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精選】文明祭祀的倡議書3篇

書信函1.92W

在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倡議書,倡議書是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倡議書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祭祀的倡議書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文明祭祀的倡議書3篇

文明祭祀的倡議書 篇1

風起正清明,開軒覽物華。清明節既是廣大市民緬懷英烈、祭奠先人的傳統節日,也是萬物生長,創新發展的綠色季節。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市民過一個守法、綠色、有序、文明的清明節,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共同發出倡議:

一、守法祭祀。

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自我約束,不在道路、廣場、公園、綠地、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焚燒冥紙、不拋撒紙錢,自覺抵制封建迷信行為;不在墓地、山林等易引發火災場所燒紙、燃放鞭炮;不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林區,防止引發火災事故。

二、綠色祭祀。

倡導厚養薄葬的文明理念,更新傳統殯葬觀念,鼓勵選擇骨灰海葬、樹葬、花葬等生態葬法,推廣小型墓、壁葬、寄存等節地葬式,節約土地資源,不破壞環境,為子孫後代多留綠水青山、碧海藍天。

三、有序祭祀。

合理安排祭掃日程和路線,避免祭掃人羣過度集中,互諒互讓。儘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自駕車輛出行,遵守治安、交通秩序,服從引導和管理,避免造成人流車流擁堵,維護良好的城市秩序。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用文明祭祀實際行動,彰顯守法自尊、崇尚奉獻、互助互愛、文明和諧,反對不守法紀、不重公德、損人利己、罔顧正義,弘揚城市文明風尚,共度一個守法、綠色、有序、文明的清明節。

文明祭祀的倡議書 篇2

廣大市民羣眾:

在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們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為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全縣市民道德素質,發揮清明節在倡導社會新風、弘揚傳統美德、推進殯葬改革、推行生態安葬、促進社會和諧中的積極作用,特做如下倡議:

一、以文明健康的方式祭祀。人人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崇尚科學,與時俱進。採取鮮花祭祀、社區公祭、植樹祭掃、網絡寄哀思等移風易俗、健康文明的方式表達緬懷之情。

二、以環保低碳的方式祭祀。人人自覺維護優美整潔的'臨猗形象,樹立環保意識、公德意識,摒棄舊的傳統祭祀方式。不要隨意在主要街路焚燒冥紙冥幣、丟棄用過的祭祀用品,自覺清理焚燒後的紙灰和雜物,履行好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三、以節約儉樸的方式祭祀。人人弘揚厚養薄葬的時代理念,傳承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樹立節儉治喪、文明祭祀的社會新風。以卡片寄心語、微信表深情等節約儉樸的方式追憶逝者、寄託哀思。

四、以安全和諧的方式祭祀。人人要增強安全意識,服從公安、交管、城管和殯儀場館等工作人員的指揮和引導,自覺遵守交通秩序、祭掃秩序和焚燒秩序,到指定地點進行祭祀活動。合理安排時間,堅持錯峯出行,確保全市清明祭祀活動平安、順暢、有序。

全縣市民朋友們,在春風拂煦的清明時節,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用文明、低碳、儉樸、和諧的祭掃方式來引領時代新風,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臨猗作出積極貢獻。

xx縣文明辦

20xx年3月28日

文明祭祀的倡議書 篇3

廣大市民朋友: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緬懷英烈、慎終追遠、悼念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為在全社會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風尚,營造“文明祭祀,綠色清明”的良好氛圍,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值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倡議:

一、倡導低碳祭祀,過“綠色清明”。告別祭祀陋習,倡導文明、低碳祭祀,採取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網上祭故人等方式祭奠,也可採取獻一束鮮花、植一棵樹、讀一篇祭文、清掃墓碑等方式寄託哀思,做到綠色祭掃,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

二、倡導安全祭祀,過“平安清明”。合理安排祭祀時間,錯峯祭掃,提倡文明行車,文明行走,維護交通秩序;注重公共和個人安全,不攜帶易燃、易爆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覺維護祭祀場所公共秩序,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在山頭、林地、公墓內違規用火。

三、倡導節儉祭祀,過“生態清明”。勤儉是美德,要理性祭祀,做到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堅持從儉治喪,自覺抵制不良祭祀方式,講求生態安葬,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四、倡導網絡祭祀,過“開明清明”。網絡祭祀作為一種新興祭祀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推崇。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新媒體等網絡平台,傳播故人留下的好家風好家訓、追憶故人生前的感人故事,表達對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

廣大市民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爭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中華美德的踐行者,爭做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帶頭人,過一個文明、綠色、平安、開明的清明節,並使其成為播撒文明、提升素養的窗口,為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生態宜居城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合肥市文明辦

合肥市民政局

20xx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