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人生》讀書筆記15篇

文學2.8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讀書筆記15篇

《人生》讀書筆記1

讀完《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理想能使我們登上人生的高峯;理想能使我們射放出迷人的光彩;理想可使我們嚐到成功地喜悦。

書中介紹了許多名人、偉人為目標而奮鬥,為理想而追求的感人的故事。也許最後完成夢想就這麼簡單,但在長期堅持的過程中,誰又能不斷磨鍊自己、挑戰自己呢?是像張海迪一樣為“我不能碌碌無為地活着,活着就要學習,就要多為羣眾多做些事情。既然我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的目標而奮鬥。”;是像鄧亞萍為“玩命訓練,為國爭光。”;是像吳大觀“航空救國”的夢想而追求?還是像年僅12歲的何宇軒一樣為“長大當一名優秀的鋼琴家”的理想而努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預示着祖國的希望,而未來就把握在我們的手上。是的,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正處在人生的金色時光,我們應該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我又一次被“鋼琴小王子”何宇軒震撼了,和我同一般的年齡,雖然他失去了光明,整天與黑暗作伴,但他卻用他的琴聲博得了世界的喝彩,可以説,一位盲人,練琴所花時間要比正常人多幾倍,所花的精力比正常人也消耗的更多。同樣的年齡,我為何不能像他一樣向理想一步步邁進呢?何況我身體健全,我在心中也定下了決心。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優秀的作家,用自己的筆的稿紙上飛躍,描寫出美麗的風景、感人的故事,以及對祖國的熱愛。此時,我應在作文上打好基礎,朝作家這個方向去努力追求。我堅信,這些磨鍊只不過是風雨,而風雨過後將是燦爛的陽光。

理想似一盞明燈,點亮我們人生的道路;理想似一艘航船,載我們駛向勝利的彼岸;理想似一枝神奇的筆,等待我們普寫一篇篇錦秀文章!

《人生》讀書筆記2

很喜歡路遙先生寫的書,無論是《平凡的世界》,還是《人生》,先生都是講述普通農民的生活經歷,不是盲目的推崇,不是一味的貶低,他只是在客觀的講述一個人的經歷,從普通的農民家庭生長出來,上了學,有了文化,內心不甘心再做一個普通的農民,可是如何才能脱離農民的生活,過上體面的日子,少平,少安探索過,如今的加林也探索過,終究有了各自的結局,這個路不好走,當時的年代和如今的年代又不同了,有些事情説是容易,也是不容易,不過終究是有路子的,終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還是比過去提升了很多,不過這社會裏隱形的層次和貧富差距卻也是越來越大。

如果説《平凡的世界》讓人感受到的是無論世事如何,努力奮鬥總是有價值的,只要不放棄,終究會有轉機。《人生》則讓人明白,起起伏伏,跌跌宕宕是人生,如果真的想要走出去,還是要走一條堂堂正正的路,這種路肯定很辛苦,很艱難,但是這種路才能走的遠,經得起考驗,另外人在面對一些選擇甚至是機會時,還是要保持冷靜,人人都懂得權衡利弊得失,可並不是人人都會堅守初心和善意,也許如今這世界沒有百分百的善良,不過該有的原則還是要堅守住。

《人生》讀書筆記3

簡單思維;化繁為簡,絕妙常在逆向思維,換位思維;顛倒翻轉,取而勝之靈活思維;不鑽牛角,免撞南牆糊塗思維;大智若愚,大徹大悟穿新思維;開闢新路,勇於突破冷門思維;從別人忽略處起航超脱思維;有道是“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人生很難事事皆如人願,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拿得起放得下,放棄不是頹廢,不是厭世,簡單來説,讓人放不下的通常在於財、情、名幾個方面,關鍵是心態。隨想:開闊思維,一直是每個人苦心追求的事情,活躍的思維是解決問題的利刃。而如何培養和訓練自身那僵硬的思維活動呢?答案我想非“經歷”莫屬,開闊眼界,多經世事,善於思考,更要善於歸納總結,對於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名詞我們每個人都存在着一定的思維定勢。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心中的一個思維定勢變成幾個、甚至十幾個。歸根結底就是面對問題,我可以拿出不同的既定方案,既定的思想活動來搞定它,而目前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經歷”。

《人生》讀書筆記4

書架上一摞摞書,完整讀完的卻沒有幾本。

這次放寒假,索性開始,我第一本拿的就是《人生》。

可能是我這一年經歷了從校園到社會,經歷了一個學期的工作,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我感覺到了長大真難……

我想從書中找到某些答案....或許是作者的某個觀點,或許是無意中看到的某句話,也許會對現階段的自己有個點醒吧!

今天是大年九年級,由於疫情,大家都窩在家裏,過上了豬一般的生活。就像段子説的,以前總羨慕和嚮往,豬過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這兩天終於過上了豬的生活。過了兩天才發現,豬過的太不容易了。

無聊到連手機也不想玩了,於是接着捧起我還有幾章未讀完的《人生》,看看高加林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就在一個小時前,讀完了。然後簡單的在書後面寫了幾句話。

最大的感受就是:人這一生啊,你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大碗的飯!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路。

《人生》讀書筆記5

這是散文隨筆,一本關於異國文化探討的書,通過書信方式討論中西文化的差異,也是關於兩代人的書,母子間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感動無數親子關係存在隔閡和困擾的讀者,給欲弭(米)平代溝,跨越文化差異的讀者提供新的思維方式。

對於安德烈,多數人應該是羨慕的。父母給他提供優越的教育環境和豐富的物質基礎。當談到香港和德國文化時,香港人工作日除了上班還是上班,行色匆匆,德國人截然相反,他們存在很多的咖啡館文化,品味生活暢談人生和朋友間深入交流,我想這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家庭經濟基礎之上的。在中國,不是國人不懂享受而是沒有資本。如今有經濟實力的人都移民,雖然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但為了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過更自在悠閒的生活也包含在內的吧。

書中還處處道出人生哲理:“安德烈,你我常玩象。你知道嗎?象棋裏頭我覺得最“奧祕”的遊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這是一本值得多次閲讀的書,人生階段不同悟出的道理解放的思想會不一樣。

《人生》讀書筆記6

“我年紀大了,不適合去巴黎了。”

“巴黎年紀多大?”

——《清單人生》

在我還沒有活了太久的人生裏,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説。年紀大了,不適合做某某事了;年紀大了,學不了某某東西了;年紀大了,已經沒辦法再做出改變了。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説法,彷彿一個人過早地給自己的人生下了一個結論,彷彿一個人要做什麼不是自己決定的,彷彿一句“年紀大了”,就可以解答漫長人生裏的種種不安、躁動和困惑。

我們常以為,隨着年紀變大,許許多多問題就可以自然解決。一句常見雞湯説,生活總會越來越好。的確,大部分情況下,生活確實是會變得越來越好。然而不是生活本身自動變好的,而是因為人有了想要變好的強烈願望,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做出了推動生活變好的選擇和行動。

基於以上想法和心情,我拿起了這本書。吸引我的是腰封上的一句話:人生有一種艱難,是捨棄無比熟悉的生活,重新開始。我的朋友在旁邊看到,嘲笑起來,她覺得這種話太雞湯了,她一點也不喜歡。我也不喜歡雞湯,但是我喜歡這句話。因為我發自內心的相信,只要努力、勇敢和堅持,我的生活都可以重新開始,改變可以發生在許多許多年後的遙遠將來,也可以發生在我拿起這本書的當下。

布里特-瑪麗,本書的女主人公,在故事讀了還不到三個章節的時候,就讓我發出了一聲深深的歎息。這位主角的形象鮮明和極端到有點誇張:清單達人、清潔狂魔、循規蹈矩、死板固執、情商感人、對話終結者……你可能會覺得真實的生活裏不會有這樣的人,但是仔細一想,這樣的人卻又充滿了我們的生活。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沒有自己的生活。

“為別人而活的人遲早都會習慣。”

“從那一刻開始,她就把他的夢當成了自己的夢,把他的人生視作她自己的人生。”

故事從布里特-瑪麗離開丈夫開始。多年“為家庭工作”的她,開始到勞動就業辦公室尋找一份工作。找工作的目的,只是擔心沒有丈夫、沒有孩子、沒有工作的話,自己哪天死在家裏也沒有人發現。而死在家裏,屍體腐爛,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影響到鄰居,“這樣不好”。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向死而生,

布里特-瑪麗沒有發現丈夫的不忠之前,她為丈夫和家庭而生。在結婚之前,她為了照顧父母而生。在姐姐因車禍死去之前,她為了姐姐而生。她似乎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布里特-瑪麗從小就是一個站在姐姐身後背景裏的孩子,性格沒有姐姐開朗,不如姐姐有活力,不像姐姐那樣有想做的事情,有夢想。只因為姐姐註定要精通外面的世界,所以布里特-瑪麗就想象自己擅長各種家裏的事。有一個需要你的人了,還需要什麼別的東西呢?

布里特-瑪麗的人生充滿了各種清單,看似井井有條,但這一條條要做的事情,卻不能拼湊成布里特-瑪麗的自我。等到她不為別人而活了,才發現自己的清單人生是如此地空空蕩蕩。

尋找自我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人生就是一個帶着困惑去生活、去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

所以看到故事最後,布里特-瑪麗失控的生活透出了一絲迴歸“正常”的曙光,我開始擔心,她要和曾經出軌的丈夫重修舊好,還是接受另一個樸實的男人;是要回歸以往一成不變的日子,還是要在雞犬不寧的新環境裏開始新生活。布里特-瑪麗第一次為自己做出了選擇,她沒有選擇以上生活的任何一種。

任何改變和選擇都是艱難的,但是正因為這種艱難,“重新開始”才如此的值得慶祝。

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帶着一堆汽油桶,出發去巴黎。

《人生》讀書筆記7

每個看人生的人,看的都是自己的人生—–這句話在高中的時候看到的,感到特別的震撼,當時還處於懵懵懂懂的時候,無法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反觀現在雖然十多年都過去了,再看還是一樣的感慨萬千。

心裏最感動的時候,是高加林最後放聲大哭的時候,哭聲中有對劉巧珍的感激,有失去巧珍金子一樣的心的懊悔,但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無奈。

這部小説,尤其是年輕人,看的時候,感覺就像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尤其是當幾年以後再看一遍,這就是寫的年輕時候的事情啊,甜蜜和苦澀的愛情,波折不停的事業,命運的轉折,激盪的人生,幾步每一個都很對應,所以路遙大叔也肯定年輕的時候有過這樣內心的掙扎,才能寫出這樣讓人如身臨其境,代入感這麼強的作品。

也許路遙要告訴我們每個看《人生》的人,其實就是看的都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年輕的歲月。

《人生》讀書筆記8

路遙的作品我看的也不是很多,以前最喜歡的是《平凡的世界》,因為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也就是所謂的"平凡的世界"吧!大學學現當代文學史的時候,路遙的作品幾乎沒介紹幾篇,唯一提到的也是作為"反思文學"的《人生》,我當時還憤憤不平,怎麼沒有《平凡的世界》呢?怎麼會是《人生》呢?今時再看真的是我淺薄了。

也許高加林的遭遇不能説明什麼,因為這裏有他許多自作自受的成分,他和巧珍的愛情也沒有什麼,因為最初也不過是他要在落寞時尋一種安慰而已,而最後也終因要尋找更好的前途而選擇放棄,而且一樣要藉助於愛情。我這些見解肯定是要被人恥笑的,因為別人肯定會説,你怎麼沒有看到高加林對現實的無奈與反抗呢?要説他的錯也是環境所致,這是現實逼迫的,人又有什麼辦法呢?也許從人生自由追求的角度來説,他沒有錯,他在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城裏人"世界,他想擺脱自己受苦受難的現實。難道一個"冠冕堂皇"的追求自我價值就可以掩飾這人性中的灰暗嗎?

在最落寞、最需要安慰的時候,高加林為着自身心靈上的解脱去接受了一個他自己打心眼裏瞧不起的角色——巧珍,這些其實與是否是巧珍並沒有半點關係,在這個時候只要是任何長得還能説得過去又對他好的人,他應該都會接受。因為他的接受只是自己從心理上接受現有狀態的嘗試,他的接受是為自己那虛弱的靈魂所找的掩護,與是誰沒有關係。他們看似經歷了一段浪漫而幸福的愛情,但這一切的前提只是高加林覺得也許他的生活就只能如此沒有任何轉機了,他接受了自己現有的農民身份。他叔叔的出現改變了現有的一切,讓他從劣勢轉化為優勢,他有了自我實現的資本,所以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離開了農村,去尋找他的大世界。

黃亞萍的出現讓他看到了更美好的生活,他可以更美滿地去實現自己,所以他絕情地拋棄了巧珍。其實就算沒有他叔叔的出現,就算沒有黃亞萍,他就一定能跟巧珍相守一輩子嗎?在他的內心深處永遠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她永遠不是他的最終選項,而是備選項。這就是他——一個典型中國男性,不能説他沒有血性,他比誰都自尊而自傲;也不能説他庸俗,他看似很有才華,可就是這樣敏感而又狂放自大的人,那又怎樣?在現實的誘惑和利害關係面前,照樣不是攀着往高爬。最後的失敗也許是作者對他的懲罰,也許是為了警醒世人,但現實是怎樣,稍微不糊塗的人都很明白。

巧珍——這個典型的中國女性,不知道為什麼,看着她我老是想起千里尋夫的孟姜女、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領孩子告狀的秦香蓮。這些可憐的中國婦女,她們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相夫教子,把男性看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以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家庭為榮 ,而不去管別人為啥要跟自己結婚,也不去想這樣做到底有何價值,只知道傻傻地欣賞、傻傻地付出。一旦連這種最廉價的要求也不能滿足時,就哭的哭,自殺的自殺,隨便嫁人的嫁人,從沒想過自身的價值在哪裏。

巧珍喜歡高加林是因為他有文化,而她的沒文化讓她總是顯得低人一等,雖然在當時的條件下,以村裏人的眼光是高加林高攀了她,但出現在高加林眼中的她永遠都是那麼唯唯諾諾,她有十二分與家庭、世俗作對的勇氣,卻沒有對高加林提一個要求的念頭,她無條件地對他好,卻不管別人是不是真心對自己,即使最後高加林提出分手,她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因為她覺得自己本身就不配。而且在高加林最後回到農村時,雖然自己已為他人婦,卻還幫着他找工作。這就是中國女子的"善良",在作者極力美化她的同時,其實是在塑造男性眼中女性的典範,永遠那麼善良、永遠那麼與世無爭,其實這背後隱藏的是千百年來對女性的一種壓抑,對女性生命價值的蔑視。

憑什麼女性就得永遠以男性為中心,她們可以有自我的價值。正如舒婷所説我必須作為樹的象徵和你站在一起,你喜歡我只是因為我是我,而非其他任何東西,既不需要仰視、更也不需要同情。

《人生》讀書筆記9

挺……温暖好玩的一篇文吧。

學霸女主和校霸男主因為一起跳下水救孩子的機緣下互穿了。我喜歡這種因為對方都變成更好的自己的感情。

受身份性格和成長經歷的限制,他們都有自己的盲區,但都從對方的生活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為對方解決了很多事情,這都是原本的他們所不能做到的。哪怕他們本來就是挺優秀的人了。

但互穿還是使他們改正了自己原本的缺點,成為了更好的人。

以及,我會説男主同班同學那種想要自己拿着從爸媽那裏得來的錢自己出去生活的念頭我也有過嗎,小時候太幼稚也把在外的生活想得太簡單了,不過我那時倒是沒想過要放棄學業。

前期於我而言更加有趣,兩人穿回來談戀愛之後我就有些意興闌珊了,前幾天完結後才一口氣看完。

還不錯吧,讓我get到了一些從前看小説看電視劇不能理解的青春期男生那種活力四射的帥……?

女主有些早熟,一開始覺得男主心性偏孩子氣的可愛,但碰到事情意外的可靠譜。

我曾經不太懂什麼樣的才叫成熟,朋友告訴我是處理事情的能力,而不是外在的表現。

就是男主這樣的吧,哪怕有時候像個大男孩,但很靠得住。

這兩個人在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同時也讓他們的家庭、同學朋友都變得更好了。真好。

看文的時候喬南很耀眼,所以心緒總是跟着他走,沐想想非常的沉靜,像一汪澄淨幽深的湖水,番外想姐準備生產還那麼冷靜的樣子真是很大佬了,反而是喬南被嚇得上躥下跳的,也是非常可愛了。

最後還有抱陽觀的串場,驚喜。

喜歡這篇文,也喜歡這一對。

《人生》讀書筆記10

本書以多篇勵志小故事,啟示讀者生命的意義。人生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人死就無法復活。很多人往往因為再這段長長的康莊大道上迷失了方向或是遇到一顆阻礙着你走向光明大道的小石頭,就會不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想結束這段漫長的旅行,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自殺。人是個體,每個人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管是在什麼環境之下。就像是一朵小花,不管是生長在温室下或是雜草叢間,都不會放棄一生綻放一次的美麗。

所以我們更應該正向的面對自己所遭遇到的任何困難。當你瞭解生命 時,就會知道它是多美好,就應該懂得去欣賞它、珍惜它。一生當中,每個人一定都會經歷一次生、老、病、死。就像是蒲公英總有一天也會離開母株!相信你也會跟故事裏的人物一樣,體會到生命深深的祝福,就讓我們邁向璀璨的人生吧!

《人生》讀書筆記11

讀完之後,覺得這裏面的人物都苦。就像是無端吃了一口黃連,覺得太苦趕緊往外吐,但苦味還是在嘴裏蔓延,侵蝕着味蕾。

上校是個英雄,卻聲名狼藉。一生經歷豐富,救人幫人,可以定義為英雄。書上説: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他具有神祕感。一是他對於自己的事不多做解釋,村裏人不管怎麼説他都不管不顧,只想養好兩隻貓;二是他身上的故事太多,具體知道的人少,大家紛紛揣測並謠傳。

老保長和爺爺,圍繞上校的人生故事展開故事情節,也是影響上校命運的重要的兩個人。俗話説,唱戲得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於是這兩人便如戲子演繹上校的經歷。小瞎子是時代造就的悲劇,也是自己自作自受的後果。

佛説:因果報應。上校早年種下的因,是他晚年生活的苦果。爺爺英明一世,卻因舉報告發上校,使得村人唾棄,父子決裂,不得善終。小瞎子太過好奇,終究是害了自己,有舌不能説,有手不能用。

這世間阿,苦的人太多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人生》讀書筆記12

人生,好像一片海,時而波濤洶湧,叫囂着彷彿要吞噬整個世界;時而又平靜死板,似乎星球毀滅也打不破它的安寧。也許有時,平靜的海面下卻暗暗藴藏了兇猛的海嘯;也許有時,狂暴的風雨卻預示着和平的訊息……

當高加林先生的民辦教師工作被村裏一把手明樓的兒子三星給無理的頂了,他對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大學聯考落榜如果説是捱了一巴掌的話,那下崗無疑是一悶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碼還當上個民辦教師,也算是生活補償自己一個甜棗,心裏不至於太絕望。況且這兩年自己一邊認真教學,一邊刻苦學習,既贏得了學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愛戴,又給自己繼續上進打下了堅實的鋪墊。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時候,偏出了這麼一擋子事兒,心裏能不難受麼!可是生活好像永遠會追求一種“中和”,不讓苦命的人太悲慘。於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終於給了這受傷的心靈一塊靈異的膏藥,況且這膏藥的癒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讓高加林先生放棄曾經的理想,甘願作一個農民。在此時,生活似乎又歸到了平靜,卻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高加林先生的叔叔回鄉當了領導,村裏幹部為了巴結他,走後門給加林謀了個城裏記者的職位。高加林先生曾經的已經變灰色的夢想,又鮮活的閃在眼前了!這先抑後揚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先生對生活感恩戴德了,並且拼盡全力,很快闖出了一番事業,成了小鎮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讓他們在縹緲的夢境中忘了自我,開始追求空中的樓閣。加林不就是這樣嗎?經歷一番掙扎,他最終辜負了對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裏姑娘黃亞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異常的圓滿,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種“中和”,不讓苦命的人太悲慘”,它也決不讓幸運的人太圓滿。一紙狀子,剝奪了高加林先生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轉了一個圈子後,又回到了農村。好像黃粱一夢,虛幻一場,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經失去了巧珍,那最可愛的姑娘,擁有金子般心靈的姑娘。

生活好會開玩笑,好像貓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夠了再吃掉。究竟是多麼強大的對手,在生活那頭操縱這一切變局?難道人,永遠只能作被動的承受者?抑或物極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永恆的規律。聰明的人,知道適可而止,不過分貪圖,不過分軟弱,終於贏得美好而長久的幸福生活。無奈生活中總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擁有了一些,便覬覦着更多。貪婪的心,就算傾盡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滿。總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卻不注意自己的豐滿,這樣,即使很富足了都不會快樂,而且往往到頭來,追求的東西到不了手,連已經擁有的都保不住!

你見過在在記憶裏保持永恆美麗的曇花嗎?她擁有一瞬間的精彩,而無法獲得平凡的安寧。你見過路旁默默無聞的野花嗎?她失去了嬌媚的身影,卻贏得了可貴的自由。你見過山間奔騰的小溪嗎?她時刻繁忙不停息,卻懷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沒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駕的力量,就不該有過分奢侈的理想和貪得無厭的心靈。擁有一些,註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捨。當數量無法改變時,質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人生,無非短短几十年。靜心冥想,百分之幾的生命贏得了快樂與精彩,百分之幾的生命耗費在患得患失的恐懼中?生活是充實的感恩,還是不滿的惶恐?

人生如風,是可以穿越荊棘的!

《人生》讀書筆記13

讀路遙的《人生》,我深刻領悟那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我想故事的結局一定像我們每天所走的路一樣,一樣的實在。其實孫少平就是高家林未來的寫照,一個有韌性血氣方剛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漢。無疑孫少平是完美的,是讓每個讀者都讚揚的那種;而高家林卻是那種桀驁浮華愛慕虛榮的,自視過高患得患失的,讓人感覺恨鐵不成鋼的那種形象。可,難道孫少平心中就沒有過波瀾,他就不想田曉霞死後能再擁有像金秀這麼漂亮女人的愛情。我想那是不可能的,這就像是在問一個結過婚的人是不是就沒有愛的慾望一樣,答案是顯然的,可是有一種比愛更重要的責任壓在他們身上。他一定也是想的,可他知道自己以不配去擁有這份愛,他沒法給她一個温馨舒適的家,沒法不讓她每天不擔心害怕,所有他選擇了拒接,選擇了煤礦那一個破敗卻温馨讓人留戀的家。而巧珍,是當時樸素善良農村婦女的寫照,她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紅梅一樣,一樣有一種對愛情的追求。她甚至比郝紅梅更痴迷,更陷的深,對愛情更執着。可人生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摔倒了,失敗了,丟失了,她們站起來,看着那愈來愈遠的背影,最終她們都選擇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一種更熱愛土地的生活。對於黃亞萍來説,這場戀愛只是一次野外漫遊的邂逅,只是春天裏的一場夢而已,雖然美的讓人落淚。

《人生》這部作品是段樸實而又悽美的愛情悲劇,而這段悲劇之所以悽美,就是因為有劉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對於她來説是一種致命打擊,但是,“剛強的姑娘,她既沒尋短見,也沒神經失常,人生的災難打倒了她,但她又從地上爬起來了!”因為“她留戀這個世界,她愛太陽,愛土地,愛勞動,愛清朗朗的大馬河,愛大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應該活下去!她要勞動!她要在土地上尋找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東西!”這一是體現出她的堅強、堅韌;又體現出她對生活,對土地,對自然,對家鄉的深厚感情。這正透露出路遙對土地、勞動對故鄉自然的深切熱愛和依戀。

人生,多麼沉重的字眼,有誰能在這條道上一馬平川。人生是我們沒法邁過的檻,而人必須生活着,愛才有所附加!

《人生》讀書筆記14

作者麥家以細膩的手法描述了“我”——書中一個稚嫩孩子的目光去看整個村莊裏的人事和生死,以及村莊外的世界……所有的故事都圍繞着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上校”。這位不知因何隱於此的“上校”,曾經風光無限,卻因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祕密而“敗落”。故事就是從想窺探祕密和守護祕密的對抗中快速推進。

可恨可氣又可悲的小瞎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爺爺、重情重義卻引來流言蜚語的父親等等,他們與上校的人生糾葛交纏,矛盾最終在一夜之間爆發,所有人物的命運開始扭轉。

幾十年後,當初的孩童在海外歷經世事變遷,再一次回到故鄉,才真正揭開“上校”曲折人生的全貌。這個曾立功無數的傳奇人物為何離開軍隊?後半生為何在村子裏度過?又為何被人稱作“太監”卻不反駁,反而決定終身不婚?人生與命運的答案,都在書的最後揭曉。

故事中處處顯現人心之惡,卻又又處處哀其不幸,雖沒有讓善良的人個個好報,但對每個善良的人都留了一條走向善報的口子,不管是今世還是來生。這也映射出作家的善良內心,悲憫真情。

《人生》讀書筆記15

孔子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曾以為這句話中大半個世紀的年齡豈是我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能體會的?但是讀完《人生》才明白,孔子説的這個年齡指的並不是我們的身體年齡,而是我們心理年齡心理狀態的變化。從懵懂無知到獨立自醒再到超脱世俗。人的一生既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又活在他人的世界裏,我們不遺餘力地瞭解他人的世界,他人的人生,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所以看到了高加林的一生,有了自己的體味。

高加林儘管才華橫溢,但也逃不過現實的壓迫。為了飛的更遠,他不得不選擇更有條件的黃亞萍,他愛巧珍嗎?毫無疑問,他肯定是深愛過,他有夢想,但是他也必須要面對現實。樸實的農村姑娘可以給他帶來淳樸的呵護和無私的關愛,但給不了他施展才華的跳板。前衞的城市姑娘可以給他人生的跳板,但是給不了他不求回報的真愛。現實與理想,私慾與道德的選擇,成為了高加林人生路上的兩個通往不同終點的路口。我設想過高加林如果一直跟巧珍相愛的結局,不説有多麼的好,但是一定比他走這條路要好的多。可惜人生沒有如果,錯過便是一生。高加林爬的太快,太快總是要跌倒的嘛,人要踏實,切不可歪門邪道。正如柳青所言: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柳青

回到現實,高加林其實就是我們人生的一個縮影,我們在一生中也會做很多次選擇,讀罷此書甚感抉擇之重要。每一次的選擇既要考慮現實意思也要考慮到長遠利益,可行性和穩定性也都要考慮,切不可一時衝撞,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標籤:讀書筆記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