!

敬祝:各位老闆、村民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勝意!

文昌橋建橋領導小組

2011年11月6日

建橋領導小組 組 長:羅永林

副組長:廖騰良 劉振梅(15994578839)

委 員:羅錫光 廖騰興 羅錫貴 廖騰明 廖桂華 劉振喜 出 納:羅錫貴

會 計:廖騰明

建橋倡議書 [篇3]

尊敬的李:

貴州省綏陽縣青槓塘鎮茍壩村全體村民、黃楊鎮天坪村全體村民為了向國家申請財政投入在黃楊、青槓塘、太白三鎮交界處修建一座橋樑事宜,特向國務院申請資金資助修建此橋。

一、馬渡河概況

馬渡河位於貴州省綏陽縣黃楊、青槓塘、太白三鎮交界處,是典型的咽喉要道,一條河流由北向南穿流而過,河牀寬約60米,枯水季節水沒過膝,稍下大雨就無法通過,每當洪水來臨且常有人、畜被洪水沖走的事故發生,對人、畜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發洪水時完全無法過河,嚴重影響諸多事情,使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亂,如:學生無法上學,村民無法趕集購物及辦事等,還危機民眾生命。對我們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學生上學造成極大困難。

在2000年後,我們村民自籌資金把公路修進了鄉村(國家出炸材,羣眾出力和出風鑽費,風鑽費每家人出資了幾千元),又在2015年青槓塘鎮茍壩村村民、黃楊鎮天坪村村民既出資金(在2015年2月本村民每家人出資2000多元維修該公路)又出力把馬渡河對河二岸的公路修到了河岸上(詳見附件一 照片),由於我們農村基礎薄弱、資金匱乏,村民收入極少,大部分村民家庭年收入在一萬元左右,部分村民家庭温飽問題都沒解決。修建此橋需大量資金,因此,無法承受修建此橋的資金,只好把馬渡河兩邊的公路修到河邊,用幾十包水泥在河中修了一輛車能過的滾水壩路面(詳見附件一 照片)。

二、安全事故及安全隱患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事故

1)、在60年代初,當地老百姓就組織修建橋樑,但由於老百姓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會勘測,不會設計,沒有錢只會蠻幹,更不懂安全,導致在開鑿橋基時,老百姓楊玉成掉下約幾十米高的懸崖當即身亡,於是此工程不得不告終,老百姓修橋的夢就此在破滅。

2)、從40年代至今因漲水過河就葬送11條鮮活的生命,落水後獲救的有8人(詳見附件二在馬道河過河時被大水沖走死亡人員及被救起來的名單)。

3)、2015年5月6日16:30分下大雨,學生放學回家時,在馬渡河險些被洪水沖走事件(詳見附件三 2015年5月6日16:30分馬渡河安全隱患洪水事件的照片及學生敍述的馬渡河的洪水突發事件);天坪村委員夏永斌接到羣眾反映電話後隨即趕到現場並用相機拍下當時場景(詳見附件四 天平村對2015年5月6日馬渡河安全隱患洪水事件的情況説明)。

2、安全隱患如下

1)、由於此河段沒橋,當地村民在隔馬渡河較近的下游處冒險攀巖爬壁揹着子女送子女過河上學和學生獨自在此處過河(詳見附件五照片)。

2)、由於此河段沒橋,學生和村民在隔馬渡河較遠下游的另一處搭了一個危險的木橋過河(詳見附件六照片)。

3)、馬渡河滾水壩經過1年流水的沖刷,路面下沙石被水透空(詳見附件七 照片),現無法加固,安全隱患增大,隨時都可能奪去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現在每天都有摩托車和麪包車通過,車流量達一百輛左右,很多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從此存在安全隱患的路面通過。

4)、此河的兩岸坡度太陡,空車都要人推(詳見附件八 照片),否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5)、2012年4月19日 遼遠國小校長根據學生反映到馬渡河視察安全隱患(詳見附件六)。

以上1)、2)項都是此河段沒有一座橋,當地村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為了自己的方便,才選擇了此種危險的渡河方式。

三、縣、鎮兩級政府明確答覆無資金修建此橋

為了確保村民的出行安全,造福廣大羣眾,近年來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用於生產、生活的交通工具走向機械化。廣大村民強烈希望儘快徹底改變這種局面,改變生產和生活狀況,從根本上徹底擺脱貧困,輕裝走上小康路,儘早解決出行(渡河)困難。因此,在2012年6月27日,我們兩村村民向各級人民政府第一次寄交修建橋樑申請報告後,遵義市交通局、綏陽縣交通局和黃楊鎮人民政府和青槓塘政府多次派相關工作人員來到馬渡河實地考察,最終黃楊鎮人民政府和青槓塘人民政府在綏陽縣門户網回覆對原河中修了一輛車能過的滾水壩路面進行加固(至今也沒加固,對申請修建橋樑或原河中路面進行加固的事宜音信全無)。

在2015年3月17日,我們兩村村民向各級人民政府第二次寄交修建橋樑申請報告後,各級政府將申請報告轉綏陽交通運輸局給我們回覆稱:“經他們實地勘察,修建此橋需要600萬,縣、鎮兩級政府無力修建此橋(詳見附件九 綏陽縣交通運輸管理局關於劉傳文同志反映村民希望得到資金修建馬渡河橋信訪事項回覆、黃楊鎮人民政府關於黃楊鎮天平村羣眾劉傳文反映馬渡河修橋一事的説明)。”綏陽縣交通局相關領導在向劉傳文送達回覆書件時説,我們本級政府資金困難,無法撥款,遵義市交通局只撥了30萬修建此橋,這點資金無法修建。

我們兩村村民向各級人民政府第二次寄交修建橋樑申請報告後,我們得到黃楊鎮人民政府和綏陽縣交通運輸局明確回覆縣、鎮兩級政府無力修建此橋消息後,我們兩村村民還是期盼修建此橋,簡直就是望穿秋水。

四、當地村民期盼修建此橋

在此建橋是當地老百姓的百年夢想,它能夠改善當地交通落後面貌,如果此橋修建了就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的根本問題,它是老百姓的致富路、經濟路、交流路。該橋建成後受益的有黃楊、青槓塘、太白三個鎮。直接受益的2500餘户,12500餘人。間接受益人有黃楊鎮、青槓塘鎮、太白鎮、寬闊鎮、桐梓縣、正安縣等,大約30萬人左右。馬渡河每天人流量大約 1000人以上,這些人都必須渡河。

要修建此橋需大量資金,由於村民收入極少和縣、鎮人民政府兩級財政困難。因此,要村民和縣、鎮人民政府兩級出資金來修建此橋,是個承受不起的負擔,因此,為了當地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所以再次希望國務院把修建此橋作為立項建設,在此特向李報告,為此,請李給與考慮,予以適當扶持,依靠政府財政投入進行建設,青槓塘鎮茍壩村村民、黃楊鎮天坪村村民現懇請國務院解決為謝!

特此申請

申請人:青槓塘鎮茍壩村全體村民

黃楊鎮天坪村全體村民

2015 年 6 月 5日


建橋倡議書 [篇4]

建文昌橋義捐倡議書 文昌橋義捐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老闆、各位村民: 文昌橋,是我們趁圩入市、出門求財、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近年來,橋 面凹陷,坑窪不平,車輛難過,春水猛漲的季節,國小生們也只能滯留在家中, 無法正常上學。為了我們出入的方便,必須建好文昌橋,一座通向富裕路之橋、 一座能讓全村人奔小康的幸福橋。 建好文昌橋,預計需要 13 萬元左右。由於政府的重視,博白縣革命

老區辦 公室撥 7 萬元建橋款已經到位,尚欠 6 萬元。村委會和部分生意家聯合發出倡 議:真誠希望各位老闆、各位父老鄉親伸出援助之手,捐錢捐物,助建橋一臂 之力,早日圓我們的建橋夢。附近村民每一個人頭按 10 元集資,相信外出的您 也想為家鄉獻出您的愛心,有了你們的愛心,文昌橋的建成就有了希望!捐款 1 00 元以上的,芳名上碑,流芳千古,歷史將永遠銘記您的善舉,您的美德! 敬祝:各位老闆、村民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勝意!

文昌橋建橋領導小組 2011 年 11 月 6 日 建橋領導小組 組 長:羅永林 副組長:廖騰良 劉振梅(15994578839) 委 員:羅錫光 廖騰興 羅錫貴 廖騰明 廖桂華 劉振喜 出 納:羅錫貴 會 計:廖騰明

建橋倡議書 [篇5]

尊敬的各位父老鄉親、社會各界人士:

白科大橋是埡口、新田兩村數千人的重要交通要道,是埡口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橋樑,2015年小河不幸發生“7.13”特大泥石流,把我鄉愛心人士黃傳貴先生捐資修建的大河溝石拱橋無情地衝走,每逢雨季天,來往於兩岸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淌水過河,冒着兩岸山谷滾石、塌方的風險,冒着身體滑落幽幽深谷的風險,小心翼翼地沿着陡峭山路攀爬,面對腳下“萬丈深淵”不免膽戰心驚,但是,無論風險多大,山路多麼陡峭,都阻止不了兩岸人民的親情往來!

2012年,東風吹出千山綠,春雨灑來萬象新,在小河鎮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新田村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白科公路終於開工建設,現已修到雙河溝,面對100多米的深谷,急需在雙河溝與黃泥堖建一座跨度46米的鋼架橋。由新田、埡口村兩委班子和羣眾代表參與,成立了白科大橋建設領導組,領導組下設公路、橋樑施工協調組、財務組、捐款組。

俗話説:“橋通路通財運亨通”。修建白科大橋,是兩村多少代人民的殷切願望,為早日解決羣眾出行難問題,新田、埡口村兩委急羣眾之所急,經爭取,在未得到上級立項批覆之前,提前開工修建一座鋼架橋,聘請昆明天宇橋樑工程有限公司勘察設計,橋長46米,寬4.5米,承載重量60噸。目前,白科大橋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兩村人民修橋熱情高漲。預計在2012年春節前建成通車。但修建白科大橋需要資金數額大,總投資約90萬元,白科片區每户集資0.2萬元,其中特困户每户集資0.05-0.1萬元,共137户,已集資26萬元,白科片區在外鄉賢捐資約6萬元,通過向政府有關部門和愛心企業申請,已意向解決資金約50萬元,還有10萬元左右的缺口資金無法解決,因此,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特別希望埡口、新田兩村全體村民及賢人志士慷慨解囊,獻出您的愛心,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此,修橋領導組發出倡議:希望廣大幹部羣眾、在外鄉賢、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踴躍捐資。每筆集資和捐款均由財務組出具收據,並定期張榜公佈,捐款99元以下的人員紅榜公佈名單,100元以上的刻碑銘記。

愛心無止境,捐資見真情。捐款修橋,行善積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用您們的熱情和主人翁的精神,踴躍捐款,在造福子孫後代的同時也留下您的一份功德。最後,敬祝各位賢人志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發達!

(備註:所有集資、捐資捐到白科大橋財務組。開户行:巧家縣小河農村信用社,捐資賬號:6223690978951917,户名:李自蓉,財務組聯繫電話:李自蓉13578011851,曾文全13887115031,羅明聰13887079076,)。

小河鎮埡口村民委員會 小河鎮新田村村民委員會

白科大橋建設領導組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標籤:倡議書 建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