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獨孤求敗,拜求孤獨優美散文

文學1.82W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首先,用這句話開篇,既可明志,又以講述。

獨孤求敗,拜求孤獨優美散文

為何真文章只能在孤燈下寫出?是出於那種寂寥的意境還是恬淡的心境?黑暗中,孤燈下,萬籟無聲,這種環境下,人才能真正沉入思考中,才能真正潛心思考人生,才能將真實感受躍然紙上。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楓橋夜泊》,當年落榜的考生張繼身處異鄉,孤獨潦倒,夜宿停泊在姑蘇城外的船舫上休憩。夜晚,涼氣濕衣,遙聞遠處寒山廟的鐘聲敲響,那聲音像天外來音,穿越千年時空才徐徐到達。鐘響打更意味着天明即將到來,張繼不禁感歎時光流逝,自己卻依然仕途不順,命運多舛。夜不能寐,於是起身揮毫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不得不説,是寂靜帶給了張繼靈感,而這種靈感其實就是孤獨感。試想,如若當年張繼沒有名落孫山,後世能夠記載的無非是當年有個叫張繼的秀才上榜而已,隨着朝代更替,這份記載也是難以保存的。張繼的不得志和孤獨感促使他暫時地忘卻了塵世,因景生情,才寫出了這樣的佳作。不過,這也是暫時的,畢竟覺悟此境界者非一日一時之功。而後來張繼復考後最終還是成了進士,但此後再無作品超越他當年落榜所作的《楓橋夜泊》了。

孤獨類似寂寞,但又遠不止於寂寞。寂寞僅是一種心情,而孤獨卻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超乎狀態之上而存在的狀態。

並非説孤獨的人都是不懂世情的人,他們只是難得知己,一旦覓得,必定一生相隨。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的音樂令人沉醉,但更醉的是他們山水般相依、相襯、相融的境界,令人神往。孤獨者,不是不需要朋友,只是苦於知音難覓。所以孤獨的人往往不被人們所理解,他們超然獨行着,能夠真正懂得孤獨境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比如,隱士,作為孤獨人羣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古有云:“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古代有很多隱士都愛深藏高山之中,但那能稱得上是領悟了孤獨的美妙,但卻未得其精髓。他們居於深山只是為了通過耳聞目睹大自然的幽靜,來造化自己平和的心境,但是,心若不定就是深山也難以撫平其心。所謂真正領悟了孤獨境界的人,他們無往而不適,孤獨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心中有田園,則舉目無處不是田園。這類人已經把孤獨作為自身修養,習慣並享受着。

孤獨,孤獨,孤,王者;獨,獨一無二。孤獨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王者。

正如金庸大師筆下的獨孤求敗。“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這是獨孤求敗劍冢上的墓誌銘,區區不足百字,已經道盡這位劍聖睥睨天下的威風,也道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蕭索。金庸大師筆下的風華絕代的`武林高手可謂不少,但是真正稱得上是孤獨的只怕僅此一人。

“古來聖賢皆寂寞”,古今成大事者,必須葆有孤獨的心境,他們的成就高低也隨着對於孤獨境界的領悟深淺而有所差異。蔡元培,字孑民,取得只怕就是孑然一身的意思吧;“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追求的只怕就是孤獨的意象吧;“我就是拿着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馬雲的這句話一方面是豪氣萬丈,另一方面是眼光獨到,最可貴的方面卻只怕是對於孤獨的感慨吧。

不過,袁世凱垂釣洹上又豈能比姜太公垂釣渭水?世間總有些人心向熱鬧、繁華,卻還要擺出一副孤高且清心寡慾的樣子,豈不偽哉?